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共三大前黨內外對于統一戰線的認識與表述

2023-02-24 22:01:41安東強
理論月刊 2023年1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安東強

堅持統一戰線作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之一,業已寫入《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其是黨克敵制勝、執政興國重要法寶的地位亦被重申。統一戰線是中共在革命斗爭中的法寶的說法由來已久。1939年10月4日,毛澤東為《共產黨人》撰寫的《發刊詞》中提出了三大法寶的概念。他指出:“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盵1](p5)這段論述無疑為統一戰線在中共領導的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精確定位和定性,而“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之語又表明統一戰線的地位和作用是在革命歷史中形成的,存在一個認識層面的發展變化過程。

從中共中央統戰部編著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史》一書,大體能夠了解中共統一戰線內涵與外延的歷史分期及階段性特征,然而該書關于早期統一戰線歷史的敘述較為簡略①參見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華文出版社,2017年版。。既往研究較多關注早期統一戰線政策落實和實踐的基本形式,即“民主的聯合戰線”與國共合作問題,或從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釗、馬林等歷史人物入手討論②代表性論著可參見林家有、周興樑:《孫中山與國共第一次合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玉貞、杜魏華:《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張鐵男、宋春、朱建華:《中國統一戰線大事紀事本末》,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李玉貞:《馬林傳》,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姚金果:《解密檔案中的陳獨秀》,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年版;任建樹:《陳獨秀大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或從共產國際、中共、國民黨等政治組織之歷史的角度梳理①代表性研究成果可參見向青:《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系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姚龍井、李振基、許世英:《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陳廉:《第一次國共合作史》,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版;馬紅霞、馬熙敏:《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系》,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李玉貞:《國民黨與共產國際1919—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蘇若群、姚金果:《第一次國共合作始末》,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2016年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22年版。,但較少從當時中國共產黨及黨外人士接受統一戰線的層面進行檢討。循此歷史分期和脈絡特征,結合中共早期的檔案文獻及報刊資料,可進一步深入認識統一戰線理論從國外傳入國內的歷史脈絡,以及共產國際與中共黨內外的表述差異問題。

一、共產國際的政策與表述

1921年6月22日至7月12日,即中共一大召開前夕,共產國際召開了第三次代表大會。大會主旨與中共一大關系密切,是要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帝國主義戰爭)以后建立起來的各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經驗,并根據資本主義還會繼續的世界形勢擬定一個全新的戰略和策略計劃,以適應新的革命形勢[2](p234)。正是在此背景下,共產國際逐漸形成了關于統一戰線的概念和政策,并將其作為一個新的斗爭策略在大會上提出。

如果從國際共運史的視野來看,在此之前,無論是《共產黨宣言》提出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還是十月革命后俄共的工農聯盟政策,或許都可以追溯為統一戰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總結[3](p3)。不過,若從階級角度來辨析的話,這些提法和實踐仍然是無產階級至多是勞動階級內的聯合或統一,與后來的統一戰線面向的對象有著階級內外的根本差異。

以后見之明來看,統一戰線的重要理論貢獻還在于解決了無產階級或勞動階級與其他階級之間的關系問題。共產國際三大將世界革命進行了地域區分,正如托洛茨基在結束語中稱,世界革命分別在歐洲、美國和殖民地形成三條革命發展的軌道[4](p55)。在《論策略》的報告中,共產國際還在強調“各國共產黨兩年來的斗爭經驗,充分證明了共產國際的觀點的正確性。共產國際的政策使許多國家革命的工人不僅與公開的改良主義分子劃清界限,而且也與中派分子劃清界限”[5](p262)。這顯然是歐洲革命軌道的策略特點。但在所謂殖民地的革命斗爭中,如何與被壓迫的資產階級合作,則是統一戰線如何適用于不同地域、不同革命階段的重要問題。

當時參加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的中共黨員張太雷,在舒米亞茨的指導下完成了《關于殖民地問題致共產國際“三大”的提綱(草案)》,其中專門討論了殖民地的民族資產階級如何會走上“民族統一戰線”的道路,稱“資產階級在所謂‘民族統一戰線’的形式下參加這場斗爭,可能只是暫時性的”[6](p34),只有資產階級同帝國主義侵略發生利益矛盾沖突時,“民族資產階級才會走‘民族統一戰線’的道路”[6](p34)。因此,“對于民族革命運動來說,在其開始階段,在同帝國主義的斗爭中依靠‘民族統一戰線’的力量,在策略和戰略上都是有利的”[6](p34)。至于羅易所提出的在近東、中東“同時在反對帝國主義和本國資產階級的兩條戰線上進行斗爭,是完全錯誤的”,中國也不適用[6](p34),這個提法,與其說是張太雷的意見,不如說是舒米亞茨的看法,應該視為共產國際借中國代表之筆提出來罷了。

張太雷在“東方問題”會議上的實際發言,主要呼吁共產國際關注遠東國家的革命運動,稱:“在必將到來的世界革命中,中國豐富的資源和偉大的力量是被資本家用來同無產階級作斗爭呢?還是被無產階級用來同資本家作斗爭呢?那就要看中國共產黨,主要看共產國際的支持如何而定了?!盵7](p39-40)言外之意,共產國際應當給予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更多理論指導和物質幫助。

實際上,共產國際三大并未就統一戰線的內涵及在世界不同地區如何實踐進行明晰闡述,成為此次會議的一個遺留問題?;蛞蛉绱?,共產國際執委會在1921年12月曾就統一戰線問題擬定過一個提綱,即“十二月提綱”。1922年2月21日,共產國際執委會又在第一次擴大會議上,專門圍繞統一戰線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豆伯a國際文件匯編》中稱:“由于第三次代表大會提出了爭取工人階級多數的任務,統一戰線策略問題便成了第一次全會的中心問題?!睍h第12個報告即《關于統一戰線策略的報告》,會議還設置了“統一戰線問題委員會”[8](p364-365)。

綜合而論,這次會議的報告與統一戰線問題的關系,一是肯定了“關于統一戰線的十二月提綱是正確的”;二是消除了關于統一戰線的誤解,“表明執行委員會所提出的統一戰線策略絲毫也不意味著同改良主義對抗的立場有所削弱”,是共產國際三大所提出策略的進一步發展;三是大會還專門指出各國運用“統一戰線”策略時,“當然要與各個國家的條件相適應”[9](p375-376)。

問題在于,共產國際雖難以掌握“各個國家的條件”的底細,但還是要指示一定的原則,于是在1922年第四次大會上按照西方與東方的大勢差異,在堅持西方“工人統一戰線”的口號下,提出東方“反帝統一戰線”口號[10](p72)。應該說這兩個口號不是簡單的并列關系,更非對立關系,而是后者在前者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并且在實踐中也將以前者為基礎。因此,按照共產國際的指示,包括中國革命在內的“反帝統一戰線”應當包括兩個面向:一是階級外統一的問題,要揭露本國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某些集團同外國資本妥協的想法,從而使之能夠與本國革命聯為一體;二是階級內統一的問題,“同國際無產階級和蘇維埃共和國聯合的必要性,是反帝統一戰線的一項最重要的策略任務”[10](p73),因為“只有同先進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聯合起來,殖民地革命才能取得勝利,并保持其勝利果實”[10](p73)。換言之,統一戰線實質上是要實現階級外的統一與階級內的聯合。

正是在此精神指導下,共產國際于1923年1月12日形成了《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系問題的決議》,成為中共召開三大、確立國共合作政策和形成國民革命聯合戰線的理論基礎。

二、統一戰線理論傳入中國與中共“聯合戰線”的表述

由于共產國際三大與中共一大的會期接近,加上會議精神傳達的時間、空間、技術等層面的限制,因此共產國際三大所提出的共產黨革命斗爭的最高綱領、最低綱領及統一戰線問題,都是到了中共二大時才在大會上落實和貫徹的。其中關于統一戰線的認識與政治表述,與共產國際的指示也有所差異。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即由中央機關籌設人民出版社,開展印刷馬列主義各類書籍和宣傳共產國際動向的工作。人民出版社設于廣州昌興馬路26號,在《通告》中稱:“近年來新主義新學說盛行,研究的人漸漸多了,本社同人為供給此項要求起見,特刊行各種重要書籍,以資同志諸君之研究。”[11]其中“康民尼斯特”叢書的第四種,即為《第三國際議案及宣言》。據該書的版權信息,該書由“成則人”譯,于1922年4月印刷初版,在廣州發行[12]??墒沁@本書宣傳的是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的議案及宣言,而非反映1921年涉及“統一戰線”的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議案。

眾所周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后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決議》,明確提出中共應在中國各政黨之間保持獨立的地位,“不同其他黨派建立任何相互關系”[13](p88)。馬林(亨德立克斯·斯內夫利特,Hendricus Sneevliet)當時似乎沒有表示不同意見。其原因大概在于,馬林等人也未及時獲取共產國際三大的最新策略與指示。

1921年下半年,參加過共產國際三大的張太雷回到上海,與陳獨秀、馬林等人會議共產國際與中共的關系,也就是統一戰線的一個面向:新成立的中共應與共產國際聯合起來,成為共產國際的中國支部。盡管陳獨秀曾有異議,最終也予以認同[14](p208-210)。應該說,陳獨秀等中共早期領導人對于勞動階級內部的統一和聯合還是普遍認可的,諸如發動工人運動、召開第一次勞動大會等舉措即為確證。至于如何將統一戰線擴大到中國其他政治團隊,則有些遲疑。

與陳獨秀等人的遲疑不同,1921年12月10日至1922年2月7日間,馬林在張太雷的陪同下赴中國南方地區考察,并與孫中山、陳炯明等人會談。根據馬林的考察所得,他建議中共黨員加入國民黨,實現國共兩黨合作。毫無疑問,這個建議遭到陳獨秀等人的反對和抵制[14](p229)。隨后,馬林離開中國,回到莫斯科。

4月6日,陳獨秀專門致函共產國際執委會遠東部主任維經斯基(G.Voitinsky,中文化名吳廷康),就馬林提議加入國民黨之事列出六條反對意見,并稱“第三國際倘議及此事,請先生代陳上列六條意見”[15](p36)。可以想見,陳獨秀的意見肯定不如馬林回去的報告更加有效。

維經斯基在8月時曾稱此前回復過中共中央一封信,其中提到曾由季諾維也夫和他聯名向中共中央“作出一些具體的和原則性的指示,順便還建議你們把中央委員會遷至廣州”[16](p117)。盡管此信目前尚沒有找到①原書注稱:“季諾維也夫和維經斯基的信沒有找到?!眳⒁娭泄仓醒朦h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192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頁。,但他們應該是支持馬林意見的。

或許此信對陳獨秀等人有所影響。有意思的是,5月20日,利金給共產國際執委會遠東部的報告稱,中共“曾幾次根據我們的主張作出關于在一些場合必須同國民黨合作的決定,但都未得到貫徹執行”[17](p88),并歸咎于遠東書記處的過錯(沒有在廣州設代表)。雖然該材料的注稱:“中國共產黨中央局在利金在華工作期間作出的關于同國民黨實行合作的決定沒有找到。”[17](p88)從維經斯基的復信內容來看,中共此時確也有轉向同國民黨跨黨合作的可能。

之所以有此推斷,還可以從一個月后中共的輿論宣傳中管窺一斑。6月20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對于時局的主張》發表(標署6月15日)。這篇長文應該有一段醞釀時間,能與利金的匯報吻合。在這篇長文中,中共評估了時局和國內各政治勢力,提出:“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軍,為無產階級奮斗和為無產階級的革命黨。但是無產階級未能獲得政權以前,依中國政治經濟的現狀,依歷史進化的過程,無產階級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還應該聯絡民主派共同對封建式的軍閥革命,以達到軍閥覆滅能夠建設民主政治為止?!盵18](p46-47)具體方法是,中共“要邀請國民黨等革命民主派及革命的社會主義各團體,開一個聯席會議,在上列原則的基礎上,共同建立一個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18](p47)。這標志著中共首次明確提出“聯合戰線”的口號。不久,中共便在二大上作出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議決案,強調無產階級與民主派“兩派聯合起來打倒公敵”[19](p66)。后來陳獨秀專門提及此議決案是“同意遠東人民代表會議通過的關于共產黨與民主革命派合作問題的決議”[20](p169-170)。

為什么中共不用“統一戰線”而用“聯合戰線”,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這兩個概念表述并非翻譯造成的分歧,統一戰線的俄文為единыйфронт,而聯合戰線則為объединенныйфронт,兩者應不易混淆。因此,“聯合戰線”之稱,應是中共反復斟酌的一個政治表述。畢竟在中文語境內,“聯合戰線”的表述既能表達新成立的中共作為一個獨立政治體的地位,又可以減弱“統一”之名所引起黨內及國民黨方面的誤解(事實上仍有誤解)。而且“聯合戰線”一詞又可以從《共產黨宣言》中找出理據(“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盡管《共產黨宣言》中的聯合僅指向階級內的問題。

維經斯基對《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對于時局的主張》及中共二大宣言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未就“聯合戰線”的提法表示異議。他在致中共中央的信中稱贊道:“你們發表的宣言和告國內民主人士書,我們認為是很成功的,我們認為,你們完全正確地掌握了旨在反對國內軍閥和外國帝國主義者的民主統一戰線思想?!盵16](p118)這表明,共產國際方面大體認可了中共使用的“聯合戰線”表述(或許與中共二大宣言的俄文版有關系,待考),認為這是和共產國際指示的“民主統一戰略思想”相一致的。

維經斯基還具體指示中共中央貫徹落實統一戰線的做法:“你們還是應該根據條約原則同民族資產階級的最大政黨——國民黨保持緊密聯系,以便建立民主統一戰線?!盵16](p119)所謂“保持緊密聯系”,重要的舉措仍是此前強調的,將中共中央局遷到廣州。這是共產國際的一致意見。由此可以看出,共產國際更關注中共貫徹落實統一戰線的行動和實踐一層,至于表述問題反在其次。

利金5月的報告也建議中共中央局遷往廣州,從而爭取兩個基本目標:一是必須使李大釗、陳獨秀等共產主義支柱同中國工人組織聯合起來;二是必須爭取中共成為國民革命運動的首領,還建議“應由共產國際執委會向中國共產主義組織提出”[17](p95)。7月11日,馬林向共產國際執委會報告稱他“曾向我們的同志建議放棄他們對于國民黨的排斥態度,到國民黨中去進行政治活動,通過這一切,會獲得通向南方工人和士兵的更方便的門徑。黨則不需放棄獨立。與此相反,同志們必須統一他們在國民黨中所采取的策略。國民黨的領導人告訴我,他們允許在其黨內進行共產主義宣傳。但我們的同志反對這種意見。只要他們不愿與國民黨聯合,這些小團體開展宣傳工作的前景是暗淡的”[21](p20-21)。同時,他也建議中共中央機關遷到廣州,“至少在那兒公開地進行工作”[21](p21)。當然,如何改變孫中山及國民黨拒絕中共的態度,共產國際方面派人與孫中山進行了商議,并達成合作協議,為中共能夠貫徹民主聯合戰線鋪平了道路。

1923年1月12日,共產國際執委會對中國革命及國共合作作出決議(《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系問題的決議》),強調國民黨是當時中國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團,“既依靠自由資產階級民主派和小資產階級,又依靠知識分子和工人”[22](p76)。由于中國革命尚處于“反對帝國主義者及其在中國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階段[22](p76),直接關系到工人階級的利益,“而工人階級又尚未完全形成為獨立的社會力量”[22](p76),“所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認為,國民黨與年青的中國共產黨合作是必要的”[22](p76)。同時指示中共在國共合作中的地位和行動原則,強調“只要國民黨在客觀上實行正確的政策,中國共產黨就應當在民族革命戰線的一切運動中支持它”,但“絕對不能與它合并”[22](p77)。這個指示成為中共三大召開的重要基礎。

當時,對于政治經驗和社會基礎都比較淺的中共而言,如何表述和貫徹共產國際指出的統一戰線政策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政治考驗?!敖y一”一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合并,這或許是中共的政治表述暫時舍棄“統一戰線”而選用“聯合戰線”的潛因。而共產國際的《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系問題的決議》則直接指出中共絕對不能與國民黨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很多中共黨員的疑慮。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開,陳獨秀在會議上宣稱:“情況的發展表明,只有聯合戰線還不夠,我們又接到了共產國際關于加入國民黨的指示?!薄捌鸪酰蠖鄶等硕挤磳尤雵顸h,可是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代表說服了與會的人,我們決定勸說全體黨員加入國民黨?!盵20](p170)由此看來,“民主的聯合戰線”距離共產黨加入國民黨式的國共合作,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差異,這是此前較少辨析的。會后所發的《中國共產黨對于時局之主張》提出了“全中國國民革命者聯合起來”的口號[23](p2)。

在中共三大之后,確切而言是國民大革命期間,中共所辦各刊物積極宣傳聯合戰線,造成很大聲勢,如瞿秋白在《向導周報》刊發《五卅后反帝國主義聯合戰線的前途》《國民會議運動與聯合戰線》等文,都使用“聯合戰線”,而不用“統一戰線”的講法。

有意思的是,毛澤東關于中共三大決議的表述究竟是“聯合戰線”還是“統一戰線”?在當下通行的簡體版《西行漫記》一書記載中,毛澤東于中共三大十幾年后向埃德加·斯諾講述中共三大的決議時曾稱:“1923年,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作出了有歷史意義的決定:參加國民黨,和它合作,建立反對北洋軍閥的統一戰線?!盵24](p119)然而核諸抗戰時期中共在上海孤島的中文譯著,則與現今簡體版用詞有別。

1938年,胡愈之等同仁在上海組織的復社首次翻譯了《西行漫記》全本,參與翻譯者有王廠青、林淡秋、陳仲逸、章育武、吳景崧、胡仲持、許達、傅東華、邵宗漢、倪文宙、梅益、馮賓符諸人。其中關于中共三大召開的表述則稱:“一九二三年在廣州舉行共產黨第三次大會。這次會議通過了一個歷史有名的決議:參加國民黨,和它合作,建立聯合戰線反抗北洋軍閥?!盵25](p187)后續繁體版不少延續了“聯合”的表述,只是將“戰線”改為“陣線”,如1949年在上海由亦愚重譯的《西行漫記》就譯為“建立了反抗北洋軍閥的聯合陣線”[26](p106)。雖然語句和用詞略有差別,但都是“聯合戰(陣)線”,而非“統一戰線”。核之《西行漫記》的英文原文“create a United Front against the northern militarists”[27](p142)中“United Front”一語,譯為“統一戰線”與“聯合戰線”均可。但若從《共產黨宣言》所使用的“unite”的英文語境而言,似乎仍是“聯合戰線”才對。

因此,毛澤東在1936年對斯諾所提到中共三大決議的中文詞匯究竟是“統一戰線”還是“聯合戰線”,就只有待當時會談記錄或當事人回憶錄的公布才能獲知了。此事并非歷史細節,可能還與此后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如何接受和表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具有緊密聯系。

三、另一種譯介與宣傳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共三大前后宣傳共產國際統一戰線者并非中共一方,還有一個政治身份模糊的五四青年朱枕薪。

在1922年2月共產國際執委會召開第一次擴大會議商討統一戰線問題時,曾經留學俄國的朱枕薪亦參加。據受李大釗指派參加該次大會的梁鵬萬(后叛黨)稱,參加遠東會議時,中國代表有張秋白、江亢虎、朱枕薪、賀衷寒、黃碧魂、黃凌霜、張國燾等四十余人[28](p127)。關于朱枕薪在新文化運動及國民革命期間的言論,尚較少引人關注。

朱枕薪,1903年生,江蘇蘇州人,曾留學俄國,歸國后參與新文化運動,曾任上?!睹駠請蟆返挠浾?、上海大學教員,發起和組織新南社、新中國叢書社。憑借留學俄國的背景,他在20世紀20年代發表了許多譯介俄蘇政治、文化的文章,包括介紹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俄共(布)及其反對派的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他還在1923年3月也就是中共三大之前,報道和介紹了剛剛召開的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也就是出臺國共關系決議的重要會議。

朱枕薪時任《民國日報》的記者,是否為國民黨黨員,不詳。但在1924年6月經友人介紹,曾因參與編輯《三K周刊》被捕,后自辯并非三K黨員[29]。1923年3月,他撰寫的《第三國際第四屆世界大會之經過》刊發在《東方雜志》第20卷第6號上[30](p46-54)。從報道文字來看難以確證他究竟是以記者身份參加了共產國際第四次大會,還是依據外文報道進行的翻譯。結尾處也只是寫“一九二三年三月草于上海”[30](p46-54)。

他在開篇介紹了共產國際的歷史,重點講述共產國際從一大到四大歷屆會議的重要議題,其中多次涉及統一戰線問題。他記稱:“在第三屆大會至第四屆大會之間的一年多時日中,第三國際中央執行委員會的運動有下列三大種:(一)統一戰線的運動;(二)公判社會革命黨的運動;(三)救濟俄國饑荒的運動?!盵30](p47)這無疑是國內較早宣傳共產國際統一戰線的文字,而且使用的是忠實于共產國際原詞的政治表述。

他較為詳細地記述了共產國際四大的情形,從11月2日的非正式大會及各國代表人數,到6日的大會開幕禮、10日以后的正式大會。他記載了11月10日大會主席團主席季諾維也夫(朱文譯為齊諾弗夫)對過去一年執委會的工作及未來工作計劃的報告:

第三屆大會畢會后,有產階級襲擊無產階級。工人大受壓迫。俄國亦患饑荒。我們為自衛計,不得不“去與群眾為伍”,這就是我們進行的方法?!敖y一戰線”是我們的口號。我們要聯合一致共同動作,我們定須成為一個世界的中心團體![30](p49)

這顯然是統一戰線的重要面向之一,即階級內的統一和聯合,所以又有“我們為工人團體的統一而戰”之說[30](p49)。因第三屆大會“使多數工人都投入第三國際旗幟之下”的口號尚未實現,“統一戰線的戰策,是達到這種目的最好的方法。統一戰線的時機現已成熟,我們不應空談,應當實行”[30](p49)。

他又記述季諾維也夫的話稱:“統一戰線,給工人以奮斗的途徑。我們聯合全體工人,為生活而奮斗。我們更要為反對改良主義而戰,要使工人直接從事革命?,F在各國都在那邊宣傳統一戰線的戰策,行見成為事實了。”[30](p50)至于“統一戰線之具體的表現”則為工人政府,只是工人政府有四種形態,其中第三種是“社會民主黨人,職工組合會員與共產黨人的聯合政府”[30](p50),這大概可以概指統一戰線在中國等遠東地區的表現形態。

朱枕薪在報道中專門提到中國共產黨代表Voytiusky在大會上報告了中國最近一年來的勞動運動[30](p54),可惜語焉不詳。Voytiusky應指劉仁靜。

報道結尾羅列了大會通過的十一個決議案及六個宣言,其中有第十個決議案“東方問題——殖民問題”,但其中并沒有四大最后一天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名目[30](p54)[14](p236)。當然,更不會有后來共產國際執委會專門作出的《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系問題的決議》。

朱枕薪關于共產國際統一戰線策略的報道和宣傳,提示了兩個問題:一是國內知識界是有途徑且有可能知曉共產國際的主張是“統一戰線”,而非中共所提出的“聯合戰線”(畢竟《東方雜志》是當時影響廣泛的綜合雜志);二是在大革命前后,中共之外的政治團體、知識界是如何認識統一戰線,并借鑒統一戰線的表述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的,是一個值得展開探討的問題。畢竟,在國民大革命后,國民黨及知識界亦曾借用“統一戰線”之名進行輿論宣傳,如“民族統一戰線”等。

如果參加中共三大的中共領導人們有閱讀《東方雜志》的習慣,那么他們在中共三大召開之前便可通過朱枕薪關于共產國際四大的譯介,大體了解到該次大會的基本內容。盡管如此,中共三大上,仍由參加共產國際四大的劉仁靜報告大會內容,最終通過《關于第三國際第四次大會決議案》。

綜合而言,朱枕薪應是當時對共產國際及中共統一戰線策略較為熟悉的黨外人士。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前夕,朱枕薪在上海《民國日報》上刊發了一首白話小詩《隔膜》。詩曰:

兩輛南北反向的火車飛也似的掠過了,

只隔著一層玻璃,

兩車中的人們,

誰也看不清誰的面容。

同車中的人們,

亦為了隔著一層薄膜,

誰都不知道誰的心思。[31]

以后見之明看來,朱枕薪這首寫在火車旅途中的感言,用于中共踐行共產國際統一戰線時的疑慮和國共兩黨的心態,倒也頗為貼切。雖然中共以聯合戰線的政策與政治表述來積極推動國共合作,最終促成大革命的時代浪潮,但是共產國際統一戰線革命策略之下的黨際隔膜不僅沒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這無疑也是大革命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這或許并非政策失敗,而是國民黨對自身利害關系的政治考量罷了。

事實上,在國民革命期間及此后較長時期,“統一戰線”作為一種政治術語也陸續反映到國民黨政府的政治活動及其他各界的一些社會運動之中,甚至為各方所接受和使用(其概念內涵與具體所指當然有所調整),并沒有僅僅成為一種無產階級性的專用術語。關于這些問題,就需要后續的研究進一步呈現了。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护士|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精品导航|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www.亚洲天堂|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另类| 国产喷水视频|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日韩专区第一页|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99精品免费在线| 中文字幕啪啪|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国产精品v欧美|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午夜不卡| 伊人色婷婷|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www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日韩第九页| 热九九精品| 久青草免费视频|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国产一区成人|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亚洲天堂区|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亚洲av综合网| 91毛片网|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欧美曰批视频免费播放免费|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 国产精品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日本欧美午夜|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亚洲一区第一页| 91亚瑟视频| 激情乱人伦|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 色偷偷综合网|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理论|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中文综合专区在|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国产欧美高清|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