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念,黃小華,劉倩倩,張婭雯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放射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本科生的臨床實習是醫學影像技術學生向影像技師轉變的關鍵環節,由于該專業具有實踐性強、專業性強、亞專業方向多等特點,且實習基地的醫療設備軟件和硬件、帶教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給本專業的臨床實習教學帶來了一定挑戰。目前,很多醫學院校進行了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習教學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3],但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同質化臨床實習教學鮮有報道。2021年,川北醫學院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教高廳函〔2022〕14號)。因此,以川北醫學院為例,探討不同實習基地間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本科實習生考核結果的差異,有助于為實現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習基地同質化教學質量提供參考依據和應對策略,為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提供方向。
選取川北醫學院2022屆根據生源地區組隨機化公派實習基地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不包括自聯實習單位、中途變更實習基地及實習基地少于3人的實習基地和學生,最終納入175名學生,對其實習完成返校后的畢業考試成績(包括實踐技能成績和理論筆試成績)進行分類統計。符合納入標準的基地共有26家涉及12個區域,其中25家三級甲等醫院,1家三級乙等醫院。按照基地類型分為附屬醫院、地州市級醫院、專科醫院。
根據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本科生在大四上學期統一到各實習基地實習42周后返校參加畢業考試,畢業考試考核方法包括實踐技能考試和理論筆試考試,均采用100分制。
采用SPSS 22.0軟件對實踐技能考試和理論筆試考試成績按照基地區域和基地類型進行分類分析,并進行描述性分析和方差齊性檢驗。采用Kolmogorov-Smirnov對計量資料進行正態分布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偏態分布數據以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顯著差法檢驗后兩兩比較分析不同基地區域和基地類型的考試成績差異,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2個基地區域的實踐技能成績和理論筆試成績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基地區域的實踐技能和理論筆試考試成績
附屬醫院、地州市級醫院、專科醫院三者間的理論筆試成績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成績分別為75.21±7.17、72.94±7.54、70.83±7.49,其中附屬醫院的理論筆試成績高于專科醫院(p<0.05),其余基地類型間的理論筆試成績無統計學差異(p<0.05);附屬醫院、地州市級醫院、專科醫院三者間的實踐技能成績無統計學差異(p<0.05),成績分別為90.39±4.80、89.35±4.26、88.53±5.63。
12個基地區域的實踐技能成績和理論筆試成績存在統計學差異,表明同質化教學質量存在一定差距。這可能與實習基地區域內的醫院在醫療資源、診療水平、培訓管理水平、帶教師資以及帶教理念上參差不齊有關,越靠近省會中心的實習基地區域就越具有地域優勢,醫療資源更豐富,更容易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師資隊伍水平相對更高。這些因素均可能是造成實習基地教學質量異質性的原因。
本研究發現附屬醫院的理論筆試成績高于專科醫院,地州市級醫院和附屬醫院、專科醫院的理論和實踐技能成績均無統計學差異,表明不同實習基地類型在實踐技能教學上具有同質化結果,而附屬醫院在理論教學上比專科醫院更具優勢。既往研究[4-5]與本研究結果類似,附屬醫院或綜合性醫院優于專科醫院的教學質量,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附屬醫院是綜合性教學醫院,各科室設置齊全,其教育資源、醫療硬件條件、綜合實力和教師師資等條件比專科醫院存在一定優勢。同時,附屬醫院在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經驗可能更豐富,制度更為健全[6]。專科醫院通常以某一專科見長,學生實習所見到、學到的疾病種類有限,不利于實踐與理論知識的聯系統一。同時,由于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習生輪轉科室通常只涉及醫學影像檢查相關的科室,而專科醫院的這些科室并非其特長或優勢。直屬附屬醫院在執行實習大綱和帶教方面的執行情況優于非直屬附屬醫院。因此,這些因素均可能是附屬醫院的實習基地優于專科醫院的原因。
雖然既往研究[7]已證實臨床實習基地的水平是影響臨床醫學專業同質化教學質量的重要制約因素,已成為臨床醫學專業實習差異化的共性問題,但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實習基地教學有其獨特性。因此,分析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本科生實習基地教學質量異質化的現象和原因,有助于為實現實習基地同質化教學質量提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
首先,從學校層面應分專業建立細化的實習基地入選條件,完善實踐教學基地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入選和退出機制。教務處會同有關職能部門定期到實踐教學基地進行檢查、評估教學情況,或給予必要的協助和指導。對基地建設管理、運行成績突出的基地予以表彰;對建設成效不大、不能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基地,要求限期整改或撤銷。每個科室輪轉結束后,由學校統一制訂考試內容,實習基地采用線上虛擬仿真操作系統統一組織出科考試。在整個臨床實習過程中,教學督導委員會實時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通過學生反饋提升教學質量。
其次,從實習基地層面由直屬附屬醫院牽頭建立同一專業的實習基地聯盟,由各實習基地專人負責傳遞、聯絡教學安排或管理要求,通過建立入科崗前培訓、導師責任制、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規范實習生考核制度、培養實習教學團隊、小講座及疑難技術討論、實習中期匯報和最終考核及總結等手段,提高醫學影像技術本科生實習教學質量及效果[8-9]。帶教老師可與學員建立專業學習群,通過網絡推薦學習各種平臺的網絡課程[10],采用同伴協作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因此,學校應組織加強各實習基地間的交流聯系,參照優秀實習基地的教學標準,遴選優秀的帶教師資,建立“實踐和理論并重、相互融合”的教學理念,實現實習教學的同質化。
最后,從帶教師資的層面采用崗前培訓課程模式,采用帶教導師責任制,對學生進行分類管理。每年定期組織各實習基地帶教老師和負責人全面學習管理工作和培訓內容,培訓內容包括帶教方法、帶教技巧、帶教規范、臨床操作規范、職業道德教育、思政教育等,通過學習、觀摩、交流、借鑒等方式,樹立質量標桿,進行推廣普及和深度運用,有助于實現實習生理論教學同質化。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本科實習基地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同質化教學質量依賴于實習基地區域和基地類型,從學校、實習基地、帶教師資三個層面建立同質化的實習管理與安排、帶教、出科考核方式、教學檢查與評價、質量保障體系,有助于實現同質化教學。因此,我校將以此結果為參考,深化實踐基地教學改革和基地建設,實現實踐教育環節的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