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環境科技服務中心 田恒,馬偉,王莉
將我國的城市河流與城市生態中的其他重要組成部分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其區別明顯,主要表現為城市河流生態具有活躍性,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生物群落。當前的城市河流不僅為城市提供基本生活用水及工業生產用水,同時也是連接人類活動區域與自然環境的重要橋梁,是體現城市整體生態性的關鍵。此外,城市河流還肩負著防洪、排澇等艱巨的防災賑災作用。再加上當前我國城市現代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這也使得城市河流的娛樂性及美觀性功能被廣泛開發,而對于傳統的城市河流整治方式來說,往往會影響到城市河流系統美觀性及其娛樂功能,因此需要更為生態化的手段來開展城市河流整治項目,這也與當前我國社會整體現代化發展實際需求更為符合。
對于當前我國城市水生態環境來說,城市河流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對城市整體穩定運轉及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現階段我國城市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各項基礎設施完善程度不斷提高,尤其在城市內部構建起了形式多樣的高樓大廈,因此更需要有相應的生態環境改善手段,對城市整體建設進行支持,其與城市當前的高樓大廈融為一體,這樣才能在城市內打造更為良好的生態環境及生活環境,使得城市景觀的整體美觀性得到突出體現。從當前我國現代化城市發展建設情況可以看出,由于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提高,我國城市當前環境惡化已經得到了有效緩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今后應該繼續延續此種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樣才能為我國城市可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原動力[1]。對于一座城市而言,清澈、流動、環繞的河流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整體美觀性,從而使得城市面貌更為自然、靈動,這是優化當前城市形象的重要路徑。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我國由于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先污染后治理”的現象非常普遍,這也使得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尤其對于我國渤、淮、遼等水域來說,水污染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局部地區出現了污染勢頭難以遏制的情況。與此同時,我國還面臨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濕地范圍縮小等多種水生態環境問題。毫無疑問,如果不能科學開展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勢必會導致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負面影響。自從我國召開十八大之后,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已經將生態文明建設正式納入我國“五位一體”的總布局中,這也使得生態文明建設在人民群眾中產生了重要影響,人們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良好生態環境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這也為我國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工作開展確立了前提。
由于我國現代化城市河流所承擔的功能較為多樣,具體體現為防洪排澇、城市供水、商業娛樂、生態景觀等幾個方面,也正是因為其功能逐漸多元,致使城市河流生態管理工作復雜程度也明顯提升。隨著當前我國城市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城鄉一體化發展腳步不斷加快,使得我國城市衛生領域、房地產領域、醫療領域、工業領域等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這也使得城市河流兩邊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力度不斷加大,進而使得城市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這也勢必會對當前城市河流生態功能產生嚴重負面影響,使得一些生活污水及工業污水直接排放到了城市河流中,從而對城市河流產生了嚴重污染,導致很多城市河流生態受到了不可逆轉的破壞[2]。
在開展城市河流整治工作時,必然會涉及河流沿岸農田及建筑物的征地拆遷問題。今后想要保證城市河流整治項目高效運轉,應該進一步加快征地拆遷速度。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征地拆遷會涉及多方利益,因此會面臨較為復雜的現實困境,這也使得征地拆遷難度明顯提高,效率明顯降低。因此,今后要注意以現有法規機制為基本參照,明確征地拆遷過程中存在的難點,開展專項整治工作,以此來優化水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效果。具體來說,在開展征地拆遷工作時,應該始終以維護居民利益為首,保障當地居民的合法權益,但與此同時,也要對惡意阻礙執法事件依法采取強制性措施,從而使得征地拆遷難題得到有效解決[3]。例如,對于當前我國部分城市來說,在河流整治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較為嚴重的征地拆遷速度緩慢、拆遷困難較大等問題,當地的相關項目領導人員應該深入到拆遷一線,到現場開展指揮工作,從而制定出最佳解決方案,保障城市河流整治項目整體順利運轉。
在以往開展城市河流整治工作時,往往存在因為操作不當而致使河流水體反復污染的現象。歸根結底,主要由于城市河流整治項目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不是單一依靠某一個城市自主運轉便可以完成整治工作,大多數時候需要城市之間互相協作,推動項目施工工作正常開展,例如,經常會涉及左岸與右岸或上下游同步整治,由此可以看出,城市之間的互相協同合作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最終城市河流整治綜合效果[4]。今后在開展城市河流整治工作時,應該強調生態協調、城市互相協調的整治理念,以此為基礎確定統一的城市河流整治規劃方案,保證城市河流生態健康程度,這也是降低我國城市河流水體反復污染現象出現可能性的重要路徑,有利于我國城市河流通過整治工作開展恢復原有生態環境風貌。具體來說,相鄰城市的相關領導應該針對當前城市河流整治問題積極交流溝通,以現有政策機制為基礎,確定上游決策指導下游決策的基本整治方案,從而保證城市河流整治工作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5]。
從當前我國城市河流整治工作開展情況來看,排水管網建設成了關鍵內容,再加上現階段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涌入城市生活與發展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這也使得我國城市水生態污染程度不斷加劇,因此必須加強城市當前排水管網建設,這樣才能實現對城市河流污染問題的有效緩解。現階段我國信息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其在我國多個傳統行業中有廣泛應用。在開展城市排水管網建設時,應該積極融入信息化技術理念,構建起數據實時反饋的排水管網監督預測模式,從而使其對城市規劃建設及環境污染治理的作用得到充分體現[6]。具體來說,今后應該充分借助大數據技術、GIS技術等先進技術體系,構建起智慧水務信息管理平臺,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對我國當前城市河流整治工作的自動化管理,這也是保證城市河流水生態環境得以優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上文中已經提到,想要促使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保護城市水生態環境非常有必要。目前來看,法律途徑是我國城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國政府對城市水生態環境破壞行為的懲治力度正在不斷加大,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也在不斷完善,整體來看,其對水生態破壞行為的懲處主要體現為批評教育與經濟處罰兩方面。同時,我國當前水環境污染防治的觀念也發生了較大轉變,開始由以往的分散治理、單一濃度控制等方式逐漸向集中控制與分散治理相結合的方向轉變,這也體現出我國對當前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更高,為我國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具體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7]。今后應該積極借助現有法律法規機制,充分開發法律保護途徑,做到對水污染責任人嚴懲不貸,這樣才能使城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獲得有力支持。
而對于行政途徑來說,其與法律途徑相輔相成,通過將二者的有效結合,可以實現對我國城市水生態環境保護模式的有效優化。在具體踐行行政保護途徑時,應該注意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優化排放標準。我國政府已經對當前企業污染源廢水排放標準進行了詳細規定,如果企業方面超出這一標準范圍,則會應用關、轉、停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對企業進行一定懲罰,并勒令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調整工作。今后還應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企業自身治理水污染的責任意識,需要對以往的排放指標進行優化,使其與當前社會發展及企業發展實際情況更為符合,從而促使企業更為迫切地意識到自身艱巨任務,這也是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路徑。其次,優化總量控制[8]。在對行政途徑進行執行時,應該確定宏觀總量與微觀總量相結合的污染控制機制,要對區域內過度利用水資源、河流污染、河道徑流量減小等問題予以充分關注,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具體調節作用,實現對污水總量及徑流量的有效控制,而不是僅僅依靠修建一個堤壩或截斷河流的方式來實現水生態保護。
對于當前我國城市河流水生態保護工作來說,其在具體開展過程中體現出了一定復雜性,想要保證水污染防治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必須要確定從源頭控制污染的環境保護機制,從而提升水生態環境綜合質量。因此,今后應該對我國污染處理模式進行不斷優化,使其市場化屬性越來越明顯,要通過多方面的經濟手段開展相應污水治理工作,從而為污水治理提供更為直接有力的保障。例如,當前我國部分城市污水處理廠規模較小、設備較為老舊,今后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城市污水處理廠功能,從而使得污水處理廠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這就需要我國政府確定相應的資金補助機制及扶持政策,同時還需要地方政府積極配合,拓展更多的資金引進渠道,將政府的專項資金與社會資金渠道進行有效結合,以此來解決設施建設資金來源問題[9]。此外,為了保證污水防治工作得以有效開展,還應該對排污收費、排水許可等多方面的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完善,其與當前城市污水治理及企業發展實際情況更為符合,這樣才能使我國城市污水處理作業走向市場化、專業化[10]。
城市河流水生態治理工作的開展必然離不開完善的技術體系支持,因此要根據當前我國城市污染處理工作開展實際情況,積極引進更為先進的、具有針對性的水污染處理技術,例如,可以引用生物膜技術、活性污泥技術、磁分離技術等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應用到當前我國城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之后,可以使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現出節能高效、占地面積小、造價成本低廉等優勢[11]。同時,還應該正視新技術引進之后所涉及的污水處理工藝優化等問題,例如,對于我國部分城市來說,污水排放量增加速度較快,而處理效率較低,這時就需要對活性污泥技術等先進技術體系進行不斷創新,運用二級處理措施,確定聯合處理工藝流程,實現對城市水體的有效凈化,這也為污水再生利用奠定了基礎[12]。
在進行城市水生態保護工作時,水生態保護工程項目施工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其材料應用選擇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最終工程綜合質量及效益。因此,施工材料的選擇必須符合當前城市生態發展、景觀打造、防洪排澇等多項功能要求,這樣才能構建起更具生態性的護岸設施,從而實現對城市河流的有效整治。隨著我國當前行業市場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水生態環境工程中所應用的施工材料種類也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具體來說,抗沖擊性生物毯防護材料、植生型生態防護材料等在我國應用越來越廣泛,其主要優勢體現為環境親和性強、質地柔韌,將其應用到城市河流整治項目中時,使得整治項目的整體性得到了突出體現,也實現了對以往河流生態修復效果的進一步優化。今后在對新材料進行選擇與應用時,應該注意結合當前城市河流實際特點、水生態環境現狀等多方面因素,從而保證施工材料選擇更具針對性,這也是保障最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達到預想目標的關鍵。可以看出,我國在城市水生態環境工程建設中所應用的新材料種類與特征會直接影響到最終工程水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效果,這就需要保證所選擇的施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態協調性,以此來實現對城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模式的有效優化,這也為我國城市整體可持續穩定發展確定了生態化基調。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城市河流整治項目規模不斷擴大,這與城市河流受污染日益嚴重有直接關系。在正式開展城市河流整治工作時,應該注意對以往的整治模式進行創新,提升其與當前城市發展實際需求的契合程度,這樣才能使城市河流整治的根本意義得到體現。同時,還應該注意對城市水生態環境保護進行深入研究,應用更為先進的技術體系,實現對城市污水的有效治理,這樣才能為我國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確定具體路徑。想要使城市污水處理質量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應該以生活污水處理及工業污水處理作為主要入手點,細化污水處理各個環節,從而構建起更為完善的水生態系統,這也可以使我國城市河流的各項功能得到充分體現,為我國城市現代化、生態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