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亮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北京 100872)
數字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綠色金融發展帶來了機遇。綠色金融作為現代金融領域發展的主導方向,是社會、經濟與環境進行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時代,即數字能夠將私有云的機器語言進行替代,亦可以說數字代表電子信息。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這個過程中,智能化是顯著的特征,對信息程序進行設定,對數據進行歸納、分類等,完全代替了手工操作,電子信息技術是手工時代所無法企及的,電子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綠色金融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保護環境的背景,在最大限度規避環境風險和環境污染所帶來的風險問題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對環境風險金融體系進行綜合考量。綠色金融的發展,是社會經濟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同樣也是金融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近幾年,我國的綠色金融發展成效明顯,市場參與主體逐漸趨于多元化,綠色金融產品類型豐富,綠色產品的價值得到了最大化的體現,目前我國的綠色金融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綠色金融所涵蓋的領域在不斷擴充,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程度和滲透率也越來越高,同時參與到綠色金融中的機構也不斷增多,而這些機構既包含了金融機構,也包含了非金融機構。從全產業鏈的發展來看,我國綠色金融發揮的效用越來越明顯,綠色金融產品的多元化發展,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持和企業的努力。在綠色金融發展中,綠色信貸是主體,雖然我國綠色信貸起步晚,但近幾年的發展速度飛快,同時綠色信貸的政策也越來越完善,而且規模在不斷擴大。此外,在碳中和、碳達峰雙碳的戰略下,綠色債權作為綠色金融的發展內容,其市場潛力在不斷釋放。
在數字時代,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在穩步加速發展,數字技術在綠色金融發展中發揮了巨大優勢,然而綠色金融在發展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通過應用數字技術,能夠有效解決綠色金融中的難題,下文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在數字時代,主要以大數據技術、區塊鏈技術及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為發展方向,其中,數字技術能夠助力緩解綠色金融發展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幫助綠色中小企業順利進行融資,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面對海量的數據信息,通過利用大數據對分布式數據庫、虛擬化數據庫等進行數據分析處理,提取其中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對綠色資源進行科學配置并加以使用,能夠從根本上緩解金融數據信息的不對稱問題。與此同時,通過利用數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信息的處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能夠有效地判斷資金的供需雙方,使逆向選擇向雙向選擇進行轉變,以大數據征信模型為分析基礎,提高了信用評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避免了投機取巧的問題。
在綠色金融發展中,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創新性的變革發展,鑒于區塊鏈技術自身的特征,即不可篡改、公開透明、去中介化等,綠色金融信息的不對稱問題迎刃而解,以區塊鏈技術為根本依托,搭建綠色環保的信息共享系統,并積極建立信息披露平臺,從根本上解決信息不對稱。對于金融機構的發展及中小企業發展而言,通過綠色環保信息共享系統的建立,能夠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同時幫助金融機構快速準確的做出判斷,助力綠色金融發展。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一直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通過在供應鏈金融上應用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技術等金融科技技術,實現信息內容的互通有無,更有助于中小企業的融資。此外,由于區塊鏈技術自身的特性,各個金融主體之間能夠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并能夠實現信息數據的有效共享,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一級供應商的信用拆分能夠確保供應鏈上多個供應商有穩定的授信憑證,由此也更加容易獲得融資。從物聯網的層面進行分析,通過搭建物聯網平臺,對企業有形資源進行識別、判斷、監督,有形資源信息也會更加真實和準確,通過物聯網技術能夠捕捉到最底層的數據信息,拓寬信息的采集范圍,使所收集到的信息更加全面,信息的不對稱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在碳排放監測和統計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從而影響到碳排放權的初始分配,這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碳排放交易的市場化發展。將數字技術與碳排放進行結合,有助于規范管理碳市場,促進碳排放交易的有效、有序、健康運行。其中,在碳權交易平臺中積極應用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等,可以對碳排放權進行及時監測,強化對碳排放權的監管和分配,鼓勵減排企業的同時避免消極進行環保企業的隨意行為;此外,在數字技術的依托下,綠色企業發揮數字技術優勢積極地優化和完善生產,以促進綠色企業轉型升級,以綠色發展為目標,在碳排放監測統計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更要鼓勵綠色企業加入碳交易市場,促進市場的健康和良性發展。
現階段,在環境監測、預警和監管方面應用數字技術,為預防環境污染做出了卓越貢獻,利用數字技術所獲取的數據更加準確和真實,能夠更全面地掌握環境發展動態,實現了降低綠色金融風險的目的,同時要積極推進建設大數據綠色平臺,發揮平臺優勢,提高綠色金融環境監管水平。在進行綠色金融環境監管的過程中,區塊鏈技術能夠為綠色信貸審批提供高效服務,以去中心化為主要特征的區塊鏈技術,更容易形成多方監督、公開監管的監督機制,并通過加密算法進行信息加固,有效降低監管風險,促進審批流程的優化。同時,可以將數字技術融入到企業管理,并參與到績效評價中,以技術為支撐促進企業的激勵,加大對綠色項目的宣傳,從而使更多的金融主體參與到綠色項目中。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數字技術將會被應用于更多的綠色領域中,數字+綠色的場景也會越來越多,對于綠色金融發展而言,其能夠在更加寬泛的領域被應用。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通過應用數字技術,能從根本上緩解綠色金融發展中的難點問題,而數字技術對綠色金融的驅動作用也會逐步呈現,如在金融科技綠色創新、風險防控體系、綠色金融產品市場等多個方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現階段,在綠色金融的發展中,亟須建立和完善市場制度體系,同時制定完善的綠色低碳發展法規章程,由此推進綠色金融的規范、良性和穩健發展。此外,健全信息技術的相關標準及相應的服務體系,確保碳交易市場井然有序發展,進一步強化數字技術市場的培育工作,發揮市場激勵的最大化優勢,從根本上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在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要積極創新低碳技術在更廣泛領域的應用,同時積極使用區塊鏈技術、物聯網等技術,從技術層面上推進綠色金融領域的發展,提高金融科技的發展水平。通過將數字技術應用到綠色金融中,對綠色資產、綠色資源、綠色設備等進行優化配置,進一步加大金融創新力度,研發出更多的綠色金融服務和綠色金融產品,促進綠色金融的多元化發展。因此,在綠色金融發展中,更需要審時度勢,發揮數字技術的優勢作用,以綠色創新為發展導向,滿足社會的多元化需求。
基于數字化背景下,綠色金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然而在金融監管方面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綠色金融發展中的科技風險、系統風險及創新風險等風險問題更需要得到重視。因此,從政府層面而言,要加大監管力度,制定科學、完善的監管制度,確保綠色金融發展的規范化、科學化、透明化,同時為相關金融主體的綠色轉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數字化技術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要深入貫徹金融標準化的“十四五”發展規劃,要引領金融業數字生態建設,因此更需要相關部門制定嚴格的政策制度,并在重點發展領域進行推進,健全金融發展領域的相關標準,同時逐步深化改革,促進健康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更要積極推進金融數字生態化的建設工作,最終實現綠色金融的科學、規范、長效發展。
數字時代背景下,通過應用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綠色金融產品交易市場中的各個主體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如何規范和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在健全綠色金融規范制度的基礎上,更需要各大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參與到碳金融市場的交易中,創新綠色理財產品等。此外,要積極應用數字化的先進技術,發揮數字技術的便捷化優勢,以信托公司為例,信托公司應積極推行綠色基礎設施投資信托、CDM信托等;以保險公司為例,保險公司應推出更多的綠色金融產品,以不斷豐富和完善金融產品交易市場,促進綠色金融產品交易市場多元化和多樣化發展。
數字化時代下,以數字技術為根本依托,加快了綠色金融的發展。在多元化發展的大前提下,綠色金融在發展中面臨的優勢和劣勢是并存的,金融發展中仍有不足,在實踐中,通過利用數字化技術的豐富內容,要及時完善和優化金融發展中的不足,以實現綠色金融健康蓬勃發展的目標,促進金融市場繁榮穩定,為社會主義建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