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號內數字依次為期數、起始頁碼)
空間溢出視角下新型城鎮化進程對水資源壓力的影響
章恒全,方 靜,楊 柳,張陳俊(1,1)
基于PECM模型的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利用動態關系分析
萬 蕾,張興奇,郭新亞(1,10)
我國水資源空間均衡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陳艷萍,陳邵琪,蔣倩倩(1,17)
瀾湄流域跨境水資源合作機制研究
顧向一,于 慧(1,24)
基于演化博弈的跨境河流水資源合作發展策略研究
馮 晨,吳鳳平(1,31)
基于獎懲機制的流域生態優先水資源多主體合作配置模型
余 潞,牛文娟,王丹丹,薛劉宇,仇 蕾(1,40)
長江經濟帶省際貿易隱含水-能-碳耦合關系研究
王保乾,肖佳慧(1,47)
極端天氣下特大型城市“水資源-能源-糧食”安全風險研究
張長征,沈 婷,徐慎暉,于 杰(1,55)
黃河流域糧食虛擬水流動對水資源空間均衡性的影響
吳兆丹,丁小琦,陳其勇,李 彤(1,62)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流域生態補償效率影響因素研究
楊高升,王巧玲,陸佳慧(1,72)
中西部地區大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丁 雙,戴玉才(1,78)
上下游區域間環境保護與生態補償的博弈研究
鄭江麗,楊 川,張 康,王 森,黑 亮(1,84)
黃河流域多元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張 穎,徐禎彩(1,89)
城市濱江綠地景觀設計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以信安湖設計區域為例
祝世華,徐帷巍,劉夢垚,鄭澤豪,解少凱(1,94)
構建黃河大水網 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牛玉國,張金鵬(2,1)
綠色信貸對長江經濟帶制造業碳排放效率的影響
黃德春,沈雪梅,竺 運(2,5)
新發展格局下虛擬水流動對區域糧食安全的影響
田貴良,李舒文,陳松峰,吳 正,夏 晴(2,11)
水資源剛性約束下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研究進展
王喜峰,姜承昊(2,18)
中國工業用水量演變的驅動因素與節水路徑
史 珍,陸姝穎,嵇穎婕,麻特立,張陳俊(2,25)
水利工程運行精細化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張勁松,沈菊琴,郭 寧,池 辰,簡迎輝(2,33)
知行轉換視角下水利工程精細化管理推進機制研究
簡迎輝,王可迎,沈菊琴,歐陽紅祥(2,41)
水利工程裝配式建筑的生態效率評價
張云寧,李 敏,宋亮亮,陳金怡(2,47)
利益相關者視角的抽水蓄能電站定價機制
王妍月(2,52)
基于模糊經濟計算的自來水廠PPP項目投資決策研究
楊 冰,李慧敏,周雪濤(2,58)
生態文明思想下的鹽城市水環境治理對策
吳 迪,孫 鶯,夏管軍,鄭垂勇,劉 超,崔成龍(2,63)
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創造的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管理模式優化研究——以深莞茅洲河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為例
范喬喬,張 陽,孔德安,楊文斌,田 鳴(2,68)
中小河流水利工程生態經濟評價現狀與展望
陶 艷,計 勇,張 越,曹慧中,張 翼,張 潔(2,78)
張謇的水利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劉佳琪(2,86)
區域一體化背景下長三角城市群綠色發展效率評價及驅動因素研究
王濟干,楊亞平(3,1)
數字金融影響用水強度的機制及門檻效應研究
王保乾,劉雨行(3,8)
中國農業綠色水資源利用效率及時空分異研究
馬 駿,于倩文(3,16)
基于PSR模型的長江流域水資源系統韌性分析
周申蓓,汪心愿,童 建(3,23)
基于InVEST和CA-Markov模型的甌江流域“水資源-社會-生態”協調發展評價
周月嬌,董增川,李 瓊,鄭大成,劉 彪,朱圣男,劉宇鵬(3,29)
基于三維分析框架的水權政策量化評價
周海煒,王 菲,王 騰(3,34)
中國水權交易的發展及其試點推廣效應
劉一明(3,43)
農用水權抵押貸款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靳 雪,胡繼連,接玉梅(3,51)
冗余資源對環保投資的影響——基于高水敏感性行業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
聶志萍,陳秋宇(3,58)
江蘇省治淮70年水利經濟社會效益分析
呂馨怡,袁文秀,蔣燕華,凌 哲,羅龍洪,曾 曾(3,69)
水利基礎設施PPP項目工期激勵策略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李 明,徐 蓉(3,78)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水利國際工程企業最佳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研究
汪 群,楊彤彤,傅穎萍,宋會紅(3,87)
基于核心人力資源勝任力差異的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群調度優化模型
周清琰,張 可,趙建龍(3,97)
新時代水利行業領導干部勝任特征研究
左勁松,包婷婷(3,106)
社會規范對農戶參與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供給行為的影響——基于人際信任的中介效應
王 蕾,向慧伶,馬海良,杜 棟(3,113)
中國制造業貿易隱含碳與低碳貿易競爭力分析
史安娜,陸 瑤(4,1)
基于WOD模式的區域發展路徑探討
王小娜,喬根平,王亞杰(4,9)
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風險的次優分配與致因探析
郭利丹,趙 瑾,黃雅屏(4,15)
西江流域兩廣開發利用的博弈策略及其仿真
張左敏暘,馮 鮑,凌 靜(4,22)
調水工程水價利益相關者行為策略研究
袁汝華,孫雨欣(4,30)
利益相關者影響農業水價的機制研究
馮 欣,姜文來,劉 洋(4,36)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跨區域轉讓水價成本核算體系研究
盧麗榮,劉衛東,姚麗華,張小虎(4,45)
基于綠色金融視角的水權交易機制現代化建設研究
陳 波,曾佩鳴(4,53)
區域協同治理視角下太湖流域湖長制研究
李 鋒,封雯靜(4,61)
河長制對重污染企業綠色轉型策略的影響
張 穎,沈奇嶸,劉瀟天(4,66)
數字孿生水利技術賦能河長制的實現路徑與對策
王曉瑩,孔千慧,戴夢圓,趙培培,馮 晨(4,75)
基于ARIO的災后區域經濟模擬與重建資金分配研究——以湖北省2016年洪災為例
劉高峰,寧思雨,王慧敏(4,82)
基于改進DIIM的洪澇災害下供應鏈系統中斷關聯型損失評估研究
王 婷,仇 蕾,汪志強,支彥玲(4,88)
不同主體視角下極端暴雨災害事件網絡輿情演化研究
黃 晶,吳星妍,李夢晗(4,94)
創新環境能否降低碳排放強度?
張 兵,郭夢安妮,黃永春(5,1)
基于PSR模型的城市生態韌性成長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
張 陽,譚良敏,田 鳴,王宏鵬(5,9)
長江和黃河流域生態效率時空差異及空間溢出效應比較
田 澤,張瀚亓,任芳容,陳一飛(5,18)
雄安新區水生態環境一體化管理研究
張亞坤,吳澤昆,唐文哲,王忠靜(5,24)
基于土地利用變化的中國東部沿海城市景觀生態風險評估
李洪慶,程飛飛,宋紅艷,陳明慧(5,29)
水利風景區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
曹靜怡,劉昌輝,豐 莎,丁 躍,耿宇博,董 青(5,38)
節水貸實踐探索與節水綠色金融體系構建
曹鵬飛,易雅寧,李恩寬(5,45)
基于Cite Space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的演化路徑與趨勢
王 玉,毛春梅,孫長如(5,49)
中國大運河文化研究的演進歷程與體系構建
唐 震,史葉云(5,55)
水文化建設效益影響因素組態與路徑研究——基于15個案例的fsQCA分析
楊高升,梁偉婷,王韻雨,宋瑞洋,繆崗輝(5,64)
張謇科學治水思想的核心內容研究
沈大偉,王 英(5,71)
江蘇省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孫付華,潘 登,尚澤龍,沈菊琴(5,78)
三峽外遷移民分散安置與集中安置的社會融合比較
于安行,嚴登才,袁 霞(5,84)
生態治理背景下洪澤湖退漁漁民的可持續生計研究
鄭娜娜,王晟聰,陳昌仁(5,91)
我國三大流域水資源利用效率時空演變特征與影響因素分析
田 澤,方 琪,陳一飛(6,4)
數字經濟對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效率的影響研究
尹慶民,盧 鵬(6,12)
中東歐國家綠色發展背景下長江經濟帶的出口貿易效率研究
馬 駿,孟 瑤(6,20)
基于可變模糊評價法的小型水庫運行管理評價研究
張長征,李洪梅(6,30)
基于“消費-產出”生態足跡模型的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量化研究
凌丹丹,陳軍飛,呂周洋,丁童慧(6,37)
基于機會成本的寧夏中南部調水工程水源區生態補償標準研究
蘇薈琰,李金燕,魏怡敏,武佳維(6,45)
我國水利建設產學研專利合作網絡演化及特征分析
周海煒,王 菲,王夢嬌(6,51)
基于LDA和SNA模型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水環境政策演化特征及趨勢分析
萬 欣,潘焌南,張子霞,張 怡(6,5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灌區農田水利政策變遷圖景分析
劉 鑫,賈美琦(6,67)
數字孿生技術賦能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路徑
宋 敏,周伊文(6,73)
數字經濟背景下的江蘇省數字孿生流域建設實踐
魯 揚,趙杏杏(6,79)
數字化視角下水利工程設計企業轉型升級影響機制研究
薛 松,沙 洲,邱鈴洋(6,87)
基于CAS理論的都江堰景區疫后發展研究
李 鋒,彭 琰(6,93)
黃河流域水利風景區集群與風光帶空間布局適宜性評價
劉昌輝,趙 楠,董 青,李維華,李勤英,孟 明,祝世華,朱珂瑩(6,98)
水生態旅游助力興化市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探討
張 博,李 楓(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