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霞
(榮成市農業農村事務服務中心,山東榮成 264300)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點工作前,榮成市一直使用農產品產地證明等作為市場準入證明。該證明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統一印制,發放到規模化生產基地和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生產基地及合作社按照基地準出管理要求,在農產品上市前進行自檢或委托檢驗,合格后開具產地證明,作為上市憑證。在此過程中,也存在相應的問題:①產地證明并不是當時產品上市的必要條件,市場一般不查看、不留存農產品基地及合作社提供的產地證明,基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管理存在嚴重脫節的現象;②產地證明只發放到規模化生產基地和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由村委會開具,但實際工作中開具的很少;③“三品一標”生產基地“三品一標”證書復印件可作為產地證明,但存在散裝產品無證明情況。
2016年11月,根據榮成市方案要求,前期工作中配備“追溯寶”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擁有獨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可自主打印二維碼追溯標簽,作為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上市使用;對其他不具備條件的生產基地和散戶,榮成市根據農產品包裝情況設計了“即時貼”和“正副聯”格式的合格證,在農產品流通時貼在外包裝上,滿足日常流通使用。通過執行實施方案,打造了“二維碼”+“合格證”的統一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運行模式,為榮成市下一步開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行工作奠定了基礎[1]。
區內地勢較為平緩,海拔在2800~3700m,最高山峰位于灘北雪峰東北的黑山,海拔3983m,相對高差較小,多在50~200m之間。區內的地貌主要由山體、剝蝕殘山和河谷型小斷陷盆地構成。在地貌分類學上屬于剝蝕平原、丘陵、低山地貌類型,平緩地區多為可移動的沙丘。區內的山體多為長條帶狀NWW向展布,山體寬數百米至數千米。
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工作部署視頻會議,全面部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會議強調,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從5個方面扎實做好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對此,榮成市農業農村局于2020年1月制定并實施了《榮成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指出農產品生產者自行開具,開具方式有紙質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如圖1)和電子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紙質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適用于小農戶,可以在榮成市鎮街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街道社會事務服務中心或村委領取;電子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適用于具備信息化操作能力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利用山東科潤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農產品追溯系統“追溯寶”,其二維碼要涵蓋合格證基本形式內容,利用便攜式電子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打印機按規范打印。
由于BDBO術中截骨部分是骨對骨接觸,往往可以獲得很好的融合效果,術后很少出現假關節形成。與PSO相比,BDBO的優點為直接在頂椎截骨,如果脊柱畸形的頂點在椎間隙,那么BDBO的優勢則更明顯,且椎間盤的去除能降低術后假關節形成的概率。但BDBO因較PSO創傷大、截骨范圍廣,往往出血較多,因此要特別注意術中止血。

圖1 榮成市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基本樣式
2021年1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的通知》,將合格證名稱由“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調整為“承諾達標合格證”,并對合格證參考樣式做出進一步優化。
目前,榮成市承諾達標合格證有紙質和電子兩種形式。紙質承諾達標合格證由市農業農村局統一印制,農產品生產者如實填寫產品信息、生產者信息,勾選承諾依據,并對生產銷售的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電子承諾達標合格證是通過電子承諾合格證打印機等電子設備打印的二維碼合格證(二維碼涵蓋合格證基本形式內容)[3]。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試行主體農產品進行日常抽檢,通過快速檢測和定量檢測相結合的方式,對試行主體生產的農產品進行檢測,掌握其質量安全狀況,確保承諾達標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榮成市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及其他種植散戶生產也可自主檢測或委托檢測,檢測結果可為其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有效性提供依據,確保合格證開具真實有效。
對消費者來說,承諾達標合格證是農產品的身份證,是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安全知情權的必然選擇。消費者通過掃描承諾達標合格證上的二維碼,可以了解該產品的生產者名稱、地址、電話,獲悉該產品的檢驗檢測信息、三品認證情況,以及與產品相關的產地環境照片、產品生產過程照片、產品照片等。讓消費者可以一掃即知產品溯源,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4Rs是指關聯(Relevancy)、反應(Respond)、關系(Relation)、回報(Return)策略。4Rs既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又兼顧了消費者的需求,還兼顧了競爭導向,是一個更符合新經濟背景下、有利于企業和消費者的營銷組合策略。
(1)體現“達標”內涵。“達標”內涵即生產過程落實質量安全控制措施、附帶承諾達標合格證的上市農產品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現階段,承諾達標合格證的“達標”主要聚焦不使用禁用農藥獸藥、停用獸藥和非法添加物、常規農藥獸藥殘留不超標等方面[2]。
如圖3所示,信號傳感器傳輸試驗數據經過通道數據采集器進入無線發射模塊,通過信號采集器的無線接收模塊接收實驗數據進入嵌入式計算機。 現場通過顯示器進行初步數據分析、處理,也可進行數據儲存導入excel制成圖表進行深入分析處理。
(3)調整承諾內容。明確是“對生產銷售的食用農產品”作出承諾,將承諾內容中“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規定”調整為“常規農藥獸藥殘留不超標”。
(4)增加承諾依據。增加可勾選的“委托檢測、自我檢測、內部質量控制、自我承諾”4項承諾依據。生產主體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時,根據實際情況勾選一項或多項。
對生產者來說,承諾達標合格證是生產者的誠信經營承諾書,是落實其主體責任的有效辦法。承諾達標合格證承載著生產者的安全承諾和溯源信息,是產品質量達標的證書,也是產品宣傳的“明信片”。貼有承諾達標合格證的初級農產品能方便消費者回購、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加電商銷售量,以此強化生產者主體責任,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創造更高的收益。
確定榮成市利用市、鎮、村三級監管網絡,通過村級協管員摸排農產品生產基地、鎮街網格員核對上報、市級部門匯總建檔,摸清榮成市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情況,建立承諾達標合格證主體名錄,同時鼓勵小農戶參與試行。
對農產品監管者來說,承諾達標合格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一種新方式,通過承諾達標合格證監管平臺能信息化地監管轄區內電子承諾達標合格證的開具情況,包括開具主體名稱、開具數量、開具產品重量等,讓監管者高效、便捷、準確地掌握承諾達標合格證的開具情況,有的放矢地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根據榮成市農產品生產季節特點,對承諾達標合格證試行主體進行巡查,查看生產主體留存的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記錄、農業投入品使用等情況,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確保每年對試行主體的巡查實現全覆蓋。截至2022年12月,榮成市已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5萬多份[4]。
(2)突出“承諾”要義。承諾達標合格證是承諾證,首先要展示承諾內容。新版承諾達標合格證參考樣式,在全國試行方案中合格證參考樣式的基礎上調整了承諾內容和基本信息的位置,將承諾內容放在承諾達標合格證最上端,生產者及農產品信息置于后面。
單胺類氧化酶可催化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氧化,從而使它們失活,以及最后被降解。因此單胺類氧化酶抑制劑可以提高大腦中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水平,該生理效果被認為是該類藥物抗抑郁效果的療效基礎,三環類藥物的神經系統活性較為廣泛,包括但不限于提高突觸間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水平。結合后續的一些神經科學研究,科學家們提出了單胺類假說:神經突觸間單胺類神經遞質—5-羥色胺或去甲腎上腺素的缺乏降導致了抑郁癥的發生。
①加強原有電子承諾合格證-追溯寶的管理和使用,對已配備農產品追溯系統的試行主體,鼓勵其繼續使用追溯寶二維碼作為承諾達標合格證。②安排專項資金引進購買便攜式電子承諾達標合格證打印機,發放給未實現電子追溯的試行主體,擴大電子承諾達標合格證使用范圍。
2022年10月25日,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在解讀《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視頻會議中指出,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與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之間的銜接,探索行之有效的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與收購銜接處理方式。這不僅包括法律層面的約束,也包括制度上的要求、技術上的支持。
將承諾達標合格證與參加各類展示展銷會、參評各類品牌、獎項和項目支持掛鉤,通過名優產品效益,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氛圍,引導其他規模化農產品生產基地自主化、規范化、常態化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將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納入食品安全等考核內容,落實監管部門工作責任;將試行情況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重要內容,督促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率先落實試行要求[5]。
綜上所述,承諾達標合格證是生產者的“明信片”,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溯源的有效憑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2023年1月1日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部門應該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九條承諾達標合格證的實施要求,知法、懂法、普法,讓承諾達標合格證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發揮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