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燕妮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小兒過敏性紫癜是學齡期兒童的常見病,主要發生在下肢遠端及踝關節周圍,會有關節腫脹、皮膚紫癜及消化道出血、腎炎等多種癥狀體征。小兒過敏性紫癜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誘發因素較多,包含藥物過敏、食物過敏及感染等。不同誘因導致的小兒過敏性紫癜病情不一樣,身心舒適度也不一樣,但均會對兒童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為提高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治療效果,需做好護理工作。
飲食是兒童補充營養的主要途徑,科學合理的飲食不僅能夠讓兒童補充營養,還可在兒童治療、預防疾病中發揮顯著作用。不同類型兒童應采用不同飲食指導,如兒童在尚未明確誘因、出血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必須禁食禁飲,在病情改善及誘因明確后可提供全流質飲食,盡量以符合兒童需求且不誘發過敏、營養豐富的飲食為主,基于兒童病情,從全流質飲食逐步過渡成普通食物。若兒童存在尿蛋白,飲食必須嚴格遵循低鹽及低蛋白原則, 在尿蛋白轉陰后,可恢復正常飲食,但仍要以優質蛋白質攝入為主。整體飲食原則是清淡、營養、維生素多、好消化,性質是流質食物、軟爛食物,方便兒童吸收消化。若兒童有禁食食物,需貼標記反復強調,讓家長掌握這一情況,保證兒童飲食科學合理安全。
患兒主要癥狀是皮膚紫癜,應密切監測皮膚變化,評估病情。皮膚評估的內容有:原發皮疹的形態、數目、大小、顏色、部位,是否有繼發損害,還需觀察皮疹是否存在反復。在兒童治療期間,幫助兒童維持皮膚清潔,禁止皮膚抓撓傷及擦傷。若發現皮膚破潰,需第一時間處理皮膚問題,改善皮膚狀態,預防皮膚出血及皮膚感染。注射治療時,需選擇無紫癜表現部位注射,禁止紫癜部位皮膚受損。需幫助兒童穿柔軟、舒適、透氣衣服,盡量選擇全棉衣服,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更換衣服,尤其是貼身衣服。此外,還需做好兒童病房管理,如床單、被褥必須勤更換,保證其清潔干燥;及時清潔床鋪上的碎屑與臟污,避免兒童與不明物質接觸,尤其是不明過敏原。
部分患兒入院時存在明顯腹痛癥狀,需及時指導患兒臥床休息,提醒家長做好監督工作,強調充分臥床休息對腹痛緩解的積極作用。積極安撫患兒情緒,提供精彩繪本、可愛玩具、有趣物品吸引其注意力,穩定兒童情緒,提高兒童的疼痛耐受程度,減輕兒童腹痛癥狀。密切評估兒童的腹痛癥狀包括觀察疼痛部位、明確疼痛性質及疼痛程度,還要記錄疼痛時間,對腹部實施適當加壓,分析腹部是否存在壓痛、包塊、肌緊張等癥狀,觀察兒童是否有嘔吐與血便,一旦發現異常,第一時間告知醫生,輔助醫生搶救兒童。密切監測兒童的大便情況,包括量、性狀、顏色等,及時發現腸梗阻及腸套疊等嚴重并發癥。對于腹痛兒童,禁止熱敷腹部,避免胃腸黏膜出血癥狀加重。
小兒過敏性紫癜治療期間需做好護理工作,需積極通過護理改善兒童的身心狀態,加快兒童的康復速度,降低疾病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