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萍,張益農,耿鈺,何思琪
(北京聯合大學城市軌道交通與物流學院,北京 100101)
隨著中俄友好關系的不斷發展,兩國之間的合作也在不斷升級,主要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方面。北京聯合大學城市軌道交通與物流學院的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是北京聯合大學與俄羅斯烏拉爾國立交通大學合作的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指經中國教育部批準的國內高校與國外高校中外合作的辦學項目,包括研究生教育合作項目、本科教育合作項目、高職專科教育合作項目等不同層次中外合作的辦學項目。
本合作辦學項目錄取學生為“俄語零基礎”統招學生,本專業以“俄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思路,強調學生俄語運用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協調發展和提高,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工程技術人才。大學學習前兩年,通過增加俄語教學、中俄雙方俄語教師聯合授課、小班俄語教學等手段強化俄語學習,使學生能達到俄羅斯烏拉爾國立交通大學的入學俄語水平,能聽懂俄語授課。中俄雙方按照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和軌道交通領域的最新發展,制定先進的國際化課程體系。采取“3+1”聯合培養模式,其中3年在國內學習,由中外教師聯合授課,中方課程由中國教師用中文講授,從俄方引進的課程由俄方教師用俄語授課,1年在俄羅斯烏拉爾國立交通大學學習,全俄語授課。因此,學生俄語學習非常關鍵,是學生專業學習的生命線。
為了了解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學生俄語學習的效果,更好地為中俄合作辦學專業的學生進行俄語集訓,提升學生學習俄語的效果,了解學生俄語學習的狀態和對俄語集訓的意見建議,特設計俄語學習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主要調查學生課堂學習俄語狀況和集訓學習俄語的要求兩大塊內容。涉及的內容包括:中教外教的講課學時比例、課堂教學內容、知識等方面。本調查問卷采用電子答卷形式,共233人參加了答題,涵蓋了2017級、2018級和2019級的所有學生。2017級參與調查的學生共54人;2018級參與調查的學生共85人;2019級參與調查的學生共94人。有效問卷數233份,覆蓋了目前為止的學院所有學習俄語的同學。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學生對以下內容反映比較集中。
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總體設計和實施藍圖,是保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規格與特色的綱領性文件,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遵循,是安排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落實人才培養過程及其他環節的基本依據。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是“俄語零基礎”的學生,因此培養計劃增加了俄語教學的學時。特別是增加了大量的課外和假期的俄語學習學時,在2019版培養方案中,大一、大二的學時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俄語計劃內和計劃外學時表
在本項目的教學中,學生大一、大二兩年需要上俄語課的總學時為744學時,由中方教師和俄方教師共同上課。在實施過程中,最初2017級按照中教∶外教1∶3的比例進行授課;2018級按照中教∶外教1∶2的比例進行授課;2019級按照中教∶外教1∶1的比例進行授課。被調研的233名學生中有126人選擇的是1∶1,占54.08%;65人選擇的是2∶1,占27.9%;還有24人選擇的是3∶1,占10.3%。從學生的意愿來看,對于零基礎的俄語學習的學生來說還是更希望有中、外教一起上俄語課程,最好的效果是中外教1∶1,甚至是2∶1到3∶1。只有18個人希望外教上的課時比中教多,中外教比例是1∶2和1∶3,占比7.72%。
計劃內俄語學習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計劃內中外教占比情況調查表
被調研的233名學生中有114人選擇的是1∶1,占48.93%;48人選擇的是2∶1,占20.6%;還有29人選擇的是3:1,占12.45%。從學生的意愿來看,對于零基礎俄語學習的學生來說還是更希望有中、外教一起教學俄語課程,最好的效果是中外教1∶1,甚至是2∶1到3∶1。42個人希望外教上的課時比中教多,中外教比例是1:2和1∶3,占比18.02%。
通過這兩方面數據對比可見,經過大一、大二的一年或兩年的基礎俄語課堂學習后,在俄語集訓階段學生對于外教的需求比例有所增加,其比例由7.72%上升到18.02%,但學生仍然希望俄語學習是中外教老師共同執教。
俄語集訓中外教占比情況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俄語集訓中外教占比情況調查表
中外教合作教學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目的是促進中國的外語學習者能在不出國的情況下學到地道的外語,外籍教師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更重要的是為高校外語學生注入了活力。對俄語“零基礎”的學生來說,中教更了解學生學習俄語的困難,也更容易交流和溝通;外教的口語和聽力更地道,雙方配合教學有助于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但由于中外教師的思維方式、教學方法、教學理念都存在著差異,為了保證中外教模式發揮最大能動性,中外教師的溝通和聯合備課非常必要。
課程的結業成績是評價教與學的重要依據。考試成績既能評價某一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反映出任課教師的日常教學情況。所以學生的結業成績能客觀、準確、公正地反映真實的教學情況。
從結業成績來看,233名學生中85分以上的有101人,占43.35%;不及格人數8人,占3.43%。其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結業成績統計表
205名同學對教師教學方式感到滿意,占比87.98%。
在俄語課堂上,絕大部分學生是聽課和記筆記的,占比達到91.85%。145名同學感到經過大一的俄語學習后,俄語水平有所提高,占比62.23%;進步不太明顯或毫無幫助的88名同學,占比37.77%。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大一俄語學習的水平提高還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調查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一年的俄語學習后成績提升統計表
對于俄語課堂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學管理、結課方式等絕大部分學生都是滿意的。
學生課下學習俄語的時間每周自學1~3小時有102人,占比43.78%,在學習時間分配上學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為了快速提升和鞏固俄語學習效果,計劃內的學時遠遠不夠,所以對“俄語零基礎”的學生利用假期和課外時間進行大量集訓。集訓班能夠保證班級同學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高度專注力,集中克服困難,全身心投入,最大限度利用假期時間盡快提高俄語水平。
對于俄語集訓,學生對集訓效果最為關注,選擇該項的有141人,占比60.52%。在訓練內容上,大家對口語、聽力、語法、出國俄語綜合的選項分別是167,154,127,153人,占比分別為:71.67%,66.09%,54.51%和65.67%。可見,學生對出國前的俄語集訓更看中的是綜合能力和口語的水平,調查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俄語集訓內容調查表
在俄語語言學習過程中,所有活動都是從聽開始,只有有了足夠的聽力積累,才會在時機成熟的某一天,進行話語“說”的“輸出”。對語言學習來說,聽懂最重要,學習者只有聽懂了才能好好說,同時聽說又可以促進讀和寫。因此,聽力可以為良好的俄語能力奠定一個基礎。
俄語集訓大家希望采用小班教學、系統化培訓、分層教學的人數分別為:149,112,108,占比分別為:63.95%,48.07%和46.35%。對于小班、個性化教學學生還是很期待的。調查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俄語集訓教學模式調查表
在小班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學過程更加精細化,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關注更多,學生所獲得的教學資源較傳統大班授課更多;教師能更好地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與更多的學生開展互動,更好地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引導,為學生進行更個性化的教授,能夠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尊重每一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學生覺得俄語學習資源少,人數分別為129和145,占比53.36%和62.23%。從這個題目來看,學校可以為學生做的是,盡快梳理出適合學生的一批學習資源。
對于俄語學習的困難,學生克服困難的方式比較單一,主要為自己看書做題和跟著老師課堂進度學習俄語的人數分別為:142和104,占比分別為:60.94%和44.64%。由此可見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輔導材料對學生的學習也非常重要。
在俄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俄語聽力、口語、詞匯普遍感覺比較難,人數分別為:180,148和117人,占比分別為:77.25%,63.52%和50.21%。在以后的俄語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聽力、口語的培養,制訂詞匯學習的合理計劃。
對“俄語零基礎”的統招學生來說,為了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俄語能力,采用“中教+外教”結合方式進行授課更符合北京聯合大學學生俄語學習的認知規律。中教老師主要講解語法、閱讀和寫作;外教老師主要訓練學生的聽力和口語。中教外教教師的課時安排1∶1最為合適。
為了提升俄語學習效果,每學期對學生進行適度的集訓很有必要。俄語學習采用小班、個性化教學更受歡迎,俄語集訓更應該關注的是綜合能力的提高。基礎俄語的學習和集訓是為學生學習俄語講授的專業課知識掃清障礙。學校應該提供更多、更豐富的俄語學習資源,創造更和諧的俄語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