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巍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廣東廣州 511442)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最直接的方式,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思政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它關系著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影響到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決定著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養[1]。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重大,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關鍵在教師,所以構建一支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對高校思政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尤為重要。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2],并對思政教師提出了“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六個方面的綜合素質要求[2],旨在指導建成一支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針對思政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出了新思路、新理念、新舉措,為新時代創新思政課改革規劃了方向、指明了路線;2020年1月,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進一步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任務,細化教師的職責和素質要求,這是教育部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作出明確的規定。一方面體現了思想政治理論教師隊伍的建設、素質提升、筑牢職責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細化明確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素質建設的方向[3]。
隨著在校學生的擴招、面向社會培訓服務領域的拓展、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建立和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問題和風險挑戰也逐漸顯現,主要表現為:①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綜合素質不均衡,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不夠強;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數量不足,結構單一,難以形成與其他教師、學生的聯動體系;③思政教育體系社會服務性不強,科研成果轉化不足等。
針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短板及面臨挑戰,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從實際出發,緊緊把握時代脈搏。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內在的客觀規律,集中力量建設一支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優良師德師風、較高專業素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以適應新時代對高職院校思政工作、高素質育人提出的新要求。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是需要多方協作的一項系統工程,需在師資建設上優先考慮,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高職院校需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進而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按照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的原則,堅持政治導向與業務提升相結合,把握隊伍建設方向、提升教師育人水平,彰顯高校思政課本質屬性。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何教育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做好思政教育的立足點,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腳點,是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發力點。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理論保障,是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是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持。
黨的領導是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的主心骨和政治保障,“政治要強”“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素質提出的首要要求。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是完成高校職責和使命的需要,其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與引導者,還是學生學習及成長的指導者與引路人,更是黨的理論、政策及方針的宣講者[4]。
政治素質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最基本的素質,強化思政教師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建設方向,在重大政治問題上要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社會主義堅定的信仰者與忠誠的實踐者,切實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其次要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鑒別力,自覺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在教育工作中抱有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情懷[5]。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建設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
在高職擴招、每年新入學學生數量增加的壓力下,針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突出頂層設計、精準施策,通過公開招聘、人才引進、崗位調動等方式不斷壯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力量。將適合從教、樂于從教、甘于從教的優秀人才充實到思政教師崗位上,從源頭上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厚度的建設。2016年至今,連年擴招背景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數量持續增長,思政教師在教師總數的占比、思政教師與學生的比例總體呈上升趨勢(圖1)。

圖1 學院2016~2020年學生數增長率、思政教師占教師總數、思政教師數比學生數情況
同時為貫徹落實好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進一步壯大思政教師隊伍力量,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擴充組織力量,以思政課專任教師為基礎,加入二級學院輔導員、組織員和其他專業教師,形成以黨建引領的嵌入式思政教師聯動體系。體系內教師職責互通,相互嵌入,便于經驗交流、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在本領域的優勢,實現崗位間的有效聯動。
學院思政教師聯動體系堅持黨的領導,組織員作為黨建工作與教師、學生的溝通橋梁,聯合學院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思政課專任教師作為體系中堅力量,在做好日常理論教學的同時負責體系的理論構建和專業指導,輔導員發揮日常工作事務性、實踐性強的特點,配合學生理論學習和實踐指導工作,其他專業教師積極學習思政知識,并將理論有機融入日常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增強思政感染力(圖2)。

圖2 學院思政教師隊伍聯動體系
提高高職院校思政教師隊伍綜合水平要用好培訓這條“快速路”,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將職前培養與職后培訓一體籌劃、統籌實施,形成系統化、規范化、長效化機制。通過理論培訓和實踐教育相結合的形式,建立國家、省、市三級思政教師培訓體系,擴寬培訓渠道,充分利用紅色資源,以“不忘初心”教育、“四史”學習等主題活動為契機,采用體驗式的實踐教育、豐富性的培訓形式,在教師培訓的數量、質量、效果等維度向思政類培訓傾斜。不斷拓寬思政教師培訓渠道,提升思政類培訓占比、提高思政類培訓質量、增加思政類培訓收益,促進思政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及教學實踐水平提升(圖3)。

圖3 2016、2018、2020年學院思政類培訓占比情況
培養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實踐能力是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必備素質。一方面,實踐為科研教學提出了問題,搭建了成果交流和討論的平臺;另一方面,科研教學是實踐的基礎,為實踐指明了方向[6]。脫離了實踐的科研教學猶如閉門造車、向壁虛構,終成空中樓閣,忽視了科研教學的實踐就像無根之草、無源之水,終會河涸海干。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不僅是師道的傳承者、馬克思主義的傳授者,更是黨的理想信念的宣講者。在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的導向實施過程中,教師的師德師風便成為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嚴格執行《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師德建設指導性文件,根據學院自身實際制定了《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教師職業行為負面清單及師德失范行為處理辦法》,組織全體教師,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學習相關文件和案例,做到應知應會、必會必做。在晉升評優中嚴格執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為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明晰了底線規約,劃定了重點要點。
文化是一個人發展進步的動力之源,是一個民族傳承的血脈基因,是一個國家延續的精神脊梁,也是意識形態領域論爭的主戰場。高職院校應從戰略決策層面著手,從頂層設計切入,建設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優良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為轉變固有思維、迎接時代挑戰提供支撐。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提供保障,為樹立文明和諧、使命擔當意識提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