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財政廳、省科技廳修訂了《浙江省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2 月18日起施行。現將文件解讀如下: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浙江省科技專項資金的分配、使用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兩個先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以下簡稱《預算法》)《中共浙江省委關于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決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省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實施意見》(浙政辦發〔2022〕22 號)等規定,修訂《浙江省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辦法》包括以下五部分內容,具體說明如下:
(一)總則。定義專項資金概念,明確省財政廳、省科技廳、市縣財政、科技部門、項目責任部門的職責分工,及“集中財力、突出重點,明晰權責、放管結合,遵循規律,注重績效”管理原則。
(二)支持對象、范圍、方式和標準。細化支持對象和范圍,重點支持基礎公益研究、重點研發、技術創新引導、創新平臺和人才等。主要采取前補助(無償資助)、后補助(無償資助、績效獎補、風險補償)等分配方式。
明確專項資金資助標準。基礎公益研究項目,一般不超過100 萬元;重點研發項目,一般不超過1000 萬元,項目績效突出的,給予滾動支持;技術創新引導、創新平臺和人才項目,按不同標準給予支持。未明確的具體補助標準,按照省委、省政府科技創新政策、省政府與共建(合作)單位簽訂的協議、省財政廳有關文件執行,如需動態調整,由省科技廳商省財政廳確定。
(三)專項項目和預算、資金管理。結合《預算法》等規定,規定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報送審批及下達的程序和要求。落實省財政科研經費政策,明確項目資金使用和管理要求。采用后補助支持方式的專項項目資金,一般不得用于發放人員獎勵、福利,由承擔單位自主用于相關的科技創新活動支出。采用前補助支持方式的專項項目資金開支范圍包括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部分。直接費用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與之直接相關的費用,主要包括設備費、業務費、勞務費三大類。間接費用按照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后的一定比例核定,由項目承擔單位統籌安排使用。具體比例如下:

供圖/視覺中國
1.500 萬元及以下部分為30%;2.超過500 萬元至1000 萬元的部分為25%;3.超過1000 萬元以上的部分為20%。
對數學等純理論基礎研究項目,間接費用比例進一步提高到不超過60%。
(四)績效管理和監督檢查。省科技廳應會同省財政廳建立健全專項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完善績效目標管理。強化“質量、貢獻、績效”導向,健全科研績效管理機制。規定“負面清單”,明確項目責任單位和項目負責人10 項禁止性規定。同時對項目驗收、績效評價、監督檢查等環節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五)附則。明確《辦法》自2023年2 月18 日起施行。
適用范圍:省科技發展專項資金。
適用對象:省屬高校、省屬科研院所、省屬新型研發機構、省屬企業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