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苑

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
錢塘江畔,創新澎湃。四年前,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與北京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以下簡稱“北大信研院”),重點發展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未來信息經濟領域核心技術。
作為一家新型研發機構,北大信研院充分發揮校地合作優勢,逐步形成了“以院士創新團隊、企業聯合實驗室、北大創業園”為主體的業務布局,建立起學術鏈與產業鏈、校內研究與校外產業“雙循環”發展機制,探索出了一條新型研發機構賦能地方發展的創新路徑。
自成立以來,北大信研院瞄準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等前沿科技領域中的“卡脖子”難題,以院士創新團隊為核心,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院士專家是研究院最核心的財富,為此我們重點摸索出一套新機制,最大化地調動專家的積極性?!睋贝笮叛性涸洪L蔣云介紹,過去由于地方政府為校地合作提供了資金支持,各地往往會以“命題作文”的方式為專家“布置”研究課題。蕭山區則不同,院士們先根據各自領域對蕭山區發展現狀進行深入調研,隨后自己選擇研究方向,自己組建團隊,進行課題研究。
正是得益于靈活的創新機制,院士專家們的創新潛能被極大激發。目前,各團隊已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究50 余項、研發產品20 余項。其中,黃如院士帶領研究院團隊自主孵化的集成電路企業“微納核芯”已融資超3 億元;梅宏院士帶隊研發的自主可控工業物聯操作系統已正式開源發布,可有效打破數據壁壘,并成功應用于蕭山區多家制造業龍頭企業。
“一切以服務科研為導向?!痹诒贝笮叛性?,為了鼓勵科研人員去研究未知、重要的問題,在選人用人上,不唯論文、不看“帽子”,重點考察“領頭羊”的科研潛力如何,其研究的課題是否契合所在實驗室的發展方向。成立四年多來,北大信研院不斷集聚海內外人才,攻關關鍵核心技術。目前,北大信研院在5 位院士的領銜下,在近50 位國家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帶領下,已聚集科研人才660余名。
不少人擔心,年輕的北大信研院會不會走傳統科研院所“強科研弱轉化”的老路?對此,自成立之初,研究院就“意志堅定”——瞄準蕭山這個制造業大區在產業轉型中的痛點難點問題,以需求為牽引推動科研開發,通過“人才+技術”的雙重賦能,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
浙江大勝達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作為一家主要從事紙品研發、生產、包裝等業務的企業,大勝達在全國各地擁有12 家分公司?!坝捎诟骷曳止静捎玫男畔⒎障到y各不相同,當時我們迫切需要一支深入了解這個行業的信息技術團隊,進行一次徹底的產業數字化架構設計?!睋髣龠_相關負責人介紹,北大信研院根據企業升級改造需求,精準匹配創新團隊,歷經半年的深入調研,與大勝達共建了人工智能包裝設計聯合實驗室。在三年多的時間里,項目團隊骨干打通了大勝達集團總部和12 個生產基地從前端商務、中端生產到后端物流、回款等場景,利用智能軟件中心自主研發的XiuOS 工業物聯操作系統和工業大數據操作系統等作為基礎技術支撐和開發框架,快速實現全過程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遠程管控。
“截至目前,我們與大勝達、杰牌傳動、錢江電氣、杭蕭鋼構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共建19 家聯合實驗室,撬動企業研發資金投入1.64 億元,摸索出了一套‘聯合開發、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創新機制,加快企業數字化改造進程?!笔Y云說。
以聯合實驗室為抓手,行業關鍵共性的技術問題一一得到破解,產業轉型升級的腳步也在不斷加快。如北大信研院與大勝達共建的人工智能包裝設計聯合實驗室,其著力建設的“紙包裝產業大腦”可以實現全行業1800 萬終端客戶和43 萬家包裝企業數據在線態勢感知;與錢江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智慧能源聯合實驗室,立足“雙碳”改革,自主研發“綜合能源管理系統”,實現對電力設備的24 小時準確監測與分析;與杭州杰牌傳動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智能傳動聯合實驗室,研發集群式傳動設備智能監測平臺,實現節約近80%人工成本、80%停機損耗、30%方案實施成本……真正實現了“賦能一家企業、改變一個行業”。
相較于傳統的產學研合作模式,研究院還親力親為地幫助企業解決人才問題,與企業共同組建研發團隊并全職入駐研究院辦公,用北大平臺幫助企業招引高端人才、培養技術骨干。
圍繞自身發展方向和當地產業發展政策,北大信研院充分利用平臺優勢和北大校友資源,打造特色雙創服務品牌——杭州北大創業園。不少創業者慕名而來,借助北大信研院這個“招牌”,招引優質人才、吸納社會投資。
創立了杭州普鏈數安科技公司的李瀟就是園內的第一批創業者。2019 年,他從研究員轉變為創業公司負責人,致力于把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罢且驗橹蒙碛诒贝笮叛性旱拇笃脚_之下,剛孵化不久,公司就中標了包括北京大學醫學部在內的6 個項目?!崩顬t回憶說。
在創業園“市場化基金+政府政策扶持+研究院專項配套”的“1+1+1”資本引才孵化組合拳的吸引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園創業。數據顯示,園內在孵科技型企業44 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 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8 家,知識產權總量逾300 件。創業園協助15 家入駐企業獲認蕭山區“5213”企業,累計獲得政府資金支持總額達3830 萬元;入駐企業產值累計達2.4 億元,累計融資額達3.35 億元。創業園現已獲得“浙江省小微企業園”“杭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杭州市科技創新示范服務站”等資質認定。
成立四年多來,北大信研院創新“政產學研用”協同體制機制,在提供創新策源、集聚高端人才、賦能產業轉型等方面積極發力,全方位助推蕭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未來,研究院將繼續走好數字賦能之路,不斷激發區域創新活力,努力成為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牽引力量,為全省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