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科技廳公布了2022 年度省級備案眾創空間名單,臺州市椒江區新增2 家,分別為1718 眾創空間和智馬科創,數量占全市2022 年度省級備案眾創空間數量的1/2。
近年來,椒江區圍繞引進和培育科技企業,不斷加大對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支持力度,印發《椒江區科創孵化載體建設備案管理辦法》,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推動形成專業化“雙創”氛圍。截至目前,累計建成市級以上科技型孵化器(眾創空間)近20 家,孵化面積超25萬平方米,孵化總量為全市最多。下階段,椒江區科技事業中心將持續加強指導和支持力度,積極引導多行業、多主體、多功能的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健康持續發展,為優化創業生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助力經濟穩增長貢獻力量。

(楊越)
近日,中國青田元宇宙國際論壇成功舉辦。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百余名嘉賓圍繞元宇宙的技術發展、行業應用、場景創新等主題進行研討。論壇開幕式上,青田創新賦能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將以青田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為起點,打造以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產業為核心的數字經濟公共技術平臺,助推青田成為全球元宇宙產業供應鏈的示范引領區。

近年來,青田陸續招引落地青田創新賦能中心、建設全國首個元宇宙智算中心、發布全國首個縣級元宇宙產業發展規劃,搶跑以元宇宙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發展賽道。下一步,該縣還將繼續在元平臺、元軟件、元制造、元消費、元社區等五大領域發力,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大批專業人才,力爭把元宇宙等數字經濟業態打造成青田未來創新制勝的主引擎。
(黃剛毅)
日前,2022 年度浙江省擴大海外工程師引進計劃入選人員名單公布,開化縣1 名外國專家成功入選。這是開化縣外國專家首次入選省“海外工程師”,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近年來,開化縣緊緊圍繞人才驅動發展戰略,完善機制、創新觀念,在企業人才引進、培育上下功夫。突出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制定人才新政2.0 版,積極營造高端外國專家人才引育氛圍;采取“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創新人才延攬模式,充分發揮企業、平臺引才主體作用;通過舉辦“錢江源英才計劃”創新創業項目評選活動,進一步挖掘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開化,為全縣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傅振英)
日前,浙江省科技廳正式公布2022 年新認定省級企業研發機構名單,海寧市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成功認定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浙江寶捷機電有限公司等6 家公司成功認定省級企業研究院,浙江多元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15 家企業成功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認定數居嘉興第一。
2022 年以來,海寧市以“創新發展年”活動為契機,堅定不移推進省級研發機構建設,不斷夯實研發平臺創建基礎,全市研發能力穩步提升。此次省級以上研發機構獲批,標志著海寧在推動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建設、加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海寧累計建成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5 家(含農業)、省級企業研究院54 家,培育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125 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歷年累計數穩居嘉興第一。

(甘佳蘊 葛祎凡)
近日,華能(蒼南)海上風電先進輸電技術創新中心揭牌成立,作為蒼南和華能集團深化合作、互利共贏的又一重大成果,標志著該縣在海風輸電技術攻關上邁出了關鍵一步,對加快蒼南新能源產業發展、加速清潔能源示范基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該創新中心由華能清能院、華能浙江公司、寧波東方電纜、許景新能源科技和中國電建華東院共同出資成立,是蒼南縣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柔性直流換流平臺”和“柔性低頻輸電關鍵技術”兩個國家重點項目原創技術轉化和示范工程落地的重要載體。下一步,創新中心將盡快實現工作人員、科研人員正式進駐、常態化辦公,加快推動海上輸電關鍵技術研究、輸電系統運維、核心裝備研制等重點工作,爭取早見成果、早出效益。
(余清野)
日前,寧波全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通過“科銀保”線上平臺成功申請到200 萬元貸款。這也是“科銀保”平臺上線以來發放的首筆貸款,該公司經辦人在線上就完成了所有的審批流程。
2022 年11 月,象山縣科技局推出“科銀保”線上平臺,采取基本信息網絡填報、網絡在線審核方式,全面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基本實現了“科銀保”業務審批辦理事項“零跑動”。據介紹,該平臺可以精確計算保證保險費補助、貼息補助等,并設置了貸款到期自動提醒服務,企業通過手機端或電腦端登錄便可獲知,實現了信息惠企、技術惠企。下階段,象山縣科技局還將實現“微創保”科技貸款、科技“風險池”貸款、科技擔保貸款等線上審批辦理。
(馮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