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張慧慧
(作者單位:太原工業學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和重要會議就網絡安全、黨的輿論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四個牢牢堅持”,即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強調新聞輿論工作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1],為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筆者以高校輿情事件為關鍵詞,通過翻閱2020年至2023年各大網絡媒體平臺的熱搜榜,發現高校網絡輿情事件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且具有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社會關注度高的特點,其中與高校學生相關的輿情事件占比較高。而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2]。在我國網民群體中學生網民人數占比較高,大學生成為上網的主要群體,而從2018年開始“00后”開始進入高校,并逐漸成為大學生的“主力軍”。“00后”大學生成長的時代背景決定了他們有著獨特的心理和性格特點,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形成且極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與誘導,新群體的出現提高了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復雜程度。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3],網絡輿情傳播呈現出速度快、范圍廣的特征,極易在短時間內迅速發酵成不可控制的局面。新時期,網絡輿情逐漸成為高校輿情引導的主戰場。新時期和新群體給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帶來了新的挑戰。
第一,本文的研究有利于發展和創新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相關理論。筆者通過分析研究相關文獻發現,目前以高校學生危機事件導致的網絡輿情為切入點,研究高校輿情引導策略的國內學者還較少。本文基于當前高校學生危機事件網絡輿情引導存在的問題,使用危機生命周期理論,針對高校網絡輿情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提出科學的輿情引導策略,能夠豐富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相關理論,所以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第二,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提升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的能力。近年來,高校學生危機事件頻發,由學生危機事件引發的網絡輿情事件數量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再加上“00后”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和全媒體時代出現的全新輿論環境,使得高校網絡輿情的復雜性和不可控性極大增強。本文根據網絡輿情的發展特點,將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生命周期劃分為四個階段,針對不同階段提出相應的輿情引導策略,對于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第三,本文的研究有利于維護高校乃至全社會的和諧穩定。高校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偉大使命,高校的和諧穩定對于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網絡環境的健康與否影響著當代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進而影響著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本文的研究旨在幫助高校正確引導網絡輿情,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主陣地,對于高校乃至全社會的和諧穩定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
國內學者對于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構成要素基本達成了一致意見,即引導主體、引導客體、引導介體和引導環境[4]。為了深入分析全媒體時代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存在的困境,本文以太原工業學院為例,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發放無記名問卷以及訪談等調研方式,以高校網絡輿情引導構成的四大要素為切入點,分析當前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存在的困境,具體如下:
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的引導主體是指在輿情事件中積極發揮引導作用的高校部門、組織或者人員。調研發現,很多高校缺少從事輿情引導工作的專業隊伍,輿情引導工作的重點在于輿情信息的監測、收集、研判和應對,需要有大數據專業或者輿情專業背景的人員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在輿情的早期階段對其進行有效引導。目前,高校輿情處置的相關主體多為學校宣傳部、學工部、保衛部等的人員,雖然配備了專業的輿情監測設備平臺,但由于沒有設立專業的輿情引導工作組織和機構,仍采用傳統落后的“封、堵、刪”等輿情管理辦法,缺乏專業的輿情引導隊伍和科學的引導方法,導致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的成效一般。
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客體是指在輿情事件中發表網絡言論的高校大學生。筆者通過調研發現,高校學生網絡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的引導成效。全媒體時代,不良思想的不斷涌入,給部分高校學生的價值觀帶來了嚴重的沖擊,高校學生如果缺乏基本的網絡道德素養和心理素養,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言論時,難以作出正確判斷,容易被網絡不良言論煽動,從而在網絡上發表不理性甚至是錯誤的言論,影響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的發展走向。
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介體是高校開展網絡輿情引導的工作機制。筆者通過調研發現,太原工業學院搭建了專業的輿情監測平臺,但缺乏科學系統的網絡輿情的預警及應對工作機制,未制定完備的制度來約束師生的網絡行為,現有的規章制度也只是針對負責輿情管理的宣傳部門,并未對可能參與輿情引導的其他相關部門人員進行培訓,而且缺乏對海量數據的提取和分析技術,這些必然導致輿情監控、預警和研判工作的不準確、不及時,從而錯失輿情引導的關鍵時機,使得高校在引導網絡輿情時處于被動局面。
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環境是指輿情產生、發酵、爆發以及平息的情景空間,可以是無形的或者虛擬的,也可以是有形的或者真實的。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信息載體呈現多樣化,海量信息撲面而來,信息的傳播障礙被打破,高校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信息的接收與反饋,信息交互能力大幅提升。學生危機事件一旦開始在網絡上傳播,極易在大學生群體中產生共鳴,而大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較弱,容易被煽動,從而發表非理性言論,導致輿情傳播的局面無法控制。因此,全媒體時代,新舊媒體的融合發展使高校的網絡輿情呈現立體式傳播態勢,給高校開展輿情引導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本文引用斯蒂文·芬克提出的危機生命周期理論,將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的生命周期劃分為四個階段:醞釀期、發生期、持續期和消退期[5],在四個不同的階段針對輿情的傳播特點提出不同的引導策略,包括在輿情醞釀期構建預警機制、在輿情發生期構建保障機制、在輿情持續期構建應對機制、在輿情消退期構建評價機制。
根據危機管理理論,危機是可防可控的,輿情醞釀期的關鍵是要做好輿情的預警工作,如此可以將輿情控制在萌芽階段,對于有效引導輿情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第一,做好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的應急預案工作。高校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網絡輿情應急預案,明確組織結構、各部門的工作職責、輿情處置流程等,同時要組織輿情引導相關人員進行應急演練,避免因預案不足、經驗不足導致網絡輿情真正發生時學校處于被動地位,延誤網絡輿情引導的最佳時機。
第二,做好各類熱門媒體平臺的實時監測工作。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自媒體大量涌現,人們可以在網上匿名且平等發言,導致意見類、舉報類、曝光類等信息隨處可見。高校可以構建完備的網絡輿情監測系統,利用專業的輿情監測設備和技術,對大學生感興趣的抖音、快手、微博、知乎、微信、QQ等媒體平臺進行實時監測,尤其是在重大節日前后和突發學生危機事件發生后,利用信息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研判,發現苗頭及時預警,啟動應急預案,實現對輿情的有效控制。
第三,做好問題反饋渠道的搭建工作。高校學生網絡輿情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的負面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缺乏一個合理的問題反饋渠道。高校應該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暢通大學生網絡輿情訴求渠道。例如,線上方面,在學院和系部的官方媒體平臺設置留言欄目,讓大學生可以在相應的話題下進行留言,各平臺管理人員要定期查看留言內容,及時回復學生的疑問;線下方面,各系部要設置意見反饋箱,負責人要及時查看信件。對于線上線下發現的敏感內容,應及時處理并報備,正確引導輿情走向。
在輿情發生期構建輿情引導保障機制是做好高校學生輿情引導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證。
第一,組建專業化輿情引導隊伍。全媒體時代,對于網絡輿情的監控需要有大數據專業背景的人員,在海量數據里進行分析、研判,輿情的應對同樣需要有輿情管理專業背景的人員制定科學合理的輿情引導措施,同時針對宣傳部門、保衛處、學工部、輔導員等相關人員定期開展輿情引導技能培訓,提升輿情引導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第二,提升高校學生的網絡素養。大學生作為網絡輿情引導的客體,其網絡素養直接關乎著輿情的發展走向。高校應該采取線上線下雙向聯動,提高大學生的網絡素養,線下通過開展黨團日活動、主題班會、思政課、文明上網講座等多種形式活動,線上通過各類官方媒體平臺推送網絡道德知識、先進事跡、反面典型案例等內容,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絡輿情環境,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規范網絡行為。
在輿情持續期構建應對機制是做好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的關鍵環節,決定了輿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第一,積極培養高校網絡意見領袖。根據“意見領袖”理論,網絡空間的意見領袖的發聲可以直接影響網民的態度,甚至可以主導輿情的發展走向,所以高校應該注重在學生群體中培養意見領袖,選拔政治覺悟高、理想信念堅定、思想道德素質高、群眾呼聲高的學生。一旦發生輿情危機事件并在網絡引發討論時,高校要積極與意見領袖進行溝通,并及時告知事件的前因后果和真實進展,意見領袖要及時發聲,正確發聲,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
第二,積極完善高校信息公開機制。學生危機事件發生后,隱瞞事實真相,延誤信息公開時機,是導致輿情爆發的重要原因。高校要搶占輿論主導權,第一時間發聲,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及時對外公布事實真相,針對網絡輿情作出正面回應,適時公開事件進展,不逃避責任,不掩蓋真相,如此才能贏得網民的信任,化解輿情危機。
在輿情消退期構建評價機制是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的事后反饋環節,對于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機制的完善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輿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后,要采取問卷、座談等調研方式,對整個輿情生命周期的引導策略進行評價和反思,查找輿情引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完善輿情引導體系,實現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人類進入了全媒體時代。在全媒體時代,信息高速流通,高校學生極易在網絡引發輿情的大規模傳播,影響著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關乎著高校和諧穩定的維護。面對當下復雜的網絡環境,高校要積極搶占網絡媒體主陣地,通過網絡媒體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網絡輿情引導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模式,構建符合自身發展的輿情引導工作機制,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輿論環境,以推動自身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