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國度,?但是我們應常懷對戰爭的警惕之心,從而讓戰?爭離我們更遠一些。本文以海明威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為研究對象,探討他的反戰?思想,從而更好地宣傳和平主義,讓和平永?駐,永遠告別武器和戰爭。
一、《永別了,武器》簡析
《永別了,武器》是美國著名小說家海明?威的一部長篇小說,又被譯作《戰地春夢》。?在這部小說中,作者運用簡單、樸實而含蓄的?語言,表現了戰爭及戰爭中人類的命運,同時?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反戰思想,讓人們在閱讀?這部文學作品時,不由自主地去體味這簡單而?含蓄的語言背后的潛臺詞,去感受作品中主人?公隱秘的情感活動,從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更加珍惜當前和平幸福的生活。整部小說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告別戰爭;第?二部分則是告別愛情。在這部長篇小說中,作?者依然延續了自己的悲劇寫作風格,雖然賦予?了兩位主人公(亨利中尉和凱瑟琳)頑強的精?神,但在結尾處并沒有讓他們獲得幸福的生?活,而是讓凱瑟琳在一個雨夜,因為難產永遠?地離開了亨利。這種結尾一反傳統小說的大團?圓模式,讓人意猶未盡。
在創作方面,海明威無論寫什么題材的?小說,都是以自己的生活環境以及經歷為基礎?的。正如他自己所說的: “只有你占有過的東西,?你才能真正地了解它?!薄队绖e了, 武器》??這部長篇小說是海明威自身生活的真實寫照,??更是其情感的投影。海明威曾參加了“一戰”, 是活躍在意大利戰線上的一位救護車司機,在??戰爭中,他的腿部因炮彈爆炸受到嚴重傷害。??在意大利的米蘭醫院養傷期間,海明威與美國??護士艾格尼絲邂逅并深深相愛。但他們的愛情??卻因為處于戰爭期間而備受折磨,殘酷的戰爭??甚至摧毀了這種幸福。此后,海明威又擔任了 ?駐歐洲記者,并以記者的身份參加了“二戰”?及西班牙內戰。這段生活經歷對海明威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他感受到人的生命在戰??爭面前的脆弱。因此,他開始反思,這才有了 ?《永別了,武器》這部長篇小說。而小說主人??公亨利中尉的經歷,可以說就是海明威經歷的??翻版,亨利與凱瑟琳的愛情旅程,與海明威和??艾格尼絲的愛情也十分相似??梢哉f,在這篇??小說中,海明威將自身對于戰爭、疾病等始終??圍繞著人類且無法預計的危機的看法以及自身??的情感摻雜其中,極大地增強了這部文學作品??的藝術性。
二、海明威的反戰思想在《永別了,武器》中?的具體表現
(一)在天氣描寫中的具體表現
在《永別了,武器》這部文學作品中,?海明威的反戰思想首先表現在天氣描寫當中。?在整部作品當中,海明威用了大量的筆墨描繪了各種各樣的天氣,如風、雪、雨、霧等。而?且對這些天氣變化的描寫,大都是穿插進行?的,在某些天氣較惡劣的環境中,可能會出現?幾種天氣并存的現象。其中,對天氣進行描寫?時,使用最多的就是雨。在整部文學作品中,?對雨天的描繪頻率最高。而且,在這部長篇小?說中,每一次雨中或者雨后,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災難,甚至出現死亡事件??傊谛≌f?中,雨天給人們帶來的永遠都是噩耗以及悲?哀。例如,在小說開篇時,海明威就運用了比?較憂傷的文筆描寫雨天: “當秋天一到,秋雨?連綿不斷,栗樹上的葉兒都被雨水打落下來,?就只剩下赤裸裸的樹枝和被雨打成黑黝黝的樹?干,葡萄園中的枝葉也很稀疏光禿;鄉間樣樣?東西都是濕漉漉的,都是褐色的,觸目秋意蕭?索。”這段文字,雖然僅用了短短幾十字的簡?潔文字對雨天進行了描繪,但卻在簡短的描寫?中為整篇小說定下了基調,暗示著這部小說悲?劇性的結果。此外,針對戰爭,海明威也運用?了簡潔的語言: “綿綿細雨下個不停,隨著冬?季的來臨,霍亂也跟著雨來了,不過當局設法?防止,所以到末了軍隊里只死了七千人?!边@?段描寫表達了戰爭就像霍亂一樣,一發不可收?拾,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死亡威脅。而且文中?“只死了七千人”這句話,運用了冷漠而平靜?的語氣,愈加凸顯了戰爭的殘酷無情:在戰爭?中,世間的一切都是那么灰暗,灰暗得讓人看?不到希望的光。此外,在小說中,每一次下雨?時,都會發生很多不幸的事情。例如,在雨?中,部隊不斷地敗退,雨水和血水混在一起,?像河水一樣流動。小說的女主人公凱瑟琳也是?在一個雨夜因為難產而離開了人世??梢哉f,?從這部小說的開篇到結尾,雨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基本上貫穿了全文,成為小說中提綱挈領?的存在,也奠定了整部小說的情感基調,暗示?讀者:雨代表了死神一樣的角色,是災難的象?征,是厄運的前兆。而這部小說也正是透過這種極致的反差,?深刻反映出海明威的反戰思想。
(二)在景物描寫中的具體表現
在《永別了,武器》這部文學作品中,海 明威的反戰思想還體現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在整部小說中,細致描寫景物的部分并不是很 多,甚至不少景色描寫看起來有些微不足道,??但正是這些略顯微不足道的景物描寫,在整部 文學作品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海明??威針對高山與平原、城鎮與村莊的景色對比描 寫,能凸顯出海明威的反戰思想。在這部文學 作品開篇, 海明威就描繪了高山的景象, 而且,??伴隨著情節的不斷深入,?景色描寫也徐徐展開,??如同一幅畫卷,?逐步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例如,??在這部文學作品的第二章中,海明威就用大量 的筆墨,借助神父的口吻,詳細而全面地向讀 者描述了村莊的風貌以及景色。此外,海明威 還運用了白描的手法,對亨利和凱瑟琳在瑞士 居住地的景色進行了描繪: “隔著河流和平原 的高山依稀可見”“河床里有鵝卵石和大圓石 頭,在陽光下又圓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 急”。這樣的景色描寫,將一幅畫面形象地展 現在讀者的眼前,也表達了海明威對于美好生 活的希冀和渴望。而海明威對平原及城市的景 象進行描繪時,則運用了這樣的語言: “天空 下的城市與村莊充滿了蕭條之味?!边@種描寫 與對高山和村莊景象的描繪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可以說充滿了憂傷和悲戚的色彩,營造出了一 種低沉而壓抑的氛圍,使整部小說具有十分濃 重的消極色彩。而整部小說正是運用了這樣尖 銳的景色對比,深刻地向廣大讀者展示戰爭的 可怕性以及破壞性,同時也表達了海明威厭惡 戰爭、渴望和平的心理,凸顯了反戰思想。
(三)在語言描寫中的具體表現
在《永別了,武器》這部文學作品中,海?明威的反戰思想還體現在對語言的描寫當中。具體來說,在這部文學作品中,不論是人物對?話,還是獨白,都能體現出極強的反戰思想。?例如,主人公亨利的獨白有: “我每逢聽見人 家提起神圣、光榮、犧牲和徒勞這些字眼,總?覺得不好意思?!逼鋵?,這段主人公的獨白也?是海明威自己的內心話語。此外,在人物的對?話中,也能深刻體現出作者的反戰思想。比?如,小說對士兵厭戰的情緒進行了詳細描述:?他們極度憎恨戰爭,不斷咒罵著軍官;甚至還?有不少士兵有著強烈的回家愿望,并為此做了?逃兵,逃離了戰場。主人公亨利就是典型的代?表。此外,作者在描寫卡波雷托大撤退時,更?是用大量的對話描寫反映了士兵的反戰情緒:?士兵們反復高喊著“我們要回家”。當他們被?軍官詢問是哪個旅的士兵時,他們高喊著自己?是“和平旅”的士兵。在這段對話描寫中,我?們可以深刻感覺到普通士兵對于戰爭的厭惡以?及對于和平的渴望,從而進一步體現了作者的?反戰思想。
(四)在人物命運描寫中的具體表現
在《永別了,武器》這部長篇小說中,海?明威的反戰思想還體現在對人物命運的描寫當?中。在這部小說中,作者采用了很多描寫手法?來刻畫人物,尤其是在對形色各異的人物情感?描繪中,更是傾注了很多的筆墨,刻畫得十分?細致、傳神。在作者的筆下,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因為戰爭導致了悲慘的命運,具有典型的?悲劇色彩。例如,書中的主人公亨利中尉,不?僅在戰爭中受了傷,還失去了愛人和孩子,過?著悲慘的生活;再如,尉官雷納蒂在混亂的戰爭中積極地救人,但他最后卻被疾病折磨得難?以忍受;此外,書中的女主人公凱瑟琳是一個?美麗大方、善良勇敢的人,但最后卻在一個雨?夜因為難產離開了人世。書中還有很多小人物?也因為戰爭流離失所,過著悲慘的生活。可以?說,整本書的悲劇色彩都是因為戰爭導致的,?如果不是殘酷的戰爭,男主人公的生活不會那?么悲慘,女主人公凱瑟琳也不會死亡,還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也不會過著悲慘的生活。?因此,讀者在讀完這部小說后,往往會因為這?種強烈反差的人物命運而對戰爭產生激烈的厭?惡之感,這也進一步升華了作者所表達的反戰?的主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 《永別了,武器》這部長篇小?說是作者人生的真實寫照,深刻體現了作者的?反戰思想。正是因為作者在經歷了“一戰”“二?戰”以及西班牙內戰后,對于戰爭的本質有著?深刻的認知:戰爭是人類文明史中的噩夢,不?僅會無情摧毀人們的生活和希望,還會留給人?們也許一生都揮不去的陰影。因此,生活在和?平國度的我們,應居安思危,通過閱讀戰爭類?小說去了解戰爭的殘酷,這樣才能更加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從而努力學習和工作,?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徹底遠離戰爭的?威脅。
[?作者簡介?]?徐晶,漢族,武漢城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大學英語教學法、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