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者不斷加強和完善道德教育,但德育效果并不理想。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的錯位以及成人榜樣的失位。通過強化“陽光”德育的針對性,使學生學會關心、學會交往、學會選擇,從而增強德育的實效性。本文從興化市楚水小學的陽光德育工作,就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制度工作等方面闡述學校的工作成果。
[關鍵詞] 陽光德育;生命個性成長;德育新探
習近平從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教育的大局出發,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各項教育政策,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素質教育和促進教育公平結合起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基于上述考慮,我校制定了“陽光德育”的教育理念,以期將其作為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自主發展、學校整體發展的突破口。
一、精心“三大設計”,營造陽光德育氛圍
1.創新陽光理念
陽光的最大特點是公開、公正、公平。陽光德育的目標是“陽光”,它也具有上述三個特點。第一,陽光德育是“開放”的教育。學校在教學中一直堅持開放的原則,在制定校規、學生行為規范時,一定會在校園網上公布。首先是提出建議,由師生參與討論、修改,多數同意后公布,組織學習。第二,陽光德育是一種公正的教育。教育公平是實現社會公正的基礎。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成員,其公正的觀念將直接影響到未來社會的公正狀況。作為小學生,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他們的人格尊嚴。陽光德育要求師生平等、生生公平,面向所有的學生,讓老師的關懷和愛如太陽般溫暖每一個學生的心,讓他們在老師的愛中茁壯成長。第三,陽光德育是一種公平的教育。教育要做到公平,首先要有身正:為人正直、做事公平。學校的規章制度,干部、教師、學生都一視同仁,沒有人可以違背,也沒有人可以享受特權。
2.突出陽光主線
組織各類德育活動,比如開設德育課堂、組織少先隊活動、繪制一些主題壁畫進行宣傳等,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德育建設;組織建設“陽光銀行”,在陽光銀行內儲備一定的資金,用于表彰優秀的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開設“陽光活動”項目,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將陽光教育切實地落實到學生的教育中,轉變以往的教學思維,引導學生從物質境界到精神境界的轉變,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3.評選陽光人物
學校積極推行“陽光人”評選機制,制訂楚水小學評優計劃,努力創造“每個學生、每個老師”的良好氛圍。學校積極鼓勵所有師生參與到“陽光建設”活動中,讓師生都能在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力量,同時注重班集體的建設,將班級建設活動和陽光教育有效地結合。每個學期,“陽光少年”的25%都是由學校評選出來的。現在,我校正在開展“十大陽光教師”和“年度人物”的評選活動,他們的推薦語如下:“各位,今年,哪位教師天天掛著笑容?哪位教師總是能積極、熱情、耐心地對待您?哪位教師最能從學生中發掘出閃亮的光芒,并給予我們鼓勵的力量?請為您心目中的好教師投票!”
4.濃厚陽光文化氛圍
濃厚的文化氛圍在顯性教育中起著無可取代的作用。在校園文化環境方面,我們注重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注重以厚重、大氣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學校在前墻、側墻、走道上布置了經典詩文、名言,并配以具有古典韻味的圖案。校園里到處都是圖文并茂的牌子,為同學們閱讀、欣賞古典詩詞提供了一套“活教材”。學校精心挑選了十幾首老師和學生熟悉的古典詩詞,設置在校園的音樂體系中,在早讀前、課間活動中、放學后作為背景音樂。隨著時間推移,他們也會跟著音樂一起唱。在我們學校,古詩詞遍地都是,隨處可見。我們設計了“讀經典,傳承國學”“讀圣賢書、立君子品行、做博學之士”“傳承國學”等板塊;掛起了“講漢語,搭建交流的橋梁;讀書,博覽群書,豐富人文知識;書寫規范漢字,推廣書法藝術”的橫幅;在教學樓的顯眼位置,懸掛著“橫、正”的大字,在各辦公室、教室門口掛上了“請說普通話、寫規范字、讀經典書”等標語,提醒和激勵師生們說普通話、寫規范字、讀經典。走進楚水小學,在每一個班級的黑板上都有一塊顯眼的“每周蒙學”欄目。同時,我們還利用櫥窗、教室專欄等展示優秀的書法、手抄報作品;使用紅領巾電臺推薦經典文學;低年級利用教室前面的走廊開設了“我的舞臺,我的作業,我的表演”展示空間。
二、凸顯“四個關鍵”,豐富陽光德育活動
1.行為養成,關鍵是讓每一個班級都有序
推動崗位實踐工作。學校讓每一位同學都有一個清晰的工作和職責,把“崗位實踐”評價與“陽光表情積累”活動、“陽光班級”的評選相結合。每個月,每個班級都會根據當月的“崗位觀察”結果,選出“崗位明星”和“崗位新秀”。在學校里,我們大力推廣“班級每日評鑒”“學科發展紀錄”,進而使得常規成為每位教師應該履行的職責和義務。通過對學生的訪談,學校掌握了“班級日常評估”和“學科發展記錄”的實施情況,并將其作為期末評估的依據。
2.贊賞學生,關鍵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微笑
第一,設置“陽光信箱”。全校的師生把自己的感謝信投遞到郵箱里。每個星期五下午,德育處都會從郵箱里拿出本周的感謝信,并在下周一的升旗儀式上進行“行政點評”,詳細介紹。二是積攢“陽光表情”。校長室、德育處精心制作了一張“陽光表情”卡片。每個學生在入學初期都會收到一張“陽光表情卡”,學校所有老師都可以在卡片上打上相應的符號和原因,從而來評估學生在禮儀、紀律、衛生等多個方面的表現,主要是用在“陽光少年”等評選活動中,通過計量“陽光表情卡”上的“笑臉”數量來評估學生是否能夠成為“陽光少年”。
3.凝心聚力,關鍵是讓每一個活動都值得
首先進行“陽光畫像”的宣傳活動。在每年的教師節,要求教師給學生布置一份家庭作業,一是給他們最愛的老師畫像,二是讓他們在教師節當天親自交給老師,然后向他們說一聲:“您好,老師!”這份普通的禮物,就是要讓所有學生明白,對于老師來說,學生的尊重比鮮花和巧克力更重要。
其次是“感恩日歷”的傳遞。“感恩日歷”是一項傳統的教育項目。為了讓學生日行一善,學校還專門印制了一張彩繪感恩日歷,并繪制感恩日程表,讓學生在心中充滿感恩。另外,設置“陽光班級”評比活動,每月進行文明禮儀等德育方面的評比,對表現優秀的學生和班級進行褒獎和表彰。同時定期檢查思政課、少先隊活動等相關的德育建設課程的落實情況,對于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
另外,教師隊伍也需要進行評比。設置班級、年級、學校三個層級的評比,選拔出學校的“陽光教師”,提高教師的榮譽感以及所教班級的榮譽感,提高學生對自己老師的尊敬、認可度。
4.課程研發,關鍵是讓每一位班主任更專業
一是名人事跡。借助早晨晨會時間進行演講,每周進行2次即可,可以是學生演講,也可以是老師演講。教師演講的主人公和所教學科相關,而學生則講述校園中的人。二是家校合作,共同發展。學校以“讓家長走上陽光之路,引導家長進行陽光家教”為目標,開設了專門的家庭輔導課程,開設了家長成長的新渠道。三是創建平臺,促進交流。學校還大力發展陽光教育校本網站,為陽光教育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為家庭之間建立了一個新的交流平臺。四是參加學習,提高修養。每個學期,學校都要組織“杏壇論語”講壇,對班級建設中存在的優缺點及教師的個人成長進行交流。另外,每月學校都會組織關于輔導員的專項訓練,對其進行“十個認識”“隊歌手勢”“基礎禮儀”“基礎知識”“少先隊活動”等方面的訓練,使教師的業務水平得到提升,并不斷地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規范化、持久性發展。
三、實現“四大保證”,完善陽光德育制度
在學校管理和制度保障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問責制。學校很早以前就建立了由校長帶隊,副校長、教導主任、學科骨干教師和教研組長組成的工作小組。學校設有領導團隊和執行團隊,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二是建立評估體系。我們經過充分的準備,廣泛聽取各方的建議,制定了“三進”實施計劃。把“三進”活動作為班級考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師方面,重點是在課堂上講規范語言、寫漂亮板書、認真批改作業等是否符合“三進”工作。在學生層面,主要是通過扎實的素質評估,讓他們講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誦讀一定數量的經典名篇。三是建立獎懲機制。學校制訂了“誦讀之星”“推普之星”“書法之星”等評選標準,將學生的經典朗誦作為一項重要指標,列入了“雛鷹爭章”活動的評選。去年“六一”特別設立了“文明小天使”這個稱號,其中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就是要讀好書、寫好字、養成文明好習慣。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具有更好的引導功能。
為實現課程保障制度的“四保證”,首先,要確保課程的開展。我們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計劃和市局的規定,合理安排課程,對不良現象及時發布、督促改正。其次,要確保學校特色。2006年出版的《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是一部校本教科書,經過多次修改,各年級已形成一個系統,并有各自的重點。再次是考級制度保障。在書法方面,“考級促寫”,這一學期,學校共組織了800多名學生參加省級書法等級證書考試,促進了學生的書法技能大幅度提高。在朗讀方面,“評價促讀”,教師評、家長評、學生評、同學評,形式多樣,關注全面。在說普通話方面,“禮儀促講”,這一點,我們已經在前面提到過。最后是教師的保障。我們從泰州市朗誦骨干教師中選拔出優秀的老師,進行“秀字”練字,組織“三字一話”的校本化教學比賽,并積極參與各級領導機關舉辦的“三進”競賽,鍛煉教師的專業技術,確保“三進”活動的深入。
四、弘揚“三學”理念,創生陽光課程教學
學校采用“313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落實“翻轉課堂”“課堂是學生的教室”“讓學生愛學”“少教多學、讓學生快樂成長”等教學理念。在課堂上,我們要重視自覺性、獨立性、主動性。
學校圍繞一個核心,在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始終把握一個核心理念:完善學生個性成長、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其次,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開設獨立的教室。我們注重將教室還給學生,將課本變成學材,將教案變成學案,將教學目標變為學習目標,教室變成學校,以人為本,關注每個學生的生命成長。第二個是愉快和有效的班級。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為導向,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習資料的趣味性,以詼諧的語言、新奇的形式展現知識,使學生感到愉快,并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在兩個層面上追求真正的教學品質,在課堂上尋求真正的利益。在實現教學目的方面,強調層次性和生成性;在選擇教學資源時,要注意發展性和針對性,在選擇教學策略時,要注意合作性和開放性。
學校建構“313”教學流程,首先要確保學生在學習前能自主學習。預習導航單是以問題為主體,驅動、引導學生活動的載體。其目標是弄清學生的“先”觀念,并以“學”為指導。內容包括先學指導、導問、自主提問、學習收獲。預學導航的設計要體現學科特點,根據學科特點而有所不同,要適應學生的學情,精選學習內容,為小組合作提供依據。其次是小組合作學習,這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利用小組之間互相幫助的形式,有效解決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使得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實現有效交流。這種課堂上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交流對引導問題的不同看法,二是主動提出問題并向組內求助。教師按照教學目的,采取“聽、理、點、評”的方法,以達到有針對性教學的目的。
五、學校“陽光德育”的策略價值思考
“陽光德育”讓學校培養的學生都是“陽光”類型。教育本身是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培養的過程。教育注重的是為學生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智力上的發育、人格上的培養,這就要求社會、學校、家庭多個方面之間的有效配合,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學生終有一天會走向社會,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將不能有效地融入社會,成為社會中的有用之才。因此,培養出的每一個學生都是“陽光”的,而并非一直處在陰暗下的高才生,這才是教育的關鍵所在。
當下,在楚水小學中,學校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到處充滿著“陽光”,學生沐浴著“陽光”健康快樂地成長。學校一方面注重學生的智育,另一方面注重學生的德育,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小學生,能夠在百花齊放的社會中綻放得更為嬌艷、絢爛。學校只有堅持在德育上下足功夫,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品德,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陽光”少年。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教改背景下區域推進幸福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FHB120486)和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前瞻性重大項目及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幸福教育育人模式的區域實踐探索”(課題編號:D/2020/02/36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彭詠今. 陽光德育——回歸生活德育的實踐探索[J]. 教育導刊,2009(01).
[2]王顯才. 實施陽光德育重構校本課程——一張讓學生一生幸福的課程表[J]. 吉林教育,2008(08).
[3]譚細龍. 中小學陽光德育淺論[J]. 中小學德育,2012(06).
吳秀芳?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楚水小學副校長,楚水小學實驗校區執行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