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咸魚
我在數分、高代和解析幾何里痛苦地掙扎浮沉,而當看到沒有出錯的那一刻,是追幾部劇也不能帶來的快樂,是心理上的滿足,更是成長的見證。
“你這個專業是干什么的啊?”
“畢業了能找個什么工作啊?”
知道我的專業后,我媽便不停地問我。其實說實話,一開始我也不知道這個專業到底是干什么的,只知道網上說這個專業最近幾年特別火,是銜接金融與數學的一門學科,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到了學校,老師也說我們的專業前景很好,未來年入百萬不是夢,聽起來很像是騙人的,但也是因為這些,我們班的很多同學打消了轉專業的念頭。
本來我以為這個專業會跟它的名字一樣,只是一些關于應用的知識,但真正學習了之后才發現,我們要學習的東西遠不止這些。
整個大一我都在數分、高代和解析幾何里痛苦掙扎,相比于其他專業學習的高數,我們的數分簡直讓人頭大,全是一些理論,80%需要去證明,剩下的20%要用這些結論去解決問題。而高代則是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腦子里根本想象不出來。相比較之下,解析幾何算是比較簡單的一門課。
老師們經常說,每次考試過后是他們最痛苦的時候,因為他們不僅要看那些寫的跟題目沒有一點兒關系的答案,而且還要絞盡腦汁地給我們“湊分”,避免有太多的人掛科。
經過了數分和高代的洗禮后,后面的課程對我們來說就比較容易接受了,什么復變函數、實變函數、泛函分析、常微分、金融數學都能得心應手了。這就完了嗎?沒有。我們還要學習統計類的課程,數理統計、抽樣調查、數據庫、應用多元分析、應用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隨機過程……這些學完了,我們還沒有真正地實際操作過,所以就需要學習一些軟件了,R、SQL、python、SPSS……各類軟件不說精通,但都要有所了解。記得我們上第一節R課時,老師非常隨意地跟我們說,他最近新學習了一個軟件——python,覺得比R好用,就打算教我們學。我花了很長時間敲下了一串代碼,經過一遍遍修改,最后終于成功運行了,當我看到沒有出錯的那一刻,真的是打心底里高興,這是追幾部劇也不能帶來的快樂,是心理上的滿足,更是成長的見證。
我們也抱怨過為什么別人的大學都那么輕松,而我們卻要學那么多,但當我們成功運行了那些代碼后,當我們花費別人一半的時間完成工作后,所有的辛苦就都有了回報。
網上也有很多人說應用統計是天坑專業,但我認為有的事情要自己經歷過后才能去評判它的好壞,只有嘗試了之后,才能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努力是不會辜負任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