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靈
課堂游戲實現了教育性、知識性及趣味性的有機整合,具有寓教于樂的效果,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其緊跟教師的教學進度,全身心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要想實現英語教學的提質增效,教師需要在聽說讀寫等教學板塊中有的放矢地引入教育游戲,達到活躍課堂氛圍和促進學生思維進階發展等目的,避免出現本末倒置和喧賓奪主等問題。本文圍繞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實踐中的應用展開探究。
一、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實踐中的應用意義
(一)提高學習興趣
游戲契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教師圍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創設游戲教學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用游戲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能夠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更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培養學習信心
游戲活動需要學生積極參與,讓全班學生受益,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一改師道的“威嚴”,采取引導式和激勵式教育,讓學生積極參與游戲活動,更利于滿足學生的成功欲和表現欲,減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抵觸情緒,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培養課堂主人翁意識
教育游戲契合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讓學生動手動腦積極參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學習效果不盡理想。游戲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了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
(四)擺脫教學的功利性
游戲教學法不僅可以傳授英語理論知識,也可以培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促使三維教學目標得以盡快落地。游戲教學法發揮了英語課堂的育人功能,擺脫了教育的功利性,讓教育回歸本質,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實踐中的應用策略
素質教育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觀念發生轉變。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和主觀能動性,教師應積極應用游戲教學法,利用游戲的方式展示英語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直觀理解和輕松學習。
(一)在聽力教學環節引入游戲
應試教育理念下的英語聽力教學模塊不受重視,學生處于枯燥乏味的聽力教學環境中,學習抵觸情緒較大,學習效果不盡理想。教師引入聽力類教學游戲后,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鍛煉聽力能力。
例如,草圖游戲可以訓練學生的聽覺能力。教師落實多學科融合教育理念,將英語教學和繪畫等美術學科知識整合,讓學生在圖紙中畫出自己聽到物體的名稱。教師播放錄音,如“Let's clean the classroom together.There are thirty desks in the room.The blackboard is in front.The teacher's desk is in front of the blackboard.Two windows are open.”學生以草圖的形式繪畫,復習方位介詞短語的用法等英語知識。
例如,聽寫接龍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和思維靈活性。在學習“Look at me”時,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是學生能夠聽懂和會說、會讀、會寫單詞cap,skirt,T-shirt。在游戲環節,教師念出一個單詞后,一排的第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單詞的首字母,后面學生依次上臺寫出單詞的后續字母,直至把完整的單詞拼寫出來。教師也可以采取小組比賽的形式,看哪個隊伍的學生寫得又快又對。聽寫接龍的游戲打破了以往枯燥聽寫單詞的學習模式,學生的參與度得到提高。
例如,聽力理解游戲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新課內容的積極性。相對于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聽懂別人談論內容的意思更難,部分學生雖然能夠用英語表達自己,但聽不懂對方的講話。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聽力理解游戲,尤其是在新課導入環節播放一段小故事的音頻,其中包含學生不懂的單詞。圍繞學生想要了解故事內容的好奇心,教師合理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疑問學習新課內容,更利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bingo”游戲,要求學生準備一張紙,在紙上畫出九格,學生可在隨意位置填寫本課所學的單詞。教師依次念出單詞,學生在紙上的單詞位置打叉或畫圓。當畫出的叉或圓在格子內形成斜線或橫豎線時,學生可喊出“bingo”,教師檢查學生的成果,先喊出“bingo”的學生獲勝。
(二)在說環節引入教育游戲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提高英語中“說”這一教學環節的地位。英語語言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交流時的各種表達符號,教師根據英語學科的應用性和工具性等特點,借助游戲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在“Is this your pencil?”教學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猜畫游戲,先利用多媒體呈現出鉛筆的圖形,用黑色的顏色覆蓋,學生只能看到外形,再描述該圖形物品的功能,如“It can write,is a writing tool,and the sharpener is a good friend”等,學生根據教師的描述和圖形,猜出答案是鉛筆。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了關于顏色的單詞和pen,pencil,ruler,box等單詞后,組織學生開展對話交流游戲。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What's in the bag”問題,回答出“pencil,ruler,box”等單詞。在學習語法知識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觀察圖片猜測對話內容的游戲,利用“What did they say?”引導學生思考“朋友們幫助邁克找鉛筆時,都說了什么”,加深學生對“Is this your pencil?No,it isnt”等重點句型的理解和掌握。最后,讓學生自主選擇記有單詞或句型的卡片,組織學生開展“青蛙蹲”游戲,拿著“pencil”單詞卡片的學生說著:“pencil蹲,pencil蹲,pencil蹲完ruler蹲。”拿著“ruler”單詞卡片的學生聽到自己代表的卡片單詞后,重復蹲下的動作,說著:“ruler蹲,ruler蹲,ruler蹲完box蹲。”學生也可以自主設計延伸性的單詞卡片,維持學習熱情。
例如,在“What time is it?”教學時,教學目標是掌握數字單詞,為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具體而言,首先,教師將不同的數字卡片貼在學生的身上,當學生說到一個數字時,身邊的兩個學生就要蹲下,如說到數字“5”時,貼有數字“five”的學生說“Five here”,身邊貼有“four”和“six”單詞卡片的學生隨即蹲下。學生說到比數字“7”小一位數時,貼有數字“six”的學生說到“six here”,身邊貼有“five”和“seven”單詞卡片的學生隨即蹲下。學生在游戲中鍛煉了反應能力和思維靈活性,學習后續知識的能動性更強。教師要求學生從一數到十二,對表達流暢的學生給予貼紙等獎勵。其次,教師要求學生觀察圖片,并出示“Liu Taos Day”與“Liu Taos Weekend”兩個題目,讓學生根據圖片猜測結果,將圖片與故事選題連接起來,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點的理解。再次,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學生小組自主設計課本劇和對話內容,有的學生設計了“Liu Tao遲到的一天”表演主題,編排了媽媽叫主人公起床、主人公追趕公交車、主人公遲到后向教師道歉、主人公形成時間觀念學會珍惜時間等活動情景和對話內容。在角色扮演的游戲中,學生靈活運用課內外所學的語法和單詞等知識進行表達,在自由展示和各抒己見中深刻認識到語言交流的重要性。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猜時間游戲,復習游戲和本課的句型等知識點。如,一名學生畫出時間點,另一個學生猜“Is it nine oclock?”學生回答“No,its not the right time”或“Yes,its nine oclock”。學生自主創新設計對話內容和游戲形式,靈活運用語言知識進行表達,發展自身的創新思維和表達能力。
(三)在讀環節引入教育游戲
學生會讀單詞和句型,有閱讀的方法和策略,也是小學英語育人的主要目的。教師在英語“讀”的教學環節引入游戲活動,更利于達到教學目的。
例如,在“How much”教學時,教學目標是會讀shoes,socks,umbrella等單詞;通過朗讀理解故事內容;正確理解并朗讀對話內容;通過朗讀單詞,體會字母“V”的讀音等。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搶讀單詞游戲。教師出示shoes,socks,umbrella等單詞卡片,學生舉手搶讀,拼寫出單詞,并說出單詞的意思,拼對和讀對、說對的學生計分。其次,組織學生開展一樣詞首單詞拼讀賽的游戲活動。教師出示一個“S”字母,要求學生依次說出字母S打頭的單詞,如super,sing,snow,sister,student等,說錯或說不出的學生扣一分。再次,組織學生開展拼讀或翻譯對抗賽的游戲活動,一名學生說出“鞋子”的中文,其指定的其他同學必須快速說出“shoes”單詞;一名學生說出“我能幫助你嗎?”的中文,其指定的其他同學必須快速說出“Can I help you?”或者一名學生說出英文,讓其他學生翻譯成中文。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結合圖片想象對話的游戲。教師出示一張圖片,要求學生觀察圖片并回答問題,包括“What would bobby like?”“What kind of bow might she like?”“Who's Tina?”“If you were Tina,what would you say?”等問題,發展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形成英語思維。
例如,在“Seasons”教學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會讀單詞;有感情地朗讀四首詩歌;體會詩歌之美和季節之美等。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朗讀比賽的活動,學生充當觀眾和評委,從語調和發音等方面入手,評價其他學生的詩歌朗讀情況,讓學生在自評和互評中認識到并彌補自身在朗讀等能力方面的不足。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課上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關于季節的英語詩詞,實現學習資源共享,切實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
(四)在寫環節引入教育游戲
學生不僅會說會讀,也需要會寫單詞或詞句及作文等,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實現英語學習質量的持續提高。
例如,在“My school life”教學時,教學目標是了解學校生活是什么樣的,了解如何描述學校生活,知道如何評價學校生活。為了達到讓學生綜合運用以往學過的詞匯和句型等語言知識展開交流等教學目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單詞或詞匯的書寫對抗賽,要求學生在黑板上正確書寫單詞或詞匯等語言知識,注重課堂氣氛的調節,合理控制游戲的時間,達到有效復習的效果。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在校園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結合語法知識等,完成校園生活主題的作文書寫,確保學生以往所學知識的吸收內化、觸類旁通、產出性應用。
例如,在“Our animal friends”教學時,為發展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模仿動物叫聲或行為,由游戲自然地引出動物身體部位,引申出動物話題。學生學習了本課的“leg,body”等身體構造的單詞“big,long,short,tail”等外貌特征的形容詞后,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有效整合和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教師出示動物名稱,要求學生結合網絡搜集資料,了解并寫出該動物的特點,如獅子動物的“The sense of sight,hearing and smell are well developed”等特點,彌補教材內容的不足,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教師借助游戲的方式,營造了寬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收集關于動物的英語名句,如“People are seeking meaning animals(人是尋求意義的動物)、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英語名句。學生在比賽中了解教學內容文化背景知識的同時,也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知識復雜繁瑣,枯燥的學習氛圍、固化的教學方式等難以讓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在英語聽說讀寫等教學模塊,教師應合理地引入游戲教學法,有效訓練和發展學生的聽力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根據學生的意見想法,靈活調整教學安排,讓游戲教學法更加貼合學情。教師還應借鑒優秀的經驗,不斷優化游戲教學法實施的方法和內容等,深入推進英語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