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駒 金黃斌
(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在現階段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隨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推行,健身行為已經發展成一種重要的體育活動形式。健身房可以為人們提供不同的體育健身項目和體育健身服務,但是,人們對健身房的要求越來越高,促成健身工作室興起。健身工作室是一種新的健身模式,有技能水平高、私密、個性多樣的風格,這些特點越發受到大眾的青睞,近年芒市創建了數家健身工作室,健身工作室在芒市正處于萌芽階段。因此,在這個背景下,本文調查研究了芒市健身工作室的開展現狀及發展前景,找到了芒市健身工作室開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促進芒市健身工作室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對其他區域的健身工作室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芒市健身工作室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1)文獻資料法。
在互聯網平臺知網、維普等網站上查閱了健身房和健身工作室的運營管理等相關資料之后,對健身工作室消費人群行為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了翻閱和整理,結合芒市健身工作室進行分析和總結。
(2)實地調查法。
通過走訪調查德宏州芒市地區健身工作室,對健身工作室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為論文提供真實依據。
(3)問卷調查法。
根據調查內容設計了相關的調查問卷,向芒市UP健身工作室、山道健身工作室、啊德搏擊健身工作室、CF健身工作室、博越健身工作室的會員和私人教練發放調查問卷。共發放會員調查問卷 200份,收回189份,問卷回收率為 94.5%,其中有效問卷 187份,問卷有效率為98.9%,通過調查數據得出本研究中需要的數據。發放健身教練問卷30份,收回25份,問卷回收率為83.3%,問卷有效率為100%。

表1 問卷發放回收情況
(4)數理統計法。
利用EXCEL表格的方式將回收的問卷內容進行整理,制作了相關內容三線表,為本文的寫作提供了數據來源。
(1)芒市健身工作室的場地及設施情況。
場地是開展健身工作的首要前提,先有合適的場地才能夠進行具體的經營和運作,以下是芒市地區健身工作室場地規模情況:
根據表2數據,芒市健身工作室雖然較飽和,但是場地規模較小能夠開展的健身工作量有限。然而健身工作室的經營面積以及器械設備數量是一定的,能夠承載會員的容量有限,健身課場地不足,會讓越來越多的會員降低對健身俱樂部的評價。芒市健身工作室的基礎設施相對良好部分設施有待完善。所以健身工作室的規模設施情況決定了教學的質量和學員的數量。

表2 芒市健身工作室場地規模情況(n=5)
(2)芒市健身工作室的收費情況。
健身工作室是個體經營性質,收費是工作室維持經營和獲利的最基本方式。
芒市地區經濟發展較落后人均工資低進而影響到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水平,根據表3看出,芒市健身工作室的收費標準不同,沒有一個統一的價格制度,進而造成各個工作室之間打價格戰造成行業的負面影響。

表3 芒市健身工作室收費情況(n=5)
(3)芒市健身工作室的管理結構。
在實地調查發現,芒市健身工作室的管理結構比較簡單化,主要是教練部門、店長、前臺等組成。教練部門主要負責培訓學員的訓練并對場館的衛生、器材的使用進行管理;前臺主要進行接待工作,店長主要負責財務包括日常的支出、記賬等工作。管理體系比較單一,分工不明確,管理結構比較簡單。
(4)芒市健身工作室的運作方法。
芒市健身工作室的管理重點在于合理利用管理的客體、抓住管理的主體、正確使用管理方式等,只有實現這三個方面才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達到健身工作室之前設定的目標。在調查中發現,芒市健身工作室在管理操作方法中職責劃分不清。此外,在健身工作室的運營上,收費標準和場地設計都沒有達到標準,這些因素都影響了健身工作室的發展。
(1)私人教練的年齡。
教練員的合理年齡段在25-45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教練具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和足夠的精力來訓練會員。健身教練行業薪資比較可觀,為很多年輕人提供了就業平臺并且緩解一部分社會壓力。根據表4可知,被調查的25名教練員中,有15人的年齡在25-35歲;8人的年齡在36-45歲;2人的年齡在45歲以上;大多數教練員的年齡處在25-35歲之間。山道健身工作室有6人,女教練2人,均為25-30歲;博越健身工作室有9人,女教練3人,其中6人為25-35歲,2人為36-45歲,1人45歲以上;啊德搏擊工作室和CF健身工作室有3人無女教練,均為36-45歲;UP健身工作室4人,女教練1人,其中3人25-35歲,1人45歲以上。因此可見,芒市健身工作室中私人教練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

表4 芒市健身工作室私人教練的年齡結構統計表(n=25)
(2)私人教練接受培訓情況。
根據表5可知,教練員有15人進行過1-2次培訓,占總比例的76%;有6人進行過3-5次培訓,占總比例的24%;有2人進行過5-8次培訓,占總比例的5%。無人進行過15次以上培訓。教練員在崗參加培訓對健身培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在崗位培訓可以讓每位健身教練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進而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

表5 芒市健身工作室私人教練參加培訓的次數(n=25)
(1)會員性別調查。

表6 芒市健身工作室會員性別情況調查表(n=187)
從上表中可知,在芒市健身工作室的會員中,有95人性別是男性;有92人性別是女性。在性別分布上,男性和女性比較平均,表明了芒市的群眾有一定的健身意識。健身工作室授課模式以單人課程和小型團課為主,不開設團體操、瑜伽等練習。因此在健身性別上,男性和女性的人數分布比較平均。
(2)會員每周健身次數

表7 芒市健身工作室會員每周健身次數情況調查表(n=187)
在每周健身的次數上,每周鍛煉1次的有94人,每周鍛煉2-3次的有75人,每周鍛煉3-5次的有12人,每周鍛煉6次以上的有6人。由于工作性質、時間安排、個人原因會影響到每周鍛煉的次數。因此可見,芒市健身工作室的會員每周進行健身鍛煉的頻率比較低,健身的理念和頻率都有待提高。
(3)會員每次健身時間。

表8 芒市健身工作室會員每次健身時間調查表(n=187)
在每次健身的時間安排上,每次鍛煉的時間在1h以下的有50人,鍛煉時間在1-1.5h的有86人,鍛煉時間在1.5-2h的有31人,鍛煉時間在2h以上的有20人。充足的鍛煉時間和鍛煉次數才能保障鍛煉的效果。在芒市健身工作室的會員中,進行健身的時間和健身的次數不多,因此很難保障健身的效果。
(4)會員年齡情況。

表9 芒市健身工作室會員年齡情況調查表(n=187)
從年齡結構上來看,72人在18-30歲這個階段上,62人在30-40歲這個階段上,39人在40-50歲階段上,14人在50歲以上階段上。可以看出,芒市健身工作室的會員年齡比較年輕,大多是青年人和中年人。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前衛更加注重鍛煉的獨立和私密性而中老年人更愿意參加集體性的體育鍛煉。因此目前芒市健身工作室的主要市場以年輕人為主。
(5)會員職業情況。

表10 芒市健身工作室會員職業情況調查表(n=187)
從職業分布上來看,61人的職業是學生,36人的職業是公務員,53人的職業是白領,30人的職業是藍領,有7人的職業是其他。因此可見,在芒市健身工作室中,健身人群主要是學生、白領。這部分人群接受過高等知識教育,對于健康的理念比普通人群高,更愿意在管理身體健康的方式中投入更多精力和財力。
芒市健身工作室存在管理模式簡單、人員分工模糊、私人教練的職責劃分不明確等問題。健身工作室的管理權和經營權掌握在多個人手中。管理人員職責劃分不明確對健身工作室的運營是很不負責任的。目前只有少數健身工作室有著相對科學的管理模式,大多數健身工作室的管理者只是對教練日常的工作和學員訓練進行管理。
根據調查顯示,很多私人教練參加培訓的次數較少,沒有較強的執教能力。培訓的次數少就難以和外界進行良好的溝通學習,自己的理論知識也很難跟上時代發展的需求。目前是信息化的社會,不接觸新的觀念、新的知識就不能有新的訓練手段和訓練方法,這將會嚴重阻礙芒市健身工作室的發展。
通過調查分析中發現芒市健身工作室在負責人的權利方面存在著交叉現象,一個部門對幾個人負責管理的條理性受到沖擊。管理重復不明確多個人能同時對一個部門進行管理。同時對于私人教練的后期再學習和工作室價格標準調查中反映出芒市健身工作室在對教練員后續提升的重視度較低。收費沒有經過協調定價,各家工作室都自行制定相關收費標準,這樣容易形成同行間的惡性價格戰,從而對行業造成致命的沖擊。對于健身工作室來說,教練員水平、價格尺度都是運作和管理的重要問題。這些因素都會制約芒市健身工作室在本地的發展。
芒市健身工作室的管理人員需要聘請專業人員,使健身工作室管理變得清晰和明朗。管理系統內容主要有會員卡管理、會員管理、員工簽到、個人或集體健身計劃管理管理、員工考勤管理、服裝管理、商品管理、基礎數據管理。將管理系統電子化可以使操作更加方便,完善功能設置,數據的查詢也會變得更加方便,只有這樣才能為健身工作室的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提升客戶的體驗感吸收更多的會員來增加工作室的效益。
在芒市健身工作室發展的初級階段上,隨著經濟和市場的快速發展及相關制度的逐步完善,許多健身工作室逐漸被市場淘汰。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也逐漸合理化、標準化、科學化。芒市區域經濟水平差距較大,居民消費觀念不同,所以健身工作室的收費標準不同。一些健身工作室由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早的發展歷史及硬件條件相對完善,費用比其他健身工作室要高很多。所以根據芒市居民的消費水平,芒市健身工作室的收費標準應由物價水平制定一個合理的價格。
對教練員來說,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包括教練員的知識容量、文化修養、會員心理輔導、執教水平等。因此,芒市健身工作室應該加大對私人教練的培訓工作,增加培訓的次數。例如,可以組織教練員到外地健身工作室進行參觀學習,同地區同行之間進行經驗交流,還可以請國內知名教練來進行授課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水平。另外,在招聘私人教練的時候,稍微提高招聘的“門檻”,積極引進更專業的人才,多組織私人教練參加職教資格考試,進而提高健身工作室的專業水平和影響力。
(1)芒市健身工作室盈利模式的發展進入瓶頸階段。
通過對被調查的五家芒市健身工作室經營管理者了解到,目前,芒市健身產業伴隨著國民經濟水平提高進入相對穩定階段,會員數量持續增長。現階段芒市健身工作室的盈利模式以預售健身課程為主。因此勸導會員續購課程是芒市健身工作室目前利潤增長的主要途徑。所以引進新的盈利模式來打破目前比較單一的現狀突破瓶頸是芒市健身工作室的巨大發展空間。
(2)健身工作室將成為未來芒市健身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雖然健身工作室在芒市的興起和發展只是比較短的幾年時間,它仍然處于行業生命周期中最不穩定的階段,但是健身工作室巧妙化解了傳統健身俱樂部在成熟期發展瓶頸階段無法解決的問題,即實現利潤最大化和客戶的個性需求,更高滿意度的服務來開發會員,與會員保值良好粘性。所以未來,芒市健身工作室會成為未來健身行業的一個發展新趨勢。
芒市健身工作室在管理結構上比較單一,職能分工不明確。會影響到工作室的正常經營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系統,目前芒市健身工作室市場廣闊發展空間大,但是運作模式不全面較落后。芒市健身工作室中私人教練男性偏多且擁有教練等級證的人數較少執教水平較低,這些因素會影響到健身工作室在芒市后續的發展。當下芒市健身工作室收費沒有一套指標,差距較大,會形成行業價格戰等一系列惡性競爭,直接決定了工作室能否生存。通過對被調查的五家芒市健身工作室經營管理者了解到,目前,芒市健身產業伴隨著國民經濟水平提高進入相對穩定階段,會員數量持續增長。
芒市健身工作室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系統,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統一的管理,使健身工作室管理變得清晰和明朗,需要使用一個合理的運作方法來運行工作室。同時引入高水平的私人教練,并對現有私人教練進行培訓,不斷提高芒市健身工作室的教學水平。并且引進新的盈利模式來打破目前比較單一的現狀突破瓶頸是芒市健身工作室的巨大發展空間。但是現階段還需要和相關上級單位商議制定一套符合芒市市場的收費標準,避免行業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