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秋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簡陽市聚焦新就業群體有效管理,以“新”思路破解“新”難題,引導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讓黨建暖“新”更暖心,凝聚基層治理新力量。
構建“新”模式,適應“新”業態。堅持黨建引領、行業自治、多方協同工作思路,適應新就業群體體量龐大、流動性高,新業態發展迅速、變化多樣的特點,根據人員、行業、區域的不同情況,創新“重點建、行業建、聯合建、兜底管”“三建一管”模式,積極推動新業態企業黨組織與行業黨組織、基層黨組織的聯系協同,最大化發揮黨組織示范引領作用。實施基層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等群團組織同建共管集中攻堅行動,將新就業群體流動黨員納入組織管理,將新就業形態群體職工吸納為工會會員,切實將他們吸引過來、組織起來。實施聚人聚心工程,依托社區(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站點)、勞動者之家等分區域布局“暖新驛站”,打造溫暖港灣,開放所有功能,增添個性服務,讓新就業群體隨時隨地“找到門”“回到家”。
展現“新”身份,服務“新”群體。加大“黨建賦能”力度,實施“集才集智”工程,建立健全黨組織班子成員和公司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重大事項聽取黨組織意見”等制度機制,廣泛設立黨員先鋒崗、責任區,推動新就業群體黨員在關鍵崗位、重要環節分兵把守、履職擔當,為企業健康發展裝上“安全閥”。創新開展“黨群心連心·政企聯連看”活動,通過定期舉行聯合主題黨日、員工聯誼活動,暢通對話書記、“小哥有話說”等交流平臺,鼓勵廣大新就業群體了解和參與公司治理、平臺發展,積極為企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激發其“主人翁”意識,強化身份認同。
凝聚“新”力量,引領“新”風向。深化“微網實格”治理機制,以黨組織和黨員示范帶動為引領,號召新就業群體到社區報到,擔任流動網格員、志愿服務者,主動認領服務崗位,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實施“共建共享”工程,大力推行“以服務換服務、以服務促治理”模式,通過積分管理、資金獎勵、評選表揚等機制,引導新就業群體向黨組織靠攏。激勵新就業群體融入社區事務,深入參與社區治理。實施“暖新暖城”工程,發揮新就業群體的優勢和特長,組織新就業群體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平安社區建設、社區更新改造等工作,在服務城市功能、增加城市溫度中顯擔當、作貢獻。
(作者系中共簡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社治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