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玲
(桓臺縣唐山鎮邢家衛生院 公共衛生科,山東淄博 256408)
自十九大以來,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校園食品安全直接影響在校師生人身健康以及校園穩定性,近些年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問題屢屢曝光,保障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學校領導者關注的焦點。除了食品安全,傳染病預防工作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加大傳染病預防力度可避免在學校內出現群體性傳染病現象,防止學生受到食品安全問題及傳染病問題影響,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1.1.1 食品安全關注度不足
校園是學校的教書育人之地,承擔著為社會提供人才的重任。因此,學校對教育及科研工作十分重視,往往容易忽略食品安全。目前,許多學校都已建立校領導陪同就餐的制度,但往往落實不到位。與此同時,承包校園食堂的餐飲企業,在缺乏有關制度約束下,通常會將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容易有所疏忽,而且部分餐飲企業在招聘食堂員工的時候,很少甚至從不關注員工是否具備食品安全意識,這無疑為食品安全問題、傳染病出現提供了“溫床”。
1.1.2 校園食品從業人員管理不力
校園食堂員工入職門檻低,員工管理混亂,為降低成本,通常會大量聘用臨時員工。另外,從事食品生產一線工作的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明。然而,一些校園招聘的臨時性食堂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沒有相應的健康證明。部分食堂員工平均年齡在45歲,學歷初中,高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非常低,由于學歷水平不高,專業知識局限和食品安全培訓匱乏,從業人員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1.2.1 學校傳染病控制工作較松懈
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相對于學校管理工作而言,其監督體系并不完善,管理比較松散,缺少約束力。傳染病是非常規的突發事件,學校在處理突發事件時通常缺乏綜合管理的經驗,難以及時明確管理職責和應對措施。但傳染病傳播迅速、破壞性強,學校必須予以重視,進行嚴格監管,根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做好傳染病應急預案。目前,諸多學校均認為傳染病發生概率較小,未能在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極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爆發時無法在短暫時間內得到有效解決和處理。
1.2.2 學生體質較弱及醫務人員短缺
學生學習壓力相對較大,學習任務沉重,經常會忽略體育鍛煉,甚至存在熬夜上網、晝夜顛倒、飲食紊亂等問題,導致其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由于學??荚囍贫纫詫W習表現為第一,缺少對綜合素質的衡量,雖然在我國各個階段的學校之中已經設置體育與健康課程,但是在實際操作方面存在“形式主義”問題,部分學校不夠重視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開展,甚至將該課程替換為數學、語文、外語等文化課程,導致學生體質逐步退化。另外,學校醫務人員配置較少,校醫水平較低,專業訓練缺乏,無法有效及時地控制傳染病,使學校傳染病感染風險增加。
2.1.1 建立和完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①加強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制及安全責任體系,將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通過自查、抽查及巡查等方式,及時發現隱患,明確每個員工的責任和任務,如果出現問題,則需責任到人,加強制度管理,摒除人情管理。從校長到基層操作人員,均要遵守責任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切實做到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個人。②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所要求的進貨檢驗制度,嚴格控制進貨、采購的環節。另外,要建立食品快速檢驗體系,加強進貨原料的檢查頻率,嚴格控制原料的品質和安全,完善行業準入機制,杜絕無相應資格的社會餐飲經營。③關注食品生產過程,嚴格控制生產過程,防止食品交叉污染。積極推動校園“明廚亮灶”,推行“陽光作業”模式,使得學生從根源上樹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識,能進行自我保護[1]。
2.1.2 強化校園食品從業人員管理培訓
校園食堂工作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要具備食品安全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學校除了要督促食堂承包方加強對員工的崗前培訓和定期的健康檢查,還要配合餐飲企業對其進行食品安全教育,以專業知識、法律法規、餐飲操作規范為培訓主要內容,針對培訓內容定期開展考核,考核結果與員工工資績效掛鉤,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夠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減少食品安全隱患[2]。
2.1.3 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硬件建設
①校園食堂必須定期維護和維修食品生產設施,當設施設備達到淘汰水平時,必須進行更換和補充。例如,在校園食堂中統一使用超聲波洗碗機,既能有效解決清潔過程中產生的水漬,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②要加強食品快速檢驗的設施配置,建立快檢室,配備專門的快檢人員,對食材的采購、清洗、加工、銷售等環節進行定期的抽樣檢驗,以降低食品安全的風險[3]。
2.1.4 多元活動宣傳食品安全
為切實做好食品安全監督工作,提升學校食品安全水平,可圍繞“共建安全共建美好校園”的主題,突出宣傳“食品更安全、身體更健康”的食品安全理念,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知識普及,推進校園食品安全規范管理,守護師生飲食安全,樹立風險防控意識。具體實踐中,學校應從食品安全工作實際出發,通過不同形式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①組織主題演講活動。學??赏ㄟ^舉辦關于食品安全的在線講座,通過對食品安全知識進行普及,提高學生對食品安全的認知。②繪制宣傳海報。在校園宣傳欄上張貼食品安全宣傳海報,引導學生了解食品中存在的問題、垃圾食品的種類及危害,使其在購買食品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認識,積極選擇對自身健康有利的食品。③組織專題班會。班主任利用各種形式組織“食品安全”專題班會,向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并以“食物安全”為主要內容,以提高學生對食品安全的認識。④利用學習電子屏幕進行宣傳,并通過學校的廣播、電子屏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工作。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是學校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涉及社會的安定、家庭的福祉、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為此,學校應根據有關規定,將該項宣傳教育工作貫徹下去,確保學生的“舌尖安全”。
2.2.1 加強傳染病控制力度
校園若要加強傳染病控制,則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落實具體工作。對于相關規章制度,要做到責任到人,嚴格執行學校衛生管理規則,對違規行為進行嚴厲處罰。同時,對于校級規章制度中的不合理之處,應盡快調整,增強科學性[4]。針對當前校園在應對傳染病方面缺乏經驗的問題,需要有關部門開展實際調查,制訂出更為科學的應對對策。例如,將校園傳染病防控工作落實到教室、宿舍及食堂等。教室中必須保持干凈,這就要求每個班級都要進行衛生檢查,在教室內部公示相應的衛生安全制度,并要求每個教室安排值日生進行打掃。食堂的衛生管理直接影響到整個學校的健康和安全,為了保證學生飲食安全,學校需進行嚴格檢查和工作。另外,學生寢室要保持清潔、通風、無異味,減低病菌感染的可能性。通過上述措施切實改善學校的衛生狀況[5]。
2.2.2 提高在校學生體質及配備專業醫務人員
當前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加之存在熬夜、沉迷上網等不良行為,往往會導致體質下降。為此,學校要建立醫務室,對有經驗的醫護人員進行進一步培訓,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減少校園疾病傳染大規模發生的可能性。例如,為了增強學生體質,可以設置早操、課間操等。加強對體育課的關注,合理安排體育課的結課考核,促使學生更加注重自己的身體素質,還可以通過舉辦體育比賽來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同時,教師還應與父母共同努力,使學生加強自我保健的認識,使其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除此之外,為了提升校內醫務室的管理水平,學校可以開展嚴格的醫務室評估工作,定期組織醫務人員進行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培訓,提升其工作能力。
2.2.3 多舉措預防食品安全及傳染病問題
(1)在開學供餐之前,建議對校外供餐單位、學校食堂進行衛生檢查,對校內生產加工場所的衛生進行徹底清掃,對庫存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劑進行全面檢查,并全面清洗消毒餐飲具和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
(2)結合基層醫院公共衛生科工作經驗,發現秋季是食源性諾如病毒等食源性傳染病的高發期,要做好五大安全措施,即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煮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飲用水和原材料。
(3)學校校醫相關科室醫師要加強對食源性疾病的篩查、登記,一旦發現可疑食品,要及時上報學校和上級醫療機構。
學校不僅肩負教書育人的職責,更要關注學生的健康。在食品安全管理和傳染病預防方面,學校發揮了重大的作用,要加強食品安全問題及傳染病問題的管控工作,將具體責任落實到個人,并且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生活習慣,若出現傳染病現象和食品安全問題,相關責任人員則要及時上報,便于及時處置。要加強學校食品安全規范管理,從而避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盡量避免校園內暴發大規模的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