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雪
(山東世紀道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山東濟南 250000)
在現階段我國學校餐飲服務中,外包模式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該模式的應用有效降低了學校的管理壓力,促使學校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教學管理上,同時也體現出了學校餐飲管理的靈活性。學校餐飲外包企業存在著明顯的不可控特點,無法保障各個餐飲外包企業像原有學校食堂一樣提供高質量的餐飲服務,容易發生一些問題和隱患,影響學校餐飲的安全和質量。基于此,在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中加大監管力度極為必要,學校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積極完善質量管理機制,切實規避各類餐飲風險,保障餐飲服務質量[1]。
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主要是指學校將餐飲服務進行對外承包經營,依托社會企業給學校提供餐飲服務,是當前我國學校餐飲社會化的重要表現。學校餐飲外包服務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實施,并起到了較為積極的作用,可以解放學校后勤部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更好地為學校服務,避免占用大量的精力[2]。但是相對于原有學校自身負責的餐飲服務模式,學校餐飲外包服務模式在應用過程中同樣存在著一些明顯的隱患和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學校餐飲外包服務因為有外包企業的參與,餐飲服務必然受到外包企業的直接影響。對于學校餐飲外包企業而言,其往往會高度關注自身經濟利益狀況,將利益放在學校餐飲安全之前,在追求更高利潤的背景下,很可能導致學校餐飲的安全性面臨一些沖擊和影響,成為當前不容忽視的核心影響因素和問題。例如,一些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企業為了牟求更高的利潤,會壓縮餐飲成本,傾向于采購一些劣質原材料,不能較好地確保食物的絕對安全,成為威脅學校餐飲質量的重要因素。
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企業雖然具備餐飲服務資質,但缺少與學校食堂相關的食品衛生管理相關經驗,在為學校師生提供餐飲服務時,同樣容易出現一些不合適的行為,降低了學校餐飲的服務水平。例如,學校餐飲服務面臨著人員過于集中,往往會在短時間內擁進大量師生,這樣必然會給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企業帶來較大的挑戰。因為其原本不具備相應經驗,就容易在提供餐飲服務時出現混亂問題,難以較好地保障學校餐飲的外包服務質量,會引起學校師生的抵觸和不滿情緒[3]。
學校餐飲外包服務存在的問題還表現在投入方面。因為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的租期相對較短,導致很多外包企業不愿意投入過多,擔心自身投入過多,很難收回成本,尤其是對一些后續難以回收利用的硬件設施,更是在投入時充滿猶豫和擔憂。基于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企業在運行中存在的投入度不足的問題進行分析,發現餐飲服務設施方面也容易產生較為明顯的局限性,而學校又無法為相應企業提供必要的支持,最終導致學校餐飲服務質量并不是特別理想。
學校餐飲外包服務存在的問題還受到了人員層面的影響,因為學校餐飲外包服務提供者均為外包企業相關工作人員,而很多外包企業并不注重對于工作人員的審查和控制,導致很多不具備相應資質的人員參與其中,尤其是對于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缺乏足夠的重視,必然會影響到學校餐飲服務的質量和安全性。當然,因為學校餐飲外包企業在人員管理方面存在問題,相關工作人員的流動性較大,并不能形成較為理想的固定效果,在頻繁更換餐飲服務人員時,同樣也會嚴重影響學校餐飲服務品質[4]。
基于此,為了確保學校餐飲外包服務質量和安全,除了要求各個外包企業不斷提升自身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外,學校同樣也應該切實做好監管工作,構建完善可行的質量管理機制,以此實現對上述各方面問題的詳細監督控制,嚴禁學校餐飲服務出現安全事故。
在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監管中進行質量管理時,學校應該肩負起相應的職責,切實提高質量管理意識,避免因為自身意識層面存在明顯的問題,影響到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的監管效果。當前一些學校認為實施餐飲外包服務模式后,學校餐飲質量和安全就應該由外包企業負責,和學校并不存在直接的關系,即使在學校餐飲服務提供中出現了問題,也應該追究外包企業的責任。基于這種錯誤認知,學校往往對于餐飲外包服務的監督工作缺乏足夠重視,導致相關工作的開展難以形成理想機制,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缺陷,給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未來學校后勤管理人員以及相關負責人應該在充分認識到學校餐飲質量管理重要性的基礎上,明確自身在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監管中應該承擔的責任,進而有目的地優化完善質量管理機制,解決思想認識方面的偏差問題[5]。當然,學校領導同樣也需要高度重視餐飲外包服務的監管,圍繞著質量管理工作予以精心部署,確保質量管理體系得以優化構建,對于后勤負責人以及餐飲管理人員提出明確要求,力求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為后續質量管理工作的優化開展創造理想的條件。
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監管中質量管理工作的優化落實還需要從制度著手,力求完善相關管理制度體系,由此實現對質量管理工作的有序支持,解決可能在該項工作中出現的嚴重混亂現象。基于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監管中質量管理制度的構建,管理人員應該重點結合相關規范和法律法規,考慮學校自身的實際狀況,制定相匹配的各項規章制度,如《學校餐飲衛生安全檢查考核細則》《學校餐飲留樣制度》《學校餐飲外包服務工作人員安全責任書》以及《學校就餐管理制度》等,由此更好地實現對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的全方位監管,即使發現問題和缺陷,也能夠有效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避免出現較為嚴重的職責混亂問題。
在構建質量管理制度時,往往需要考慮多個主體和多方面因素,以確保學校餐飲外包服務得到全面監管。例如,在構建質量管理制度時,除了要重點關注食堂就餐的監管目標和內容外,還需要從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企業入手,綜合分析相關企業可能在提供餐飲服務時產生的問題和缺陷,由此進行詳細的監管控制,通過相關制度對其進行約束,對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企業進行必要的約束和控制。當然,為了更好地提升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企業的配合度,在構建質量管理制度時,還需要高度關注獎懲制度的構建,以便根據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企業的工作狀況進行獎勵或者處罰,進而保障企業可以嚴格按照制度提供學校餐飲服務,避免自身出現嚴重違規問題。
在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監管中進行質量管理時,學校相關監管人員除了要在學校餐飲外包服務過程中進行詳細全面的監管控制外,還需要重點考慮經營準入,促使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企業具備相應資質,嚴禁在企業選擇方面出現偏差問題。學校餐飲外包服務企業的選擇應該嚴格按照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結合自身需求向社會公開招標,為學校最終確定合作單位創造理想的條件。針對各個投標企業進行評標時,學校相關負責人應該保證公平、公正、公開,對于所有企業進行綜合對比分析,如投標企業的學校餐飲服務資質、技術水平、信譽狀況以及資金實力等,均需要全面考慮,由此確定合作企業,為后續學校餐飲外包服務質量保障創造理想條件。學校在確定餐飲外包服務企業時,往往還需要規避一些不適宜的合作方,如個人承包方式以及掛靠問題,相關評標負責人需要積極關注,盡量避免這些不具備實際學校餐飲外包服務能力的主體參與其中,由此把好經營準入關,避免在后續學校餐飲外包服務提供時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和缺陷。
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監管中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還需要高度關注合同管理,合同作為明確雙方權責的重要文件,一旦出現偏差問題,必然會影響到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的效果,也難以在出現問題后進行追責處理,學校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基于合同管理進行精細化把關。基于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相關合同管理工作的開展,管理人員應該確保合同文件能夠全方位明晰雙方權責,圍繞餐飲安全、質量要求以及違約責任等進行詳細注明,在后續依托合同進行學校餐飲外包企業的監管,對于違約問題也能有效追責處理。
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監管中質量管理工作的實施需要人員的參與。在以往學校開展餐飲外包服務監管工作時,往往由學校后勤部的工作人員和相應外包企業對接,溝通交流局限在承包方面,很少涉及餐飲服務的監管,且僅有一名學校后勤部工作人員參與其中,也無法達到較為理想的全面監管效果。基于此,未來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監管機構應該進行完善,結合相應質量管理工作開展要求,學校應該安排人員參與,圍繞著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的各方面進行詳細監管,解決人員方面存在的制約問題。具體到相應監管機構構建中,學校一把手應該負總責,以表現出對該項工作的高度重視,然后再選擇一名學校主抓后勤的副校長具體負責,實際抓各項工作;在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監管工作的具體執行中,學校則應該從后勤部門以及行政部門入手,安排充足的人員,圍繞著學校餐飲外包服務全過程進行詳細監管控制。在確定好參與學校餐飲外包服務監管的人員后,還應該密切結合相關責任制度,將監管責任劃分到各個工作人員身上,由此更好地優化后續工作的實施效果,解決監管混亂的問題。
綜上所述,學校餐飲外包服務模式在現階段越來越普遍,為了確保該模式得以優化運用,學校應該切實做好監管工作,以便切實優化學校餐飲外包服務效果。在學校監管工作開展中,質量管理相關人員應該注重提升對該項工作的重視度,逐步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嚴把經營準入資質,注重加強合同管理,完善監管機構,切實把握好各個關鍵點,最終降低餐飲事故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