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麗,燕佩霞
(敦煌市肅州鎮市場監督管理所,甘肅敦煌 736200)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樣也對食品安全問題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在食品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情況下,一些不良商家通過低價售賣劣質食品來獲取更多的利潤,這不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同時也破壞了食品市場的正常秩序。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檢驗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檢測技術的升級來提高食品的安全檢測質量,為人們提供更加放心的食品,這樣才有利于促進我國食品市場的健康發展,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目前,我國仍然存在較多的食品安全問題,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斷推動檢測技術的優化和升級,不斷創新和開發先進的檢測技術和檢測設備,促進檢測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因此相關部門需要立足于我國食品行業的發展現狀,總結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不斷提高技術的應用范圍和應用效果,為我國食品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省市級的檢驗檢測機構往往具有更加先進的設施設備,能夠滿足多樣化的檢測需求,檢測的質量和效率也相對較高;而一些縣級的檢測機構受到發展條件的限制,不僅沒有能夠及時進行檢測設備的更新,同時也缺乏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專業人才,導致能夠開展的檢測項目相對較少,檢測的效率和質量也相對較低,得到的檢測結果只能作為參考數據,并不能為食品安全檢測工作提供權威性的評價。
(2)我國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檢測檢驗體系,不同部門在對食品市場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往往會依據管理的需求頒布相應的法規。但是不同部門之間并沒有實現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這就導致食品安全信息的共享渠道未能有效建立,影響了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的進一步應用,也不利于維護食品市場的正常秩序。
(3)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強度相對較大,在進行樣品檢驗前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準備,同時檢驗的流程也比較復雜,一部分管理人員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對各流程和關鍵環節沒有加強把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檢驗檢測人員工作積極性的降低,不能為檢驗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也影響了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的進一步普及。
(4)食品生產企業沒有進一步實現自我檢測能力的有效提升,在進行食品生產的過程中并沒有實現全過程的食品安全檢測工作,沒有加強對食品原材料采購和存儲運輸環節的質量監管,也沒有對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各項安全檢測工作加強重視。這就很容易導致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增加了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難度,不利于食品市場的穩定發展。
在進行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的應用時,首先應該滿足最為基礎的質量性要求。由于食品與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因此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質量要求也隨之不斷提升。在檢測的工作過程中,應該使用更加穩定和成熟的技術方法,這樣才能夠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確保檢測出的各項數據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為食品檢測報告的科學性和可信度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進行食品安全檢驗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類檢測技術不僅需要達到良好的質量要求,同時也不能對檢測工作人員造成危害,不能對周邊的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這樣才能夠保證檢測工作的安全性,也能夠避免檢測活動對食品樣品造成污染,提高檢測結果的精準度和可靠性。
在進行食品安全檢驗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所使用的檢測技術應該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能夠在規范的流程下順利完成各類樣品的有效檢驗,不能出現無法操作的檢測項目。達不到要求不僅會對整體的檢測效率造成影響,還會對檢測結果帶來負面的影響,無法幫助工作人員準確判斷食品的安全性,不利于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1]。
由于食品安全檢驗工作中需要對種類和數量較多的樣品進行檢測,因此所采用的檢測技術應該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反饋檢測結果。尤其是在現場檢測的環境中,需要進一步提高檢測的效率,這樣才能夠更快地發現食品中潛在的安全風險,以便要求食品生產企業進行整改。這樣不僅能夠幫助食品企業有效減少損失,還能夠促進食品安全檢驗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也在實現創新和突破,為食品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目前常見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主要包括色譜技術、生物檢驗檢測技術、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檢測技術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本文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色譜技術是目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中常見的檢測技術之一,這種技術不僅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同時也能夠實現更加靈敏的檢測,在檢測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分離效率,檢測操作相對比較方便,還能夠減少樣品的使用量。例如,在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這種技術就具有十分強大的應用優勢。農藥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熱穩定性相對較差,且揮發性相對較低,分子量也相對較高,如果沒有及時檢測出農藥殘留,就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2]。通過氣相色譜法,能夠對食品樣品中的農藥、獸藥殘留等進行快速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檢測流程簡單、精準性高,能夠促進檢測質量的有效提升。
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生物檢驗檢測技術也獲得了很大的進步,能夠為食品安全檢驗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生產食物所使用的原材料大多是動植物,因此絕大多數食品本身并不含有天然的毒素,但在生產食品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監督的不完善而出現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導致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風險,使得食品的衛生質量大大降低,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生物檢驗檢測技術能夠準確識別出食品中所含有的特殊添加劑或有害成分,從而進一步提高檢測的精準度和效果,及時發現食品中潛在的安全風險。不僅能夠保障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也能夠對食品生產企業的各項生產環節實現有效的監督和管控,減少食品生產過程中的風險因素,為人們提供更加放心滿意的安全食品[3]。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是目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對樣品實現更加高質量的分離和鑒定。其中,色譜技術能夠進一步提高檢測中的分離質量,為更多混合物樣品的有效分離提供更加便利的方式。液相色譜法具有十分寬廣的檢測范圍,能夠對80%以上的已知化合物進行精準的檢測。同時,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中,顆粒流界面技術和內部射流技術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且在實際運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對于一些具有較大分子量和穩定性較差的化合物能夠實現更加精準的檢測,以此來彌補氣相色譜檢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4]。通過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對樣品的不同檢測項目實現同時段的有效檢測,還能夠形成定性和定量檢測結果,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優異的選擇性。同時,檢測出來的數據也相對更加可靠,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檢驗的水平,給人們提供更加安心的食品選擇,促進我國食品市場秩序的有效構建。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同樣是食品安全檢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對食品樣品中的元素含量進行有效檢測,從而幫助工作人員更好地鑒定食品中銅、鉛、鉻、鋁的含量情況。在使用這一方法時,主要是通過原子吸收特征光的特性來進行檢測分析。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會在光源輻射的作用下吸收特征光譜,此時特征光譜由于被吸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弱,就能準確地反映出待測元素的具體含量[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操作起來相對比較便捷,能夠幫助工作人員了解食品中所含有的有害元素成分與含量,避免存在風險的食品流入市場,有利于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能夠為我國食品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我國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的安全問題,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的使用質量,能夠進一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確保人們的飲食健康,也有利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的開發和創新,不斷提高檢測技術的應用水平,為食品安全檢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不斷優化檢測工作流程,規范檢測程序,提高檢測結果的時效性和精準度,保證檢測質量的有效提升,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