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妮,關瑜婷
(百色市檢驗檢測中心,廣西百色 533000)
食品安全問題關乎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是當前廣受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當前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相關部門需要在整個食品生產及銷售環節做好監管工作,嚴格控制食品添加劑的品類及含量,避免無良商家一味追求利益而忽視了安全要求。因此,將現代分析技術與食品添加劑檢測工作相融合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檢測技術的多樣性,極大地提高了檢測結果的精確度,保障了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劑是一類可以減緩食品腐敗進程、提升色香味的微量制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食品添加劑的種類也在不斷提升,各食品制造商可以依據實際需要合理選擇添加劑種類并嚴格按照相應的行業規定標準把控好添加劑用量。但是從實際的添加劑使用情況來看,部分商家為追求個人利益選擇無視法律規范與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亂用、濫用食品添加劑情況頻繁出現,導致食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我國相關部門作出了明確規定,不能使用非食用性質的添加劑原料,也不可以銷售販賣來源不明的添加劑產品,同時需要在添加劑外包裝上標明添加劑的規范使用量,并對部分用量超標的商家進行處理,以確保人們的餐桌安全。
大部分食品加工及運輸工作中均需要用到食品添加劑,科學、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食品行業的發展。當前,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劑種類有15 000多個品種,其中可直接添加到食品中的約有2 000種,主要可分為消泡劑、抗氧化劑、增稠劑、防腐劑以及香料等23個大類,并且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增加,常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有600多種,按照制作方式主要可分為以下3種,即直接從生物體內提取的自然原料、通過化學物質合成的制劑及由生物科技合成的制劑[1]。
當前市面上常見的各類調味品、方便面、蛋糕等各類零食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劑,如護色劑、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食物的種類,同時也延長了食物的保質期,滿足了廣大消費者對于不同食品的品質需要。同時,在食品加工制造期間,生產商可以適當添加部分人體所需的酶制劑及營養強化劑等,補充人體缺少的元素,保證人們的生活需要。例如,加碘食鹽、富硒大米、含鐵醬油及各類功能運動飲料等,充分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此外,在食品加工期間,在一定的溫濕度及含氧量的條件下極易出現細菌滋生問題,造成食品的變質、腐敗。若加入適量的防腐劑,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及繁殖,破壞其生存環境,有效延長食品的可食用期限。
部分商家為了獲得利益最大化,不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超量使用各類增色劑及防腐劑。例如,D-抗壞血酸鈉等防腐添加劑被大量應用于果蔬飲料中,可有效避免水果的氧化變色,同時也可以用于各類果蔬、肉類的罐頭中,起到防腐的作用。但是長期大量食用此類商品,將可能出現腸道受損的問題。再如,各類增味劑、增甜劑如山梨酸、色素、甜蜜素和苯甲酸等常被用于各種飲料、糖果中,這類添加劑在人體內無法得到有效分解,僅能隨尿液排出。因此,若長期使用含有此類添加劑的食品,將加重肝臟負擔,導致肝臟受損,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人體的神經系統[2]。
2.1.1 高效液相色譜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是食品添加劑檢測中應用最廣泛的檢測方法之一,可同時對多種食品添加劑進行檢測。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山梨酸、苯甲酸時,可在25 min內得到檢測結果。其主要原理是在高壓的環境下,利用待測物的流動性進行成分分離作業,是氣相色譜法及液相色譜法的進一步升級,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便捷的特點。高效液相色譜法可分離相對分子量較大、沸點較高的待測物。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具體檢測流程如下。①對所有的檢測樣品進行著色。②進行樣本檢測。若樣本基質較單純,如酒類及碳酸飲料等,即可直接將樣品溶解在水中,并調節好適當的酸堿性,再進行定容、過膜檢測;若檢測樣品中含有雜質等,則需要利用聚酰胺進行吸附,再加熱樣品,加入適量的檸檬酸鈉,保證溶液的實際酸堿值約為6,并再次加入聚酰胺粉末進行攪拌,最終將溶液中的雜質水洗、過濾掉。在去除自然色素時,可充分發揮甲酸、甲醇等溶液的化學脫色特性,待樣本呈現無色透明后,再利用水洗的方式調節樣本溶液的酸堿性,并利用乙醇-氨水混合試劑去除色素,最后進行除氨操作,進行定容、過膜檢測。
2.1.2 離子色譜技術
離子色譜技術具有快捷、靈敏、可同時測得多組樣品的優勢,是分離無機陰離子的主要方式。離子色譜技術對于技術的要求較低,無需進行提純作業,并可在高基體濃度的條件下進行低濃度成分測量,同時不同化合價的同一物質也不需要進行分離,便可同時得到相應的檢測結果,縮短了檢測時間。離子色譜技術的應用有效擴大了食品添加劑的檢測范圍,填補了氣相色譜法及液相色譜法的不足。離子色譜法的主要工作流程是用低電導物質代替淋洗液,降低淋洗液的背景電導性,有效避免添加劑待測液與其他溶質之間發生陽離子交換等問題,同時可將待測液中的陰離子分離出來,便于檢測。
生物傳感器是計算機處理技術及生物傳感技術的綜合應用,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將生化信號轉變為與之相對應的電信號,并利用電子計算機對得到的電信號進行截取、放大、分析,進而判斷樣品中添加劑的種類及含量,具有操作簡便、檢測結果精確的優勢。生物傳感器主要可分為分子識別元器件、信號轉換器、電子測量儀3個部分。其中分子識別元器件對生物傳感器的性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利用不同的敏感元器件制作的分子識別元器件具有不同的性能及優勢[3]。
分子光譜技術將分子在不同狀態下對光線吸收及反射的情況作為主要判斷依據,進而對食品添加劑進行檢測,常見的光譜類型有拉曼光譜、紫外光譜、紅外光譜和熒光光譜等。以面粉檢測為例,技術人員可利用乙醇溶液提取面粉中的過氧化苯甲酰成分,在此過程中,受到過氧化苯甲酰的影響,碘化鉀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單質,可利用紫外線光譜儀測量反應后的碘濃度,并根據化學反應式計算面粉中的過氧化苯甲酰氧含量,以此完成最終的檢測作業。
毛細管電泳技術是食品添加劑檢測中成效較為顯著的重要檢測手段之一,具有靈敏性強、檢測速度快等優勢,受到廣大檢測人員的青睞。例如,在檢測飲料中是否含有苯甲酸、山梨酸等成分時,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膠與碳酸鹽緩沖液混合處理待測樣本,并使其充當膠束相的作用,10~15 min即可得到較為精準的檢測結果,縮短了檢測時間,保障了檢測質量。
流動注射化學發光分析技術是將流動注射的方式與化學發光分析技術相結合,具有靈敏度較高的優勢,可測定食品樣本中痕量及微量添加劑成分。流動注射化學發光分析技術所需的儀器設備相對較少,且檢測分析速度較快,是當前化學檢測領域廣泛使用的技術。例如,若要檢測食品樣本中是否添加有糖精鈉,可利用雙氧水及魯米諾試劑進行操作,其工作原理為糖精鈉可以在酸性環境中與重鉻酸鉀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被還原為正三價的藍色鉻離子,通過顏色的轉變程度可確定檢測樣本中的糖精鈉 含量[4]。
在進行食品添加劑檢測時,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逐漸得到了重視,并在實際的檢測工作中起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當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與計算機技術實現了聯合作業,有效提升了檢測過程的智能化及結果的精準性,同時能夠得到較為直觀的檢測結果,極大地提高了食品添加劑檢測工作的效率。
色質聯用技術充分體現了液相色譜對雜質較多化合物的高度分離能力及色譜的選擇能力,以及色譜聯用的靈活性,是當前發展速度較快的食品添加劑檢測方式之一。在利用色質聯用技術進行作業時,需要提前做好操作流程的規劃,根據不同檢測物的結構信息及相對分子質量靈活選擇液相色譜分析法及氣相色譜分析法,并制定較為合理的參數值。將色質聯用技術與其他檢測方式相結合,可極大地提升食品添加劑檢測結果的精準度。
當前我國的食品添加劑品種較多,且不同類別的食品添加劑其物理成分、化學性質等均存在明顯的差異,增大了食品添加劑檢測工作的難度。由此,在進行食品添加劑檢測工作期間,工作人員應靈活使用檢測技術,并掌握多種添加劑檢測技術結合使用的方法,以提升檢測成效。
食品安全直接影響著我國社會發展的穩定性,而保證食品安全的主要手段就是積極組織與開展各類食品添加劑檢測作業,保證廣大消費者的餐桌安全,為人們的身體健康安全負責。為有效提升檢測技術的先進性、高效性及精準性,就需要加大食品添加劑檢測技術資金投入力度。①各高校要主動承擔起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專業食品添加劑檢測人才的職責。②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需要在設備、資金、技術等方面對檢測部門進行支持,保證食品添加劑檢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升級[5]。
綜上而言,食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物質保障,而各類食品添加劑的出現為我國食品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導致了食品添加劑的濫用,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現代分析技術的應用使得食品檢測工作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良添加劑流入市場及使用過度的問題,促進了食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