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平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 100089)
稿件編輯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但就文字加工而言,主要包括政治敏感、知識內容、語言文字及體例格式四大方面,其中政治問題出現不多,但是重中之重,一旦出版,后果嚴重。書稿和網絡出版材料,尤其是英語語言教學材料的大量編輯工作。在語言文字和體例格式上,因為英語對中國人來說不是母語,不經常用,即使是英語教師和英語專業學生寫英語材料時也難免出錯。另外,由于各大出版社和各種出版物的要求不一,作者交上來的稿件體例格式各異,需要編輯將其統一。因此,從長期的實踐來看,大量的編輯工作是修改、校對語言文字和體例格式,下面用在外研在線產品編校中發現的案例作為參考。
政治敏感問題是編輯工作中的首要問題,主要涉及國家領土主權、大政方針、民族宗教、外交事務、國家榮譽名譽、社會安定團結、倫理公序良俗、他人合法權益等。政治無小事。違法違規、有損國家形象、影響民族團結、破壞公序良俗之類的內容一旦出版面世,自然會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因此,編輯的首要責任是把住政治紅線。
例一
原文:Erik Weihenmayer is a talented athlete and fearless adventurer.Oh, and by the way, he's blind. He's the only blind person to have reached the top of Mount Everest.
修改:將“Mount Everest”改為“Mount Qomolangma”。
分析:珠穆朗瑪峰不能稱為“艾佛勒斯峰”“額菲爾士峰”“埃非勒斯峰”或“圣母峰”,英文不能用帶有殖民色彩的稱謂Everest。因為珠峰位于中國和尼泊爾交界處,稿件中應注意根據語境采用不同的稱謂。在中國境內應稱為珠穆朗瑪峰,英文為Qomolangma;在尼泊爾境內應稱為薩加瑪塔峰(不能稱為薩迦瑪塔),英文為Sagarmatha。行文中可視情況決定是否加括注。
例二
原文:我們希望和老師處好關系,目的其實是讓老師對孩子多一分欣賞和關注。而最能使老師認定一個孩子聽話懂事,需要孩子在校規范自己的行為,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個“有教養、會做事”的乖小孩。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社會對老師的尊重程度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學生頂嘴甚至跟老師動手的事例屢見不鮮。這當中有頗多原因,我想父母沒有做好表率、沒有培養孩子尊師重道的意識應該算其中一個。孩子在家里聽父母討論家長里短,往往就“繼承”了家長看問題、看世界的心態和角度,很多家長自身就把老師看成“服務生”,孩子們又怎么能學會尊重老師呢?當家長們發現孩子們似乎對校規校紀和任課老師們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和尊重之意時,請反思是不是自己沒有起好帶頭作用,是不是缺乏對孩子的正確引導和觀念培養。當孩子能夠做到尊重師長、遵守規章、品學兼優時,家長已然送上了老師們最中意的教師節禮物。
修改建議:整段話改寫或刪除。
分析:“現在社會對老師的尊重程度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學生頂嘴甚至跟老師動手的事例屢見不鮮”等言論不符合我國尊師重教的政治導向。盡管這些不良現象可能是個別“事實”,而且是作為反面材料,但是無形之中加深了這些負能量在學生和家長腦中的印象,也許會起到反面宣傳作用。因此,建議用正能量的語言改寫。
諸如此類的政治敏感問題(或嫌疑)在編輯工作中應該妥善處理,以免出版之后造成不良后果。
人言“編輯是雜家”。優秀的文字編輯也許三教九流、四書五經都有涉獵,甚至爛熟于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理兼通、學貫中西,要專能專、要廣可廣。一般的編輯可能達不到這種境界,但應盡量在自己的編輯領域多涉獵、多掌握。只有有了足夠的知識儲備,遇到此類編輯問題時才能得心應手。
例一
原文:Joining hands with China’s central provinces, Anhui will encourage peace, cooperation, 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benefits.
修改:Joining hands with China’s other central provinces,Anhui will encourage peace, cooperation, 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benefits.
分析:安徽是中國中部省份之一,這是基本常識,所以應在“central provinces”前面加“other”。
例二
原文:由it 引導的主語從句按照主語從句在前的順序翻譯, 例如,“It is good news that our team has won the championship.”譯成“我們隊得了冠軍,這真是個好消息。”
修改:將“由it 引導的主語從句”改為“以it 作形式主語的主語從句”。
分析:it 不是主語從句的引導詞,它是形式主語。例句中主語從句的引導詞是that。這是作者對it 作形式主語這個語法點掌握不牢而造成的錯誤。
稿件大量的編輯工作是語言文字的修改。據不完全統計,其工作量占到了整個編輯工作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英語編輯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是做好英語編輯工作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
例一
原 文:I prefer cheese tea than fruit tea because I like the special flavor of cheese.(相較水果茶,我更喜歡芝士茶,因為我喜歡芝士獨特的風味。)
修改:將“than”改成“to”。
分析:原句子中的“prefer sth. than sth.”的用法是錯誤的,正確的用法是“prefer sth. to sth.”,意思是“與……相比,……更喜歡……”。對prefer 這個詞用法掌握不牢靠的人一般會憑經驗認為什么和什么相比就用than,而英語中諸如prefer 之類的詞表達比較含義時用的是to,而不是than。
例二
原 文:This is similar but more extreme that the projection made by the IPCC 2007 report…
修改: 在“similar” 后面加“to”, 將“that” 改成“than”。
分析:一般跟similar 連用的是to,跟more 連用的是than。to 和than 都不可少。因為搭配不同,每個詞各自的介詞或連詞應該各自保留,比如,the damage to and loss of the goods 中的兩個介詞也都是必需的。
例三
原文:Suddenly,a car came from nowhere and hit Ivan. Ivan lied on the ground, bleeding and finally died.
修改:將“lied”改成“lay”。
分析:動詞lie 有“平躺”和“撒謊”的意思,前者是不規則變化動詞,過去式是lay,過去分詞是lain;后者是規則變化動詞,過去式和過去分詞都是lied。句子中的lie是“平躺”的意思,過去式應是lay。
例一
原文:
●product research basics
●your target customers
●connect with your customers
修改:
●Do a product basic research
●Figure out your target customers
●Connect with your prospective customers
分析:三個列舉項體例格式不統一,建議統一都用動詞短語。此外,如果第二項保留target,建議第三項加prospective;如果第三項不加prospective,建議第二項刪除target,以保持體例統一。


例二行的最后一個字下移,如上例。
了解和熟悉了稿件的編輯問題類型之后,我們就可有的放矢地增強自己在這些方面的能力、素質,以做好編輯工作。
在政治思想方面,編輯應不斷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理論、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自己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筑牢政治理論根基,提高政治覺悟,增強政治自信,為出版審校工作提供政治理論保障。另外,多關注國際國內時事、了解國家方針政策、關注行業發展動態。政治敏感導向問題是新聞出版的首要問題,是編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編輯應加強政治素養錘煉,做到對于政治“紅線”堅決不觸碰;對于“黃線”問題,做到判斷相對精準;對于“藍線”以上問題,在保證科學性、邏輯性、知識性、語言性正確的前提下讓其能正式出版,以符合國家“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指導方針。總之,編輯應堅持學習黨的政治理論,夯實政治理論基礎,以保證出版物的正確政治導向,避免出版內容的政治問題。
編輯要拓寬知識面,首先是大量閱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道出了閱讀的重要性。“讀書要像金字塔,要能廣博要能精”(胡適)告訴了我們閱讀的方法。編輯應向著“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境界努力。對于自己專業方面的書應精讀,鉆研得越深越透越好,而對于非專業方面的書應盡量多涉獵、廣瀏覽。瀏覽大百科全書是擴大知識面的一條重要且有效的途徑。
科技發展擴大了人們的閱讀內容、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提高了人們的閱讀效率。網絡科技和數字出版日益發展的當下,編輯不僅可以看紙質書,還可以瀏覽網頁;不僅可以讀書,而且可以聽書;不僅可以在學校、單位或家里正兒八經地利用整塊時間讀,還可以在車上、路上利用碎片化時間讀或聽。也就是說,現在編輯獲取知識、拓寬知識面比以前更方便、更快捷。
其次是多實踐。俗話說“實踐出真知”。編輯不是只會紙上談兵,都是實踐行家。實踐得越多,知識面就接觸得越廣,編輯經驗也就越豐富。
再次就是多向經驗豐富的編輯請教。“老編輯”相對來說接觸的書稿更多,見過和處理過的問題也更多,編輯多向他們請教,可以實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效果,避免自己多走路、走彎路,從而可更快速地學到相關的編輯知識。
練好語言基本功要做的事情很多,下面就英語基本功談幾點看法。
英語基本功主要包括詞匯和語法。詞匯主要靠平時多記多用。就跟與人打交道一樣,見面多了也就熟了。
語法學習主要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首先掌握五種最基本的句型,即主語+不及物動詞、主語+及物動詞+賓語、主語+雙賓動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主語+系動詞+表語、主語+及物動詞+復合賓語,它們是理解英語句子尤其是復雜句結構的基礎。再長再復雜的句子都可通過去除修飾成分找出句子的主干,也就是說,可以縮減成以上五種句型之一。提綱以挈領,找出句子主干之后,整個句子就好理解了。
其次是熟悉英語16 種時態,尤其是比較常用的幾種,如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等。
再次是攻克不定式、分詞(包括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動名詞等幾種非謂語動詞的區別和用法,以及各種詞類在句子中的語法作用。
最后是諳熟虛擬語氣、主謂等句子成分一致關系、倒裝、強調、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的用法等。英語語法掌握牢靠、句子結構理順到位,就會減少甚至避免一些誤改誤判,確保稿件行文正確和規范。
出版物的使用對象是讀者,體例格式的統一和排版設計的優化都是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減少視覺疲勞,增強閱讀體驗。一般稿件體例格式比較統一,編輯只需微調。英文排版編輯應稍加注意的是:英文單詞有長有短,長的可能有十幾個字母,短的只有一個字母,一般兩個字母占一個漢字的寬度,所以英文版式里很少有單字成行的現象。但是在兩端對齊時有可能出現單詞松散現象(即字母隔距大)。總之,體例格式相對統一,符合出版標準和閱讀習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