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娟
(中視科華有限公司北京技術服務分公司,北京 100055)
虛擬技術是通過計算機生成的一種虛擬環境,體驗者可以從多個角度,以及不同的感官感受三維空間,在空間上實現了有效的轉換。這就給傳統的電視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現有的電視媒體的制作,更是對電視媒體工作者造成了沖擊,電視媒體工作者要把握機遇、直面挑戰,為我國電視媒體行業的建設添磚加瓦,進而促進我國電視媒體對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創新性應用。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就已經引入了虛擬現實技術,實現了二維向三維的轉變。到目前為止,這項技術已經和諧地融入到各類的電視媒體中,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入,二維的演播形式越來越少,更多的是三維演播。在國內第一個應用虛擬演播室的電視媒體是中央電視臺2010 世界杯的直播,演播室中是三維虛擬的模型,比如參賽隊伍、賽場等,還可以與主持人進行實時互動,讓受眾有了一種新奇壯觀的視覺體驗,欲罷不能,緊接著北京、上海等地的電視臺都采購了虛擬現實技術的設備,以期將虛擬現實技術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媒體技術中心,給受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隨后,各個電視臺見時機已經成熟,紛紛效仿購進設備,希望能夠提高收視率。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財經新聞等電視媒體可以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更好地展現節目內容,呈現更好的節目效果。相信用不了多久,國內的電視媒體會更加嫻熟地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給受眾創造出更好更多的虛擬效果。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按內容、應用和特征進行多種分類,而根據特征進行分類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是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這種技術是需要部分另外的設備來完成的,結合設備數據,計算機整合之后就能生產虛擬世界,為人機交流提供了可能性,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二是桌面式的虛擬現實技術。就是讓顯示器把已經準備好的虛擬現實技術畫面展示出來,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在觀看時獲得更好的體驗,在人機交互過程中需要借助另外的觀看設備以及控制端來觀看虛擬現實技術合成的畫面[1]。三是分布式虛擬現實技術。是指可供多人同時參與的技術,通過網絡把很多人連接到一起,在同一個虛擬世界里相遇交流的技術,其在教育、建筑和電子商務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四是增強現實式虛擬現實技術。就是在計算機的幫助下,把想要組合的畫面場景依次放入一個空間,有計劃地重新組合,直到做出滿意的三維畫面,人們可以欣賞設備處理過的畫面,在視覺和精神上給受眾帶來震撼。由于這項技術可以重現場景,為畫面效果要求高的旅游行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1.虛擬演播室
虛擬演播室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將虛擬出來的背景和道具利用視頻合成技術與真人合成達到真人與背景道具相融合的技術。仿佛人物真的置身于那個情境當中,傳統的演播室風格是比較固定的,最初裝修成什么風格,后期就只能是這個風格,不能輕易改變,而虛擬演播室就沒有這種顧慮,因為虛擬演播室里有真實的演播布置和綠箱或者藍箱,可以通過計算機技術將事先做好的虛擬場景直接與綠箱進行重合,使得演播人員就像親臨在虛擬場景中主持一樣,虛擬演播室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定制各種各樣的節目風格,根據不同節目的要求來制作不同的背景[2]。虛擬演播室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支持各種各樣的節目內容進行無限次數的場景變化,與演播人員可以更好地進行配合,由于不用提前準備場景和布置道具,這不僅節省了制作的成本,而且也為節目的編排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
2.虛擬現場
虛擬現場技術和虛擬演播室技術都是在虛擬現實技術中發展而來的電視節目制作技術,是影像合成史上的一次創新。虛擬現場技術是在實景區執行的,也不用摳像,因此虛擬現場技術優勢更大,更適合實景節目的創作。虛擬現場技術是由圖形創造系統,攝像機跟蹤系統以及圖形工作站組成的。在傳統的電視媒體中,新聞信息其實就是畫面與文本的結合,兩者缺一不可,剩下哪一個都會缺少說服力,不能吸引受眾,所以要想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新聞現場模擬就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新聞事件發生的場所進行模擬和還原,這可以更好地展現發生事故時的現場環境,畢竟一些場所是難以拍照或者是無法展現的,這種方法就可以讓受眾更直觀地了解新聞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例如,《朝聞天下》節目就對美國黃山發生的超級火山爆發進行了深度報道,由于火山爆發所波及的范圍廣且影響深遠,便采用了虛擬現實技術進行了報道,這在當時是非常轟動的。報道中對火山爆發時的現場進行了模擬,同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了地震波的運動方向和巖漿的流向,在這種情況下,受眾可以更清晰明了地看到火山爆發的原因以及波及的范圍。不僅如此,新聞報道中還可以根據新聞的現場進行實際的模擬,比如交通事故的模擬或者是災害搶險的模擬救援。這種方式能更生動形象地給受眾解釋新聞發生時的具體情況,提高收視率的同時,還能加深受眾的印象。虛擬現場技術要以簡潔直觀為主,在考慮到場景中各種元素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虛擬現場技術的優勢,更好地達到與實景融合的效果。
虛擬演播室,對于現在的電視媒體領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國內大多數電視媒體都擁有虛擬演播室系統。最初,虛擬現場技術就是在新聞報道中使用,由于節目效果特別好,所以很多綜藝節目也開始使用虛擬現場技術,節目播出時,內容上的豐富多彩,以及節目效果的多樣化都激發了人們極大的興趣,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綜藝沒有視覺沖擊感的遺憾。如今,這兩種虛擬技術的結合更是勢在必行,只是不同的節目側重點不同。
1.新聞類
新聞類的節目對于圖片、影像以及現場報道與演播室的連接是非常看重的,虛擬演播室就滿足了這種新聞類節目的訴求,不僅場景轉化變得更加迅速,而且對于很多專業性強的新聞,形象地展示出來,可以提高受眾的信服力。虛擬技術可以更好地展現新聞事件發生時的過程,由于新聞的突發性,使得很多現場都不能被拍攝下來,要想了解當時發生的狀況,只能通過周圍人的口述來還原過程,然而有了虛擬技術的支持,新聞類節目現場就可以在演播室內被重現,更好地還原當時發生的事故,對于一些破壞性大的災害,可以用虛擬技術還原并展現事故即將發生的路徑,用這種方式可以起到警示人們的作用[3]。
2.氣象類
在氣象類電視節目的播報中,虛擬演播室可以虛擬出各類天氣效果,將臺風、冰雹、暴雨等虛擬的天氣環境與三維物件結合,將當時的天氣情況真實地呈現在受眾面前。這些三維立體的畫面,不僅可以作為背景也可以作為前景出現。我們可以將立體云圖和地面天氣圖置于主持人身側,或者讓主持人穿梭在立體圖形中,增強節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虛擬演播室還可以實現主持人與各類天氣展示板的互動,結合背景圖片介紹當地的天氣情況。
3.娛樂類
近年來,娛樂類的電視節目也都應用了虛擬技術,通過燈光以及展示的畫面,給演員們營造一個良好的舞臺氛圍,打造僅靠傳統燈光難以達到的效果。對比其他類型的電視節目來說,娛樂性的電視節目,尤其是重大的晚會,表演空間更大,觀眾也更多,虛擬技術的應用難度也更大,所以為了達到舞臺效果,會搭配多種的美術設計綜合呈現,這個時候,虛擬現場技術就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它可以實現場景的無縫銜接和真假現場的不斷轉換,給觀看節目的受眾帶來一場完美的視覺盛宴。利用虛擬技術把真實人物和虛擬人物在同一時空的交流場景變為現實,制造了一真一假的舞臺效果,這種技術的創新以及應用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4.體育類
近些年來,體育類的電視節目也都逐步開始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在比賽的直播過程中,虛擬技術的應用,使整個畫面鮮活起來,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最大程度地呈現比賽的詳細信息,包括運動員的個人信息、比賽場地的地理位置,以及運動員的得分情況等。有了虛擬現實技術的實時畫面和慢鏡頭回放效果,在比賽過程中,主持人介紹比賽情況或者介紹這項運行時也可以更加從容仔細[4]。虛擬現實系統還可在體育或者戶外活動中將虛擬的廣告牌加入到現場,使得廣告的大小和位置不再受場地的約束。
5.軍事類
在軍事類的電視節目中,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無疑增加了節目看點,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將受眾帶到戰火紛飛的現場,感受戰爭的激烈,兩軍對峙時的緊張,讓受眾不自覺地將自己帶入其中,產生較強的參與感。也可以將我國最新研制的各種戰斗機、航母和作戰武器立體地呈現出來,讓受眾直觀地感受到我國軍事實力的強大,了解我國的軍事現狀,普及簡單的軍事知識,提升國民的國防教育水平。
6.教育類
根據現在的狀況,教育電視節目基本可以分為專業性較強的科研類、難度中等的教學類和普通的科普類教育節目,目前應用虛擬現場技術最多的還是科普類的節目,可以模擬教學的環境,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為立體畫面,使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各個學科的魅力,在虛擬現場技術中,文科教學可以搭配具有歷史感的場景還原歷史畫面,理科類的教學可以搭配科技感的場景。虛擬環境和教學氛圍相結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老師的教學內容,寓教于樂。
江蘇衛視的欄目《新聞眼》,啟用最新的虛擬現實技術,將欄目的整體形象進行了改造。在技術層面,欄目組引進了完備的硬件系統,將動畫理念加入到播報的畫面當中。《新聞眼》依據不同的新聞事件創設不同的動畫場景,在還原新聞事件的過程中,虛擬現實技術為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吸引了受眾的目光,給受眾以震撼的體驗,在引發受眾共鳴的同時,也顛覆了傳統節目的形式。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不僅讓類似于《新聞眼》這種老牌的新聞節目煥發了新的生機,而且還令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虛擬現實技術的參與使電視節目創造出終極的精彩成為了可能。例如,在歌唱類節目中,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復刻了許多頂級歌手生前的景象,促成了跨時空演唱的場景,這些場景都成為了電視史上不可磨滅的印記。例如,法國的著名歌唱節目《只在今夜》,在節目播出過程中,眾多歌手輪番上臺,帶來數首經典曲目。與其他節目不同的是,這檔節目會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將歌手的親人、朋友的影像進行復原,讓其在臺下觀看歌手演唱,與歌手進行互動,虛擬現實技術使得在電視節目當中人與人之間的交互變得更加真實,交互方式也變得更加多種多樣,為節目營造出亦真亦幻的場景,既達到了向經典致敬的目的,又使得節目具有輕松愉悅的氛圍,為這場穿越時空的相遇展現出了獨一無二的風采,這種簡便的、直觀的交互方式,不僅使得電視節目的參與者感受頗深,而且也使得電視機前的受眾感受到了電視節目的變革。
早期的電視節目作為黨和政府進行思想宣傳的重要工具,是不需要考慮受眾的心理需求的,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電視的功能發生了轉變,逐漸變成以娛樂大眾為目的。可以說,隨著虛擬技術在電視節目中的滲透,電視節目在制作方面有了更加精彩的表現。越來越具有觀賞和文化價值的節目包裝,多元化、多角度的虛擬現實場景,不僅豐富了電視節目的內容和形式,而且還使得電視節目的畫面更加精良。同時,虛擬技術在電視媒體行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不限于節目的類別,也不限于節目的內容,無論是哪種節目都可以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其中。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加入,受眾的視覺體驗得到更大的提升,不僅將生硬的內容變得動態化、形象化,而且還使得受眾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節目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受眾不僅從電視上獲得內心的滿足,虛擬現實技術還為受眾提供了線上的評論系統和平臺,受眾可以借由此平臺表達對于節目的意愿和意見[5]。制作方也能借由該技術收集受眾的想法,對受眾的要求進行動態分析,使得制作方在后續的節目制作中可以迎合受眾的需求。電視節目和受眾之間能形成緊密的閉環和良性的互動,滿足了受眾觀看世界、緩解壓力、探索未知、學習知識、表達內心的需求。同時,受眾也能從節目當中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虛擬現實技術的加入為電視媒體行業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多的表現形式。隨著科技的發展,虛擬現實技術還會不斷地深入到電視媒體的發展中來,為電視媒體呈現更好的節目提供助力。虛擬現實技術在各類電視節目中的應用充分體現出了它的價值,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為節目的創作和表現增加了可能性,從而進一步推動虛擬現實技術在電視媒體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