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榮華

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單元內容進行知識整合,以統一的單元主題開展教學,可以利用每一單元學習內容整合與重構,促使學生提升語文素養、提高語言能力。整合單元主題知識,使得課程學習目標、內容、過程等環節形成一個完整有機體,并借助連貫性教學,幫助學生整體上掌握該門學科的知識點,逐步學會綜合性理解、合理性應用。文章從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現狀出發,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第四單元為例,深入探究分析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的實踐對策,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質量和水平。
一、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現狀
(一)教師認同感有待提升
隨著新課程改革推進,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教師應當積極在教學中革新思想,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強化其語文學習能力。可就目前大部分語文教學實踐情況看,一些教師并未認識到單元主題教學重要性,導致單元主題整合教學停留在表層,對學生深入理解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造成不利影響。
(二)語文實踐創新性明顯不足
在語文實踐課中,想象力、創新能力培養是單元主題教學重要目標之一,教師借助單元主題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發現美、創造美,并樹立正確語文觀。但受到傳統單一固化的教學思想影響,一些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中,欠缺實踐課程,未能有效培養學生想象力、創新能力,不僅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造成不良影響,而且阻礙了學生良好創新思維的形成,不利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三)教學模式相對單一
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豐富有效的教學模式可以調動學生興趣,深入理解語文知識,但大部分語文教師還在沿用以往老舊“灌輸式”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興趣不高、學習欲望低,更談不上語文思維、語言能力的提升,缺乏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以致于無法滿足不同學生對多元化語文學習技巧的需求,嚴重影響學生語文創新、發展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整合單元主題教學具體實踐
在第四單元整合教學中,主要設計了如下具體的教學內容:
(一)課前有效預習
本單元主要學習《精衛填海》《普羅米修斯》《盤古開天地》。教師可以整合這三篇課文內容,明確“神話故事”主題,而后鼓勵引導學生進行課程預習。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采取動畫方式導入學習內容,并讓學生閱讀單元學習導讀內容,嘗試著總結、歸納單元知識主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讀通、讀順、讀對課文內容,這一過程中教師不限制學生閱讀的方式,既可以自讀、互讀,又可以抽讀、小組讀等方式。在學生閱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著總結每篇課文內容并提煉中心思想,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分享課文讀后感受,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預習中,為學生制定單元預習達標單(如表1),并要求學生高聲通讀全文,標記喜歡語句和問題,帶到課堂上向教師求助。
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整合教學過程中,通過整合單元教材內容,使得課堂教學更為有效。通過學習前置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預先了解所學新內容,有利于增強課堂學習效果。對此,在設計單元主題整合教學預習任務時,教師需要改變以往單一的預習方式,而是全局統籌課文預習任務,提高預習有效性。
(二)帶領學生精讀課文
在精讀課文前,教師需要明確單元教學目標,使學生感受古代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點。同時引導學生結合想象描寫人物,并感受神話故事中人物神奇,體會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以及普羅米修斯這些神話人物的堅強不屈、堅韌不拔等精神。此外,在精讀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運用對比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神話故事中的道理,為日后學生運用想象寫故事、抒發自身感受奠定基礎。
為提高精讀效果,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小組,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閱讀成果。同時,學生在小組中可以提出質疑、補充,相互合作,有助于學生思維碰撞,增強語文學習能力。而在評價中,教師也需要以小組為單位,使得學生在共同學習、共同展示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三)開展閱讀分享活動
基于“神話故事”主題單元教學,教師可以組織開展閱讀分享活動,可以為學生推薦《布農族的月亮》《比干訪微子》《王母洞的傳聞》等。首先,鼓勵學生自主閱讀,通過閱讀題目,大膽猜測閱讀內容,從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神話故事進行閱讀,并在閱讀后與同學交流、分享讀書收獲。其次,教師可以開展以小組為主體的閱讀活動,通過講故事、演故事等多種形式,增強學生閱讀收獲。最后,教師可以挑選出優秀作品,并在班級內展示分享。通過閱讀分享的方式,學生可以加深對神話故事的理解,同時此種自由閱讀方式、小組合作閱讀結合的模式,更能使學生感受單元學習的樂趣。
(四)借助讀寫結合鍛煉學生寫作能力
基于“神話故事”主題單元學習,教師可以開展讀寫結合活動。引導、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編寫故事,完成習作“我和_____過一天”。在寫作前,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注意人物語言描寫的具體化、生動化,注重細節刻畫。此外,在引導學生進行神話故事創作時,不僅要豐富自己的想象力,而且要通過故事揭示一定的道理。這就需要學生熟悉故事,明確故事中的人物、背景、寓意等,而后發揮想象力,重新編寫新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融入道理,比如贊揚人物身上某種品質,或者反映人生道理。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寫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思維,逐步增強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三、小學語文整合單元主題教學實踐效果
(一)有利于開拓學生思維
與以往按照課文順序開展的常規化教學模式相比,按照單元整體教學思想整合相關語篇學習的主題化教學模式,在內容、形式上更為豐富。以往課堂中教師主要帶領學生逐字逐句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結合課文實例引導學生了解掌握語言表達方式、修辭藝術,此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不利于提升語文學習能力。但在課程主題整合思想下,教師將相關主題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可以更好地拓展學生思維,促使學生掌握多種語言表達方式、修辭藝術,同時可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二)強化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密切聯系日常生活是新課程教學改革重點,而開展單元整合課程,可以更好地融合教學與生活,落實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學思想,使得學生在知識學習中可以感悟人生道理,在對人生反思中提高語文素質。例如:本文研究的“神話故事”主題單元教學,與以往單篇教學相比,單元整合課程更加注重課文材料的梳理,強調單元課程整體性、實踐性。同時,學生通過神話故事的閱讀、學習,可以從中獲取知識,感受不同神話人物的人格魅力,提高學習興趣。借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人物身上的品質,并逐步內化成為自身品質,助力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和思維品質。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