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軍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而語文核心素養是在學生不斷參與語言實踐活動中逐漸提升的。寫作是一種典型的語言實踐活動,為學生的語言組織、運用、表達提供了空間。微寫作作為一種新型的寫作形式,培養學生微寫作能力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基于此,本文對微寫作進行簡要概述,分析高中生微寫作能力培養的價值,進而具體探討高中生微寫作能力培養的實踐策略,以提升高中生寫作水平。
微寫作是寫作中的一種,具有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的特點。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改革中,要求教師重視微寫作教學,強化對學生的微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微寫作能力,從而為學生的大作文寫作奠定基礎。但是現階段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對微寫作的認知存在不足,未能將微寫作教學、指導、訓練作為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內容,沒有重視對學生微寫作能力的培養,也未能掌握微寫作訓練方法,影響學生微寫作能力的發展。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加大對學生微寫作能力培養的研究,采取有效的培養方法,提升學生的微寫作能力。
一、微寫作概述
微寫作是一種新型的寫作形式,因此其本質與常規寫作相同,都是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而與常規寫作不同的是,微寫作具有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的特征。微寫作作為一種新型的寫作形式,關于其起源有著不同的說法,有的學者認為微寫作在古代就存在,如唐詩、宋詞以及《詩經》等都屬于微寫作。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微寫作起源于微博,是新時代發展下的產物。通過對古代詩詞歌賦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分析,均符合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的微寫作特征,而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微寫作的形式與內容更加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微詩歌”這一類別。由此可見,微寫作這種寫作形式自古就存在,只是到了新媒體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特征。
微寫作的特點主要包括:篇幅短小,語言精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旨鮮明,結構完整;貼近生活,應用廣泛。從微寫作的特點可以看到,雖然微寫作在篇幅上較為短小,但是并不影響內容的豐富與結構的完整。與此同時,微寫作在內容上與現實生活比較貼合,涉及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寫作形式上也相對靈活,可見微寫作兼具實用性與靈活性。廣義上,微寫作的范圍可以是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等形成的文字記錄,沒有特定要求,也沒有特定命題,可以是日記、書信、摘抄、隨筆、札記,甚至可以是順口溜以及山寨詩等。然而,也有部分學者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對微寫作進行了范圍界定,認為微寫作是與常規寫作不同的寫作形式,字數應該在200字左右,要具有明確的主題,語言精練。
二、高中生微寫作能力培養的價值
(一)有利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微寫作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關鍵環節,培養學生的微寫作能力對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有重要價值。在微寫作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微寫作的方法,并組織學生進行豐富的微寫作訓練,微寫作訓練屬于一種典型的語言實踐活動,需要學生運用語言知識和表達技巧將個人的思想見聞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呈現出來。學生作為微寫作主體,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微寫作訓練,選擇自己喜歡的和感興趣的寫作主題,收集整理貼近生活的寫作素材,運用已經掌握的語言知識和寫作技巧表情達意。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微寫作能力,而且提升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此外,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借助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清晰準確地表達個人思想和情感,培養了自己的個性,實現了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二)有利于助力高考大作文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項重點和難點,高考中的作文分值較大,而在日常繁重的教學工作和學習壓力下,教師和學生都無法抽出足夠的時間進行大作文的指導和訓練,導致學生高考大作文很難取得理想的分數。而在培養學生微寫作能力的過程中,由于微寫作篇幅短小,可以隨時隨地組織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而且微寫作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學生可以針對自己在大作文寫作中的薄弱部分進行針對性訓練,可以扎實學生大作文寫作的基本功。微寫作在助力高考大作文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訓練耗時段、內容豐富、形式靈活,教師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根據高考大作文的相關要求為學生設置微寫作訓練任務,學生在長期的微寫作練習中逐漸掌握語言運用技巧,能夠巧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從而在大作文寫作中可以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論述,不僅不容易出現跑題、偏題的現象,而且語言表達更加精練、準確。總而言之,在培養學生微寫作能力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掌握多種寫作技巧,并在高考大作文寫作中靈活運用,充分體現了微寫作能力培養在助力高考大作文方面的積極作用。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思辨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是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不僅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也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需求。從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缺乏準確認知和重視,未能掌握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方法,導致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存在淺表化現象。微寫作在培養學生思辨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是因為微寫作在內容上比較貼合現實生活,通常情況下,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時,都是引導學生圍繞當前社會生活中比較受關注的事件、現象、話題等進行思想觀點的表達,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語言表達的邏輯性,這樣一來,學生在微寫作訓練中不僅能夠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更能發展自身的思辨能力。在微寫作能力培養過程中,要求學生的寫作內容具備一定的深度,能夠對事物有真實的認知,并通過發現、實證、推理、批判等認清事物本質,不僅在形式上滿足短小精悍,在語言表達上滿足精準凝練,在內容上也要符合客觀事實、融入真實的思想情感,從而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惡的能力,使其思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高中生微寫作能力培養的實踐策略
(一)合理命題激發微寫作興趣
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微寫作能力要從興趣激發入手,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微寫作語言實踐訓練活動,逐漸掌握微寫作技巧,提升微寫作能力。能夠切中學生興趣、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命題是驅動學生主動參與微寫作學習的關鍵,因此,教師可以從合理設置微寫作命題著手,立足以生為本理念,圍繞學生的現實生活和興趣需求合理設置微寫作命題,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寫作,感受微寫作的樂趣。教師在微寫作命題之前,要對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有所了解,深入學生的現實生活,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命題的切入點,確保微寫作命題生動鮮活,結合學生生活中比較關注的話題和熱點事件等設置微寫作題目,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搜集豐富的寫作素材,能夠激發學生的微寫作興趣,降低微寫作難度,也讓學生在微寫作過程中回憶生活點滴,記錄生活中的美好,收獲幸福感。圍繞學生的生活命題,構建微寫作與生活之間銜接的紐帶,必然會讓學生感受到微寫作的快樂,也能讓微寫作內容有聲有色。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結合學生興趣點進行微寫作命題的同時,還要注重拓展命題新意,也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挖掘新奇之處,不斷提升微寫作命題的新穎性,更具新意的命題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其微寫作能力。
(二)創新方法強化微寫作訓練
培養學生的微寫作能力離不開持續的訓練,而傳統的寫作訓練形式單一枯燥,缺少對學生主體的考慮,也未能將能力培養作為訓練的核心目標,導致寫作訓練效果不理想。在基于微寫作能力培養的寫作訓練中,教師要注重訓練方法的創新,強化對學生微寫作訓練的效果。雖然微寫作篇幅短小,但是具備結構完整的特點,因此,學生在微寫作時一定要注重對整體結構的合理規劃,合理設置分段,使篇幅更美觀。為了使學生準確掌握微寫作結構布局的方法,教師可以采用分段訓練的方式指導學生微寫作技巧,如“從局部到整體”的訓練方式,培養學生微寫作的謀篇布局能力。第一,句子練習。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句子練習,提升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學生在微寫作中用詞精準,語句結構完整。第二,段落練習。在段落練習中主要指導學生掌握并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如排比、比喻、象征等,對句子進行擴展,使段落內容豐富、結構完整,提升文章的飽滿度。第三,整體練習。整體練習就是對文章各部分結構進行合理連接,如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連接要具備邏輯性,確保前后順序正確。分步訓練法能夠讓學生穩扎穩打地掌握微寫作技巧,提升微寫作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微寫作訓練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隨時展開微寫作訓練。例如,在《沁園春·長沙》閱讀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欣賞詞句,感受詞人在語言運用與表達上的精妙之處,然后讓學生選擇詩詞中所描寫的一處場景進行擴充,完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微作文。讀寫訓練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閱讀材料中的寫作技巧與表達方式的同時,及時在微寫作中進行運用,對提升學生的微寫作能力有重要幫助。
(三)巧設支架提升微寫作能力
培養高中生的微寫作能力,需要學生掌握微寫作的方法和技能,通過強化訓練鞏固學生的寫作基礎,最終使學生在沒有教師幫助的情況下獨立完成微寫作任務,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在對學生進行微寫作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立足學生現有的寫作基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微寫作水平,構建多樣化的“支架”,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微寫作能力。比如,在微寫作教學中,教師結合具體的寫作任務為學生構建情境支架,在吸引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引入寫作中心;構建問題支架,借助問題驅動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其寫作能力;構建范例支架,彌補學生生活經驗的不足,不斷拓寬學生視野。例如,在“擬寫新聞評選標準”這一主題微寫作教學中,教師首先立足語文教材為學生構建范例支架,結合微寫作主題,選取部編版高一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的《喜看稻菽千里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將獲得者袁隆平》和《“探界者”鐘揚》等課文,為學生提供寫作的參考范例。其次,教師為學生構建圖表支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根據表格信息提示對范例中人物的相關事件進行梳理,提煉出關鍵信息。再次,教師為學生構建活動支架,鼓勵學生參考通訊報道的內容,自主選擇合作伙伴完成對人物采訪的模擬,借助提問、回答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最后,教師為學生構建評價支架,要求學生圍繞優秀新聞評選標準完成微寫作任務。
(四)優化評改,提高微寫作水平
傳統的作文評改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將寫完的作文交給教師,教師統一批改,這種評改模式缺乏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不利于發揮作文評改的優勢。因此,在培養學生微寫作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優化作文評改方式,充分利用多新媒體平臺,如QQ、微博、微信等,為學生搭建微寫作評價交流平臺。學生完成微寫作任務后,將作文上傳到新媒體平臺,教師和學生共同閱讀,學生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交流互動,相互批改,發表自己對他人作文的觀點。家長也可以參與線上評改活動。學生綜合大家給出的意見對作文進行修改。這種微作文評改方式更具有時代性,能夠提升評改效率,實現微作文的多主體評改。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線上投票,為喜歡的作文點贊、轉發等,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有人關注、有人評價、有人轉發,更能激發微寫作熱情。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師要對微寫作內涵有準確認知,了解微寫作的特點,認識到培養學生微寫作能力對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助力高考大作文以及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等方面的重要價值,積極轉變傳統的寫作教學理念,重視以生為本,激發學生對微寫作的興趣。同時,教師要改進傳統寫作訓練方式,立足學生微寫作能力發展需求,創新微寫作訓練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提升其寫作素養。此外,教師還要設置支架,發散學生微寫作思維,培養學生的微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