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實務》
作者:許國彬,高云堅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4793-2
出版時間:2015 年9 月
定價:36 元
紅色資源是具備極高鮮活與靈動性的教育資源,而高校學生黨建不僅是增強學生綜合能力主要渠道,更是進一步鞏固黨執政地位的重要舉措,兩者在價值取向、理論依據及教育內容等方面的發展存在諸多耦合,這將為人們探討紅色資源應用于高校學生黨建的可行性奠定理論基礎。紅色資源是能充分展現中華民族處于不同時期所形成偉大精神、信念的元素,其所蘊含豐富文化內涵可全力促進高校黨建工作水平的提升,現實意義極佳。由許國彬、高云堅共同編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實務》一書,認為高校作為開展黨建工作、培育高層次優質黨員的主要場所,必須全面發揮其培育與發展黨員的積極作用。基于此,本書深切探析與研討了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發展實際,力求通過所獲理論成果深化大眾對高校學生黨建發展實務的認知,以便為人們深析紅色資源在高等教育中的發展形勢提供正向理論指引。
本書從宏觀與微觀兩層面講述了國家政黨知識與黨的發展歷史,培育與發展黨員、對黨員實行進一步教育工作的實操性知識等內容,并以輔助高校更加全面、系統化開展針對性學生黨建工作為目標,對本書整體理論框架與內容結構進行設計與編寫:一方面,該書理論框架具體設計與構建,參照了當代高校黨課建設、發展要求與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育特征、規律及需求,與現代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和黨建發展方向存在極高契合度;另一方面,微觀實操性知識與宏觀黨史理論的切入點作用,能促使書中所述內容可操作性、統一性得到有效加強,進而為切實提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發展效率帶來實效性指導意義。
國家豐富紅色資源體系中,包含了黨和國家、人民群眾在社會不同改革發展時期內共同創造的眾多先進文化,不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彩且優秀的多元革命精神,還積攢了濃厚文化、歷史底蘊。由源起層面分析可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引進紅色資源具有極重現實意義:一方面,紅色資源中所富含先進文化與優秀民族革命精神、信仰理念,不但是國家構建完整文化鏈的重要基礎部分,也是擴大紅色文化傳播范圍、加深學生對國家革命史的認知的關鍵要素。所以,紅色資源的融入能為增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效果奠定文化認知基礎;另一方面,實際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的紅色資源,極大程度上充分體現出中華民族先輩崇高信仰理念、愛國情懷,是能全面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忍不拔、努力奮的意志,視死如歸、不畏艱難拼搏品質的重要因素,其所具備強烈感染力與號召力,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思政意識與發展路線。
綜合上述內容來看,各高校可參考下述要點促進紅色資源在學生黨建中的融合運用:第一,利用紅色文化創建特色教育課堂,加深紅色資源在學生黨建中的運用發展。教師開展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時,應有意識地將相對應紅色文化引進課堂教學內容體系中,讓學生能在接受專業思政教育過程中,通過眾多紅色文化樹立正確思政意識與精神信仰。同時,還可圍繞所引進紅色資源開設相關通識課程,并編寫或選取對應校本教材,從而從實質上促進紅色資源的貫徹運用。第二,結合院校與學生發展實際開展多元化紅色實踐活動。針對性實踐活動是促使學生認識紅色資源發展本質,使其能真正體會到豐富資源中所包含精神、意志的重要形式。因此,高校既可在現有條件支持下組織開展多元黨建實踐活動,深化學生和黨員對紅色資源發展實質的理解,也可通過科學手段構建體驗式教育與實地調研等黨建模式,以增強學生黨建水平。第三,通過合理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形式,創新學生黨建工作形式。高校可借助互聯網與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優勢,創建符合新時代發展潮流的黨建工作與教育平臺,如將紅色資源制作成動畫與視頻等影像形式,開展新型紅色文化競賽活動,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進而增強院校學生黨建系統實踐運行的時代性和實效性。
總之,由三維向度出發,可明顯知曉紅色資源在高校學生黨建中的滲透式發展,對增強高校學生黨建水平有極重積極作用;筆者在開展2022 年邯鄲市政研會立項課題“高校思政教育視角下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的現狀與對策研究”(HDSZKT-2022028)時,也提出強化學生黨建效率的重要性。所以,高校應加強對紅色資源的開發和運用,以便讓紅色資源促進學生黨建創新發展的價值得以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