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付有祥

臨近兔年春節的和靜縣鞏乃斯鎮艾肯達坂及其周近一直到巴音郭勒高山草原一帶一片白雪皚皚,然而在從其附近的博洛斯臺薩拉溝與鞏乃斯河交匯處和巴音郭勒高山草原距G218線與S321線交界10公里處雙向鑿入的艾肯隧道內卻是機聲隆隆,弧光閃閃,作業車來回穿梭,建設者忙上忙下,一片搶工搶時加油干的火熱景象。
艾肯隧道是國道218線那拉提至巴侖臺公路項目的控制性工程,是一條特長隧道,入口位于鞏乃斯林場附近博洛斯臺薩拉溝與鞏乃斯河交匯處,出口位于巴音郭勒高山草原距G218線與S321線交界10公里處,建成后全長7545米。
國道218線那拉提至巴侖臺公路項目是新疆交通運輸“十三五”規劃“六橫、六縱、七樞紐、八通道”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向北經烏尉高速可達烏魯木齊,向東經托克遜從星星峽出疆,向南經庫爾勒、若羌出疆,是連接南北疆的重要通道和G30線連霍高速的輔助通道。整個項目共設特大橋15座、大橋27座、特長隧道2座、長隧道7座,橋隧比高達37.91%,是目前新疆公路建設項目中橋隧比例高、橋隧建設規模大、工程技術難點多,施工環境復雜的一項工程。新疆交投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體、華邦建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建設企事業中標這個項目的建設。艾肯隧道就是這整個那拉提至巴侖臺公路項目中的兩座長特長隧道之一。
2023年春節前后新疆有G577線精河至伊寧縣公路項目、國道218線那拉提至巴侖臺公路、G0711線烏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公路、烏魯木齊繞城高速西線工程等一批重點公路項目將施工不“打烊”。
交通建設者們就是這樣在造筑著新疆的交通未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中國西北,位于亞歐大陸腹地,總面積166.49萬平方公里。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共3355條河流流淌于區內山水、漠野和綠洲間。塔里木河全長約2486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博斯騰湖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有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回、柯爾克孜、滿、錫伯、塔吉克、達斡爾、烏孜別克、塔塔爾、俄羅斯等共56個民族的2589萬常駐人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分布于14個地(州、市)共107個縣(市、區)行政區域,國內與西藏、青海、甘肅相鄰,周邊與蒙古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5700多公里,約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交界鄰國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區。
路是新疆的命脈!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開創了新疆歷史發展的新紀元。數十年過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協作、開拓進取,共同書寫了繁榮發展、團結進步的輝煌史章。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本世紀,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完整準確貫徹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將交通運輸確定為夯實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基礎的“四大支撐體系”之首,以東聯西出,立體化、快速化、高效化的大交通、大開放格局為新疆交通發展的方向,開拓我國通往中亞和歐洲的“第四物流通道”,服務國際國內雙循環,助推“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一派交通強區的建設圖景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鋪開。
2012年,中國內地通往中亞、歐洲陸路通道重要組成路段,全長230公里的喀什—葉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是年11月,正線全長374.8公里,穿越“死亡之海”羅布泊的哈密—羅布泊鐵路正式建成通車;
同年12月,線路全長1776公里,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間的第二條鐵路通道,新疆霍爾果斯—哈薩克斯坦阿騰科里鐵路22日開通;
2013年,全長213.9公里的G3013線喀什—伊爾克什坦口岸公路建成通車;
2014年,通往中亞西亞、歐洲大通道G3015線的克拉瑪依—塔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是年8月,主供氣源為中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天然氣,干支線貫穿新疆、甘肅、寧夏、湖南、福建和廣東共10個省、市、自治區,總長度7378公里的西氣東輸三線工程西段全線貫通;
同年11月,橫跨新疆、甘肅、青海,全長1776公里,Ⅰ級雙線,設計時速350km/h的蘭州—烏魯木齊鐵路第二雙線蘭新高速鐵路發車;
2015年,全長428.49公里,連通G3013線喀什—伊爾克什坦口岸公路的G3012線阿克蘇—喀什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同年12月,哈密—額濟納鐵路開通運營;
2017年6月,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間第二條鐵路客運通道霍爾果斯—阿斯塔納鐵路通車;
是月,南連奎北鐵路,東接時尚在建設中的阿富準鐵路,跨額爾齊斯河、克蘭河至“絲綢之路經濟帶”北通道重要交通樞紐阿勒泰的北阿鐵路開通;
是年,中國西部通往歐洲西部間的“雙西公路”國內段G218線霍爾果斯口岸段公路S226線富蘊—可可托海公路通車;
同年,全長178公里,東連華北西通中亞和歐洲,國家高速公路網第七條放射線G7京新高速明水—哈密段公路通車;
2018年,聯通西南和華南的大通道,通過伊爾克什坦口岸與紅其拉甫口岸連接中亞及南亞的G3012墨玉—和田段高速公路通車;
是年3月,若羌機場建成運營;
2019年5月,總長272.79公里,通往中亞及歐洲的第三條鐵路大通道重要節點路段,克拉瑪依—塔城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新疆最后一個地州首府不通火車的歷史被改寫;
2020年,新疆交通運輸“6橫6縱”第一橫重要路段,“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道骨架公路網絡咽喉路段,新疆第一批“四改八”項目之一的G30小草湖—烏魯木齊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同年12月,段長734公里,成都至庫爾勒鐵路北段,庫爾勒—格爾木客貨混線鐵路項目,開通運營;
是月,于田萬方機場建成通航;
2021年,打通京新高速G7“最后一公里”,全長515公里的梧桐大泉—木壘公路建成通車;
同年,全長342.5公里,穿越我國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及準噶爾盆地腹地的阿勒泰—烏魯木齊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2022年,全長294公里,進出疆第三條高速公路大通道依吞布拉克—若羌高速公路開通;
同年4月22日,新疆首個高原機場昭蘇天馬機場通航,伊犁河谷空中環線形成;
6月16日,全長825公里的和田—若羌鐵路開通運營。由是,世界首個沙漠鐵路環線閉環,新疆“三出疆、兩環、兩對外”路網格局基本形成;
同日,我國首座建在塔里木河流域沙漠濕陷性地質機場,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阿拉爾塔里木機場通航;
12月6日,全長417公里,客貨共線國鐵I級,設計時速120km/h的阿勒泰—富蘊—準東鐵路通車運營,新疆四個環形鐵路網絡布局中的北疆環形鐵路率先完成;
12月23日,新疆首個高原機場,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0噸的塔什庫爾干紅其拉甫機場通航;
……


就是這樣,大建設,大升級,大通暢,新疆交通運輸跑出“加速度”。2012年至2022年,鐵路通達所有地(州、市),營運里程達到9091.6公里,公路路網全區總里程2021年達到21.73萬公里。全長1300公里的環準噶爾盆地高速公路和全長2869公里的環塔里木盆地高速公路基本形成,天山北坡城市群率先邁進“八車道”高速公路時代;“大陸橋走廊”“沿邊通道”等一批重點交通建設項目并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路網規模躋身全國第一方陣。G7線京新高速、G30線連霍高速、G0612線依若高速的相繼建成,歷史性地構建了黃河流域及北方區域,西北地區、中原地區及長江流域,西北地區、西南地區與華南區域間貫通國土東西兩端的國內大循環格局。所有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民用運輸機場達到25個,居全國第一,航線達121條,疆內成網、東西成扇、連接亞歐、客貨并舉,以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為核心、支線機場為支撐的“空中絲綢之路”初具規模。郵政快遞營業網點達到3255個、快遞末端網點4312處,所有建制村全面直接通郵。建成“西氣東輸”一二三線、中哈原油管道一二期工程,連通了國內與中亞的油氣管道運輸。
新疆是一片富饒的沃土,境內發現的礦產占全國已發現礦種的88.44%。石油、天然氣預測資源量分別高達230億噸、16萬億立方米,分別約占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和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0%和34%;煤炭、煤層氣預測資源量分別為2.19萬億噸、9.51萬億立方米,分別約占全國煤炭和煤層氣預測儲量的40%、26%。農林牧可直接利用土地面積10億畝,占全國農林牧宜用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草地面積7.80億畝,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名優特產品種多樣,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哈密瓜,小葉白臘、甘草、貝母、肉蓯蓉、雪蓮,以及遍布南疆的紅棗、核桃、石榴、無花果、巴旦木、枸杞等享譽國內外。
而強大的交通讓這一切乘上了時代的快車,憑借地處中亞內陸的區位優勢和自身不斷完善發達、連接亞歐的立體交通體系,全疆上下將自身區域性開放戰略融入國家向西開放總體布局,公鐵聯運、陸空聯運、空鐵聯運和高鐵快運快速發展,鐵路貨物年發送量較2012年增長166.85%。塔里木3000萬噸油田建成,原鋁、工業硅和多晶硅產量2021年分別達到605.9萬噸、144.9萬噸和29.8萬噸,分別占全國16%、43.7%和58.9%;均居世界第一。全疆釀酒葡萄種植面積32.1萬畝,占全國25%。以糧、棉、果、畜為代表的現代農業進入高效優質發展階段。烏魯木齊、喀什等一批區域中心城市日新月異,庫車、鐵門關、霍爾果斯、可克達拉、昆玉等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
同時,新疆又是一片山河壯麗,歷史文化豐富多彩的土地。“塞外江南”伊犁谷地、占全國的42.7%儲量達2.13萬億立方米的塞外冰川、中國陸地最低點艾丁湖,高山湖泊天山天池、人間仙境喀納斯、空中草原那拉提、地質奇觀可可托海等引世界游客翹首。中國“新疆天山”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阿勒泰市被授予“中國雪都”國家氣候標志。在5000多公里古“絲綢之路”南、北、中三條干線上,分布著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等人文景觀,交河故城、樓蘭故城遺址、克孜爾千佛洞等享譽中外;民族風情濃郁,各民族在文化藝術、體育、服飾、飲食習俗等方面各具特色,民族舞蹈絢麗多姿。
新疆各級以已初步形成的“疆內環起來,進出疆快起來”立體化旅游交通體系為支撐,大力推動新疆“旅游興疆”戰略建設,“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驚艷世界。天山地理畫廊等“慢游”線路升級,精品旅游路提速,“坐著火車游新疆”專列和景區直達班線達到135條,14個地州、58個縣市(區)交通旅游服務設施并聯于278個A級以上景區。準噶爾盆地公路環形通道串聯起26處國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和19處國家級及省區級工業園區;塔里木盆地公路環形通道串聯起28處國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形成北疆、南疆兩條區域經濟的主軸線。
極其重要的是,隨著蘭新電氣化鐵路全線通車、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建成、霍爾果斯至阿騰科里首趟國際列車開行、中吉烏公路運輸常態化運行、“中歐卡車特快專線”雙向TIR運輸運行,新疆以“一港”“兩區”“五大中心”“口岸經濟帶”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在時代夯聲中全面推進,經由新疆開通的118條國際道路運輸線連通世界,國家批準對外開放口岸達到20個。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成為集鐵路、公路、管道運輸三位一體的對外開放口岸,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多式聯運物流園等10個貨運樞紐建成運營。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開辟23條線路,覆蓋歐亞19個國家、26個城市,從新疆始發的中歐(中亞)班列以年均55.1%的速度增長,近十年來過境中歐(中亞)班列即達4萬余列,34個邊境縣(市)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2021年,全疆外貿進出口總額242.98億美元,其中出口197.12億美元,進口45.86億美元,同時確保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艾肯隧道最大埋深503.25米,分為左右兩個洞,洞內道路按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80公里。隧道穿越艾肯達坂,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計劃用四年時間建成。建設者們在晝夜奮戰。
新疆和靜縣山區這個季節的最低溫度已降至零下30℃。為保證冬季混凝土達標使用,確保各工序施工質量達標,建設者們采用了蒸汽養生加電暖氣的方式進行施工,并嚴格對照混凝土防凍要求、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熱溫度以及混凝土出攪拌機時的溫度要求,對所有施工機械做好了保溫措施。事實上為了保證混凝土從原材料到成品的質量控制,保障二襯混凝土的強度,還在場站初期策劃的時候就已經對各個料倉以及拱架加工廠內鋪設了地暖,所有的墻壁也掛設了墻暖。
為了保證工期,各施工單位放棄了剛過去不久的元旦假期。現在,大家都已經商定,接下來的春節,大家也都在隧道建設工地過。
夏秋到來的時候,巴音郭勒高山草原上滿山的黑頭羊、高大的駿馬、潺潺流淌的小河,還有引頸遠方的美麗的天鵝;博洛斯臺薩拉溝上溝下、鞏乃斯河畔、夏季牧場上,也是開遍各色的花兒,松樹染綠嶺坡。這些,隧道建設者們,到得那時,應該很難能擠得出空兒賞看。但他們心里是溫暖著,他們要把這些留給未來從世界各地到來的游客,讓他們在乘了車從他們建造的這條隧道里出來看到的時候,興奮,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