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學輝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湖南省長沙市供銷合作社堅持以解決制約鄉村振興的突出問題為導向,堅持黨政主導、部門配合、供銷合作社主抓,推動各類要素持續投入,扎實做好全面推進“兩個到戶”工作,為農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湖南省長沙市供銷合作社堅持以解決制約鄉村振興的突出問題為導向,以推進“兩個到戶”為主要路徑,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全市系統為農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
長沙市堅持黨政主導、部門配合、供銷合作社主抓,推動各類要素持續投入,扎實做好全面推進“兩個到戶”工作,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市委一號文件、《市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六年將“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納入其中。市委、市政府將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納入全市鄉村振興工作布局,將市社列為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小組成員單位,為全面推進“兩個到戶”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新一屆市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將“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作為全市深化改革開放重點領域改革內容之一。市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研究全力推進“兩個到戶”和“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工作。市財政明確每年安排不少于1360萬元支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和推進“兩個到戶”工作。
此外,市委將“全市重要農資供應服務”單列納入對區縣(市)績效考核一級指標進行考核。市委改革辦將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納入2022年長沙市全面深化改革要點和重點清單,每月調度改革進度;市農業農村局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惠農綜合服務,參與消費幫扶專館、專區、專柜的建設和運營管理;市商務局推動市茶業協會打造“長沙綠茶”區域公用品牌,支持社有企業帶動“望城鲌魚”全產業鏈發展。

長沙舒記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動農戶規模化發展柑橘產業。資料圖
長沙市社以密切與農民的組織和利益聯結為目標,持續開展鄉鎮標桿社和村級示范社建設,探索推進基層社“兩個到戶”聯結服務功能“一體化”。
組建“合作制”基層社,加快推進“聯結到戶”。市社采取“身份入社”“基層社+農民合作社”“基層社+消費合作社”三種方式,帶動農戶入社。鄉鎮標桿社要求發展社員1000人以上、村級示范社要求發展社員300 人以上,并帶領社員開展綜合合作,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在此基礎上,市社積極升級“市場化”惠農服務中心,加快推進“服務到戶”。統籌財政、社有企業、市場主體三方資金,支持鄉鎮惠農服務中心、村級惠農綜合服務社開展大田托管、農資供應、農副產品銷售、農村電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普惠金融等N 項綜合服務。按照“市縣統籌運營、鄉村專人負責”方式收集供需信息,再由線下網點、線上電商、第三方供應商為社員和農戶提供綜合服務。通過項目引導,形成了長沙縣路口鎮、安沙鎮唐田新村,瀏陽市沙市鎮、大圍山鎮,望城區高塘嶺街道、靖港鎮,寧鄉市雙江口鎮、道林鎮等40個鄉鎮標桿基層社、村級示范基層社,共聯結和服務農民6000 余戶。其中,長沙縣以縣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領導小組名義出臺《關于推行“黨支部+村供銷合作社”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方案》,把村級社打造成“聯結到戶、服務到戶”的紐帶,有效促進了村集體發展和農民增收。
長沙市社堅持以推進“兩個到戶”為主要路徑,全力打造自辦平臺,持續優化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全面促進生產端和銷售端、產業鏈和服務鏈、普惠金融和農民需求之間的有效融合。
首先,做實生產合作。按照混合所有制發展模式,注冊成立長沙供銷農資有限公司,服務網絡覆蓋了長沙、望城、瀏陽、寧鄉四區縣(市),全年累計銷售各類化肥4.5萬噸,恢復了市級農資供應主業。長沙縣、瀏陽市等地的農資公司轉型發展“農資銷售+農技服務”新業態,打造“放心農資”和“惠農服務”品牌,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小農戶提供農技指導、測土配肥、統防統治等綜合服務。著力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開展“十代”農業社會化服務。2022年,全市系統7 家農資企業累計調入化肥8.2 萬噸;33 個農業生產托管中心與5萬農戶簽訂了服務協議,服務面積達345萬畝次。
其次,做強供銷合作。按照“實體店+電商”方式,建成1個集電商服務中心、O2O 展示中心、B2C 商城、網紅直播于一體的市級農產品流通平臺。目前,已有93 家惠農服務中心、213家惠農綜合服務社、4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0戶種養大戶、60戶農戶免費入駐該平臺。2022年,市級流通平臺上線本地農副產品、扶貧產品240 余種,實現銷售額1.5 億元。長沙縣社爭取中央財政資金2000 萬元,推進“星城供銷”縣鄉村三級物流工程,建成集產品展示、倉儲物流、企業孵化于一體的長沙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新建農村電商站點132個,快遞到戶覆蓋122個行政村,為全縣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市場主體展示農產品38類共354項。舉辦大型培訓40多場,開展直播300多場,舉辦線上線下大型活動30場次,服務范圍覆蓋全縣18個鎮街鄉鎮123個行政村。
此外,做優信用合作。市社積極與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農村商業銀行進行戰略合作,聯合推進金融服務進農村。長沙縣社與星沙農商銀行推出“供銷惠農貸”,在全縣18個鎮級社、123個村級社設立金融服務網點,為全縣供銷合作社整體授信10 億元。目前,已有850 余農戶享受了信貸服務。寧鄉市社、瀏陽市社、望城區社分別與當地有關銀行簽訂合作協議,推出了多種具有特色的金融產品。
長沙市社圍繞全市“一縣一特”農業產業,重點培育一批供銷特色知名品牌,在服務鄉村振興中更好地推進“兩個到戶”。
一是支持“望城鲌魚”全產業鏈發展。長沙市社、望城區社聯合湖南千龍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長沙供銷千農惠公司,搭建“望城水產”流通服務平臺。目前,56 家“千農惠”生鮮門店進駐長沙社區,帶動周邊農戶擴大了水產養殖1 萬畝,并打造了“望城鲌魚”區域公用品牌,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此外,望城區政府還將“望城鲌魚”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給長沙供銷千農惠公司使用。
二是搭建長沙供銷油茶銷售平臺。長沙市社投入110萬元與瀏陽供銷集團公司合作組建長沙供銷茶油銷售公司,配套60 萬元用于支持茶油產業生產銷售。通過整合市社長沙市供銷經貿發展總公司“久發連鎖”、湖南樂農匯農產品配送有限公司和瀏陽市供銷合作社“瀏通天下”電商公司以及長沙縣路口和通超市等多家流通企業,共同搭建茶油銷售平臺,推動“長沙茶油”持續健康發展,預計帶動油茶種植戶5000戶。

長沙縣社建成集產品展示、倉儲物流、企業孵化于一體的長沙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新建農村電商站點132 個,快遞到戶覆蓋122 個行政村,為全縣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市場主體展示農產品38類354項。 資料圖

長沙供銷千農惠公司搭建“望城水產”流通服務平臺。目前,56 家“千農惠”生鮮門店進駐長沙社區,帶動周邊農戶擴大了水產養殖1萬畝。 資料圖
三是助推特色產業提質發展。長沙市社積極與龍頭企業進行股份合作,重點扶持了“千農惠”“樂農匯”“金井茶葉”“圍山公社”“蜜蜂哥哥”等自營品牌,助推望城蔬菜、望城水產、長沙綠茶和瀏陽水果、蜂蜜等產業發展。長沙供銷樂農匯公司按照全產業鏈運營模式,發展蔬菜生產基地1000 多畝,帶動272 戶農戶共享產業發展紅利,通過積極拓展進超市、進單位、進社區等多元化的銷售渠道。2022年以來,累計銷售蔬菜8000 萬元。市社還聯合望城、瀏陽、寧鄉蔬菜協會和20 余家蔬菜種植大戶,發起組建長沙市蔬菜流通協會,組團進駐湖南紅星農批中心,設置本地蔬菜銷售專區,帶動長沙蔬菜銷售和產業良性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