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申,宋安里
(1.綿陽師范學院體育與健康教育學院,四川綿陽 621000;2.菏澤市技師學院,山東菏澤 274000)
散打運動作為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一項競技體育運動,又具有促進身心健康的功能,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散打運動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能水平和文化素養.目前高校散打運動的普及仍面臨一些困境,普及程度和發展水平都偏低,需要在明晰高校散打運動的普及現狀,專業教練隊伍及教學方法、運動設施、學生參與度、文化認同等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制定有效的發展對策.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綜述、實地調查、訪談以及理論分析等多種方法進行研究.文獻資料主要包括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政策文件等;訪談主要針對高校散打運動員、教師,實地調查獲取運動設施等有關信息.本研究將為高校散打運動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為教育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為高校散打運動的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時,研究結果也將為其他類似運動的普及和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當前情況下,高校散打運動的受眾范圍明顯受限,主要局限于武術專業的學生,這些學生多是因為在入學前或入學后不久就對武術散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或者是因為專業分流而選擇了武術專業.然而,對于其他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散打運動的認識和了解往往僅限于表面,甚至可能存在一定的誤解.這種情況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散打運動在高校的推廣程度不足,缺乏針對其他專業學生的普及活動和宣傳.具體來說,許多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并沒有將散打課程作為必修或者選修課程,也沒有針對全校學生開設散打運動的普及課程或者活動,更沒有組織過校內外宣傳、比賽等活動來增強散打運動的影響力.這種推廣程度不足的情況,導致了許多學生雖對散打運動抱有好奇心,但缺乏參與的途徑和了解的渠道[1].高校散打運動在專業師資、運動器材設施、學生參與度、文化認同度等方面存在普及困境.
(1)專業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方法單一,是當前高校散打運動教學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相關調查研究資料表明,開設散打運動課程教學的高校還不到高校總數的1/5,這表明散打運動在高校中的普及程度還有待提高[1].不少散打運動教師的學歷、專業技能水平相對薄弱,有的教師還是兼職教師,不少學歷低的優秀運動員難以進入高校擔任散打運動教師,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了高校散打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必須加強散打運動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目前高校大部分散打教師,都是從武術套路的教學轉行而來,通過自學、參與培訓等方式完成散打訓練的教學內容.雖然這些教師具備一定的武術基礎,但由于缺乏專業的散打訓練和教學經驗,往往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實地調查發現,在高校散打運動的教師中,只有約30%是專業的散打教練,這使得散打運動在高校中的普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高校應該積極引進專業的散打教練,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同時加強對現有教師隊伍的培訓.此外,教學方法單一也是影響高校散打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注重技術傳授和訓練,而忽略了學生興趣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1].
(2)運動器材設施缺乏.由于缺乏足夠的經費投入,很多高校散打場館設施的建設水平較低,無法滿足運動員的訓練需要.散打運動需要專業的場地和器材來保障運動員的訓練質量,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散打場館設施簡陋,不符合散打運動的要求,這給高校散打運動的發展帶來了困難.有調查研究顯示,約有60%的高校沒有專門的散打場地和器材,或者場地和設備不足[2].有的高校甚至沒有散打訓練的場館,散打訓練只能在露天進行,相關的訓練器材很少,造成高校散打教學訓練難以順利進行.目前,除了一些軍體、公安院校在散打教學方面具備了必要的教學器材與散打訓練場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本專業學生教學的需要,而對于其他普通高校來說,明顯的存在體育器材不足甚至沒有的情況[3].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也限制了散打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3)學生參與度普遍較低,這是當前高校散打運動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首先,從學生層面來說,學生對于散打運動的學習成本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掌握相關的技能和知識.因此,非專業學生往往對散打運動缺乏了解,對其規則和技術要求也了解不足.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不會選擇參與散打運動,從而產生了離群參與的心理壓力.其次,從高校層面來說,很多高校缺乏對散打運動的重視和支持.雖然散打運動是一項有益的體育運動,但是很多高校并沒有將其納入必修或者選修課程,也沒有針對全校學生開設散打運動的普及課程或者活動.此外,有些高校缺乏專業的散打教練和教師,這也是影響學生參與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最后,從社會層面來說,很多社會組織和機構并沒有將散打運動納入其比賽和活動范圍,也沒有給予散打運動足夠的關注和支持.這使得散打運動在高校中的普及和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有關文獻研究表明,高校散打運動的學生參與度不高,只有約30%的武術專業學生參與過散打運動.這說明當前高校散打運動的發展狀況并不樂觀,導致了散打運動在高校中的影響力和普及程度有限[1].
(4)文化認同度不夠.根據調查,高校散打運動的文化認同度相對較低,只有約40%的學生對散打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認同[1].這導致了學生對散打運動的興趣和熱情不高.許多大學生從電視上觀看過散打比賽的激烈場面,看到過血淋淋的對抗和技擊,這使得他們認為散打運動是一項技擊性、對抗性很強的活動.在舉國體制下,散打運動更多地以競技散打的形式展現出來,這使得散打運動在大學生中的普及受到了限制.同時,商業性的競技比賽也對散打運動產生了影響.例如,“武林風”等節目對散打運動的對抗進行了夸大的宣傳,對大學生學習散打運動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沖擊.這種宣傳導致許多大學生認為散打運動是一項高強度、高技能、高對抗性的體育運動,甚至有些學生認為散打運動是一項“野蠻”的體育運動.有些大學生還認為學習散打運動的目標就是“打架”,認為散打的技擊方法、戰術、踢、打、摔等動作都是“打架”的基本要求.這些負面認識和害怕心理導致很多大學生對散打運動望而卻步,特別是女生對散打運動心存畏懼,不敢參加散打運動.有學者對高校散打運動的選修課進行調查研究,發現選擇散打運動的學生遠遠低于選擇跆拳道、武術套路的學生,而選擇散打運動選修課的女生就更少.這些現象直接影響了高校有效地推廣散打運動,導致高校散打運動的普及率明顯低于其他體育運動[4].
高校散打運動的普及與發展受到教練隊伍和設施資源的影響,本文在探討高校散打運動發展對策的框架下,就教練隊伍和設施資源兩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首先,從教練隊伍的角度出發,高校散打運動普及面臨著缺乏專業教練隊伍的問題.我國高校普遍存在著散打運動教練隊伍數量不足、專業素質不高等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散打運動在我國一直處于次要地位,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視和培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大力加強專業教練培訓.具體而言,高校可以與相關散打協會、社團等單位合作,共同開展專業教練員培訓班,提高教練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同時,高校應該建立健全散打運動專業方向,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參與其中,培養和選拔優秀的散打運動教練人才[5].
其次,改革散打運動課程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技術的傳授和短期效果的追求,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包括理論教學、示范演示、分組訓練、實踐操作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例如,可以引入散打技術的講解和解說,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散打的技巧和招式.同時,還可以通過成績評定、比賽訓練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競爭意識[6].另外,可以轉變散打運動教學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2012年10月,“第二屆河南省武術段位制散打比賽”在河南大學開賽.對所有參賽選手進行段位制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武術套路、散打運動的興趣,這有效的促進了高校散打運動的推廣與普及,也有利于學生對散打運動知識的掌握與理解[7].
針對高校散打運動設施數量不足以及建設水平不高等問題,提出以下對策:一方面,高校可以加大對散打場地設施的投入力度,增加資金投入,提高場地設施的質量和規模,同時增加場地的數量和類型.這樣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散打運動發展需求,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到散打運動中來.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與當地政府合作建設散打場地,爭取政府對散打運動的資金支持.同時,高校還可以積極開展學生參與運動設施建設的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與散打場地的建設和維護工作,提高他們對散打運動設施建設的參與度.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散打運動的熱情和責任心,也可以促進散打運動設施的完善和發展.最后,高校還可以加強校園社團與散打運動社區的合作與交流,合作開展一些活動,如散打比賽、交流研討等.這樣可以促進雙方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散打運動的發展和普及[8].
首先,高校應加大對散打運動的宣傳力度.為了讓更多學生了解并參與其中,高校可以通過校內廣播、學校網站、海報宣傳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推廣活動,擴大散打運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舉辦散打比賽等方式,提高散打運動在大學生中的知名度.其次,應積極組織散打比賽和演示活動,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其中,高校可以組織校內散打比賽或者邀請其他高校來進行散打友誼賽,還可以積極組織散打表演活動,讓更多學生了解并喜歡上散打運動.此外,可以制定相應的獎勵機制,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校可以設置散打比賽的獎勵機制,例如為優秀選手頒發獎學金或者提供其他形式的獎勵措施[9].再次,高校可以嘗試在體育課程中增加散打項目,或者舉辦一些針對其他專業學生的散打知識講座、體驗活動等,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散打運動,并有機會親身體驗.另外,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設計不同級別的課程和訓練內容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可以設置初級、中級和高級的散打課程讓學生按照自身水平選擇適合的課程進行學習,同時要針對不同專業和興趣方向的學生設計特色化的散打運動課程以增加各個群體的參與度和吸引力.
針對當前大學生對散打運動的文化認同不足,高校應該加強對散打運動的教學與宣傳,從散打運動的健身意義、體育休閑的修身養性、體育運動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提升等方面對散打運動進行宣傳.高校可以成立散打運動協會,在高校新生入學時,吸納新會員,通過會員之間的宣傳,擴大散打運動的影響力.高校還可以通過校園網絡播放散打運動的視頻,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散打運動的作用,運用校園海報宣傳散打運動給人們帶來的益處,注重對散打運動的休閑性、健身性與娛樂性進行宣傳.還可以通過散打協會會員的現場表演進行宣傳,通過現場活動,吸引學生報名參與到散打協會中.高校應該充分運用社會化媒體與新媒體對散打運動進行宣傳.在校運動會上設立散打比賽,在校慶上進行武術散打表演,這樣通過立體化的宣傳方式對散打運動進行宣傳,并將散打運動的“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磨煉意志、培養品德,交流技藝,增進友誼,傳承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校園宣傳中,弘揚國粹,提高學生對散打運動的認知,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利于散打運動在高校內的推廣與普及[6].
高校散打運動的推廣與普及,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散打運動文化的認知,還要加大對散打運動基礎設施的投資,為高校散打運動教師提供多種外出學習的機會,提升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優勢,將散打運動作為學校體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宣傳,為學生參與散打運動學習提供多種便利的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改革散打運動的教學方式與評價方式,去除散打的“競技”運動形式,降低散打運動的對抗性,將散打運動作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途徑之一,進而有效促進散打運動在高校內的推廣與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