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異質性農戶借貸行為影響研究

2023-03-08 17:10:33孔令勇王恩慧王曉麗石道金
林業經濟 2023年4期

孔令勇 王恩慧 王曉麗 石道金

摘要: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進一步拓寬了農戶融資渠道,而農戶對相關政策的響應程度不同,使借貸行為產生差異。文章基于浙江省12個縣(市)的實地調研數據,運用多項Logit模型分析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及其異質性。研究發現:(1)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農戶選擇正規金融借貸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對選擇民間借貸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其中,農戶對政策的了解程度每提高1%,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借貸的概率提升10.36%。(2)貸款政策對異質性農戶借貸行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低收入農戶選擇正規借貸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對中高收入農戶無顯著影響;對50歲以下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借貸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對50~60歲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借貸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對60歲以上農戶無顯著影響。(3)農戶所在村莊是否有正規金融機構對農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借貸具有顯著負向影響,正規金融覆蓋率每增加1%,農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借貸的概率降低9.41%,選擇農村信用社借貸的概率提升6.93%。政策啟示:(1)加大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的宣傳力度;(2)相關政策應根據農戶家庭收入、公益林面積和地區差異進行調整,為差異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提供政策保障;(3)有效提高山區農村正規金融覆蓋度,更好地發揮貸款政策的效用,以滿足山區農戶合理的借貸需求。

關鍵詞:公益林生態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農戶借貸;借貸渠道;異質性農戶

中圖分類號:F326.27; F83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338X(2023)04-080-17

基金項目:2018年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會科學攻關計劃項目“公益林補償收益權定價機制及質押貸款需求行為研究”(編號:2018GH034)。

The Impact of Income Right Pledge Loans for Public Welfare Forest Compensation on Borrowing Behavior of Heterogeneous Farmer Households

KONG Lingyong1WANG Enhui1WANG Xiaoli1SHI Daojin1,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2 Institute of Accounting,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Abstract:The income right pledge loans for public welfare forest compensation expands the financing channels of farmers, but the different response degree of farmers to the loan policy leads to the difference in borrowing behavior. Based on the field research data of 12 counties(cities)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used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compensation pledge loan policy on farmers borrowing behavior and its heterogeneity.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1)The policy of income right pledge loans for public welfare forest compensation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farmers choice of formal financial loans, an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farmers choice of private loans. Among them, every 1% increase of farm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cy, the probability of them choosing other formal financial loans would increase by 10.36%.(2)The policy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 on the borrowing behavior of heterogeneous farmers. The policy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low-income farmers to choose formal lending, but had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middle and high income farmers. The policy ha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farmers under 50 years old choosi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o borrow,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farmers between 50 and 60 years old choosing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to borrow, but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farmers over 60 years old.(3)Whether there was a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in the village where farmers live ha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farmers choice of other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en the formal financial coverage rate increased by 1%, the probability of farmers choosing to borrow from other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ecreased by 9.41%, while the probability of farmers choosing to borrow from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creased by 6.93%. Policy implications:(1)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of the policy of pledging income right for public welfare forest compensation.(2)The pledge loan policy for income right of public welfare forest compensation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household income of farmers, so as to provide policy guarantee for differentiated and personalized financial services.(3)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xtent of formal financial coverage in rural areas, and better play the effect of loan policies to meet the reasonable borrowing needs of rural households in mountainous areas.

Key Words:public welfare forest compensation;income right pledge loans;borrowing by farmers;lending channels;heterogeneous farmer households

1引言

林權抵押貸款是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實現的融資機制創新,為商品林經營的融資開創了新的途徑,已在我國廣泛推行。但由于公益林受到嚴格管制,融資規模有限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以公益林生態補償收益權作為質押物進行貸款是集體林區林草融資機制的又一次突破。近年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在我國南方集體林區試點范圍持續擴大,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林業金融創新、拓寬農戶融資渠道、加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力度提供了新的路徑。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是指林業經營主體以合法取得的公益林生態補償收益權作為質押擔保,符合相應條件后取得的銀行貸款,相比于傳統的林權抵押貸款,具有無需貸前評估、不良貸款處置便捷、借貸程序簡易的優點。2018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原浙江省林業廳、浙江省財政廳聯合印發《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在麗水、杭州、金華和衢州等4個地級市開展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試點。截至2020年底,浙江省林權抵押貸款余額突破100億元,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余額超3億元。2018-2021年,全省累計發放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13.08億元。截至2021年底,浙江省擁有省級以上公益林304.47萬公頃,其中個人權屬104.98萬公頃,占比34.48%。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破解農戶融資難題、促進鄉村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是林業金融創新的重要內容(陳侖松等,2021)。然而,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目前仍處于試點階段,存在貸款額度較小、貸款期限較短等問題,對不同類型山區農戶借貸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文研究思路為:第一,對國內外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權益證券化、農戶借貸行為相關文獻進行回顧與評述;第二,基于農戶行為理論、交易費用和信息不對稱理論,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異質性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進行理論分析;第三,基于實地調研數據并參考相關文獻,選取變量并進行描述性統計;第四,運用多項Logit(Multinomial Logit, MNL)模型估計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異質性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第五,根據實證分析結果得出研究結論,并提出相應政策啟示。

本文邊際貢獻:一是選取全新的研究對象和視角。目前,關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研究主要是農戶家庭稟賦(王曉麗等,2021)、農戶社會資本(陳侖松等,2021)等農戶特征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借貸需求的影響;本文研究的是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著重探討相關政策對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二是農戶異質性考察的范圍更廣。現有關于農戶借貸行為的研究普遍只關注農戶收入異質性,忽視了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的正規金融覆蓋率對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本文結合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供給規模、質押物的特點,分別從農戶收入、農戶所在地區等方面對農戶借貸行為影響進行收入、年齡和地區三個方面的異質性考察。三是控制變量選擇更加精準。考慮到林權抵押貸款等相對較大規模貸款政策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替代作用,本文選取農戶商品林面積作為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農戶借貸行為影響的控制變量。

2文獻回顧與評述

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是林業經營主體以合法、可持續的公益林生態補償收益權作為質押擔保,貸款人向依法合規的林業經營主體發放、在規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貸款。學者們關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研究,主要圍繞其實施意義、貸款的證券化和貸款意愿與需求的影響因素展開。關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實施的意義,學者們認為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是林業金融創新的重要內容,在緩解農戶融資困難問題上具有重要意義(朱莉華等,2017;徐秀英,2018;王曉麗等,2018a;齊聯等,2020);在肯定其實施意義的基礎上,王曉麗等(2018b)依據權益證券化原理進一步對貸款的證券化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建立健全第三方擔保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推進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證券化的對策建議。同樣依據權益證券化原理,國外學者在貸款定價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Jacob等(2000)通過為基礎資產的無風險利率和凈營業收入定義兩個獨立的隨機過程,擴展了默認質押貸款定價模型,還為商業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設定了價格;Sharp等(2008)提出了一個基本隨機房價—利率模型的奇異擾動理論模型,使得估算抵押貸款價值的計算時間大大縮短;Hürlimann(2012)使用簡化的二叉樹估計模型對固定利率提前償還抵押貸款進行定價;Zhang等(2021)參考美國期權的定價思路對高速公路收益權資產證券化進行了研究,認為資產支持票據(Asset-Backed Notes, ABN)也是一種固定收益證券,其定價與其他資產支持證券的定價思路相似,即將未來現金流貼現到定價點,為中國地方政府發行基礎設施證券化產品提供了詳細的定價步驟。作為繼林權抵押貸款后林業金融的又一項創新,農戶的借貸需求和貸款的可得性是學者們研究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主要方向。朱楠等(2020)從供需兩個角度探究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可得性及其影響因素,認為從供給角度看,目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存在供給范圍較窄、小規模公益林農戶和借貸資金規模相對較大的農戶得不到滿足等問題,而從需求角度看,戶主年齡小和公益林規模大的農戶貸款可得性更高;王曉麗等(2021)從需求角度探討農戶借貸需求的影響因素,認為公益林面積、貼息政策、是否急需資金和林權抵押貸款經歷對農戶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需求具有顯著正向影響,而借貸資金用途限制具有顯著負向影響。

已有研究表明,農戶普遍受到正規金融的信貸約束。大多情況下,非正規金融供給的資金只能滿足農戶的消費性需求,無法滿足農戶的生產性需求(孔榮等,2011;馬光榮等,2011)。關于農戶借貸渠道選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農戶借貸渠道的劃分和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影響因素等。關于農戶借貸渠道的劃分,學者們主要基于農村金融二元結構,將其劃分為正規借貸渠道和非正規借貸渠道,如錢水土等(2008)將中國農戶的融資渠道劃分為以農村信用社為主的正規金融和以親友借貸為主的非正規金融,并指出相比于正規金融,非正規金融更能滿足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戶借貸需求。關于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研究主要還是圍繞影響因素展開,有學者從交易成本的角度實證分析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影響因素,發現農戶自身資本稟賦、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借貸成本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具有顯著影響(殷浩棟等,2017;張少寧等,2018);部分學者從社會資本角度分析其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影響,卻得到了不同的結果,張少寧等(2018)采用Logistic模型對云浮市農戶問卷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農戶的社會資本對農戶選擇親友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王金哲(2019)的研究結果表明,社會資本中的個人聲望和社交網絡對農戶選擇正規金融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而家庭關系對農戶選擇民間金融借貸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也有學者從農戶借貸規模視角,結合農戶借貸利率的影響,分析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的影響,結果表明農戶借貸利率通過影響農戶借貸需求進而影響農戶借貸行為,農戶支付的借貸利率越高,越有利于獲得信貸支持(馮旭芳,2007;童馨樂等,2015)。借貸利率是借貸規模存在差異的直接影響因素,對農戶正規信貸需求具有顯著影響(劉西川等,2014;楊明婉等,2019),而農戶借貸規模對農戶選擇正規金融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易小蘭等,2016);蔡海龍等(2018)研究發現,相較于小農戶,大規模經營農戶借貸需求更加強烈,并且更容易獲得正規金融機構貸款,戶主的年齡、是否進行過職業培訓和社會資本變量對其能否在正規渠道獲得貸款具有顯著正向影響;也有學者從農戶個人特征、家庭特征、金融環境特征和地區特征實證分析影響農戶借貸渠道選擇的因素,認為農戶家庭勞動力占比、農戶家庭收入、農戶受教育程度和農戶借貸資金是否用于投資性支出等因素顯著影響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張三峰等,2013;沈紅麗,2016;易小蘭等,2016)。

現有研究中,關于農戶借貸渠道選擇的研究較為豐富,主要集中在農戶借貸渠道選擇的影響因素上,為探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農戶借貸行為影響提供了較好的研究基礎。但現有文獻在深入探討異質農戶的借貸行為時,普遍只關注農戶的收入異質性(劉丹,2017;秦海林等,2019;顧寧等,2021),關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異質性農戶借貸行為影響的研究文獻較少。因此,本文將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是否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公益林面積等)納入農戶借貸行為研究中,探究其對收入、年齡和地區異質性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以期為推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和緩解農戶融資困難問題提供理論參考和政策啟示。

3理論分析與研究方法

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偏高是導致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發生改變的重要原因(Stiglitz et al., 1981)。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不僅是制約農戶選擇正規金融的重要因素,同樣是導致正規信貸約束的重要原因。由于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較高,借貸需求得不到滿足,農戶就會轉向非正規金融。對于親緣關系和宗族關系更為緊密的山區農戶來說,相較于正規金融,非正規金融在搜集借貸雙方信息、建立兩者之間的信任和監督貸款者還款的成本上具有更大的比較優勢。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的實施為緩解山區農戶融資困難提供了新的選擇。但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戶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收入結構發生了較大轉變,對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齡和不同地區的農戶借貸行為產生影響。

3.1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不同收入水平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

對于中高收入農戶來說,能接觸到的政府或銀行等上層資源更加豐富,在搜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的相關信息方面具有更大的比較優勢,即中高收入農戶相對于低收入農戶在進行借貸時具有更低的交易成本。同時,由于所能獲取信息的優勢導致中高收入的農戶不僅僅能以更低的交易成本搜集到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相關信息,也能了解到林權抵押貸款和信用貸款等借貸規模更大的貸款政策。根據相關規定,辦理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時,農戶只能將借貸金額用于林業相關產業才能辦理貼息業務,借貸用途受到嚴格限制,因而大部分辦理該項貸款的農戶為低收入群體。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遠比林權抵押貸款及其他信用貸款的可貸款額度小,加上只有將借貸金額用于固定的林業產業才能進行貼息,中高收入農戶對該類型貸款的積極性不高。而對于低收入農戶來說,由于還款能力有限,正規金融機構不愿意為其發放貸款,林權抵押貸款和其他信用貸款不是他們的首要選擇。對于低收入農戶來說,借貸規模相對較小的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還款壓力較小,因長期居住在農村(缺乏多元的收入來源)而更多從事林業相關生產活動,即借貸用途限制相對于中高收入農戶來說更小。因此,提出假設H1。

H1: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低收入農戶選擇正規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3.2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不同年齡段的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

對于年齡相對較小的戶主來說,家庭消費中子女的教育費用支出可能因超出義務教育年限而逐漸增加,加上可能需要贍養父母,且年邁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佳,醫療費用也是一筆重要的支出,導致其家庭會有更加緊迫的借貸需求。因此,這部分農戶可能會由于家庭消費的壓力而選擇創業,以此增加家庭收入,進而導致農戶發生借貸行為。但是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農戶在綜合衡量自身的還款能力和借貸風險的前提下,往往會選擇借貸規模不大的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于正規金融來說,年齡相對較小的農戶生產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還款能力,正規金融機構也更加愿意為其發放貸款;而對于年齡較大的農戶來說,隨著年紀增長,持續創造收入的能力和償還能力逐漸下降,正規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對這部分農戶進行放貸的可能也隨之下降。因此,提出假設H2。

H2: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低年齡段農戶選擇正規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3.3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不同地區的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二者是互為矛盾的關系(田江,2017),即對于公益林面積相對較少的地區來說,其經濟發展水平可能相對更高。即使是在農村地區,正規金融機構的覆蓋程度、交通設施的便利程度、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等都比公益林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更加優越,相關貸款政策的普及度、推廣度都具有較大差別。農戶選擇正規信貸時往往在信息搜集上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交通成本,而正規金融機構作為比農戶更加理性的經濟主體,考慮到農戶的違約風險和自身的監督成本,正規金融機構傾向于為愿意且有能力花費一定時間和交通成本的農戶發放貸款。然而,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發達,對于公益林面積相對較小地區的農戶來說,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金額規模偏小,可能不足以刺激這部分農戶發生借貸行為;對于公益林資源豐富地區的農戶來說,可申請借貸的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規模更大,農戶也就更愿意去借貸,正規金融機構考慮到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也能夠發放貸款。兩者結合之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不同地區的農戶選擇借貸渠道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提出假設H3。

H3: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公益林豐富地區農戶選擇正規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3.4研究方法

參考張三峰等(2013)和易小蘭等(2016)關于農戶借貸渠道的相關研究,結合調研區域實際情況,本文將農戶借貸渠道劃分為農村信用社、其他正規金融機構、親友等民間借貸三類,構建多項Logit回歸模型來估計相關因素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影響,探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是否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公益林面積)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是否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家庭公益林面積(可申請質押貸款金額)、農戶家庭和個人稟賦特征、交易成本和地區差異等。

多項Logit回歸模型效用函數的隨機誤差項服從獨立同分布和極值分布(McFadden, 1972)。假設農戶的所有借貸都是獨立決策,那么當農戶p選擇借貸渠道q時,該選擇的隨機效用函數如式(1)所示。

4數據來源與描述性統計

課題組對浙江省部分縣(市)進行實地調研,參考相關文獻進行指標選取,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取數據,為開展下一步研究與分析奠定基礎。

4.1數據來源與特征

農戶借貸渠道選擇情況如表1所示。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自課題組于2021年對浙江省公益林生態補償政策實施成效進行的調研。調研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綜合考慮各地區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試點開展情況、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選取杭州、金華、衢州、麗水4個地級市作為樣本地區,每個市選取3個縣(市),共12個試點縣(市);每個縣(市)選取2~3個鄉鎮,共27個鄉鎮;每個鄉鎮抽取2~3個村,每個村莊抽取10~15名以戶主為主要對象的村民進行一對一訪談。問卷調查內容涉及農戶公益林面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認知情況、農戶借貸特征、交易成本特征、農戶個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等。本次調研共獲得農戶問卷535份,有效問卷532份,問卷有效率99.44%。

此次調研樣本中有324個農戶近三年發生過借貸行為,其中麗水市94戶,杭州市78戶,衢州市72戶,金華市80戶。調研農戶中僅從正規金融借貸的有164戶,占比50.62%,僅從非正規金融借貸的有98戶,占比30.25%,同時從正規金融和非正規金融進行借貸的有62戶,占比19.13%。樣本農戶從非正規金融借貸金額3336.86萬元,從正規金融機構借貸8454.22萬元,其中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金額1197萬元,占比14.16%。共發生借貸390筆,其中,從農村信用社借貸72筆,占比18.46%,從其他正規金融借貸157筆,占比40.26%,從親友及其他民間非正規金融借貸161筆,占比41.28%。

4.2變量選取及其描述性統計

本文通過構建多項Logit模型研究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異質性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重點關注農戶是否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和農戶家庭公益林面積的同時,綜合考慮農戶個人特征、農戶家庭特征、農戶交易成本特征、農戶借貸特征和地區特征。

4.2.1被解釋變量

農戶借貸渠道。本文樣本地區包括杭州、金華、衢州、麗水4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正規金融覆蓋性有一定差距。同時,考慮到農戶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大幅提升,本文認為將農戶借貸渠道劃分為農村信用社、其他正規金融機構、親友等民間借貸三類較為合理。

4.2.2核心解釋變量

綜合已有研究成果,同時考慮本文主要研究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影響,選取是否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公益林面積(可申請質押貸款金額)作為核心解釋變量。其中,是否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減少(增加)農戶與正規金融機構交易前的信息搜集所需的時間、交通成本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選取公益林面積(可申請質押貸款金額)作為核心解釋變量,則是因為正規金融機構偏向發放生產性貸款的同時,也會考慮農戶家庭稟賦發放貸款,公益林面積(可申請質押貸款金額)更大的農戶(家庭),無疑更容易獲得正規金融機構信貸。其中,農戶對政策了解與否及其借貸渠道選擇情況如表2所示。而由表3可知,樣本地區戶均家庭公益林面積占戶均家庭林地面積的比重為91.90%,說明公益林資源是樣本地區農戶的重要資源。

4.2.3控制變量

借鑒易小蘭等(2016)關于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相關研究,選取農戶個人特征、農戶家庭特征、交易成本特征、農戶借貸特征和地區特征作為控制變量。對風險偏好類型的衡量,本文將其劃分為風險厭惡和風險偏好兩種。農戶越偏好風險,越可能選擇正規金融進行大規模借貸,因為親友等民間借貸往往是零散資金。對于交易成本因素,本文使用“村里是否有正規金融機構”和“離家最近銀行網點的距離”作為其代理變量。這是因為,中國農村地區正規金融機構的覆蓋廣度存在嚴重不足,在樣本農戶所處的地區中,仍有一部分沒有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在這些地區,不想欠人情或者已經沒有親戚朋友愿意借錢給他們的農戶,即使去離家最近的正規金融機構,都需要支付一定的時間和交通成本。關于地區變量,考慮到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和擁有公益林資源量的多少,不同地區農戶對公益林補償政策的了解和響應程度具有一定差異,進而影響農戶對借貸渠道的選擇。因此,在麗水、杭州、衢州和金華四個地區中選取戶均公益林資源相對豐富的麗水地區作為對照組。變量含義和描述性統計如表3所示。

5實證結果分析

基于理論分析與計量模型,本文運用Stata15.0軟件對公益林生態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異質性農戶的影響進行多項Logit回歸分析。

5.1模型設定檢驗

基于調研數據,本文采用Stata15.0軟件對多項Logit模型進行估計,如表4所示。檢驗結果表明不能拒絕原假設,說明運用多項Logit模型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影響進行計量分析是合適的。

5.2農戶借貸渠道選擇及其影響因素

本文分別以親友等民間借貸渠道和農村信用社借貸渠道作為參照組,通過多項Logit模型實證結果分析,模型檢驗的對數似然值為-362.63,卡方檢驗及其P值分別為70.16和0.00,偽R2為0.11,說明該模型擬合效果較好。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影響及其影響因素的回歸結果和各因素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的邊際影響如表5和表6所示。

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總體上對農戶選擇正規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其中,是否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農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并在10%的顯著水平上通過檢驗,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的了解程度每提高1%,農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借貸渠道的概率提升10.36%;而公益林面積(可申請質押貸款金額)則對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進行借貸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并在10%的顯著水平上通過檢驗,公益林面積每增加1公頃,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進行借貸的概率上升4.71%。

從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來看,農戶借貸資金用于生產性用途對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和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借貸渠道均具有顯著正向影響;黨員身份、風險偏好和借貸規模對農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受教育程度、家庭勞動力占比和農戶家庭商品林面積則對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其中,農戶借貸資金用于生產性用途的資金每增加1%,農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借貸渠道的概率提高11.25%,選擇親友等民間借貸渠道的概率下降14.62%;風險偏好程度、農戶借貸規模每上升1%,農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進行借貸的概率分別提升5.36%和12.25%;農戶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勞動力占比每上升1%,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借貸渠道的概率分別提升6.54%和15.84%;而農戶家庭商品林面積每增加1公頃,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的概率下降0.34%。戶主年齡、家庭年收入和離家最近銀行網點距離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無顯著影響。

5.3異質性分析

農戶異質性分析主要從收入異質性、年齡異質性和地區異質性探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不同類型農戶產生的影響程度。其中,在農戶收入異質性方面,將農戶劃分為低收入農戶、中等收入農戶和高收入農戶,依據是2021年浙江省農村常住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5247元的標準①。按照一般家庭成員為3個人的情況,同時考慮到樣本地區為麗水、衢州、金華和杭州4個地級市的山區,將家庭年收入低于10萬元的農戶家庭劃分為低收入農戶,將高于10萬元但低于樣本總體農戶收入均值24.24萬元的農戶劃分為中等收入農戶,將高于樣本總體農戶收入均值24.24萬元的農戶劃分為高收入農戶;在農戶年齡異質性方面,參考劉純彬等(2009)和牛榮等(2016)關于農戶借貸需求的研究,結合樣本農戶戶主年齡主要集中在50~60歲(占比43.59%)年齡段的情況,按戶主年齡低于50歲分為一組,50~60歲為一組,高于60歲為一組。60歲是我國法定退休年齡,同時按照我國相應法律法規,60歲及以上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在地區異質性上,將麗水地區賦值為1,其他調研地區賦值為0,這是因為麗水地區相較于杭州、金華和衢州等地,樣本農戶戶均公益林資源相對豐富。其中,麗水地區樣本農戶戶均公益林面積為9.81公頃,而杭州、衢州、金華地區樣本農戶戶均公益林面積分別為3.84公頃、2.01公頃和3.35公頃,差距達到了3~4倍,可能在研究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不同地區農戶選擇借貸渠道行為時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5.3.1收入異質性

收入異質性檢驗如表7所示。表7的結果表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低收入農戶選擇正規金融借貸渠道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對中高收入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影響并不顯著。其中是否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低收入農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具有正向顯著影響,而對高收入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進行借貸具有顯著負向影響;公益林面積(可申請質押貸款金額)則對低收入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進行借貸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可能的原因是:當前公益林生態補償標準偏低,依據《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規定,農戶可質押貸款金額原則上不超過年公益林生態補償收益的15倍,這對低收入農戶來說可能是一筆數額較大的資金,但是對于中高收入農戶來說,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所帶來的效用可能微不足道,而正規金融機構“嫌貧愛富”的特點使得銀行更加愿意給了解政策和公益林面積更大的農戶提供貸款;是否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高收入農戶呈顯著負向影響的可能原因是:高收入農戶借貸資金規模相對更大,農村信用社所能提供的貸款規模往往屬于消費性借貸,規模相對較小,同時其他正規金融也更傾向于為高收入農戶提供貸款。也可能因為低收入農戶所在的村莊正規金融機構數量少,且大多數村莊只有農村信用社,所以公益林面積越大,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借貸的概率越高。

5.3.2年齡異質性

年齡異質性檢驗如表8所示。表8的結果表明,僅公益林面積(可申請質押貸款金額)對年齡處于50~60歲的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進行借貸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可能的原因是:該年齡段的戶主能夠接受風險程度偏低,即風險偏好適中,擁有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可能由于家庭勞動力占比相對更高,農戶更加愿意嘗試進行傳統農業生產之外的活動,這往往需要投入資金,所以更加愿意選擇正規金融機構進行借貸。再加上家中林地面積相對更大,即家庭自然資源稟賦優越,對于偏好“規避風險”的正規金融機構來說,更愿意為這部分農戶進行放貸。另外,可能因為山區農戶所在的村莊正規金融機構數量少,且大多數只有農村信用社,所以公益林面積越大,農戶更傾向于選擇農村信用社進行借貸。

5.3.3地區異質性

地區異質性檢驗如表9所示。表9的結果表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杭州、衢州和金華等公益林面積較少地區的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具有顯著影響。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麗水地區農戶的借貸規模及借貸資金用于生產性用途的可能均低于其他地區,而且其他地區樣本農戶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勞動力占比相對麗水地區均更高,農戶可能更加愿意進行創業等生產性活動,這些活動會激發農戶借貸需求。同時,村莊里面也有更多的正規金融機構,加上目前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村信用社仍為主要正規金融機構,所以樣本中杭州、衢州和金華地區的農戶更傾向于選擇農村信用社進行借貸。

6研究結論、討論與政策啟示

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拓寬山區農戶融資渠道、緩解融資困難具有重要意義,而農戶對相關政策的響應程度不同使借貸行為產生差異。本文基于農戶異質性視角,分析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影響,探討影響異質性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響程度,得出3點研究結論,并經過討論后提出政策啟示。

6.1研究結論

通過實證分析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農戶借貸渠道選擇行為的影響,得出3點研究結論。

(1)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整體上能夠促進農戶選擇正規金融借貸機構渠道,表明該政策對緩解農戶融資困難具有積極意義。其中,是否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農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并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檢驗,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的了解程度每提高1%,農戶選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借貸渠道的概率提升10.36%;而公益林面積(可申請質押貸款金額)則對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進行借貸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并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檢驗,公益林面積每增加1公頃,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進行借貸的概率上升4.71%。

(2)異質性農戶的借貸渠道選擇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的響應程度是不同的,但都表現出偏向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具體表現為: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低收入農戶、戶主年齡低于60歲的農戶以及公益林面積相對較少地區的農戶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借貸渠道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對中等和高收入農戶、戶主年齡高于60歲以及公益林資源相對豐富地區的農戶借貸行為影響不顯著。

(3)從邊際效用來看,農戶所在村莊有正規金融機構的概率每增加1%,農戶選擇農村信用社借貸的概率提高6.93%,而選擇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借貸的概率下降9.41%,但是模型回歸結果并不顯著。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屬于普惠金融范疇,目前仍存在可申請借貸規模小、質押物范圍窄和推廣普及受限等問題,在推廣過程中,應根據農戶異質性制定差異化的策略,合理激發農戶的借貸需求。

6.2討論

已有關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文獻主要從家庭資源稟賦、社會資本等因素探討對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借貸需求、貸款額度和貸款可得性的影響(朱楠等,2020;王曉麗等,2021;陳侖松等,2021)。本文從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角度探討該政策對異質性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農戶選擇正規借貸具有顯著影響,其中農戶越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越會傾向于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借貸,且公益林面積越大,越傾向于選擇農村信用社借貸。這與許宇鵬等(2011)關于林權抵押貸款政策對農戶借貸需求行為影響的研究結論一致。許宇鵬等(2011)認為,農戶了解林權抵押貸款政策和農戶家庭林地面積對農戶林權抵押貸款需求行為具有顯著正向影響,與本文研究結果“了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農戶選擇正規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大致相同。本文的收入異質性分析結果表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低收入農戶選擇正規借貸渠道具有顯著正向影響,而對中高收入農戶影響不顯著,與陳侖松等(2021)的研究結果大致相同;與之不同的是,陳侖松等(2021)并未探討異質性農戶的貸款行為。

同時,本文依據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供給規模小、質押物范圍窄等特性,對農戶年齡和農戶所在地區進行了異質性分析。其中,地區異質性分析結果表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公益林相對較少的地區農戶借貸行為具有顯著影響。可能的原因是:公益林等生態資源相對較少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農村地區金融覆蓋率、金融政策普及率以及與外界的聯系緊密度等相對來說均更高,農戶也更加愿意選擇正規金融機構進行借貸。

由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仍處在試點階段,政策普及程度較低,關于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對異質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仍需進一步討論。這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處,也是后續深入研究的方向。

6.3政策啟示

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農戶借貸融資具有積極影響,根據研究結論可以得出3個方面的政策啟示。

(1)加大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的宣傳力度,在電視、廣播和互聯網等媒體進行推廣宣傳。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是繼林權抵押貸款的又一融資創新,林權抵押貸款以商品林林權進行實物抵押,實物抵押貸款的形式農戶較易理解和接受。然而,由于公益林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限制生產經營,造成農戶普遍認為以其融資也受到限制。以補償收益權作為質押物的公益林貸款對于農戶來說相對陌生,所以推廣宣傳尤為重要。

(2)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應根據農戶家庭收入、公益林面積和地區差異進行調整,為差異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提供政策保障。從正規金融角度出發,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供給規模仍然偏小,在實施過程中,應當從普惠金融的定位進行考慮,對農戶進行信用增級,或者對異質農戶施行差異化貼息策略,如從農戶收入和年齡異質性考慮,地方金融應該綜合考慮農戶個人特征、農戶家庭特征和農戶家庭社會資本等因素,為異質性農戶推薦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同時引導和規范農村居民適當進行非正規借貸以滿足其借貸需求。也就是說,對于收入水平相對較高且戶主年齡不大的農戶,地方金融可適當推薦利率較高、借貸規模更大的借貸產品,或者多普及推廣與創業相關的借貸政策,引導這部分農戶進行相關借貸。而對于收入水平偏低和年齡較大的農戶,則應該主要普及收益適中或者較低、同時風險較低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引導這部分農戶進行適當的非正規借貸,原因在于這部分農戶在農村地區可能擁有更加緊密的社會關系和公信力,以此來滿足自身的借貸需求。對所處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公益林資源相對豐富的農戶,結合創業相關鼓勵政策給予農戶最高等級的貼息,以此刺激農戶貸款意愿。對于所處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而又缺乏公益林資源的農戶家庭來說,應該從需求角度考慮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發放,適當引導小規模農戶公益林加入合作社,以達到公益林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同時能夠獲取更大規模的貸款額度,從而進一步提高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對異質農戶的效用。而從農戶角度考慮,結合收入和年齡異質性分析,則應該從提升具有一定還款能力和適齡(即60歲以下)農戶自身金融素養著手,加強農戶對自身借貸行為的判斷能力。

(3)有效提高山區農村正規金融覆蓋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更好地發揮貸款政策的效用。對于公益林資源相對豐富、但經濟發展受限的農村地區,應當進一步擴大農村正規金融服務網點的覆蓋面,逐步完善農村互聯網金融。正規金融機構應當盡可能簡化貸款審批程序,加強相應貸款政策的推廣普及,進而降低農戶與正規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成本,刺激公益林資源豐富地區農戶家庭的借貸需求。依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為農村地區新覆蓋的金融機構發放差異化額度的定向補貼,加強農村地區正規金融機構的風險應對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農戶生產經營的合理資金借貸需求。對于公益林資源相對較少、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應當加強宣傳推廣除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之外的其他貸款政策,如抵押貸款和信用貸款等政策。

參考文獻

蔡海龍,關佳晨.不同經營規模農戶借貸需求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 2018(04):90-97.

陳侖松,石道金.社會資本對林農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行為影響研究[J].林業經濟, 2021, 43(05):5-16, 31.

馮旭芳.貧困農戶借貸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世界銀行某貧困項目監測區為例[J].中國農村觀察, 2007(03):51-57, 80-81.

顧寧,王灝威.農戶借貸有利于家庭增收嗎——來自中國農村家庭的微觀證據[J].農業經濟與管理, 2021(06):73-82.

孔榮,衣明卉,尚宗元.農戶融資偏好及其成因研究——陜西、甘肅897份調查問卷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17(06):24-29.

劉純彬,劉俊威.中部較發達地區農戶借貸需求的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經緯, 2009(05):140-143.

劉丹.農戶異質性視角下正規金融與非正規金融的關系——基于江蘇省1202戶農戶的調研數據[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 17(06):110-119, 165.

劉西川,楊奇明,陳立輝.農戶信貸市場的正規部門與非正規部門:替代還是互補? [J].經濟研究, 2014, 49(11):145-158, 188.

馬光榮,楊恩艷.社會網絡、非正規金融與創業[J].經濟研究, 2011, 46(03):83-94.

牛榮,羅劍朝,張珩.不同收入層次下的農戶借貸需求意愿[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15(03):38-46.

齊聯,葉家義,韋幸力,等.生態扶貧視角下公益林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機制的探索與實踐——以廣西河池為例[J].林業資源管理, 2020(03):1-5, 10.

錢水土,陸會.農村非正規金融的發展與農戶融資行為研究——基于溫州農村地區的調查分析[J].金融研究, 2008(10):174-186.

秦海林,李超偉,萬佳樂.社會資本能降低農戶的非正規借貸成本嗎?——基于農戶異質性與社會資本結構的實證研究[J].農村經濟, 2018(09):70-75.

秦建群,呂忠偉,秦建國.農戶分層信貸渠道選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農村二元金融結構的實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11, 28(10):37-49.

沈紅麗.農戶借貸行為的Heckman兩階段模型分析——基于天津市農村二元金融結構視角[J].統計與信息論壇, 2016, 31(01): 80-86.

田江.貴州省農村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7, 38(02):146-151.

童馨樂,李揚,楊向陽.基于交易成本視角的農戶借貸渠道偏好研究——以全國六省農戶調查數據為例[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 15(06):78-87, 138-139.

王金哲.社會資本影響家庭融資渠道選擇了嗎?——基于CHFS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經論叢, 2019(01):52-60.

王曉麗,石道金.基于信用增級及定價視角下的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林業經濟, 2018a, 40(09):40-45.

王曉麗,石穎文,石道金.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證券化探討[J].林業經濟問題, 2018b, 38(04):48-54, 106.

王曉麗,朱楠,李朝柱,等.家庭稟賦對農戶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需求影響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 2021, 41(02):146-153.

徐秀英.浙江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踐與對策研究[J].林業經濟, 2018, 40(08):30-35.

許宇鵬,石道金,王天東,等.林權抵押貸款政策與農戶借貸需求行為差異實證研究——以南方集體林區五省為例[J].林業經濟, 2011(11):31-36.

楊明婉,張樂柱,顏梁柱.農戶家庭信貸規模效應研究:基于交易費用視角[J].農村經濟, 2019(04):91-97.

易小蘭,莫媛.放寬市場準入下農戶借貸渠道選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農村經濟, 2016(03):67-72.

殷浩棟,汪三貴,王彩玲.農戶非正規金融信貸與正規金融信貸的替代效應——基于資本稟賦和交易成本的再審視[J].經濟與管理研究, 2017, 38(09):64-73.

張三峰,王非,賈愚.信用評級對農戶融資渠道選擇意愿的影響——基于10省(區)農戶信貸調查數據的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 2013(07):72-84.

張少寧,張樂柱.維持型農戶借貸渠道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廣東省云浮市農戶問卷的驗證[J].經濟與管理評論, 2018, 34(05):97-106.

朱莉華,馬奔,溫亞利.新一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階段成效、存在問題及完善對策[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 17(03):143-151.

朱楠,張媛,王曉麗,等.林農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可得性研究[J].林業經濟問題, 2020, 40(02):165-172.

Hausman J, McFadden D. Specification Tests for the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J]. Econometrica, 1984, 52(05):1219-1240.

Hürlimann W. Valuation of fixed and variable rate mortgages:binomial tree versus analytical approximations [J]. Decisions Econ Fi‐nan, 2012, 35:171-202.

Jacob D P, Hong T C H, Lee L H. An Options Approach to Commercial Mortgages and CMBS Valuation and Risk Analysis. The Handbook of Non-agency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 Wiley:Grafton NH USA, 2000.

McFadden D. Conditional logit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choice behavior [R]. Berkeley:Working Paper Institute of Urban & Regional, 1972.

Sharp N J, Newton D P, Duck P W. An improved fixed-rate mortgage valuation methodology with interacting prepayment and default options [J].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8, 36(03):307-342.

Stiglitz J E, Weiss A.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03):393-410.

Zhang Q M, Tjia Y N, Wang B Y, et al.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and financing—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of expressways usufruct with redeemable rights [J]. Sustainability, 2021, 13(16):1-17.

(責任編輯谷振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在线天堂|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欧美第二区|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亚洲第七页| 日韩黄色精品|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观看99|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免费播放毛片|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色婷婷在线播放|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中文成人在线| 毛片手机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看|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另类视频| 国产91av在线|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免费欧美一级| 中文字幕 91|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国产迷奸在线看|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a国产精品|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成人在线播放 |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婷婷激情五月网|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亚洲成人www|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亚洲乱码视频| 九九视频免费看|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成人韩免费网站|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