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PICC 在永久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2023-03-09 03:12:19劉春麗顏美瓊李曉旭劉臘根施如春孟愛鳳張柳柳
護理研究 2023年2期

劉春麗,顏美瓊,薛 慧,李曉旭,劉臘根,施如春,孟愛鳳,趙 云,張柳柳*

1.江蘇省腫瘤醫院(江蘇省腫瘤防治研究所,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江蘇 210009;2.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血管內置管是日常醫療實踐常用的處置手段[1],由于治療及用藥的多樣性、特殊性,單純的外周靜脈導管已不能滿足臨床需求,中心靜脈導管被廣泛應用于臨床。隨著人口老齡化,緩慢性心律失常發病率越來越高,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日漸增多[2-3]。已有研究顯示,植入心臟起搏器可增加中心靜脈導管置管難度,導致病人感染、血栓、中心靜脈狹窄等并發癥發生風險增加。國內外學者將中心靜脈導管與經靜脈心臟起搏器并存狀態稱為“雙生命線困境”,目前,主要關注領域為透析導管在起搏器病人中的應用管理[4-6]。當前,植入心臟起搏器的病人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的臨床應用報道越來越多[7-8],PICC 與心臟起搏器共存也面臨困境,該類病人如何順利進行PICC 置管,確保導管留置期間帶管安全,值得關注。現對PICC 在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中的應用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1 心臟起搏器簡介

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通過脈沖發生器發出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沖,通過導線電極傳導,刺激電極接觸的心肌,模擬正常心臟沖動形成和傳導,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治療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9-10]。目前全球每年植入心臟起搏器的病人有近百萬例[11]。心臟起搏器根據留置時間分為臨時心臟起搏器和永久心臟起搏器;根據有無導線分為有導線心臟起搏器和無導線心臟起搏器,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是近年來的新技術,是將脈沖發生器與感知/起搏電極合為一體,避免了電極導線連接和囊袋制作等過程,受起搏模式限制及技術要求限制,無導線起搏并未被作為常規治療方式推廣,多數情況下是作為一種替代療法[12],而有導線心臟起搏器根據導線數量或置入部位又可分為單腔、雙腔、三腔和四腔心臟起搏器,心臟起搏器植入技術從最初簡單的右室單腔起搏到如今的雙腔、三腔起搏及埋藏式自動轉復除顫器、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的植入,取得了巨大進展,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心律失常。心臟起搏器植入路徑包括頭靜脈、鎖骨下靜脈、腋靜脈及頸內靜脈等[13],起搏工作模式多樣,本研究中的心臟起搏器指有導線的永久心臟起搏器。

2 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置入現狀

2.1 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置管前的多學科團隊(MDT)評估

2.1.1 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的PICC 置管指征 心臟起搏植入病人PICC 置管前應充分綜合評估病人是否有PICC 置管指征,盡可能避免植入心臟起搏器的病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減少對心臟起搏器電極導線的影響。當病人缺乏外周靜脈通道傾向;持續使用腐蝕性藥物或已知刺激性藥物、胃腸外營養、各種抗生素、許多pH>9 或pH<5 的液體或藥物以及滲透壓>900 mmol/L 的液體或藥物;需反復輸血、血制品或采血;需長期、連續或間歇接受靜脈輸液給藥[14-15],確認有置管指征時,需常規評估病人全身狀況、治療方案、穿刺部位局部皮膚情況、血管條件等,需重點評估病人心臟起搏器植入相關情況,如病人心臟起搏器植入途徑、類型、功能狀態,評估時通常采用MDT 進行。肖沙璐[16]以1 例植入心臟起搏器的87 歲男性危重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病人因右前臂離斷再植術后存在肢體功能不全,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屬中心靜脈置管(CVC)禁忌證,無法行CVC 置管,經靜療專科護士、血管外科醫生、心內科醫生、介入外科醫生等組成的MDT 會診、評估,決定經左側(即心臟起搏器植入同側)肢體置入PICC,最終成功置管。趙林芳等[17]以1例89 歲的老年女性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病人患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植入雙腔心臟起搏器,右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病人外周靜脈條件差,考慮病人凝血功能差,病情危重復雜,深靜脈穿刺置管風險高,在為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置入PICC 前邀請放射科及心內科醫生等評估病人胸部CT 檢查報告,以判斷病人心臟起搏器導線位置是否正常,評估確認心臟起搏器植入路徑,最終在超聲引導下行改良賽丁格技術穿刺,經右貴要靜脈行PICC 置管術。

2.1.2 PICC 對心臟起搏器電極導線干擾的安全性評估 目前對于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行PICC 置管時是否會損傷電極導線、PICC 留置期間是否會影響心臟起搏器功能或與電極導線發生纏繞等問題研究結果尚不統一。一般而言,心臟起搏器電極導線外層包裹硅膠,可降低置管中使用的金屬導絲的干擾,而硅膠材質的三向瓣膜PICC 及聚氨酯材質的耐高壓PICC 均屬于絕緣體材質,不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電脈沖信號,當PICC 導管位置正常時,纏繞發生率較低,但需注意PICC 斷管問題,斷端回縮到心腔內會增加與腔內其他導線纏繞的危險[16]。但也有學者認為,上腔靜脈是起搏導線與PICC 導管共同入路,容易造成導管與起搏導線互相干擾,導致PICC 導管送入困難,導管異位[17]。因此,在PICC 導管類型選擇上傾向4FR 的三向瓣膜硅膠導管,其直徑細小,對起搏導線干擾較少,且為尾端修剪,可避免導管置入過深。

2.2 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置管路徑選擇 心臟起搏器植入通常選用左側鎖骨下靜脈、腋靜脈等途徑,但也有醫務人員選擇經右側植入。因此,在置管前要充分評估病人心臟起搏器植入途徑,以便選擇PICC置管肢體。美國靜脈輸液學會(INS)指南推薦,心血管植入電子裝置(如皮下植入裝置、心外膜導線或無電極導線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考慮將對側作為中心血管通路裝置(CVAD)置入的首選途徑[15]。我國衛生領域行業標準《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指出,在PICC穿刺時,安裝心臟起搏器側不宜進行同側置管,常規選用心臟起搏器植入的對側手臂置管[18]。同時,相關指南也推薦如果必須使用同側肢體置管時(如病人雙側均植入導線),PICC 可能是最安全的選擇[15],而經同側鎖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極易損傷電極導管。

2.2.1 單側植入心臟起搏器病人的PICC 置入現狀

近年來,在單側植入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對側肢體進行PICC 穿刺置管的成功案例被陸續報道,為植入心臟起搏器的病人進行PICC 置管提供了借鑒[17,19]。與此同時,心臟起搏器同側肢體PICC 置管的應用報道也日趨增多。王悅[20]以1 例74 歲的老年男性胃癌術后化療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病人經右鎖骨下靜脈放置心臟起搏器,大腿內側股靜脈周圍、腹股溝、左上臂血管條件差,腋下及左鎖骨上淋巴結多發轉移,不宜進行下肢股靜脈穿刺及左上肢PICC 置管,由于治療需要及血管條件限制,在心臟起搏器同側肢體置入PICC以便輸入營養液及治療性藥物,PICC留置27 d。Liu 等[21]以1 例血管肉瘤、右心房成形術及右側放置永久心臟起搏器的女性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病人因局部疾病復發需接受化療,左上肢有PICC 置入史,鑒于心臟起搏器在右側,選擇再次于左側置入PICC,導管尖端位于左側鎖骨下靜脈。對靜脈再次進行評估,超聲引導下于右側置入PICC,送管過程中存在阻力,5 次嘗試后送管成功,導管尖端位于上腔靜脈下段,并成功留置導管,順利完成化療。馬姍等[22]以10例平均年齡94 歲的男性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病人右上臂PICC 穿刺置管失敗后改為心臟起搏器同側(左側)肢體成功穿刺放置導管,導管尖端位于上腔靜脈,安全可行。姜忍等[23]以1例77 歲男性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病人直腸癌術后需接受化療故行PICC 置管,PICC 護士置管前未全面仔細評估病人,導致在心臟起搏器同側肢體置入PICC,經過嚴密觀察和護理,最終順利完成治療。王瑩等[24]以1 例右側肢體活動障礙合并心腎功能不全的92 歲男性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病人1 年前于右上臂成功行2次PICC 穿刺,但送管失敗,故選擇于心臟起搏器同側肢體置入PICC,經4 次送管調整,導管尖端異位第4胸椎。

可見,雖然相關指南及規范推薦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在置管肢體對側行PICC 置管,但臨床實踐中由于病人病情、血管條件等多因素限制,醫務人員會在心臟起搏器同側肢體進行PICC 置管。目前尚未檢索到關于心臟起搏器同側肢體行PICC 置管后發生嚴重并發癥的報道,但其風險客觀存在,處理不當易導致心臟起搏器運行異常,增加病人痛苦,嚴重者可引起其他無法預測的意外進而造成醫療糾紛,置管前應向家屬介紹相關風險,家屬同意并簽字后方可操作,安全性不容忽視。

2.2.2 雙側植入心臟起搏器病人的PICC 置入現狀

Sun 等[25]以1 例雙側植入心臟起搏器的97 歲男性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病人左側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功能狀態完好,右側心臟起搏器存在故障,因病情限制未取出,右側CVC 置入,2 周后由于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移除導管,在對病人進行全面評估后于右上肢置入1 根4FR 的單腔PICC,送管過程中遇到阻力,通過調整上肢外展角度,邊送管邊推注生理鹽水,送管3次順利完成置管。8 個月后,病人再次因肺部感染行PICC 置管,術前血管超聲檢查左側及右側鎖骨下靜脈直徑,左側為0.4 cm,右側為0.7 cm,再次選擇右側肢體置入PICC,通過鎖骨下靜脈時輕微停頓,再次推注生理鹽水送管,成功置入PICC。金曉芬[26]對1 例雙側植入心臟起搏器的74 歲男性病人行PICC 置管,病人右側心臟起搏器狀態完好,經左側上肢置入PICC,X線片清晰顯示病人右側心臟起搏電極位于右心房、右心室,左側置管后導線位于右心室內,根據放射科醫生建議退出5 cm 后再次攝片定位,發現左側管道仍位于右心室未移動,病人報告右側心臟起搏器為第2 次安裝,左側曾安裝心臟起搏器,仔細觀察胸片發現左側起搏電極未撤除,置入PICC 導管重疊于電極導線后方,導致對導管末端位置判斷錯誤,誤認為PICC 頭端位于右心室,導致不必要的退管并再次置入現象。

可見,在雙側植入心臟起搏器的病人中行PICC置管更需全面評估心臟起搏器置入途徑及功能狀態,明確病人心臟起搏器置入史,首選在心臟起搏器功能障礙同側肢體置入PICC,置入術后需仔細閱讀胸片,準確評估導管尖端位置,同時建議采用實時尖端定位方法以減少導管反復進出對起搏電極導線的干擾,并降低感染風險。

2.3 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置入難點及對策

2.3.1 送管困難的處理及預防 送管困難是PICC 置管常見現象,會導致反復多次送管,尖端異位[27]。臨床實踐中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置管送管困難發生率更高。Sun 等[25]研究顯示,雙側植入心臟起搏器的老年病人PICC 穿刺成功后送管過程中導管出現阻力,采用超聲引導,實時監測靜脈、導管尖端角度和位置,超聲顯示導管位于腋下靜脈內,為避免鎖骨下靜脈入口處反彈現象,調整病人手臂外展角度和腋靜脈與腔靜脈角度,在導管通過鎖骨下靜脈前推注生理鹽水可使鎖骨下靜脈局部擴張,反復3 次緩慢送管,使PICC 導管順利通過鎖骨下靜脈,成功置管。Liu 等[21]研究在病人心臟起搏器對側置入PICC,病人對側肢體有PICC 置管史,局部血管狹窄,導管無法通過鎖骨下靜脈,尖端異位于鎖骨下靜脈,因此,改為心臟起搏器同側肢體置管,穿刺成功后由于心臟起搏器線占據鎖骨下靜脈空間,影響解剖結構,導致PICC 導管經同側鎖骨下位后出現反彈現象,反復5 次送管困難,為避免鎖骨下靜脈入口出現反彈現象,囑病人深呼吸降低胸腔壓力,推注生理鹽水使局部血管擴張,最終在超聲引導和監測下,PICC 導管緩慢、平穩地通過鎖骨下靜脈。趙林芳等[17]對植入雙腔心臟起搏器的老年病人行對側PICC 置管,初始穿刺成功,緩慢遞送導管,送管順利,未見明顯阻力,當導管遞送至預定刻度時抽回血困難,超聲探查顯示導管頭端位于同側頸內靜脈,外撤導管20 cm 后重新送管,導管送至36 cm 時存在阻力,送管困難,抽回血不暢,采用心電圖(ECG)實時尖端定位技術糾正術中異位,成功置管。肖沙璐[16]以1 例合并慢性腎臟疾病的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在心臟起搏器同側肢體置入PICC,順利穿刺后送管至20 cm 時出現阻力,緩慢后撤導管至15 cm,抽回血通暢,采用邊送管邊推注生理鹽水及后撤導絲5 cm 的方法成功送管。王瑩等[24]以1 例植入心臟起搏器的男性高齡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病人右側肢體活動障礙合并心腎功能不全,1 年前右上臂行PICC 置管,穿刺2 次均成功,導管送至20 cm 處均以送管困難失敗,因此選擇在心臟起搏器同側置入PICC,穿刺順利,導管送至33 cm 時存在阻力,經調整肢體位置、后撤導絲等操作后送管順利,術后胸片顯示導管頭端位于第4 胸椎,導管在左頭臂靜脈處有一折角,調整后胸片示導管在左頭臂靜脈打圈,再次調整,胸片示導管在左鎖骨下靜脈處反折,進一步在CT 下調整,導管再次在左頭臂靜脈與左鎖骨下靜脈交界處呈雙曲線反折,導管位于第4 胸椎,距上腔靜脈入口

2.5 cm。考慮病人年齡、病情及血管條件等情況,導管調整4 次后仍送管困難,導管異位無法糾正,決定保留并使用此導管,經嚴密觀察及并發癥預防,成功留置導管。

無論是單側還是雙側植入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同側或者對側肢體置入PICC 穿刺成功后均可能發生送管困難,其原因主要有心電導線本身占據血管空間、腋靜脈鎖骨下靜脈生理解剖學角度不佳、血管畸形變異、中心靜脈導管放置史導致血管彈性下降至局部血管及中心靜脈硬化狹窄[21-22,28]。因此,該類病人置入PICC前應行超聲檢查,了解上臂和鎖骨血管的解剖特點、血流速度、血管充盈程度,尤其是心臟起搏器位置和鎖骨下靜脈的解剖結構,從而合理選擇PICC 置入途徑,預防或降低送管困難的發生。送管困難主要發生在鎖骨下靜脈及上腔靜脈入口處,當發生送管困難時可采用鎖骨下靜脈實時超聲視線下送管、推注生理鹽水、改變肢體角度、配合深呼吸、心電圖實時定位等方式幫助病人克服送管困難,順利送管。對于合并慢性腎臟疾病的病人,推注生理鹽水時需注意用量,反復多次送管病人在導管進入及退出時需動作緩慢輕柔,避免觸碰起搏電極導線。

2.3.2 腔內心電圖在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尖端定位中的應用初探 目前尚未檢索到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置入操作相關實踐指南。研究者對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的PICC 置管長度較為關注,認為PICC導管與起搏電極導管間應保持一定距離, 以免導管間干擾。王悅[20]認為,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的導管置入深度應比常規置管長度短10 cm。隨著研究深入,有學者認為,PICC 對起搏電極導線干擾較小,如長期留置并輸注刺激性藥物,導管末端須放置于上腔靜脈,避免進入右心房,以防回撤時與電極導線發生纏繞[16-17]。受病人個體因素(安裝心臟起搏器)差異、放射科醫生間的判斷標準不一等影響,X 線片定位尚未形成統一標準,且判斷者間也存在視差[29],此外,永久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常有基礎心臟疾病,如心臟擴大等,依據傳統體外測量法測量的長度常與實際不符,導管頭端易過深進入右心房導致心律失常[17,30]。因此,如何確保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尖端位于上腔靜脈,精準定位,避免及減少導管尖端異位,值得關注。

心電圖術中實時尖端定位準確、簡單、經濟、無輻射且在術中可直接調整異位,近年來被臨床廣泛應用,但心電圖定位技術在應用人群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2016 版INS 指南[31]指出,存在異常P 波如心房顫動、心臟起搏器植入等導致的心律失常為心電圖定位技術的應用禁忌證,但2021 版INS 指南[15]更新指出,部分異常P 波病人也可經腔內心電圖引導PICC 定位成功。Pittiruti 等[32]研究發現,心房顫動病人可根據心電圖心房波活動最大值,即頻率和高度的改變確認導管末端位于上腔靜脈與右心房的上壁交界連接點(CAJ)。Gao 等[33-34]對心房顫動病人PICC 置入過程的心電圖波形變化觀察后發現,f 波振幅會隨導管深入產生一定的規律性變化,有利于指導導管尖端定位。INS 指南并未發布心電圖在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尖端定位中的應用推薦意見,但近年來,心電圖實時尖端定位方法被嘗試應用于部分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的PICC 置管中。Liu 等[21]將1 例女性血管肉瘤、右心房成形術及右側放置永久心臟起搏器的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后發現,左側置入PICC 術中采用心電圖實時定位尖端,心電圖P 波無變化,胸片顯示導管尖端位于左側鎖骨下靜脈。在對靜脈再次進行認真評估后,超聲引導下經右上肢放置PICC,送管過程中存在阻力,受心臟起搏器導線影響,在5 次嘗試后送管成功,心電圖顯示高P 波,最終50%~60%的QRS 波定位于上腔靜脈下部,術后X 線片顯示導管尖端位于上腔靜脈下段。趙林芳等[17]以1 例老年女性雙腔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在超聲引導下行改良賽丁格技術穿刺,經右貴要靜脈行PICC 置管術,術中異位頸內靜脈,采用心電圖糾正置管術中異位并進行精準定位。病人入院時常規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為心律不齊、竇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以心室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觸發(VAT)方式工作,心臟起搏器功能未見明顯異常。VAT 是雙腔心臟起搏器的一種工作模式,心房心室均放置電極,心臟起搏器感知心房激動(P 波),延遲0.12~0.20s后觸發脈沖釋放,刺激心室起搏。趙林芳等[17]研究中,病人經心內科及心電圖室醫生會診評估后認為心電圖可見正常P 波,可進行腔內心電圖定位,使用帶心電定位功能的專用監護儀,在吸氣相時緩慢時遞送導管,送至預定刻度后回抽可見回血, 超聲實時檢查頸內靜脈未見導管影,使用生理鹽水引導腔內心電圖定位方法,觀察體表心電圖及腔內心電圖變化,導管送入39 cm 時可見腔內心電圖P波振幅增大,但未見負向P 波,為避免導管頭端過深干擾心臟起搏器工作,誘發心律失常,認為導管不宜進入心房,因此未引出該病人負向P 波,根據腔內心電圖的判斷原理,該導管頭端位于上腔靜脈,后續胸片顯示導管尖端位置正常。陳真等[35]以1 例76 歲女性食管癌病人為研究對象進行案例分析,其左鎖骨下靜脈植入雙腔心臟起搏器(DDD 模式),因化療需要經右上肢置入PICC,采用腔內心電圖定位方法定位導管尖端位置,監測并記錄置管前體表心電圖,結果顯示未見竇性P波,心電圖為房性起搏心律,心房起搏脈沖后跟隨相應P'波,振幅為0.1 mV,該P'波下傳的QRS 波群正常,頻率為60 /min,當體表心電圖轉換為腔內心電圖后,心電監護可見起搏釘后P'波較前增高,當導管送至35 cm 時P'波上升明顯,繼續送入導管達修剪長度38 cm時P'波明顯寬大、增高,最高點振幅為0.8 mV,較原來增高7 倍,此時心電監護顯示心臟起搏器工作正常(房性起搏心律,60 /min),術后胸片顯示導管尖端位于第6 胸椎水平、氣管隆嵴下1 個椎體。

可見,心電圖可應用于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的PICC 尖端定位,但多為個案報道,目前,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的起搏模式較多,心電圖對于其他類型起搏模式是否仍能進行有效的PICC 導管尖端定位,有待進一步研究。后續可對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進行多中心研究,進一步尋找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置管過程中P 波變化規律,從而擴大腔內心電圖引導定位技術的應用范圍。

2.4 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置管后護理要點

2.4.1 心臟起搏器工作狀態監測 心臟起搏器的作用是維持病人正常的心臟傳導及搏動,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行PICC 置管后需密切觀察病情,防止心律失常,教會病人自探脈搏是自我監測心臟起搏器工作情況簡便、有效的方法。趙林芳等[17]研究后指出,雖無研究直接表明PICC 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功能和使用,但為了明確導管置入是否會干擾心臟起搏器,仍需于置管后行3 d 床旁心電監護,其研究顯示,置管前病人心律為VAT 起搏,心率為60~70 /min,置管后觀察心臟起搏器工作情況,未出現異常,心率為62~84 /min。王瑩等[24]從病人置管日起每日監測心率并記錄,置管后63 d 再次復查,心電圖示起搏心率為59 /min,心臟起搏器運行正常。姜忍等[23]的研究中,置管后心電圖檢查顯示起搏心率約為72 /min,心臟起搏器運行正常。可見,在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中置入PICC,正常情況下不會影響心臟起搏器工作狀態。

2.4.2 并發癥預防及處理 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置入PICC 后需注意防止導管破損、斷裂問題,需加強健康宣教,防止導管滑入體內,進一步增加帶管風險。吳晶晶等[36]研究中1 例植入三腔心臟起搏器的64 歲女性病人因直腸癌術后疾病復發化療置入PICC 導管,帶管期間PICC 斷管滑入體內,胸片顯示導管近端位于腋窩,遠端位于右下肺動脈主干,中間段大部分與上腔靜脈及右心房、右心室內心臟起搏器電極線重疊,在介入科醫生會診下取管,取管操作難點是需防止導管與心臟起搏器導線纏繞加重,以免電極線移位使心臟起搏器失去治療作用,操作過程中僅豬尾導管進入右心房時出現電極線被干擾的心電圖異常,因該病人有心臟病史,發生惡性心律失常風險較大,故放棄使用旋轉豬尾導管的方式抓取PICC,采用豬尾導管與套圈的組合,避免出現因二維影像視覺誤差影響PICC 的套取,節約了操作時間,手術過程電極導線未被拉動,術中、術后心臟起搏器未出現故障。

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置入PICC 后由于血管內有多根導管,可導致靜脈腔變窄,血流變緩,而置管過程也可能發生血管內膜損傷及炎癥,這些均為血栓形成的原因,導致導管相關性血栓發生風險增加[16]。針對該類病人,應指導病人多飲水及進行肢體活動,飲食清淡,防止血液黏滯度增高,預防導管相關血栓的發生[23]。中心靜脈狹窄是中心靜脈導管放置后的常見并發癥[28],心臟起搏器和除顫器導線與中心靜脈狹窄的發生相關,使用PICC 會增加中心靜脈狹窄發生,且隨著導管留置時間延長,發生率增高[37]。因此,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如需置入PICC,應在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縮短導管留置時間,盡早拔管;拔管時需分散病人注意力,引導病人放松,緩解緊張情緒,避免由于精神過度緊張、焦慮等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引起血管痙攣或血管收縮,進而引起拔管困難;拔管時動作應輕柔,每次向外拔出1~2 cm,邊操作邊觀察病人的意識、面色,遇到阻力時立即停止拔管,排除是否為電極線和導管相互纏繞,必要時行X 線片檢查確認[23]。

3 小結及展望

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行PICC 置管前需充分評估病人心臟起搏器植入路徑、病人治療方案、血管直徑等,全面多學科評估有利于選擇最佳的PICC 置入路徑,降低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的PICC 置入風險,單側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置入PICC 時推薦選擇對側肢體置管,雙側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推薦選擇故障心臟起搏器側肢體置管。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置入PICC 的短期安全性已得到初步驗證,其長期安全性有待隨訪研究。送管困難是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行PICC 置管面臨的主要難題,主要發生在鎖骨下靜脈至上腔靜脈入口間,可在超聲實時監測引導可視化下進行,推注生理鹽水、配合呼吸方法有利于克服送管困難,順利送管。導管相關性血栓、中心靜脈狹窄等并發癥發生風險客觀存在,需做好預防及隨訪觀察。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尖端位置判斷標準尚未統一,有學者建議其尖端宜位于上腔靜脈下段,較正常位置略淺。已有學者研究了心電圖定位技術在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中的應用情況,發現病人起搏模式在VAT、DDD 模式下獲得的腔內心電圖波形不同,但仍可成功利用心電圖定位導管尖端位置,拓展了心電圖定位技術的應用適應證。不同類型的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起搏工作模式不同,其對應的腔內心電圖波形不一,是否所有起搏模式下均可利用心電圖指導導管尖端定位有待進一步研究。后續靜療專業人員可與介入科、心內科、心電圖室專業人員開展多學科合作,探索心電圖技術在心臟起搏器植入病人PICC 置管中的應用,進一步拓展心電圖技術的應用范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亚洲伊人天堂|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亚洲性一区| 亚洲乱强伦|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成|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成人蜜桃网|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久久网综合|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5388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日日拍夜夜操|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欧美一区精品|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在线看AV天堂|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专区|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免费p区|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精品99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在线一级毛片|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丁香婷婷久久|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日韩欧美91|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