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宗香,楊似慧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云南麗江 674100)
考試作為檢驗教學成果的一種有效手段,可以準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可以讓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反思與總結,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傳統的考試制度是“教考合一”,但該模式下的試卷不免會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主觀性[1]。縱觀現有的“題庫建設”“教考分離”等文獻,發現目前已有學者對教考分離題庫建設的實際工作做了總結和展望,而針對管理會計課程題庫建設的研究較少。
教考合一是一種傳統的考核評價制度,是由課程教師在期末前完成試卷命題工作,對自己任課班級進行考核和閱卷。教考合一的試卷容易出現教師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影響教學質量信息反饋的可信度[2],也不能準確檢測出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真實情況,難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教考分離,即具有經驗的教師命題,按照課程教學大綱做到覆蓋知識全面、合理分配試卷難易程度[3],采用流水線方式組織集體閱卷評分,以保證試題的客觀性與結果的公正性。
教考分離的核心工作就是建設題庫,題庫建設需要教師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整理出教學重難點和考點[4],使學生的考試試題更加規范,降低出題的隨意性。由于題庫數量多、涉面廣,因此,從出題到考試的各個環節,均能實現公平公正的考試要求,能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日常學習積累的重要性,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經過一年半的時間對管理會計教考分離題庫進行建設,已建成了11套試卷,并可實現任意抽題組成新試卷[5]。題庫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整理如下。
在管理會計題庫建設初期,由于之前未明確期末考試形式,題庫中試題的形式和數量不均衡。隨著科技的革新,加之疫情環境下個別學生未能返校等,無紙化考試為最優選擇[6]。題庫建設初期均按照紙質形式出題,因此組題后需要完成兩種形式的試卷,若使用無紙化考試,還面臨具體使用哪一平臺的問題[7]。
在出題前,課組對兄弟院校調研得知,部分學校是按照知識點出題(下稱法一),即按照不同題型對知識點進行出題,如每位教師按照各題型對“保本點”進行出題,期末考試之前由一位教師按照題型羅列出一份只有知識點的框架題,考試系統會從題庫中按框架題生成一份新試卷;也有學校是按照題型題號來出題(下稱法二),即在出題前先羅列各題的考點,所有教師按照模板順序出題,如單選題第一題考哪一知識點,所有試題都按照該考點出題。本項目組在初期也就組題方式做了多次討論。
在管理會計試題庫審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細節問題,如“邊際貢獻”一詞,又可稱為“貢獻邊際”“貢獻毛益”“邊際利潤”等,因此,不同試題中就出現了不同的名詞,甚至在同一份試卷中同一個知識點出現了不同的名稱。這也是在出題前未明確,致使在后期審題過程中需要不斷校正統一。
由于管理會計的知識點聯系比較緊密,因此,不論是采用哪種出題形式,都免不了會有一些重復的專業術語和知識點,如在考核各因素對各指標的影響時,因素主要指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和固定成本,指標主要包括保本點、保利點、安全邊際和利潤,四個因素和四個指標又可以單獨作為知識點考核,題目到底屬于哪一知識點,也是一個亟待在出題前明確的問題。
管理會計教考分離小組經過不斷探索,認為考核不應只注重期末考核,應將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督促學生注重日常學習的積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8]。在管理會計教考分離題庫建設初期,項目組成員只建設了期末考試題庫,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因此,后期還需要從期中、章節測試等角度出發,建立相應題庫[9]。
基于以上問題,管理會計教考分離小組教師經過不斷研討,有效地解決了以上問題。
基于之前未明確考核形式,因此出現默認準備了紙質版試卷的問題,項目組在后期的建設中不斷探索,也分別對“雨課堂”和“超星”考試系統進行調研[10],得出“雨課堂”考試系統最大的優點是學生適用熟練,缺點是只能做到普通的抽題,不能按照考點自主組題,“超星”考試系統最大的優勢是能按照知識點自主組題,但缺點是學生不太習慣使用該平臺。最后,管理會計教考分離小組經過反復討論決定將所有的題庫成兩類,一類是紙質版的試卷,以適應線下考核,一類是“雨課堂”版的試卷,適應線上考核。兩類試卷均能滿足任意抽題組題需求。建議做題庫建設的同仁在開始時就確定使用何種形式。另外,使用無紙化考試時也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習慣和適應能力,還有學校的硬件和軟件是否能保障無紙化考試的順利進行,落實好以上問題,再按照相應平臺的要求和教考分離項目,針對題庫建設的預期目標開展工作,會更加有利于項目的結題[11]。
題庫建設在初期就要明確到底采用何種方式形成考試用卷,在出題時要能體現教考分離,根據此次題庫的建設,我們認為學校為考試提供的平臺很重要,再好的想法如果沒有學校提供的相應平臺和軟件保障,都是紙上談兵,所以在建設題庫前要先確定學校提供的資源。為建設適宜在我校推廣使用的管理會計題庫,在題庫建設初期,項目組成員精益求精,分析了兩種出題方式的利弊:法一(按知識點出題)在期末出一份考點,讓系統組題最大的優點是系統隨機組題,知識點重復率較低,但缺點是必須有相應的軟件來支撐和保障;法二(按題型題號)雖然開始的時候對知識點限制比較多,組題后題目重復率有可能會高,增加審題人的工作量,但后期在組題方面基本不受軟件和平臺的限制。最后,管理會計課組商討決定采用法二出題。
為統一試題的細節、規范試卷的格式,管理會計教考分離小組對目前的11套試卷,經過交叉審核、項目負責人審核和教研室主任審核后,明確了題中的細節,統一規定了使用的名詞、字體、行距和標點符號等,對表述不完整或者有歧義的部分都要求出題人進行修改。目前,紙質版11套試卷內容格式等都符合我校對試卷的規范要求。
使用法二出題時,降低題庫重復率主要需要從兩方面進行考慮。一是召開多次小組會議,通過集體審題和交叉審題等方式,逐題核對,要求出題教師進行修改,修改后的題目也經過項目負責人審核,確保每一套試卷對知識點考查的重復率控制在10%以內。目前,管理會計11套試卷已無重復的題目,偶有一些專業名詞和知識點在表述上會有重復,但是提問的方式和最后的考核點不同,因此,極大降低了管理會計題庫的重復率。二是由于最終的考試用卷中每道題均來自題庫中不同的試卷,雖然明確了每一道題的考核點,但很有可能還會有知識點和表述多處相同的情況,因此,制題人需要在完成組卷后進行審查,并對考試用卷做適當修改,除此之外,負責該課程的教研室主任也需要再次認真核查,確保同一份試卷沒有相同的題目表述[12]。
為了全面實施教考分離項目,使教考分離貫穿于學習過程,也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現在管理會計的題庫由原來的只有期末考試題庫單一題庫,發展為擁有能滿足章節測試、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三種測試的題庫。同時,要求每一位出題教師都緊貼教學課程思政內容,在試題中盡量融合課程思政元素,將思政內容無形“植入”學生大腦,體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另外,除了管理會計章節測試和期中試題是由教師自己批改或者是線上考試由系統自行批改以外,期考考試試卷紙質版的批改采用了集體閱卷、交叉閱卷和流水閱卷的方式,在無紙化的考試中主觀題部分也采用了流水閱卷的方式進行[13],以保證學生成績的公正性。
為充分體現教與考的分離,保證試題的客觀性,在原有試題的基礎上,管理會計教考分離小組正在積極與省內兄弟院校和更高一級院校聯系相關教師和專家,認真向目前教考分離工作開展較好的學校學習,并邀請專家和有經驗教師共同參與出題,具體做法是在現有題庫中抽題組成新的試卷,并將專家和有經驗教師出的題目靈活融入試題中,盡可能邀請專家和有經驗的教師參與閱卷工作[14],如此,可以保證試題的客觀性和嚴謹性,體現教與考的分離,客觀公正評價學生的成績。
通過管理會計教考分離項目題庫建設的實踐,也得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建設前做好準備和計劃、建設中遇到問題要逐一記錄、討論并對試題進行修改,建設后還需要通過試卷的使用不斷積累經驗,并反作用于試題的修改和題庫的增加。目前,通過2020-2021第二學期對管理會計課程進行的教考分離考試,學生考試成績基本達到了預期,各班級成績均能實現正態分布。教考分離項目題庫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題目中的熱點詞匯和案例也需要不斷更新,目前,我們課組也積極與兄弟院校聯系商討,盡早實現跨校聯考,以彰顯試題庫建設的意義,提升教考分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