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仁,申鐵軍
(1.山西路橋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晉中 030600; 2.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青銀二廣太原聯絡線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路基寬度33.5 m。全線設小橋22 m/1座,大橋5 117 m/9座,隧道7 925 m/3座。開工建設以來,項目公司進一步理順前期工作,找準問題癥結,打通堵點關節,加快時序進度,確保盡快開工建設,形成大干快上局面[1]。
堅持以“降本增效”為核心、以“出形象、出效益、出標桿”為原則開展項目策劃工作,充分結合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重點對項目組織、協作單位選取、機械設備配置、臨時工程建設、永臨結合、設計優化、二次經營、固廢利用等重點環節進行項目策劃,通過信息化手段對施工標準化、材料管控、安全質量環保、農民工管理等關鍵領域進行智慧管理,有效推進業財融合,實現對項目的有效管控[2]。
持續推廣工業固廢材料的合理利用,充分調查、因地制宜、能用盡用,切實把固廢資源化利用工作做實做細。同時,嚴格落實二次加工要求,統籌謀劃、合理調配,實現對固廢資源最大程度利用,全力助推項目降本增效,為山西省綠色低碳發展和“美麗山西”書寫路橋綠色答卷[3]。
要打破傳統管理思維,將數字化成果與智慧交通、智慧高速充分融合,通過“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手段,積極探索新能源產品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在不斷提升項目管理水平的同時,創建集團數智建造“新品牌”,樹立山西省高速公路智慧建造“新標桿”,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的智慧高速,全方位推動項目高質量發展[4]。
太原聯絡線項目作為山西省級重點工程、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對服務交通強省大戰略、發揮重大項目硬支撐,加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步伐具有重大意義[5],項目公司要持續做好成本管控工作,進一步夯實主責主業根基,圍繞“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持續發力。
借鑒運用山西省近年來投資建設的多條高速的成熟模式和成功經驗,進一步提煉總結、實踐轉化和提質升級,形成新的管理質變,把智慧工地、智慧高速、智慧黨建、智慧監督等先進理念和成果引進來,實現新的創新突破。建設單位要在項目策劃上下功夫,圍繞項目整體定位和總體目標,科學編制項目總體策劃和專項策劃。
一要高位推進,重點突破。領導要親自掛帥、深入項目,圍繞年度目標任務,壓實責任、動態調整、精準施策,爭分奪秒抓前期、抓產值、抓進度。二要科學策劃,提前謀劃。各單位要完善應急預案,加大原材料庫存儲量,超前謀劃、合理組織,保障工程材料有序供應,確保項目施工有序推進。三要保障到位,確保過冬。項目公司、各施工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分析,科學合理施工,確保施工質量[6]。
項目公司要按照“建設項目全面統籌、全員參與、全員協調、全程管理”的工作思路,既要發揮主導作用,加強策劃管理,建立高效溝通機制,做好服務保障,推動項目高質量建設,還要要全力支持配合、細化舉措,加強現場管理、過程管控,推動各項管理要求在現場落實到位。各項目經理要做到心中有數、手上有招,層層分解任務,以任務清單化、流程化、制度化保證項目建設實施有力有序[7]。
太原聯絡線項目要先行先試、提檔升級,打造山西首條有“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智慧高速”,實現全過程的智慧、智能建造。在運營服務方面,要以“建、管、養、運一體化”為出發點,緊緊圍繞全要素感知、全業務支撐、全壽命管理、全方位服務和全數智應用,打造全生命周期基礎設施日常監測與應急管控系統,提供服務公眾優質出行的安全通行系統,形成安全、高效、智能、綠色的智慧高速公路體系,達到人、車、路、環境的和諧統一[8]。
認真履行主體責任,按規范、守著干,進一步強化安全防范和質量保證意識,從人防、物防、技防上下功夫,嚴查現場的各類安全、質量隱患,嚴格源頭管控、過程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形成底線的責任意識和紅線管理的高壓態勢,從根本上保證和推進項目高質量建設實施。關口前移、力量下沉,織密織牢風險防控網絡,確保合同正規[9](見圖1、表1)。

圖1 合同考核流程圖

表1 項目風險識別與防控措施表
成立項目部收尾工作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確保項目收尾工作有序開展,加快項目有效閉合管理。編制項目管理基本情況報告,編制項目收尾計劃,報工程管理部門備案。
項目實體工程收尾要加快項目機械、物資、人力等資源的有效調配,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查清楚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完成情況,做好實體工程的掃尾工作,為項目竣工初步驗收創造條件。項目竣工收尾后,各部室編制項目竣工總結,督促各部室逐步梳理完成工程量及投入成本,及時上賬進入結算程序,完工后兩個月內卡死成本,進行封賬處理。交工驗收達到合格,竣工驗收達到優良。項目經理組織人員按照項目施工策劃的要求進行項目策劃后評價。
項目節余物資的處理,臨建、周轉材料的處置及設備退場,具體實施由安全環保部和資產材料部負責。安全環保部對施工現場的安全和環保設施進行分類統計,如安全鐵馬、安全標志牌、反光柱、防撞錐等,有序運回分公司庫房,資產材料部對外調、自有的周轉材料及機械設備進行統計,外借的周轉材料使用結束后及時辦理歸還手續,自有的周轉材料使用結束后,做好入庫登記。
工程按設計圖紙完工后,工程技術部和質量試驗部進行資料的整理工作(施工資料齊全、評定資料齊全、監理簽認完畢),保證資料真實齊全,質監站對資料進行查驗,查驗合格后項目部向監理、業主單位提交竣工驗收申請,資料移交還要做好歸檔工作。檔案館對資料的整理順序進行查驗,保證資料的整理順序合理、簡潔明了,工程技術部和質量試驗部負責整改。
施工保修期內工程技術部每3個月回訪一次,由工程技術部和質量試驗部自檢合格后,業主組織驗收,驗收通過后形成書面報告,報公司工程管理部備案。并在保修期終止時,積極跟進質保金退還相關手續,確保工程所有收入及時回籠。
成本管理是項目“強管理、夯基礎、促發展”的核心工作。項目策劃是大綱,目標成本是紅線,合同結算是手段,成本核算是結果,四子齊落下好成本管控一盤棋。全面落實項目策劃,標準化施工、集約化管理、精細化管控的疊加效應逐步凸顯;全面執行定額管控,工序計價、定額消耗更加合理,引領山西全省公路建設領域定額整體水平提高;全面推進合同結算核算有效落地,指標化、數據化、一體化反映項目實際,開展多維度成本分析,穩步實現項目精細化、深層次管理。通過夯基礎、建機制、促發展、強管理,上下齊心構建成本一體化管控體系,已達到山西全省行業領先水平。
堅持成本管控信息化理念,歸納整理、科學分析成本管理的基礎信息數據,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實現利潤高速增長。全流程在線工作模式,目標成本、合同、結算、核算等各方面信息化能力集成,有效做好成本“三算”對比,加強成本整體管控能力,完善項目建設集約管理、數據更加共享交換的信息化建設方式,以“整合、共享、集約”作為信息化建設的主旋律,持續加強“智慧”成本管控能力。
始終牢固樹立“骨頭里榨油”理念,從源頭上扎緊成本的口子,將各項規章制度要求貫穿項目管理全過程,按照項目策劃、成本實施計劃科學組織項目實施,持續強化目標管理,堅持數字指標說話,適時動態管控,科學修正糾偏,不斷強化成本管控措施,持續提升成本管控水平,確保實現項目利潤目標,全面提升整體創效水平。
綜上所述,隨著“項目前期策劃——目標成本測定——合同結算過程控制——完工成本核算”的全鏈條成本管控制度體系全面建成,打造一條涵蓋高速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全生命周期和全業務管理的示范型智慧高速,實現“安全、高效、智能、綠色”建設目標,全面建設山西智慧高速公路示范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