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章第一款指出:“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下大力氣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各項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完全能夠培養出大師。我們要有這樣的決心、這樣的信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高校特別是“雙一流”大學要發揮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建設一批基礎學科培養基地,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
高校使命在肩。為適應和推動高校的快速發展,高校財務工作應實行“四輪驅動”的運行機制。
高校財務工作的“四輪驅動”運行機制是:(1)加強財務處黨支部建設,是做好高校財務工作的靈魂;(2)建立財務經辦人制度是構建高校財務管理體系的重要制度設計;(3)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是促進財務工作跨越式發展的關鍵;(4)建設素質過硬的財會隊伍是做好高校財務工作的根本。
高校財務處作為保證高校正常運轉和促進高校快速發展、提供財務保障和支持的主要職能部門,財務人員的能力(包括正確掌握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能力)、水平、綜合素質,是做好高校財務工作的決定性的因素,加強財務處黨支部建設,是做好高校財務工作的靈魂。
一是加強財務處黨支部建設,才能塑造優秀的財務人員。在祖國建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業的任何從業人員,只有用正確思想武裝頭腦,并化為行動,才能沿著把我國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方向,做好我們的工作。財務工作肩負著執行國家財經法規,確保會計資料信息真實、合法、完整,正確執行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圍繞單位的發展目標、長遠規劃,落實單位工作重點等重要工作,因此,用黨的思想武裝財務人員,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加強黨的建設,高質量完成好高校財務工作。加強黨支部建設,塑造優秀的財務人員,確保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客觀性、及時性。加強黨的建設,通過預算管理和資金調度,保證學校的正常運轉,重點保證學校重點學科、重大科研項目對資金的需要。加強黨支部建設,為學校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為領導和學校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加強黨支部建設,嚴格執行差旅費標準、會議標準、接待標準、咨詢費標準等各項規定標準,財務在標準下運行,師生辦事守“標準”,開支有“標準”。加強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分析職能、內控執行職能、內部稽核職能,倡導厲行節約,管好用好預算內外資金,以有限的資金實現最大的社會效益。加強黨支部建設,嚴格執行財經紀律法規,守住“紅線”,充分發揮財務監督功能,杜絕經濟違紀違法事件的發生。
三是加強黨支部建設,滿腔熱情地為師生服務。高校財務工作的宗旨就是為教學科研服務,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要進一步加強黨支部建設,滿腔熱情地為師生服務,對正常的符合規定的會計事項,要快速高效地辦理;對不了解規定要求的,要耐心解釋。
四是加強財務處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隨著高校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資金量、資金流不斷增大,財務人員工作量大、壓力大。由于辦學多元化、人事用工多元化、購物采購“線上線下”并存、新的支付方式的出現、支付方式的變化、多種支付結算方式并存等因素,使得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日趨復雜,財務管理的復雜性和難度進一步增大。由于信息安全、網絡安全、舉債及債務管理等因素,使高校面臨的財務風險增大。
總之,在面臨工作量大、財務管理復雜性和難度進一步增大、財務風險增大的情況下,需進一步加強高校財務處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帶動和影響非黨員財務人員,把高校財務工作做得更好。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均為校院系架構,不少高校有兩個以上校區,師生總量、經費總量較5年前、10年前均有較大幅度增長,規模不斷擴大,面對不斷增長的經費總量、資金流量,電算化使網報填報趨于復雜,復雜的財務關系,財務管理難度的增大,使得建立高校財務經辦人制度成為必然。
一是財務經辦人制度。財務經辦人制度,就是在目前高校校院系辦學體制下,在每個學院、研究機構設立1名“財務經辦人”崗位,該崗位可以是專職也可以是兼職(以學院大小、公用經費總量、科研經費總量為依據,可由學院決定,對于理工科學院、特區學科學院和較大的文科學院,建議設專職崗位)。全學院所有報賬事務,包括公用經費、科研經費、雙一流經費等各種經費的報賬事務,均全部交給本學院的財務經辦人,由財務經辦人負責指導、初審(真實性、合法合規性、有效性,資料是否完備,手續是否齊全等),網報、預約,并由財務經辦人統一送交學校財務處;學院任何非財務經辦人送來的財務事項,財務處一概不予受理。
抓住關鍵少數,學校財務處對全校的財務經辦人定期進行業務培訓。財務經辦人須具備會計執業資格。鑒于歷史原因和多數學校實際現狀,應充分挖掘現有人力資源。實行財務經辦人制度的前3年盡量由現有學院辦公室人員兼任財務經辦人,具備會計執業資格在前3年只作原則性要求,在以后新進人員和崗位輪換調整中逐步實現。第4年起,不具備會計執業資格者,不得擔任財務經辦人崗位。
二是建立財務經辦人制度是構建高校財務管理系統的重要制度設計。財務經辦人制度是財務核算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財務工作服務師生、服務教學科研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抓手。財務經辦人制度將徹底改變校級財務處既是財務核算管理“司令部”,又是“戰斗部”的現狀,解決了高校財務工作在院級管理基礎的缺失和全校財務工作缺乏體系的問題。目前高校黨務、共青團、教務、資產、學生工作(輔導員)都有自己的工作體系,只有學校財務處是既是財務核算管理“司令部”,又是“戰斗部”。在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進中的當代中國大學,自20世紀90年代擴招以來的飛速發展,多數大學在規模、學生總量、經費總量、電算化網報的復雜程度、財務管理難度及財務風險等方面都是今非昔比,因此,要支撐和推進高校的快速發展,建立和完善財務核算管理體系是完全必要的。
“創新是第一動力”。財務經辦人制度是重要的財務體制機制創新。財務經辦人制度是以最少的人力資源(成本),撬動財務管理、行政管理杠桿效應的最符合高校實際的最可行的制度設計。專業的穩定的財務經辦人,將代替“流水”的學生;送達財務處需要報賬的“原材料”質量更高、更規范,財務處的受理能力和效率將大幅提升;將學校多數師生都跑財務處,轉變為只需少數財務經辦人跑財務處。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業務溝通暢通,業務操作規范高效。徹底破解報賬難的多年頑疾,大家將不再為報賬奔波、操心、煩心,取而代之的是心舒氣順,真正回歸到學生“以學為中心”,老師勇闖名師科研攻關上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信息是生產要素,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是促進財務工作跨越式發展的關鍵。
高校財務工作普遍存在業務量大、人員少、勞動強度大的特點,財務軟件的運用(電算化)解決了相當數量的常規業務的記賬和總賬、明細賬核算、數據歸集、賬務查詢等,是提高高校財務工作效率效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途經。
隨著城市發展和高校的飛速發展,不少高校都有2個以上的校區,如何將全校所有校區報賬數據實時傳輸匯集,納入全校統一的賬務核算系統,這是多校區辦學高校核算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只有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才能適應多校區辦學需要,實現全校財務核算的同步性、整體性,增強管控能力。
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通過科學嚴密的系統設置,如會計憑證必須連續編號,借方與貸方必須相等,部門預算超支不予報銷,科研直接經費不能報銷間接經費項目,且各部分經費超支均不予報銷;未經會計審核的經濟事項,出納不得付款;經濟事項相同、支付金額相同的會計憑證,提醒經辦會計再次審核;摘要填寫做到簡明充要,提高關鍵字搜索查詢能力等,規范會計事項,防錯糾錯提醒,把財經法規、報銷標準嵌入財務軟件等,不斷提高財務工作質量,提供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
1.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開發學校財務微信公眾號,并與報賬系統相鏈接,師生在手機上就可進行線上審批、自助繳費、查詢納稅人信息、報賬受理進展信息、項目信息查詢、薪酬查詢、借款查詢、到賬查詢,實現師生在手機上就可以遠程審批、自助繳費和相關財務與經濟事項查詢,更好服務于教學科研,服務好師生。
2.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將已報銷的所有會計憑證、原始憑證及附件掃描,并與財務軟件系統中的會計憑證一一對應,實現各單位、各科研項目可實時查詢已報賬目,無需跑到財務處查紙質憑證,提高效率,方便師生。同時,還可形成電子財務檔案。
3.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實現需報賬的師生在辦公室、在家(在宿舍)或任何有網絡的地方,就能填網報單,再在師生比較集中的地方設置報銷單據投放點,需報賬的師生就不一定非要跑到財務處才能報賬,而是任何時候(包括非上班時間或節假日)就可以完成報賬事項。這樣就避免了師生急需報銷或處理的會計事項與上班上課的時間沖突,既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讓師生有良好的報賬體驗,又極大地減少了報賬人員與財務人員之間因角度(色)不同而產生的矛盾。
人是生產力的第一要素。馬克思指出:“人是生產力中最革命和最活躍的因素,是生產力的創作者和體現者。”
在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和大中型企業中,由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在財務中的應用,財務電算化水平越來越高,這極容易讓有的領導和管理者產生“唯信息論”“唯智能化”的極端片面思想。
然而,由于多數財務軟件都是由非財務人員開發,在開發過程中財務人員如何將財務會計的思想、規則、政府會計制度“雙基礎”“雙功能”“雙報告”要求、財經法規等,內化為財務軟件開發人員的主觀認識,以及在測試、使用過程中改進提高,都需要高素質、責任心強、善溝通的財務人員。由于明細賬、會計數據分類歸集提取需要,會計憑證資料審計、查詢使用頻率高等因素,要求系統依據會計事項自動跳出的會計科目要準確、摘要要充要。在財務軟件操作(做賬)時,財務人員也不能機械地使用軟件,對具體的會計事項應選擇準確的會計科目,摘要精煉明了充要,報賬人員在填網報單時,對特殊事項的說明應由報賬人員填寫且準確明了,而不能主觀將系統設置為用“其他”說明“其他”。所有這些都說明,高質量的會計工作需要有素質過硬的財會隊伍。因此,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財會隊伍,是做好高校財務工作的根本。
專業技術考試不僅是財務人員職稱評審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提高財務人員業務水平的重要途經和手段。專業技術考試教材的內容基本涵蓋相應層級所應掌握的知識。通過鼓勵財務人員積極參加專業技術考試,可以對應掌握的專業知識進行系統全面地學習、掌握和提高,進一步提高工作技能水平;通過鼓勵財務人員積極參加專業技術考試,使財務人員感到職稱評定晉升有希望、有盼頭,進一步激發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研究,是深入探索事物的性質,主動尋求根本性原因,發現事物發展規律,通過資料收集、分析和解釋的方法,獲得解決問題的過程。
財務會計研究,以《會計法》為遵循,分析研究會計理論以及實務中存在的實質性問題,通過分析、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從而有效提高財務工作效率。發現適合學校自身的會計政策以及會計方法,進一步提高財務工作質量。通過財務會計研究,可以有效整合自身所學知識,深入研究未知知識,學以致用,達到對所做工作“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提高自己在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現實財務工作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改進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不斷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工作水平、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
隨著高校的迅猛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內部管理結構復雜;購物采購“線上”“線下”并存、新的支付方式的出現、支付方式的變化、多種支付結算方式并存,加之辦學多元化、人事用工多元化等因素,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日趨復雜;對原始票據、經濟事項真偽的識別能力需不斷提高;以及對特殊疑難會計事項的處理等等,都需要不斷加強對財務會計研究。因此,鼓勵財務人員積極開展財務會計研究,既是適應高校的迅猛發展對財務工作的要求,也是建設素質過硬的財會隊伍的途徑和手段。所以,建設素質過硬的財會隊伍是做好高校財務工作的根本
學校財務處作為學校財務核算管理職能部門,應結合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組織財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包括政府會計制度培訓、專題培訓、會計工作基本工作規范、如何防范財務風險、線上培訓等,讓財務人員知道本單位的長遠目標計劃、當前工作重點、本行業本單位的業務特點,讓財務人員學會將財務會計理論知識與本單位實際相結合,全面準確地貫徹執行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務實高效地做好本單位的財務工作。定期組織學習國家最新政策規定、研討工作中存在或遇到的各種問題,進一步統一規范會計處理方法、工作流程,鍛造一支素質過硬的財會隊伍。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單位整體財務工作水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順利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黨和政府必定更加重視教育、科技、人才建設,我國高校必將以日新月異的速度飛速發展。財務工作是確保高校正常運轉并支撐高校快速發展的基礎性保障性工作。新時代,新征程,高校財務應抓黨建,增強做好高校財務工作的歷史主動性;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建立財務經辦人制度,從體制機制入手,迎接挑戰,破解管理難題;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不斷促進財務工作跨越式發展;建設素質過硬的財會隊伍,是做好高校財務工作的根本。總之,“四輪驅動”的財務工作運行機制,是高校財務適應和推動高校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高校財務工作應實行“四輪驅動”的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