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銀
2021年8月17號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钡陌l展目標。而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在答記者提問中提到:實現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務是解決教育公平的問題。近年來,高職院校的發展已成為推動高等教育大眾化、平等化的重要組成部門,因此,高職院校的發展已成為完成共同富裕目標的重要環節。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及社會各界廣泛宣傳下,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認可、專業人才培養結構也更加符合市場需求、院校教育體系也更加完善。但在高職教育得以迅速發展的環境下,阻礙其前進步伐的腐敗現象也日益嚴重。根據聚焦職教相關數據的不完全統計,2020年約有來自19所職校的24位高層領導被依法查處,涉及廣東、云南及福建等14個地區。其危害之大、范圍之廣,阻礙我國高職教育的改革進程,因此,對新時代高職院校廉政體系的探索勢在必行。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失業人口劇增、失業率明顯提高,高職院校擴招政策不僅具有穩就業、惠民生的作用,還能緩解當前我國經濟壓力。但在這樣一項好政策下,不僅存在高職院校招生時承諾“掛讀”“全托管”等現象以收取高額費用,更有很多院校為完成招生數量從就業率、薪資待遇等層面大夸其詞。如某職業技術學院規定老師必須“想法設法”招到學員。且每招到一個學生,學校會從其學雜費中抽取一部分作為獎勵返還老師,完不成招生計劃則會以扣除老師工資作為懲罰,而該院校相關領導卻可以將自愿報考學生領取的獎金收入囊中,并揚言好老師的標準是“既會教書又會招生,招生頭等重要”;某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給一些班主任“回扣”,表示每推薦一名學生可獲得兩三千元。這種在高職院校招生工作中為私人利益而大言不慚,既浪費學生青春、無法真才實學,又打擊了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和教學宗旨,最終造成高職院校教育體系的惡性循環。
阻礙高職院校廉政體系建設中不乏唯利是圖現象。高職教師行為、院校風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社會各界及國家未來發展布局意義重大。高職院校這種“一支筆”決定錢款流向的行為不僅會使公眾喪失對高職院校的信心,更不利于對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政策的落實,拖累共同富裕目標的前進步伐。
高職院校相比社會企業而言范圍有限、相對封閉,這也導致很多領導干部濫用人事權現象出現。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數據統計,被通報查處的高職院校腐敗案例中,70%為院校主要負責人,如海南省旅游學校原校長馮樹祝,在教師招聘和干部提拔任用等方面受賄500多萬;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馬洪軍,既將本已落選人員轉為外聘人員,又承諾將會設置相關崗位使其轉入學院內部。這些高職院校腐敗案例均是由于院校權利集中、資源富集,領導者在人、事、財等方面的權利十足,存在決策“一言堂”現象,在面臨利益誘惑時難以自持,最終掉入腐敗的泥潭里。
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院校的重要力量和關鍵組成部分,就讀的學生和普通本科院校一樣,可以獲得高等學歷。就現實而言,高職院校的發展和完善可以使在讀生獲得更高的專業技能水平。在我國3000多所高等院校中,高職院校的比例占據一半、從就讀人數來看仍居首位。近幾年我國提出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大力鼓勵制造業發展的戰略思想,在從經濟大國逐步走向經濟強國的過程中,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高職院校作為技術人才輸出和培訓基地,必然對其健康良性的教育環境提出更高要求。但事與愿違,隨著更多違法亂紀、貪污受賄現象的披露,引起社會各界對高職院校廉政建設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院校紀檢監察工作,堅持發揮高職院校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及文化育人的功能,推動高職院校廉政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人才是一個國家競爭力提高的重要條件,而高職院校能夠實現培養由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大學生基地。新時代國家真正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求這些學生必須具有責任感、誠信和廉潔意識。一些學生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又不注重自我修養,存在享樂、拜金及功利思想。高職院校要想培育高質量合格人才,就必須加強廉政文化育人工作。總之高職院校教育期間正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廉政體系建設的影響深遠。高職院校廉政體系建設是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重要環節,以傳統文化為根本、以課堂教學為著力點進行宣傳教育,對于培育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部分教師,職業道德出現嚴重問題。除缺乏敬業與奉獻意識外,很多教師在招生中受賄、教學上敷衍、學術中投機取巧。教師是教育的靈魂,“身教重于言傳”,教師不僅僅是理論知識傳播者,更是學生為人處世的模范。反腐倡廉活動,不僅僅是對學生,更有利于培育教師正確的價值觀。建設完善廉政體系,會促使教師將更多心思花在學生和科研上,從而為國家培育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教育部一直提倡高職院?!案哔|量擴招”,當畢業生獲得了更多職業技能證書,有工作、好崗位也將隨之而來。而校企合辦高職院校、多學科教學模式,的確對解決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有很大幫助。根據國家發展及應對疫情影響的需要,國家提出高質量發展制造業的指導思想。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就業、增加國民經濟意義重大。而當前制造業發展面臨“三重困境”,其中人才供需結構矛盾更為突出。在這一背景下,加大制造業人才培養力度勢在必行。廉潔教育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而廉政體系的建設,在引導師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同時,也能實現為國家培育高質量人才目標。在達到多贏的同時促進和諧校園的構建,從而完成高職院校從招生、培養到就業的良性循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新時代做好高職院校紀檢監督工作,必須以思想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能力素質建設為基礎、以清廉學校建設為抓手、以正風素紀建設為保障、以隊伍管理建設為根本。高職院校廉政體系建設,有利于警示每一位黨員增強廉政自律意識、完成保持先進、為人師表的準確定位,從源頭上防止腐敗。廉政體系建設,更有利于保證高職院校的穩步前進,在推動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同時,優化高校黨風建設環境。
目前,高職院校廉政管控機制存在很多問題,如權利制約不足、對廉政風險防控不夠重視、相關制度不完善及監督不到位。為更好發揮高職院校對社會造成的正外部性,構建新時代高職院校廉政體系建設刻不容緩。
為了有效發揮廉政教育作用,各個高職院校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促進教育深入人心。比如開展一對一談話,了解每位普通教師的廉政態度,更需強化各校領導的廉政理念;舉辦廉政講座、觀看廉政教育宣傳片,通過以案說紀、以案明規的方式讓全校職工深知貪污受賄、違法亂紀的后果,做到廉政教育不僅入耳、更應入心;組織職工走出去切身體驗并撰寫心得的方式,感受貧困地區的教學環境與當地教師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工作理念;參觀“廉政教育基地”,時刻謹記“忠、孝、仁、義、禮、智、信、廉”的思想內涵。通過落實廉政教育,引導廣大高職院校職工廉潔從學的思想,構建風清氣正、崇尚廉潔的校園文化氛圍。
根據大量數據證明,高職院校違法亂紀、貪污受賄的腐敗現象,大多出現于領導層面。這一層面的特點為“一言堂”,所以分工明確、權利制衡有利于分散風險,抑制違法亂紀行為。在高職院校招生收費階段,財務人員應將所有費用按規定納入學校財務部門,杜絕財務收支管理部門和領導勾結出現“小金庫”問題。在教師招聘階段,做到評選組、記錄組、公開組職權分立,所有人員均記錄在冊、統一評價標準,并將任聘結果及時公示保證公平性,杜絕“走后門”現象發生。在干部選拔任用階段,完善選拔任用制度、規范選拔程序,確保統計、分析結果準確。在基建管理階段,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杜絕高職院校管理人員與社會群體勾結,出現“內定”問題。
2021年,我們黨首次針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制度發布首個專門文件,這也充分證明:實施自我監督、相互監督、上下監督、公眾監督的形式,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廉政體系建設的關鍵步驟。對個人而言,一定守住底線、自我約束,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而高職院校本身應倡導全校監督、鼓勵檢舉行為、設置線下監督部門和線上網絡舉報電話等形式,為公眾提供監督路徑、保證其合法權益。從紀檢監督干部來看,一定清正廉潔、嚴守紀律,做到禁止打探消息、跑風漏氣行為發生。
我們大力提倡反腐倡廉活動,其中反腐則是指對于腐敗現象應給予懲罰。隨著國家對反腐敗行為的零容忍、懲罰機制的建立健全,遵循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原則,向腐敗分子發出強烈信號。此外,地方政府對反腐倡廉政策的落實,不僅有利于肅清貪污腐敗之風,更有利于和諧文化的建設。最后一旦出現違法亂紀行為,一定嚴懲不貸并進行公示教育,誓將后續不法行為扼殺致搖籃中。
本文從高職院校違法亂紀、貪污受賄事件頻發的背景出發,探索其腐敗的表現主要在招生時大言不慚、工作中唯利是圖、決策時徇私舞弊等。高職院校廉政體系的完善之所以會引起社會各界極大關注,是因為其具有提高大學生思想建設、強化教師的廉政意識、促進和諧校園的構建及優化高校黨風建設環境的作用。為了加強高職院校廉政文化建設,營造反腐倡廉濃厚氛圍,本文建議落實廉政教育從源頭遏制腐敗思想、分工明確及權利受制從中間環節杜絕亂紀行動、加大監督力度從廣度防范隱患、健全懲罰機制從根本樹立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