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耘
新年之初,望眼我們偉大的祖國,又邁上新的征程。
回望2022年,世界繼續在疫情下蹣跚前行,通脹高居不下,經濟復蘇動力不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嚴峻,疫情對宏觀經濟的擾動加劇,海外需求收縮,國內經濟復蘇進程明顯放緩。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與發展任務,我國經濟表現出強大的韌性,通過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等措施,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2022年,我國物流業受到多重因素影響,物流企業業務量、成本、利潤情況波動頻繁,經營較為困難。從下半年收入情況來看,物流業務收入增速逐步趨緩。從盈利情況來看,受疫情影響物流企業經營困難因素增多,物流需求下行壓力增加,貨運量、流通加工量等業務量均有不同程度回落,物流行業利潤持續回落。盡管面臨多重困難,但是綜合來看,物流行業依然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承壓能力,總體保持恢復態勢。在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穩步推進的背景下,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運輸網絡總體暢通,特別是鐵路、水運發揮運輸通道作用,在電煤等大宗商品保供方面發揮優勢,貨運量實現穩定增長。同時,國際貨運、多式聯運等領域實現中高速增長。前11個月物流業總收入為11.4萬億元,同比增長5.3%,基本保持增長態勢。
展望2023年,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在新的一年,從穩增長的經濟目標來看,有必要推動經濟回到合理增長區間。
2022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3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3年定向領航,我們物流業要開好局、起好步。物流業與民生息息相關,連接著生產與消費兩端,對推動經濟穩步恢復,促進內需回暖,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隨著今后優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實施,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將會加快恢復,物流業在新的一年里必須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工業物流在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2023年物流業要進一步降本增效,為經濟穩增長做出新貢獻。
物流業中小企業多,能夠吸納眾多就業人員。因此,在2023年要千方百計做好穩定實體經濟工作,使中小物流企業健康發展,為穩就業做出新貢獻。
2023年將是物流業實施創新驅動,加快動能轉換的一年,加快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為做強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做出新貢獻。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被擺在2023年各項舉措的突出位置,對此物流業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平,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創新消費場景,為釋放消費潛力擴大內需做出新貢獻。
放眼新的一年,我們物流業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不忘初心,擔當使命,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