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富康 高迪
本文通過梳理國內研究農產品物流的文獻,選取了十個指標構建了新疆農產品物流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和系統聚類的方法對影響新疆農產品物流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結果表明:新疆農產品物流與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關聯度最大,與基礎設施類指標和發展環境類指標關聯度較大,與載貨汽車擁有量指標關聯度較差。
農產品物流是一種對農產品實體與信息實現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物理流動過程。在這個流動過程中,又衍生出農產品的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加工、配送等環節,是一個有機的物流供應鏈的運轉過程。對于農產品物流的研究,在國內很多學者都對此展開了定性和定量的不同方面的研究。徐麗蕊[1]通過專家調查法對影響冷鏈物流發展的諸多要素進行篩選,利用解釋結構模型法和層次分析法對各因素進行排序,找出當前影響冷鏈物流發展的各種因素。劉建仁[2]提出我國西部農產品物流發展存在基礎設施薄弱、信息化水平低等一系列發展問題。王曉平[3]通過德爾菲法確定了各個影響因素的權重,再通過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各個指標做最終分析,對北京市生鮮農產品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現有文獻對農產品物流的研究多對影響因素指標進行主觀和綜合得分排序,通過系統聚類歸納指標卻較少。研究區域看,多集中于全國和中部地區,對西部地區的研究較少。本文通過現收集農產品物流相關指標的歷年數據(2016-2020),計算各指標灰色關聯度,通過系統聚類的方法對新疆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背景下,逐步實現了社會各個領域的巨大發展。在農業方面,2020年新疆農產品總產量達1583.4萬噸,成績斐然。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農產品流通的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產品市場主體呈現多元化,但發育程度低、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運輸線過長,運力發展滯后等。本文在現有數據的基礎上,對影響新疆農產品物流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給出建議。
灰色關聯度分析法是以數據為基礎反映因素間的趨近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能夠描述兩因素間的方向、大小和速度是否一致,以此來判斷因素之間的關聯性強弱。該方法的優點在于,需要的樣本數據少、計算簡單方便,能夠減少因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信息損失,特別適用于系統內各因素關系的不確定性分析。主要的方法步驟如下:
2.1.1 確定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
確定參考序列A0與比較序列Ai:A0=[A0(1),A0(2),…,A0(n)],Ai=[Ai(1),Ai(2),…,Ai(n)],i=0,1,2,…,m
2.1.2 進行無量鋼化處理
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保證數據一致化。
2.1.3 求差序列
計算目標序列與比較序列之間的絕對差值。
2.1.4 計算關聯系數
其中,ε 表示關聯系數,ρ 為分辨系數。(ρ=0.5)
2.1.5 計算灰色關聯度
通常當灰色關聯度大于0.5時表明所選指標與目標指標有較強的關聯度。
聚類分析是判斷樣本內各個樣本親疏程度的分析方法,將關系最近的幾個指標劃為一類,常用的聚類方法包括系統聚類法、模糊聚類法和K-means等。本文對灰色關聯度結果進行聚類,所以采用系統聚類對樣本進行劃分。
在本論文研究中,應選取新疆農產品物流貨運量作為目標序列,但是有序農產品物流數據的缺失,本文選取新疆貨運量數據作為目標序列。由于新疆地區的特殊的經濟和戰略位置,在選取農產品物流影響指標時應因地制宜。本文在參考相關參考已有文獻的基礎上選取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億元)、農林牧漁總產值(億元)、冷庫容量規模(噸)、農業機械總動力(萬千瓦時)、農產品產量(萬t)、農業生產總值(億元)、交通運輸路線長度(10000km)、貨物周轉量(億t/km)、載貨汽車擁有量(萬輛)、城鎮化率(%)和指標作為子序列并進行分析。本文篩選了新疆2016~2020年的相關統計數據,本文數據來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官網、中物聯冷鏈委。
通過數據無量綱化計算出最大差與最小差。并得到序列差值Maxmax=0.9,Minmin=0。通過計算X1-X10的灰色關聯度為0.84、0.77、0.78、0.78、0.74、0.79、0.75、0.77、0.67、0.78,根據表中關聯度數據顯示,所有指標的關聯度值較高(>0.5),這表明本文所建的指標體系較科學并具有可靠性。
通過SPSS22軟件對X1-X10的指標灰色關聯度進行系統聚類,采用平方歐氏距離測定各變量距離和組間連接法合并集群,根據樣本解釋要求需要,確定組間距為2,得出最終分組。

表3 各個指標分類情況
1.第一類:對貨運量指標影響最大的是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其能代表一個地區整體消費水平。二者指標關聯性最強表明農產品在新疆居民消費中無可或缺且與生活息息相關,應適當刺激居民消費,加快新疆農產品在疆內的銷售并銷往內地、推向國際,擴大消費規模、創新消費模式。2.第二類:農業生產總值、農牧漁總產值、城鎮化率代表農產品物流發展環境,冷庫容量規模、農業機械總動力、貨運周轉量代表基礎設施建設與地方政府的支持,這六個指標與新疆貨運量的灰色關聯度較高,充分表明冷鏈倉儲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會對農產品物流產生一定影響。應該加強其他基礎設施如農業機械、載貨汽車、物流基地、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集貿市場、配送中心等的建設,也是發展新疆農產品物流的基本要求。3.第三類:農產品產量與交通運輸線路長度兩個指標與新疆貨運量的灰色關聯度略小,這反映出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新疆農產品產量、交通線路里程逐年增加,但是由于農業經營方式呈現的規模小、統一標準化程度低、點狀布局的特點,導致農產品生產交易方式受到限制。政府應加快信息技術特別是電子商務等新的銷售渠道的普及,吸引“三通一達”、京東等快遞物流企業入駐,提升農產品集散水平,促進農產品快速進入國際、國內市場。4.第四類:載貨汽車擁有量和貨運量指標的灰色關聯度較差表明載貨汽車數量的增多并不能很好作用于農產品物流的發展,這充分體現了新疆運距較長、需求分散的物流特征。各級政府和企業應積極推動創新物流集散方式和運營模式,適時采用共同配送、共享資源等模式實現運營成本的降低,促進淡旺季人員、物資高效調配和全局資源合理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