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瀛 王白冰 商凱祥
隨著新一代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步認識到使用數字化技術提升傳統產業或轉變商業模式的巨大潛力,產業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傳統油氣交易中心作為匯聚眾多油氣產業鏈買方和賣方的交易場所,天然具備發展成為“產業平臺”的優勢條件。文章從產業互聯網國內外發展歷程研究為出發點,進而探討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構建“油品產業研究、交易撮合、倉儲運輸、配套服務”四位一體的產業互聯網服務體系。
(一)國外概念的提出。2012年,通用公司在《Industrial Internet: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Minds and Machines》報告中提出了Industrial Internet概念,其被定義為用復雜物理機器和網絡化傳感器及軟件實現的各類企業和應用場景的互相連接。在英文中,“產業”和“工業”都是“Industry”,但產業數字化最初的應用領域主要是工業,所以在這個概念被引入國內時被翻譯為了“工業互聯網”[1]。
(二)國內概念的提出。從國內產業界來看,2017年青島海爾正式對外發布了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國內工業互聯網探索的先行者。同時,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關注重點從消費端沿著產業鏈條不斷向上游供應鏈和制造業延伸。最新的“2021年產業互聯網TOP100企業”榜單顯示上榜產業互聯網公司幾乎全部都建有面向客戶的電子商務平臺,部分具備了O2O服務的能力,部分為在線集采或連鎖模式[2]。

圖1 產業互聯網榜單企業行業分布
(三)產業互聯網的基本特征。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產業互聯網商業模式將對生產方式產生深刻的影響。清華大學王玉榮教授指出產業互聯網是數字時代各垂直產業的新型基礎設施,由產業中的骨干企業牽頭建設,以共享經濟的方式提供給產業生態中廣大的從業者使用[3]。具體來看,產業互聯網可以有以下幾大特點:1.產業供應鏈數字化。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革命,使得產業供應鏈數字化得以實現,進而可以解決產業供給與需求的矛盾;解決金融供給與產業信息、企業信息的不對稱問題,從而提升產業鏈效率,同時也可以增加產業鏈柔性化程度,豐富產品層次。2.產業組織平臺化。產業供應鏈數字化使得產業數據化的積累和分析能力成為新的產業鏈核心資源之一,進而使得更多的商業模式突破性創新成為可能,從而出現企業組織形態的重構。掌握產業供應鏈數字化核心技術或者能積累到產業鏈數據資產的核心企業將逐步平臺化,成為產業鏈組織的核心。3.產業內競爭生態化。由于產業的復雜性,產業互聯網是以核心企業高度個性化的,不像消費互聯網可以是全國性的、全球性的,產業互聯網可能是區域性的、企業集團性的。產業內的競爭不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而是所屬的產業互聯聯盟企業的競爭。
(四)產業互聯網建設的一般路徑。企業構建產業互聯網需要聚焦三大關鍵要素,分別是:重塑傳統產業資源、平臺開放戰略和整合資源要素[4]。1.重塑傳統產業資源。目前很多中大型企業已經完成了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建設,但個體企業的數據開放與安全性考慮使得產業鏈上下游數據打通存在一定的困難。交易平臺類公司由于相對的第三方屬性以及交易數據的不斷沉淀積累,有望成為產業鏈數字化重塑的先行者,逐步增加產業上下游客戶的黏性,從而重塑產業格局。2.平臺開放戰略。產業互聯網的重要支撐是平臺化的核心企業,核心企業必須持續通過提供產業聯盟內企業所需要的、有價值的商業信息、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等服務或產品才能積累大規模的用戶,并不斷增加客戶黏性積累數據,實現自我發展的正循環,并逐步實現企業自身數字化到生態圈數字化的躍遷。3.整合資源要素。單個企業的能力圈總是有限的,要構建產業互聯網平臺一定要具備調動其他企業的能力。資源要素的整合,要保證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實現多邊共贏。
在大宗商品產業鏈中,交易所或交易市場連接了生產方、中間方和需求方,在產業運行中占據極為關鍵的地位。浙江油氣國際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浙油中心”)作為油氣產業鏈上的平臺服務商在大宗商品產業互聯網的浪潮下,應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抓住核心資源,針對產業鏈痛點,打通產業鏈的壁壘。(一)浙江自貿區的打造油氣產業互聯網的優勢條件。1.油氣交易日益活躍。2021年,浙江自貿區舟山片區實現油氣貿易額7,379億元,同比增長24%;線上油氣交易額641億元,同比增長156%。目前浙油中心集聚會員企業達到2,000多家,近五年貿易額、貿易量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達99%、108%[5]。2.交易模式持續創新。浙油中心搭建了從現貨交易到中遠期連續交易的完整交易體系,為會員提供方便、快捷的線上交易平臺。浙油中心已獲得油品化工產品中41個交易品種的備案以及現貨掛牌、單向競價、場外撮合、產能預售等4個交易模式的備案。其中產能預售作為浙油中心大力推進的基于產業鏈服務的交易模式取得重大突破,并于2021年11月正式上線啟動[6]。3.產業資源不斷聚集。目前舟山綠色石化兩期4,000萬噸/年煉化項目已建成投產,三期項目正在積極謀劃中。舟山國際油氣儲運基地已經形成3,060萬噸的油品儲備能力以及1,000萬噸/年的LNG接卸能力,原油接卸量達到1.2億噸,正在建設黃澤山、外釣島等油品儲運基地,遠期油品儲運能力超4,000萬噸。2021年,舟山港保稅燃料油加注量已達552萬噸,是全球第六大加油港、東北亞第一大加油港。(二)浙江自貿區打造油氣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具體建議。根據前文的論述,浙油中心搭建浙江自貿區油氣產業互聯網平臺,將大大增強自貿區油氣企業聯盟共同的市場競爭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全力打造舟山指數,提升信息服務能力。產業資訊和行情信息是產業客戶最基礎的需求,也是產業互聯網運營的基礎。迅捷準確的信息咨詢服務有助于提升平臺對于客戶群體的黏性,而權威的定價指數,更是交易所行業地位和價值的體現,是交易所的核心競爭力之一。2021年6月1日,上期所與浙油中心共同研發的“中國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稅船供報價”正式上線試運行,為浙油中心服務國內客戶提供更好的窗口[7]。為此浙油中心可以“舟山指數”為契機,打造特定產品的區域定價影響力。2.建立產業資訊數據庫,構建商業信息咨詢服務能力。隨著交易量和會員企業數量提升,參照國內國際領先交易平臺,開展包括實時/延時交易數據服務、歷史數據服務、商情信息服務及指數服務等一系列信息咨詢服務。一是提供實時/延時交易數據服務,提升平臺用戶黏性;二是增設歷史數據產品,滿足用戶多種需求。根據自身科技能力,構建多角度,不同時間區間,覆蓋多品種的歷史數據,建立分析模型,提供根據用戶需求定制化的歷史數據產品;三是提供商情信息服務,可以結合平臺自身掌握的交易數據,倉儲數據,運力數據等進行綜合分析,建立數據分析模型,發布深度分析報告,為交易者的交易決策提供輔助。3.強化倉儲物流基礎設施,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倉儲物流是現貨貿易的基礎,也是服務產業鏈運營的核心資源。浙油中心一是可以在國家寧波舟山大宗商品儲運基地綱要制定過程中積極爭取將國家戰略儲備輪儲通過浙油中心交易系統完成,提升浙油中心交易規模,提高國家戰略儲備輪儲效率;二是參與商儲建設,探索通過爭取控股或參股的形式在寧波舟山區域內建設倉儲設施的可行性;三是要構建對外輸出IOT標準倉儲物流服務能力。標準數字化倉庫的建設可起到降低風險,支撐融資業務,降低交易成本,實現服務差異化,形成行業規范的作用。4.加強交易模式創新研究,持續擴大平臺影響力。一是從油品產業現貨端著手,構建從現貨交易到中遠期交易的交易體系。加深與上期所合作開發,不斷完善提升線上交易模式的專業性、合規性,依托浙江自貿試驗區政策優勢,實現交易模式的“先行先試”,爭取獲得5~10個交易品種和1~2個創新交易模式獲得備案批復。二是通過優勢產品提升市場活躍度。浙油中心未來交易制度應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依托浙江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政策優勢,推動交易模式創新,充分權衡流動性和風險,保障市場平穩運行。三是在現有條件下實現產能預售平穩運行。爭取省內外煉廠或大型貿易商提供現貨資源支持,通過現貨資源驅動,利用完善的風控、交收體系保障產能預售模式運行。5.集合金融資源,構建金融服務平臺。發揮股東層面在金融機構端的信用優勢,主動對接銀行、期貨、保險公司等金融服務機構,確立浙油中心在客戶與金融機構間的核心紐帶功能,集聚一批愿意扎根油氣現貨市場,且與浙油中心長期合作的金融機構。以會員企業在融資理財、承兌貼現、套期保值等方面的需求為切入點,配合訂單融資、倉單質押融資等供應鏈集成服務,建立客戶與金融服務機構之間的合作和聯系[8]。6.加強與自貿區本地產業鏈企業合作,發揮自貿區發展合力[9]。一是加強與自貿區國際石化基地的協同。浙江自貿區國際石化產業基地未來將邁向1億噸煉油能力的建設目標,其相關企業是油氣產業互聯網構建的重要參與者。榮盛石化作為浙油中心的股東,雙方天然具備合作的基礎,浙油中心可積極研究“寶武鋼鐵—歐冶云商”的商業模式,積極與榮盛石化探索建立區域產業聯盟;二是與舟山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協同。浙油中心可與國際海事服務基地需要充分聯動,共享交易和加注服務數據,設計面向市場需求的交易產品,如中遠期產品,套保服務等,提升產業上下游企業在浙江自貿區的參與度和活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