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祖天明 戰歐
崗課賽證融通的核心是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以及職業技能競賽標準與院校的專業課程標準相互融通,并參考現代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的行業標準、技術標準、工作規范及職業道德等因素,由此確定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從而推導出崗位對應的專業課程。在此基礎上,對現代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建設標準進行修訂或改革,把技能等級評價要求納入課程教學目標,把技能等級評價內容納入課程教學內容,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技能等級評價要求,提升教學的針對性。
為全面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推進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標準的落地實施,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遵循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文件,依據國家最新要求,并結合學?!半p高計劃”建設實際情況,適時實施崗課賽證深度融通的現代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方案。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大賽已經開展十余年,通過技能大賽的不同賽項,引導高職院校建立了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根據物流管理的不同崗位要求,推動了職業院校該專業的改革與建設,提升了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3.1 深度剖析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工作任務。經過和吉林交通運輸職業教育集團管理工程學院的理事單位幾次深入探討,確定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面的主要行業為道路運輸業、郵政業、裝卸搬運業和倉儲業;主要就業的職業類型為交通運輸類、倉儲類、郵政快遞類、物流服務類等;主要就業部門為車輛調度部門、倉儲部門、配送部門和物流客戶服務部門等??偨Y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典型工作任務共五項,第一項供應鏈倉儲作業,即確認貨物的規格、型號、數量、重量,進行正確的堆碼,使用裝卸搬運工具將貨物放在指定貨位,合理利用空間,降低成本,通過信息系統錄入,每日到崗后巡視倉庫,每月按時進行盤點,及時跟蹤物料及設備使用情況,并能制定存儲規劃和確定存儲策略,確定盤點策略和方式;第二項供應鏈物流WMS倉儲系統錄入工作,即收到貨物后,按入庫任務將貨物錄入系統,確定相關貨位。掌握整個倉庫的庫存情況及信息變動情況,貨物出入庫要及時打印出入庫單,隨時核查,做到當日單據當日清理;第三項供應鏈物流運輸及配送作業,即能夠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優化運輸路線,能進行運輸工具配載,準確填寫收發貨人的有效信息,以保證貨物的安全接收,并能根據合同確定不同客戶的出貨日期,與貨運部門協調安排交貨,通過GPS定位進行在途跟蹤,交付結束后進行統計并處理退貨業務;第四項供應鏈物流數據化與系統智能化的運用和分析,即運用物流信息系統完成物流的作業管理,同時對生成的報表進行分析和處理,并對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系統進行日常維護;第五項供應鏈國際貨運代理,即能夠負責訂艙、拖車、報關等業務流程,負責安排貨物運輸,制作運輸單據及結算單據,負責單證及文件的整理及歸檔,負責處理客戶投訴及其他相關工作等。
3.2 重構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深度剖析企業崗位需求,以崗為綱,突出工作崗位對職業技能的梯次需求,以職業技能為本位,對接校級、省級、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標準,不斷優化賽項技能的培訓條件,形成職業技能賽項培訓和選拔機制,同時以技能證書標準對接行業技術技能的需求,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實踐創新、團隊協作的能力,促進專業技能與職業技能的有效轉化。構建以“崗”(理貨、分揀、核算、信息、服務等崗位)、“賽”(省級職業技能大賽儲配方案設計與實施賽項、國際貨運代理賽項、供應鏈賽項、互聯網+賽項、關務技能賽項等)、“證”(1+X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通的課程體系。將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分為公共基礎課、公共選修課、素質拓展課;平臺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專業拓展課、專業選修課三個方向。其中公共基礎課包括形勢與政策、大學生心理健康、體育與健康、軍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公共選修課包括職業英語、應用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素質拓展課包括第二課堂素質拓展。平臺基礎課包括統計基礎、管理學基礎、經濟法基礎、供應鏈管理、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商務談判與禮儀、ERP沙盤實訓、大數據應用模擬實訓、供應鏈管理綜合模擬實訓。專業方向課包括物流基礎、物流經濟學、貨物學、倉儲與配送管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物流、運輸管理、物流設施與設備、物流信息管理、采購管理、物流企業運營管理、報關實務、?;肺锪鞴芾怼⑸a運作管理、物流市場營銷、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園區規劃與設計、冷鏈物流管理等。綜合實訓課程包括供應鏈儲配方案設計與實施、國際物流實訓、叉車實訓、國際貨運代理實訓、物流虛擬仿真實訓、供應鏈全境管理、AR倉儲布局實訓、物流綜合模擬實訓、物流運作管理技能實訓、需求與庫存計劃模擬實訓、畢業設計、頂崗實習等。專業拓展課包括紅人主播孵化、企業財務共享、供應鏈金融、直播營銷、社區服務與管理等。
3.3 建立崗課賽證融通的專業課程。在新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融入崗課賽證的育人理念,形成崗課銜接、課賽融合、課證融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崗”是專業課程學習標準,以企業的具體崗位需求為課程目標;“課”是物流管理課程體系,對接本專業的職業標準和物流管理工作過程的崗位核心職業能力;“賽”是高職院校的各項職業技能大賽,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目的,提升專業課程的教學水平;“證”是物流管理1+X職業技能的等級證書,以此來評價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使學生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具備與企業崗位所要求的職業能力。堅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適應區域經濟和產業需求,落實交通學院的特色標準,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最終形成崗課賽證融通的專業課程。如圖1所示,按照崗課賽證進行的專業課程教學。

圖1 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專業課程
3.4 培養合格的專業技能人才。通過新版人才培養方案,學生經過三年的培養之后達到要求的畢業指標點可以概括如下,具備良好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能在分組匯報中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能撰寫規范的論文;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辦公軟件及物流專業相關課程的操作軟件;能運用英語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能熟練掌握檢索工具,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能掌握基本的創新方法,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業的基本素質;能掌握貨品入庫、出庫和在庫管理,掌握物流設施設備的操作,能夠操作物流信息系統,熟練進行貨物的組托、上架、出庫、分揀等操作;能夠根據貨品性質進行分類管理,準確復述貨品的檢驗方法,并能根據貨品的品質、特點進行合理的保管;能夠熟練掌握物流配送及運輸管理的流程及相關知識點,用節約里程法準確正確計算最短路徑,準確填制運輸單據;能夠運用物流成本的計算方法進行成本的核算與分析,完整填制物流報表;能夠準確復述供應鏈流程,熟練操作供應鏈軟件;熟悉國際貿易、多式聯運及國際物流相關知識,準確填制一般進出口貨物報關單;熟悉采購的業務流程,會通過市場預測進行采購需求、計劃確定,選擇供應商及進行采購談判,并會編制采購計劃,進行市場預測與客戶開發;會運用相關統計方法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對物流園區能進行簡單的規劃,掌握倉庫的布局;熟悉物流企業管理流程,并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具備終身學習的意愿和能力,清楚物流管理專業繼續深造以及參加相關職業技能培訓的途徑等。
3.5 拓寬學生的提升路徑。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遵紀守法、崇德向善、誠實守信、尊重生命、熱愛勞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履行社會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意識,還要引導學生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勇于奮斗、樂觀向上。學生未來在提升路徑上可以有多種選擇,如統招專升本,即“3+2專升本”,升入本科三年級,完成全日制的兩年在校學習,修完本科專業所需學分,畢業時可以獲得高等教育本科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自學考試專升本,即不用參加入學考試,學生只需要參加該專業本科階段的學習,并且通過所有的科目考試,并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即可獲得由相關院校頒發、國家認可的本科學歷證書;成人高考專升本,即成人學歷教育的一種方式,高職畢業生參加每年10月份舉行的成人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錄取后可以選擇函授、業余、脫產三種學習方式;遠程教育專升本,分為春、秋季入學,學習方式主要以網絡遠程授課為主,并且課程可以循環播放,畢業后獲得本科學歷;物流管理專業的技能培訓與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可以參加由職業資格鑒定站舉辦的培訓,并通過理論和技能鑒定考試后,可以取得相關的資格證書。
崗課賽證深度融通的培養模式是符合新時代職業教育育人理念的,崗課賽證深度融通的培養模式不僅是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依據,也是重構課程體系的參考標準。崗課賽證深度融通的培養模式是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的需求和保障,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物流管理1+X職業技能證書的合格率,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就業的競爭能力和就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