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澈
在起點和終點之間,直線最短。但當我們不可避免地走上曲路時,也能給人生寫下精彩的注腳。
曲路,是看遍風景的萬花筒,讓我們收獲旖旎的風光。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每條路的風景都不一樣,到達時的心情也不一樣。就算一路顛簸坎坷,跨過后也會收獲激動與喜悅。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中說,“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比起直路,曲路也可以讓人記住沿途不同的風景,擁有走到終點時的激動心情。
曲路,是砥礪人生的墊腳石,讓我們攀登成功的高峰。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苦難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對于強者是筆財富,對于弱者卻是萬丈深淵。”從古至今,成功的路上總是有著曲折、坎坷。達·芬奇連續畫了三年的雞蛋,不斷試錯,感受不同光線角度下的雞蛋,最終成為傳奇的畫家;愛迪生曾實驗一千多種材料,歷經無數次的失敗,終于發明出電燈泡;貝多芬在失聰后,用牙齒咬住小木棍,將小木棍的另一頭放置在鋼琴上,通過感受木棍的震動,一遍一遍試出新的曲目。他們歷經曲折,一點一點摸索,最終通向了成功的坦途。
曲路,是撥開云霧的實踐,為后輩減少未知的風險。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當眼前沒有路時,我們很難知道自己走的路究竟是曲是直,直到到達終點才能看到路的軌跡。直路是眼睛看見的,曲路是雙腳走出來的。只有當我們第一次踏上的路是已經被開拓過的路,我們才有可能隨著前人的腳步找到那條直路。因此,曲路還可以幫助后面的人走上直路。
古希臘詩人卡瓦菲斯在《伊薩卡島》中說,“當你啟程前往伊薩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長,充滿奇跡,充滿發現”,其實,無論直路還是曲路,都是人生中的重要路途。在奮斗的旅途中,平緩的路無疑是高效又美好的,但顛簸坑洼且充滿多種可能性的曲徑也是我們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