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艷
(西安體育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8)
中小學校開展課后服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的重要舉措。2019 年,陜西省教育廳等部門印發了《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1]。做好課后體育服務工作僅僅依靠教育系統是不夠的,需要體育系統和社會系統的協同教育。《關于印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2]強調支持社會體育組織為學校體育活動提供指導,普及體育運動技能。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通過政府向社會體育組織購買服務的方式,為缺少體育師資的中小學校提供體育教學和教練服務。《學校體育美育兼職教師管理辦法》[3]指出,要制定優秀退役運動員進校園擔任體育教師和教練員制度,制定體校等體育系統教師、教練員到中小學校任教制度和中小學校文化課教師到體校任教制度。
體教融合是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的破冰之舉,在新時代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體教融合絕不僅是體育和教育兩部門的事,還涉及其他部門、學校、社區、家庭等方面[4]。而體教深度融合為做好課后體育服務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契機。對于陜西省各中小學下課后體育服務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該文以陜西省中小學校課后體育服務情況、效果和存在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旨在豐富陜西省中小學體教融合理論研究體系和學校課后體育服務策略研究,為陜西省體教深度融合發展提供理論借鑒和實踐參考。
該文以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維普數據庫查閱了有關體教融合、課后服務、課后體育服務的論文及會議文獻、專著,為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為了解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情況,面向陜南、關中、陜北地區分層隨機抽樣確定了39 所小學和24 所初級中學。每所學校選取1 位體育教師,利用西安體育學院實習基地學校教師和參加陜西省培訓體育教師發放調查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100%。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 27.0和Excel 2010軟件對調查問卷中問題的原始數據進行描述統計和卡方檢驗,通過比較,找出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存在的規律。
1.2.4 邏輯分析法
根據研究目的,結合問卷調查的數據,把陜西省中下學課后體育服務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其內在的規律,總結觀點。
課后服務就是學校在課堂教學之后進行的教學服務[5-6]?!蛾P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中小學課后服務時間為在校學習日中午放學期間和下午放學后,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晚于18:00。但是,具體服務時間由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規定。
調查數據顯示,陜西省中小學開展課后體育服務的整體情況較好,只有5%左右的學校沒有開設課后體育服務;每周開展頻次由多至少,前三位所占比重相近,都在30%左右。但從每周開展次數來看,差別比較大,小學整體效果好于初級中學,小學每周開展前三位的為5 次、2 次和4 次,占比分別為30.76%、30.76%和17.94%。而初級中學前三位的是每周開展1次、3次和2次,占比分別為37.50%、29.16%和25%。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標準》中對運動技能類項目的分類標準,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的項目開設頻率由高至低依次是球類運動技能類項目、田徑類項目、體操類項目、武術與民族民間體育類項目、水上或冰雪類項目。
表1 顯示,陜西省小學課后體育服務項目內容頻率由高至低排序前四位的是足球、籃球、體育舞蹈和田徑,占比分別為81.25%、75.00%、56.25%和50%。陜西省初級中學課后體育服務項目內容頻率由高至低排序前四位的是籃球、足球、乒乓球和田徑,占比分別為82.35%、76.47%、52.94%和52.94%。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開展頻率最高的是球類運動項目,尤其是三大球項目中的籃球和足球項目,分別排位第一和第二,都達到75%以上。陜西省小學和初級中學前四位課后體育服務項目的比例相似,其中田徑項目均位列第四,占比均為50%以上。這些課后體育項目內容不僅與體育課教學內容的一致性比較高,還能很大程度地滿足學生體育興趣和體育需求。

表1 中小學校課后體育服務內容統計表
結合陜西省各地區中小學學習日的時間,大部分小學下午放學的課后體育服務主要集中在4:00~6:00時間段內,大部分初級中學課后服務主要集中在4:30~6:30 時間段內。大部分中小學在承擔體育比賽任務后,會利用中午課后1~2h 進行體育服務,主要是為了完成體育訓練或體育比賽任務。
表2 數據顯示,陜西省小學課后體育服務時間長度情況整體好于初級中學。小學課后體育服務時間長度位于前二位的是60min 以上和40~60min,占比分別為46.15%和41.02%;初級中學課后體育服務時間長度位于前二位的是40~60min 和60min 以上,占比分別為37.50%和29.17%。

表2 中小學校課后體育服務時間統計表
根據卡方檢驗理論,顯著水平為0.05,根據表2 數據得出自由度為3,χ2=6.38,χ20.05(3)=7.81,χ2=6.38<7.81,則P>0.05,說明中小學在體育服務時間長度方面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表3 數據顯示,陜西省小學課后體育服務形式頻率排在前三位的是校內體育興趣班、校內體育特長班和校內體育俱樂部或體育社團,占比分別為66.67%、41.02%和30.76%。初級中學課后體育服務形式頻率排位前三位的是校內體育興趣班、校內體育俱樂部或體育社團和校內體育特長班,占比分別為58.33%、58.33%和33.33%。

表3 中小學校課后體育服務形式統計表
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是以校內體育服務形式為主,小學相較于初級中學,從課后體育服務形式方面貫徹落實體教融合的效果更好,分別有12.82%的小學采用了校外體育俱樂部會體育培訓機構、體育類院校參與到學校的課后體育服務主體中,而初級中學則沒有。
根據卡方檢驗理論,見表4,自由度為2,χ2=12.67,χ20.0(12)=9.21,χ2=12.67>9.21,則P<0.01,說明中小學在體育課后服務收費方面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經費主要是向學生家長收服務性費用和政府補貼兩種方式,其中小學收取服務性費用占比高達87.50%,這與表中的課后體育服務形式有很大關系,課后服務原則是非營利性的,但調查顯示,許多小學課后體育服務形成包含了校外體育俱樂部和校外體育培訓機構、體育院校等聯合形式,這些服務形式都是需要付酬的。

表4 中小學校課后體育服務經費統計表
如表5 所示,陜西省小學課后體育服務師資來源頻率由高至低前三位是本校體育教師、社會體育機構人員和體育院校教練或教師,占比分別為74.35%、38.46%和17.94%;初級中學排位前三位的是本校體育教師、其他、體育專業大學生或研究生,占比分別為94.87%、16.67%和12.50%。陜西省小學和初級中學開展課后體育服務的師資來源主要是本校體育教師;小學課后體育服務師資來源更加豐富多元化,充分利用了社會和體育系統的人力資源,體現了體教融合下對小學的影響更明顯。

表5 中小學校課后體育服務師資統計表
調查發現,陜西省中小學校課后體育服務效果整體較好,小學和初級中學課后體育服務效果非常好和比較好合并起來分別占比為74.35%和70.84%。沒有小學體育教師認為課后體育服務效果比較不好或者非常不好的情況。初級中學只有12.5%體育教師認為課后體育服務效果存在比較不好或者非常不好的情況。
根據卡方檢驗理論,“比較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的數據不適合進行檢驗,只針對“非常符合、比較符合和不確定”的統計結果進行檢驗,顯著水平為0.01,根據表6數據計算出自由度為2,χ2=0.51。χ20.0(52)=5.99,χ2=0.51<5.99,則P>0.05,在中小學校老師對體育課后服務效果極好的肯定態度方面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表6 中小學校課后體育服務效果統計表
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存在問題的調查結果表7顯示,小學體育教師認為,存在問題的頻數處于前五位是體育場地設施不足、班級人數太多、運動項目較少、時間設置不合理和資金不充足,占比分別為56.41%、41.02%、28.20%、28.20%和25.64%。初級中學體育教師認為,存在問題的頻數處于前五位是學校課后體育服務政策不健全、體育場地設施不足、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班級人數太多和資金不充足,占比分別為54.17%、45.83%、29.17%、29.17%和29.17%。

表7 中小學校課后體育服務存在問題統計表
通過對比小學和初級中學課后體育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發現,二者之間既有相同點,也有區別。相同點是,體育場地設施不足,班級人數太多和資金不充足是影響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是,位居第三位的問題具有較大的區別,小學體育教師認為是運動項目較少,而初級中學體育教師則認為是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這種現象與小學生的體育興趣、體育需求的多樣性和初中生學習壓力較大導致的課后參與體育服務的積極性不高有很大關系。
另外,課后體育服務的安全性問題和教師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也不容忽視,教師的積極性與學生的安全問題密不可分?!蛾P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強化安全管理。明確課后服務人員責任,加強對師生安全衛生意識教育。由學校組織在校外實施課后服務的,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與綜治、公安、衛健、藥監、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切實消除在交通、場地、消防、食品衛生、安全保衛等方面的隱患,確保師生人身安全,維護好學校和師生合法權益,使用好校方責任險。
(1)陜西省有95%左右的中小學都開展了課后體育服務,小學每周開展頻數明顯高于初級中學。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時間長度以40~60min或60min以上為主,且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2)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開展頻率最高的是球類運動項目,排位第一和第二的是籃球和足球,均達到了75%以上。其次是田徑類項目,占50%。
(3)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是以校內體育興趣班、體育特長班或體育社團形式為主。有12.82%的小學采用了校外體育俱樂部會體育培訓機構、體育類院校參與的服務形式。
(4)陜西省中小學課后體育服務經費主要是向學生家長收服務性費用,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開展課后體育服務的師資來源主要是本校體育教師;小學體育服務師資來源更加豐富多元化,利用了社會和體育系統的人力資源。
(5)陜西省大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認為,課后體育服務效果良好,且不具有顯著性差異。但體育場地設施不足、班級人數太多和資金不充足是影響課后體育服務的主要因素。
(1)初級中學應提高每周課后體育服務的頻次。課后體育服務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是提高初中生體育運動能力和體育中考體育成績的有效途徑。
(2)充分利用校外體育系統、社會體育機構方面的相關資源,尤其是職業俱樂部、體育院校和退役運動員等人力資源,落實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學會1~2項運動技能。
(3)解決課后體育服務場地設施不足的問題,充分發展社會其他體育機構聯合管理優勢,實現體育場地設施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