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美文學作品在不同歷史背景下有不同的代表性作品,這些作品從本質上描述著當時的英美民族文化。從跨文化的視角下分析和學習英美作品的語言藝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更好的理解英美文學所展示出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在跨文化視角下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意義,就跨文化視角下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相關特點和進行賞析時要遵循的相關原則進行闡述,并提出跨文化視角下賞析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方法,以期為更好的了解英美文學作品語言文化藝術提供一定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關鍵詞】跨文化視角;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賞析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3—199—03
引言
語言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在文學作品中體現文學作品內涵時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語言藝術在文學作品中的應用,能體現出文學作品、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和核心內容。對于不同國家而言,其文學作品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而分析這些文學作品時,為更好的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從語言藝術出發,便于讀者更好的了解這些作品。尤其是在跨文化視角下,分析英美文學作品時,從文化差異、時代差異、語言差異等角度出發,感受英美文學作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能幫助讀者了解一段時期內英美文學作品的發展特點。因此,不斷發掘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特色,對開展英美文學作品鑒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在跨文化視角下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意義
隨著全球化不斷發展,世界各國在經濟上、文化上的交往更加密切,文化融合成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一種趨勢所在,因此,在跨文化視角下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提升文學素養。開展英美文學作品的鑒賞,對英美文學作品中所展現出的語言藝術進行分析,能更好的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表達方式,提高對英美文學作品的鑒賞水平,進一步提升文學素養和文化修養。第二,了解西方文化的藝術表達方式。從跨文化的視角出發,對西方文學作品進行賞析,能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和分析西方文化的藝術表達形式,提升對西方文化的理解。第三,感受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在跨文化視角下分析英美文學作品時,能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華文化和文學作品承載的是華夏五千年的文明,而西方文化和文學作品更多的基于古羅馬希臘神話傳說,部分英美文學作品主要以情感表達為主,古希臘羅馬神話對其影響十分深遠,是很多作品的創作靈感。分析英美文化語言藝術,能更好的感受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實現文化交流和融合。
二、跨文化視角下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相關特點
在跨文化視角下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中主要表現出的特點包括:第一,作品來自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很多作品的創作靈感都來自于生活,但是其表現的內容又高于生活,其語言藝術與英美民族現實生活具有密切聯系,相關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與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態度有關。第二,英美文學詞匯中富含一定的情節和故事。在英美文學作品中蘊含著很多的經典故事,在英美文學作品中會應用很多的神話故事,將所要表達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描述,延伸出更多的思想內涵。第三,戲劇性獨白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組成內容。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大部分作品中都會應用戲劇性獨白,這成為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一大特點之一,戲劇性獨白形式能使讀者在賞析文學作品時,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內涵。
三、跨文化視角下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賞析時要遵循的相關原則
在跨文化視角下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賞析時要遵循三大原則,第一,尊重文化差異。中西方的文學作品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其創作特點、語言表達有所不同,在鑒賞過程中要充分尊重不同文學作品所體現出的文化差異。第二,尊重時代差異,不同文學作品都與時代發展密切聯系,任何文學作品中都富含著時代的發展特點,在鑒賞文學作品時不同脫離時代背景,因此在面對文學作品時要認真感受其語言中所展示出的不同時代特征和氣息,實現跨文化的深度交流。第三,尊重語言差異。中西方文學作品之間存在較大的語言差異,其語言表達形式具有各自的特點,在賞析英美文學作品時不能簡單的進行閱讀,而是要深度挖掘其內在的語言藝術,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語言差異。
四、跨文化視角下賞析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方法
(一)從文化發展的角度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
在跨文化視角下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賞析時首先要從文化發展的角度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在文化發展背景下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賞析時主要從神話傳說的角度出發。英美文學作品的一大創作靈感主要來自于古羅馬希臘神話傳說,不同時期下的文學作品反應出了當時整個社會的發展環境以及人們的思想變化和情感寄托。在英美文學作品發展初期,很多作品與神話傳說具有密切聯系,例如《荷馬史詩》的創作靈感就主要來自于神話傳說故事,通過對神話傳說故事進行語言、藝術加工,從而創作出有趣的文學作品。在英美文學作品中與我國的文學作品相比,其差異就在于神話故事不同,例如英美文學作品中在描繪人類的產生時是普羅米修斯通過盜取天火捏泥巴塑造的人,而中國神話故事中是女媧創造生命。由此可見,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文學作品有所差異,豐富了文學作品內容。
(二)從表達方式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
在分析英美文學作品過程中,可以從表達方式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其中主要包括文學作品中所展示出的戲劇性色彩和語言文字中蘊含的真理兩方面出發。第一,戲劇性色彩。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戲劇性為主進行創造,大量的英美文學作品作妖通過描寫人物之間的對話、人物內心思想感情刻畫沖突和矛盾,使故事的走向更加充滿戲劇性。很多初次接觸英美文學作品的讀者對這種描寫方法不夠了解,導致無法深刻理解這些文學作品背后蘊含的深意。為加強此類作品的鑒賞能力,就要了解富含戲劇性色彩的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表達手法。例如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很多作者在描寫主人公時會將自己的思想意識融入其中,即體現出自己的思想觀點又表現出主人公的思想特點,通過這樣的沖突和矛盾展示出作品的深度內涵。讀者在賞析英美文學作品時,要結合文學作品的相關創作背景資料,例如生活環境、作者的社會地位等,從而更好的感受英美文學作品的語言藝術和體會到具有戲劇性色彩的文學作品。第二,語言文字中蘊含的真理。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其文字表達較為平實,不會存在過多的絢麗的文字表述,作者更習慣用具有生活化的、平常用語對故事內容進行描述,而在平實、質樸的語言中往往又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從而引發人們的思考和想象。例如在《哈姆雷特》一書中,作者通過樸實無華的語言提出了對生命和社會背景的思考,從不同人的生活經歷中創造出了不同的哈姆雷特,也就是所謂的“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三)從語言思維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
在賞析英美文學作品過程中,很多文學作品給讀者的第一感受就是開頭十分深奧,難以理解,需要讀者耐著性子才能繼續閱讀,出現這樣的閱讀情況主要與英美文學作品中體現的語言思維有關,相比于中國文學作品而言,西方文學作品在語言表達中更加重視敘述的邏輯性,在鑒賞這類英美文學作品時,結合跨文化背景從語言思維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例如在《鹿苑長春》一文中,開篇從小屋的描寫再到人物的刻畫,并沒有一開始就應用十分華麗的語言和文字對開頭進行描寫,而是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表達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語言思維上更加重視作品描述的邏輯方式,從該文章的整體邏輯分析能夠體現出自然的發展規律,從小鹿成長過程中其性格從乖巧到頑皮再到想要掙脫束縛進行描寫,其特點更加符合邏輯發展,從深層次出發,將作品創作時的時代發展背景融合進去,則能夠更加體會到作者的語言思維。又例如懸疑類小說中對語言的邏輯思維更加重視,其中《福爾摩斯》系列作品就是最好的代表作之一。
(四)從語言情感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
不同文化視角下對文學作品最大的影響就是所體現出的語言情感不同,在跨文化視角下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鑒賞時,可以從語言情感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富含深厚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文學作品所體現出的情感有所不同,例如在戰爭年代戲劇作品得到繁榮發展,而戲劇作品中所體現出的語言情感也非常豐富。例如在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莉亞》、《哈姆雷特》中,對主人公情感的表述都比較直白,而在近代英美文學作品中其情感表達也更加多元化,相比于戰亂年代近代英美文學作品的情感表達更加豐富,而戰爭年代的文學作品的語言情感中透露出的更多的是不安的情緒和對和平的向往。
(五)從語言中心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
由于受到文化背景差異的影響,相比于中國文學作品而言英美文學作品所表達的語言中心更加體現出對自由的向往。因此,在跨文化視角下分析英美文學作品時,可以從語言中心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在英美文學作品中,無論是什么題材類型的作品其語言中心大多都是圍繞自由、反抗等情感中心進行描寫。例如《亂世佳人》《簡愛》等文學作品中,其語言中心都是對主人公的反抗意識進行描寫,在語言上具有較強的情感爆發力。從跨文化視角出發此時的英美文學作品主要與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文化有關,而自由和抗爭一直是時代發展的主題,因此也成為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中心內容。
(六)從語言幽默性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
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對文學作品進行創作時其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幽默性都是共通的,無論是在什么樣的時代背景下,作者在創作文學作品時對語言的幽默性的表現都是十分豐富的。在跨文化背景下,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賞析時從語言幽默性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能更好的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特點。在英美文學作品創作過程中,采用適當的幽默性的語言對文章內容進行描寫,能塑造出更多豐富、有趣的形象,展現出語言文字的魅力。例如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蕭伯納,其蕭伯納式幽默更是成為文學表達中的一種特有的表達方式,在鑒賞作品過程中需要慢慢體會這類語言的幽默性。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美文學作品中大部分作品來自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其詞匯中富含一定的情節性、故事性以及戲劇性獨白。為更好的提高對英美文學作品的鑒賞,從跨文化視角出發進行賞析時要尊重文化差異、時代差異、語言差異。在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鑒賞時可以從文化發展的角度、表達方式、語言思維、語言情感、語言中心、語言幽默性等角度出發分析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從而加強對英美文學作品語言藝術的了解,促進讀者對文學作品背后所展示出的歷史文化背景時代背景的理解,進一步提升文學素養和文學作品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孔聰.跨文化的視角下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賞析[J].作家天地,2022(32).
[2]伊琳娜·伊力汗.跨文化視角下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分析[J].散文百家(理論),2021(9).
[3]孫巖,劉欣.從跨文化視角賞析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僑園,2021(1).
[4]周玉梅.從跨文化視角賞析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J].散文百家(理論),2020(5).
[5]楊忠妍.從跨文化的視角賞析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J].青年文學家,2020(12).
[6]崔寧.跨文化視角下對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鑒賞[J].青年文學家,2020(11).
[7]侯寅.跨文化視角下對英美文學作品中語言藝術的賞析[J].牡丹,2019(27).
[8]亓燕燕.語篇分析視野下英美文學作品文體特點解讀——以小說和詩歌為例[J].文化學刊,2022(4).
[9]楊若虛.英美文學作品中浪漫主義手法的分析——以《遠大前程》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9).
作者簡介:史婧力(1985—),女,漢族,吉林人,研究生,記者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