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勁松
【摘 要】博物館文創產品是博物館文化的載體,在激活博物館文化資源,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和繼承等過程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重要價值以及發展現狀,以雙遼市鄭家屯博物館為例,研究其文創產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發展對策,包括創新文創產品形式種類、結合區域文化豐富產品、提高文創用品實用性、加大文創產品宣傳力度,以期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博物館;文創;產品
【中圖分類號】G2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3—229—03
引言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博物館事業也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近年來,文創在各大博物館中引起極大關注,文創實質是蘊含在事物中的文化元素,因此在進行文化創新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深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陳列、收藏、保護和研究文物的地方,更是一個向社會普及文物知識、充實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場所。而文化創意產業則是一條實現文化傳播的最佳途徑,能夠讓文物以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大眾,激發大眾對文物的興趣和熱愛。
一、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重要性
博物館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然而,單純地將文物陳列在陳列柜中,會讓公眾有一種距離感,博物館將歷史文化元素與當代創意相結合,設計出更具親切感的文創作品,讓參觀者更好地認識博物館[1]。一件好的文化創意產品,不僅能提高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還能提高人們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優秀的文化創意產品,也能有效地展示博物館的整體形象。一般而言,各博物館的藏品都有其特有的文化主題與品牌意象。例如,故宮博物院以其收藏的明清文物為藍本,推出了大量的文創產品,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激發了公眾對明清文化的關注。
二、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價值
博物館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它所展出的藏品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文創產品是博物館和觀眾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的一座橋梁。借助博物館文創產品,可以將博物館文物知識和中華文化知識真正地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對于拓展博物館的文化交流和社會教育職能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和價值。另外,由于文創類商品具有較大的利潤空間,因此,文創產品也成了博物館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現狀
(一)文創產品形式更加豐富
如今,許多博物館在文創產品設計和研發過程中,都會巧妙地融入自身的文化特色元素,充分挖掘博物館的文化底蘊,以創新的方式發展文創產品,使得文創產品的內涵與形式更加豐富多樣。例如,敦煌博物院利用敦煌壁畫中的代表性要素,研制出“惜韶華”型金屬書簽,不僅展現了敦煌壁畫絢麗的色澤、精美的花紋,而且增強了它的實用價值,同時也是對敦煌壁畫中所蘊含的文化要素及內涵的大力弘揚[2]。在此背景下,當代博物館的文化創意已由“貼圖”型的觀光紀念品向更具創造性、更有文化底蘊和文化價值、設計多元化和更容易被受眾所接納的文化商品轉變。
(二)文創產品跨界聯名合作
通過跨領域合作,可以讓兩個品牌的產品優勢融合,在社會上和市場上擁有更大影響力,同時,還能提高產品的銷售水平,從而幫助博物館文創行業更好地發展。在2019年,我國出臺了博物館文化資源授權的具體規定,為博物館文化資源授權的實施提供了制度基礎。在此背景下,博物館文化資源授權與跨領域聯合已是一條新的發展趨勢,依托于博物館藏品的文化內涵,眾多的文創產品已滲透到每個消費場景,將基于跨域合作的文創產品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根據潮流創新產品形式
要想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必須要與時俱進,融入人們熱衷的時尚元素,通過創意在形式上打破常規,引起游客的注意,從而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例如,北京故宮以“故宮的貓”“侍衛”等為設計題材,設計一系列“文創盲盒”,以此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不同盲盒中貓的造型也還原了歷史中不同人物服飾形象,氣到了文化宣傳作用。河南博物院推出一套“考古盲盒”,以“拆盲盒”的形式,帶著大家體驗“考古挖掘”與“復原”的樂趣,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到每一件文物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三星堆博物館借著三星堆新發現的勢頭,推出了以三星堆為主題的化妝品、“青銅面具”冰激凌等文創產品,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市場占有率[3]。這些文創產品融合了“盲盒”、“考古”和“文物修復”等流行元素,深受年輕一代的歡迎。
四、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文創產品缺乏創意
在文創熱不斷升溫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涉足文創產品的研發,卻忽視了對文化內涵以及創新的重視,盲目地跟風、模仿,對文物外形進行復制,對文物元素進行了簡單嫁接和拼接,導致了文創產品同質化,產品設計大同小異。鄭家屯博物館設計的鑰匙扣、水杯、帆布包等等文創產品,每個博物館都有類似產品,很容易引起大眾的審美疲勞。這些同質化問題嚴重,缺乏文化內涵與創新的文創產品,不但不能發揮其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還會導致參觀者對博物館失去興趣。
(二)文創產品開發兩極分化
當前,博物館文創類產品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特征,故宮等大型博物館文創類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其創新成果更是眼花繚亂。但是,鄭家屯博物館等中小型博物館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缺乏資金、缺乏專業人才等現實困境阻礙文創產品發展[4]。大部分中小博物館所推出的文創產品在設計和創新上都比較欠缺,類型也比較單一,在市場上很難引起人們的興趣。實際上,許多中小型博物館都藏有豐富且獨特的文化遺產,但是,由于文創產品研發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這些博物館往往因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而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無法與大型博物館相媲美。
(三)文創產品實用性低
與傳統的紀念品不同,文化創意產品必須具備一定的實用性,一種只會擺在那里,卻沒有任何實用價值的文創產品,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也是有限的。文創產品在滿足公眾審美需求的前提下,應當具備一定的實用價值,否則將文化融入生活的產品價值難以實現。當前,一些文創產品由于缺乏實用性,僅被大眾當作裝飾物,長時間下去很容易被忽視,因此,其市場前景并不明朗。雖然人們喜歡看起來美麗的文創產品,但是他們不愿意花錢去購買那些僅僅是為了好看,并沒有實際用途的商品,因此文創產品實用性低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五、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對策
(一)創新文創產品形式種類
文創產品是一種創新的產物。創新在于尋找獨特,尋找差異。博物館可以組織各種文化創意比賽,將具有創新和可行的創意投入到研發和生產中,這樣就能讓你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同時也能讓你覺得新奇、好玩、實用。鄭家屯博物館可以試著打造自己的文創品牌,將明星收藏品的功能充分利用起來,全方位地進行全方位的發展,這樣才能使商品種類繁多,價位各異。創新文創產品形式種類,對于促進博物館文創產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需要將文創產業定位提高,并將其轉化為支撐其自身經營發展的重要策略,促進了博物館文創產業的轉變與提升。鄭家屯博物館應主動與著名設計公司開展合作,博物館應提供文化要素和設計材料,設計公司則負責產品的設計和研發。通過這種聯合研發方式,可以有效地推動文創產品的創新和發展,實現雙方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鄭家屯博物館在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化創意開發的基礎上,可以成立一個文化創意的研發隊伍,幫助博物館獨立地開發出更加豐富的文化創意,提高其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鄭家屯博物館的文創商品種類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帶動了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層次越來越高。
(二)結合區域文化豐富產品
每個收藏品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在設計文創產品時,要全面了解博物館的文化內涵,充分尊重文物,融入當代特點,基于收藏的文物,研發兼具紀念和使用兩方面的商品。文創要體現出與其相關的歷史和人文底蘊,以“有形”的形式來表達“不可見”的歷史。在發展文創產品時,要突出地方的歷史、文化特點,使其更好地發揮其文化作用。鄭家屯博物館是雙遼市的地域象征,既有地域特征又有藝術性的文化創意,能刺激人們的消費意愿。鄭家屯博物館要把雙遼市的歷史文化價值與其所處的年代聯系起來,打造一款獨一無二的文化創意,這樣一款具有鮮明文化特征的文創產品會讓人印象深刻,從而更容易受到人們的喜愛。例如鄭家屯博物館可以結合民族特色的出土文物,開發出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創產品,根據民族服裝設計盲盒手辦,讓人們在收集盲盒的過程中來了解東胡、鮮卑、女真等民族服裝特色。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它為鄭家屯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打下了堅實基礎,特別是在充分展示藏品所蘊藏的文化精髓同時,也給博物館帶來了更大的文化魅力。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創產品相結合,以保存和發揚為先決條件,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充分發揮各類文化資源的優勢,充分挖掘區域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將各種類型的旅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促進文創產品創新發展。例如鄭家屯博物館可以結合雙遼太平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設計一款手工產品,利用縮小版的太平鼓模型讓人們參與制作過程,親自動手實踐不僅可以提高參觀者的樂趣,在制作過程中還能讓參觀者深入了解太平鼓文化[5]。由此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創產品相結合,既是對傳統的繼承,也是對文化的保護。
(三)提高文創用品實用性
文創產品必須在設計和使用感受上進行多個層面的突破,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文創產品的受眾群體,將它的優勢發揮出來。文創產品實用性應該以實際場景的使用情況為基礎,站在大眾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說購買理由、使用場景、如何使用等等。文創產品設計靈感要與現實因素相結合,以消費者為主體進行創作,對于普通人來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手感,擺件類型的文創產品看重美感,而實用型的文創產品看重體驗感。例如,鑰匙環的手感、拿著是否比較方便、皮帶是否磨損過快,連接處會不會斷裂等,這些都屬于實用性帶來的體驗感。在設計文創產品的時候,必須具有一定實用性,這樣才能得到市場以及消費者的認可。在不影響實用性的前提下,文創產品被賦予了一種文化屬性,讓大眾通過使用來理解它所蘊含的文化,這樣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它的價值。例如鄭家屯博物館可以與當地公交集團聯合設計一種公交卡,上面印有博物館藏品以及簡介,還可以設計立體公交卡,將公交卡設計成太平鼓、鐵炮等形狀,與博物館藏品相呼應。
(四)加大文創產品宣傳力度
博物館還可以聯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舉行各種特色活動,活動要足夠引人注目,要足夠吸引大眾,得到公眾認同。當前,資源短缺嚴重阻礙鄭家屯博物館文化旅游發展。因此,針對此方面要專門設立專項資金并全面監管資金使用情況,全面監管資金專款專用[6]。建議市財政加大文化建設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將相關經費提出一部分應用在鄭家屯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當中,全面建設優秀博物館。為了提高鄭家屯博物館文創產品受眾群體數量,博物館還可以將文創產品與其他當地特色產品相結合,互相帶動,滿足參觀者的多樣化需求。另外也能夠利用其他文化元素豐富文創產品形式,增加文創產品的創新程度,吸引更多參觀者購買。也可以聯合鄭家屯博物館開展文化活動,讓博物館體現出更高的人文價值,也與社會有更緊密地結合,以此帶動文創產品發展。
六、結語
文創產品是增加博物館收入和促進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目前文創產品產業發展正盛,而且人們對其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博物館應該與消費者喜好相結合進行文創產品創新,將區域文化與文創產品相結合,加強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豐富創意類產品的形式種類,促進文創產業跨界融合,以此推動文創產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利平,張阿維.基于場景化思維的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23(10).
[2]汪珩.從紀念品到“出圈”神器,探索新時代博物館文創產品發展策略[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3(1).
[3]曹慧,段晴儀,周梅.關于國內博物館文創的現狀及創新發展的思考[J].今古文創,2023(1).
[4]尚衛.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藝術設計研究[J].文化產業,2022(33).
[5]張帥,吳晉豫.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研發問題探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2(21).
[6]亓明靜,萬萱.非遺博物館文創產品古今結合的設計研究[J].設計,20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