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浩,錢婉婷
(桂林旅游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作為高等學校選修課程和通識教育課程,在普及營養學知識,增強健康意識,傳播科學合理的膳食理念,促進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面向的主要授課對象是非食品類專業學生,而這些學生由于食品學科相關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往往不能較好地掌握課程的知識內容。因此,如何準確了解非食品類專業學生對《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程度至關重要。目前,通過筆試成績考核是評價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1]。本文以桂林旅游學院近三學期本科專業《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試卷為研究對象,運用教育測量學的原理與方法對試卷命題情況和考生成績進行統計分析,進而評估命題質量、學生學習能力及教學效果,以期為課程后續教學調整和進一步教學改革提供依據和參考。
試卷為本科專業選修課《食品營養與健康》近三學期期末考試卷。課程總學時為34學時,其中理論課26學時,實驗課8學時。三學期考試形式均為閉卷,考生以筆試方式進行答題。三學期各收回有效試卷99份、99份和109份。閱卷及評分均由課程組教師依據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密封集體流水作業完成。
首先對各學期試卷題型、題量和分值等命題基本情況進行整理,接著用 Microsoft Excel 2016 軟件和SPSS 25.0 軟件統計考生成績,再對試卷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等參數進行分析評價,連續變量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分類變量用構成比進行描述。
1.2.1 信度
信度是評估成績穩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標[2]。因三學期試卷中均有主觀題和客觀題,故試卷信度用Cronbach’s α 系數進行估計[3]。α>0.9,信度很好;0.9≥α>0.7,信度好;0.7≥α≥0.4,信度尚可;α<0.4,信度差。即α值越大,試卷的信度越可靠。
1.2.2 效度

1.2.3 難度
難度系數是衡量試題及試卷難易程度的重要參數。本此評價難度系數P用所有考生在該題(卷)平均得分除以該題(卷)滿分的值來表示[1]。P>0.8,試題(卷)容易;0.8≥P≥0.3,試題(卷)難度適中;P<0.3,試題(卷)較難。即P值越大,試卷(題)越容易。
1.2.4 區分度
區分度反映了試題(卷)對考生知識和能力水平差異的分辨能力,是評價試卷質量和篩選試題的主要依據[1-2]。本此評價采用如下方法計算區分度:D=PH-PL。即:將所有考生成績降序排列,前27%考生(高分組)的得分率記為PH,后27%考生(低分組)的得分率記為PL,高分組與低分組得分率的差值即為試題(卷)的區分度[4]。D≥0.4,區分度很好;0.4>D≥0.3,區分度良好;0.3>D≥0.2,區分度尚可;0.2>D≥0,區分度較差;D<0,區分度差。即D值越大,試卷(題)區分度越好。
近三學期課程試卷題型及分數分布情況如表1所示。三學期課程試卷滿分均為100 分,均有5大類題型。學期1、2中名詞解釋到學期3改為了填空題,試卷題量逐漸增加。經查閱,各學期命題計劃表并對照試卷內容,三學期試卷考核內容覆蓋了課程所有章節,章節知識點覆蓋率均在80%以上,表明三學期試卷的知識點覆蓋面較廣??紙鲇涗浐涂忌鹁盹@示:在設定的答題時間內,雖然學期2和學期3所用試卷題量較多,但考生均能答完試題;而學期1雖然題量較少,但仍有10%左右的考生未能答完試卷。說明學期1試卷相比學期2、3試卷可能有所偏難。
近三學期考生期末考試成績基本情況見表2和表3。學期1考生成績多集中在及格和不及格分數段,無優秀分數段;學期2、3考生成績多集中在中等和良好分數段,優秀分數段考生在8%左右??忌砻娉煽兗案衤?、優秀率及平均分從學期1到學期2,再到學期3,呈上升趨勢,表明課程教學質量在穩步提升。經Kruskal-Wallis H檢驗(P<0.05),卷面平均分學期1和學期2、3之間差異顯著(P=0.000),而學期2和學期3之間差異不顯著(P=0.107)。學期1、2考生成績呈正態分布,學期3考生成績呈負偏態分布。這表明,學期1試卷命題有偏難趨勢,考生對課程知識掌握可能較差;學期3試卷命題有偏易趨勢,考生對課程知識掌握得可能較好;學期2試卷命題難易和考生對課程知識掌握程度介于學期1和學期3之間。

表1 試卷題型及分數分布

表2 考生期末考試成績基本情況

表3 考生成績正態性檢驗結果
2.3.1 試卷信度和效度
近三學期課程試卷信度和效度及評價情況見表4。從學期1到學期2,再到學期3,試卷整體信度系數呈增加趨勢,評價結果從尚可變為好,表明命題試卷測試的客觀性逐漸增強,考試結果的可信程度也越來較高;試卷的效度系數也呈增加趨勢,評價結果從較差變為較好到很好,表明試卷整體效度越來越好,命題試卷測量考生實際學習水平的有效性也越來越高。

表4 試卷信度和效度
2.3.2 試卷(題)難度
近三學期各題型及試卷難度情況見表5。三學期試卷的整體難度系數均處于難易適度區間內。從學期1到學期2,再到學期3,試卷整體難度呈下降趨勢。其中,學期1試卷難度系數最小,試題最難;學期3試卷難度系數最大,試題最容易;學期2試卷難度介于學期1和學期3之間,這和前述三學期試卷平均分、卷面及格率等變化相符。從題型角度來看,除學期2中的判斷題和學期3中單選題及判斷題為較容易題型外,三學期其他各類題型的難度均為難易適度。相對而言,在三學期都有的題型中,單選題和判斷題整體比較容易,而簡答題和論述題整體難度稍高。提示在后續命題中要適當增加單選題和判斷題的難度。
2.3.3 試卷(題)區分度
近三學期試卷題型區分度情況見表6。三學期試卷區分度均處于尚可區間,基本上都能對考生知識和能力水平的差別進行區別。其中學期2試卷區分度較強,學期1和學期3試卷區分度則稍弱。從題型角度來看,客觀性較強的單選題和判斷題區分度較差,而主觀性較強的簡答題和論述題區分度均在尚可及以上。提示在后續教學中要提高單選題和判斷題的區分度,進一步改善簡答題和論述題的區分度。

表5 試卷題型難度

表6 試卷題型區分度
三學期試卷在總分相同,題量逐步增加的情況下,考生成績呈上升趨勢,且優秀分數段考生比例也在增加,說明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即學習效果越來越好,課程組的教學質量也在穩步提升,進一步也表明學校在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過程中學生學風轉變和課程內涵建設成效顯著。
三學期試卷的信度和效度呈上升趨勢,說明課程考核試卷的內在一致性越來越好,試卷成績能較好反映考生的實際水平,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考核目標。
難度系數可以評價試卷(題)難易程度,但會受考題內容、考題形式和學生學習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不能單純通過難度衡量試卷難易;區分度系數可以區別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試卷難度、學生的學習水平、命題形式等多種因素相關,所以在評價試卷(題)整體質量時還需將二者綜合起來進行分析[2,5]。
3.2.1 題型視角
對比三學期都有的題型:單選題和判斷題整體比較容易,區分度較差,是由于這些類題型的試題大都是對課程基礎知識和單個記憶性知識點的考核,考生對此類型的試題內容掌握較好,致使區分度較弱。而簡答題和論述題整體難度稍高,區分度均在尚可及以上,可能是由于這些類題型的試題大都是對課程多個知識點綜合及應用的考核,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不強,致使題型的難度加大,進而使區分度上升。
學期1中名詞解釋區分度很好(D=0.44),在三學期中區分度最高,結合其難度(P=0.57,難易適度),該題應為三學期中質量最高的題型。學期2中判斷題(P=0.91)為三學期中最容易試題,但區分度(D=0.08)卻為三學期中最低的試題,該題應為三學期中質量最低的題型。
綜上所述,教師在后續的命題中應刪減或修改單選題和判斷題等質量較差題型的數量和分值,而應適當增加簡答題、論述題及其他質量較高題型的數量和分值。同時,在教學中要強化學生對課程重點概念和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課程多知識點綜合和靈活應用能力的培養,以提升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3.2.2 試卷視角
三學期試卷均為難易適度,但難度系數:學期1<學期2<學期3;三學期試卷區分度均為尚可,但區分度系數:學期1=學期3<學期2,說明學期2試卷的整體質量可能要強于學期1、3。結合信、效度系數:學期1<學期2<學期3,學期2和學期3的試卷質量可能要好于學期1。再結合學生成績正態性檢驗結果,學期2為正態分布,學期3為負偏態分布,表明學期2試卷整體質量要高于學期3。
雖然學期1和學期3試卷區分度相同,但學期1試卷的整體難度卻高于學期3。對比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學期1中名詞解釋(P=0.57)和簡答題(P=0.48)的難度為三學期中最高,從而拉低了試卷平均分,提升了試卷的難度。
此外,經審閱該課程近三學期試卷內容,命題教師還注意將健康意識、科學合理的膳食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考核內容中。如學期1試卷第2題(名詞解釋)“亞健康”,第17題(選擇題)“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反式脂肪酸的是”;學期2試卷第33題(簡答題)“什么是地中海飲食模式?該飲食模式有何特點?”;學期3試卷第41題(論述題)“結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與平衡膳食寶塔的內涵,以己為例論述如何養成良好飲食習慣?!薄_@對充分發揮專業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同向同行協同效應,共同提升課程育人效果具有特別重要作用。
本次所分析試卷均為課程組在期末集中命題組卷,雖試題整體質量較高,但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及線下教學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趨勢下,課程組應著手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高質量試題庫。這樣不僅可以適應時代發展,而且可以實現教考分離,有利于將課程組教師從期末緊急繁重的命題工作中解脫出來,促使授課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中,切實推動課程、專業和學科內涵的發展。
科學合理的試卷分析對于發現命題和組卷中的問題,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具有重要作用[1]。本次試卷分析說明,近三學期《食品營養與健康》課程試卷整體質量較高,能有效測量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學生成績也逐步提高,學習效果也越來越好。在以后的命題中應繼續保持并適當增加主觀性較強、質量較高題型的數量和分值;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方法加強學生對課程知識綜合和靈活應用能力的培養,以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