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英

摘? ?要:在文旅產業發展過程中融入數字技術,可以有效推動地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作用主要體現在產品技術的創新、產品協調的創新和產品融合的創新三個方面。通過典型的陜西省文旅產業數字化實踐案例,剖析三種典型模式——基于產品技術創新的產業鏈重組模式、基于產品協調創新的價值鏈共創模式和基于產品融合創新的產業發展模式。并通過分析問題、總結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政府層面和經營主體層面的建議。
關鍵詞:數字經濟;文旅融合;價值共創;陜西省
中圖分類號:F592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04-0051-03
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和協同創新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必然趨勢,也是促進文旅產業提質升級的必然選擇。2018年,國家組建文化和旅游部,實現了行政上的文旅融合,也說明文旅融合已經成為文化產業與旅游業發展的現實方向,并形成了融合新業態——文旅產業[1]。在多方政策支持、市場供給側需求、產業演化規律的驅動下,“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成為兩個產業疊加發展的新模式。文旅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科技、時尚、健康、教育等新元素,尤其是以數字化為代表的科技力量的深度滲透,為文旅產業的高質量融合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動能。加之新冠疫情的出現,更是加速了傳統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和迭代升級。
一、數字經濟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理論分析
(一)數字經濟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引導
2020年到2021年,在中央到文化和旅游部出臺的相關文件中多次提到數字旅游、智慧旅游和“互聯網+旅游”,相關文件有《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等,這些文件為數字文旅的融合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導。將數字技術運用到文旅產業,衍生出“云旅游”、數字博物館、數字文創產品、文旅大數據平臺等新文旅產品,將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相結合,同時也帶來了服務與管理的變化。數字技術為文旅融合注入了新活力,也帶來了文旅產業與不同產業之間融合方式、融合路徑和融合模式等諸多變革,產生了大規模、大體量的數字經濟效應,已成為刺激文旅產業變革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助推了文旅產業的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二)數字經濟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內涵分析
數字經濟驅動產業發展的過程實質上是將數字化科技應用到文旅產業中,通過產品創新、產業融合促進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數字經濟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主要體現在產品技術的創新、產品協調的創新和產品融合的創新。文旅產品生產技術創新能夠延長文化產業鏈并增加高端價值環節;文旅產品協調創新重點在于“產銷耦合”;文旅產品融合創新能夠推進產業融合度。
(三)數字經濟背景下地區文旅融合發展的目標
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第一階段是資源的融合,借助數字技術實現資源的有效挖掘,通過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的相互融合,將文化產業資源旅游化,凸顯旅游資源的文化屬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在此基礎上進行產業的融合,從而共享生產要素,使產業邊界相互滲透、產業結構進行重組,形成文旅新產業。通過文旅產業快速發展、改善地區文旅基礎設施、建設智慧旅游平臺、開發新型文旅資源,實現地區文旅功能融合。通過文旅產業和文旅功能融合形成地區品牌,通過數字媒體技術打造特色化的旅游目的地,從而實現地區空間融合。
二、數字經濟背景下陜西省文旅游融合發展的產業實踐
(一)基于產品技術創新的產業鏈重組模式
學界關于產業融合基本達成的共識是“產業融合以技術互補性融合、產品結合性融合為基礎,在此過程中會發生業務融合和產業滲透,逐漸打破原有產業邊界,最終實現產業重組”[2]。數字經濟背景下文旅產業融合的過程中共享勞動力、資本、信息、技術等同類生產要素,實現產品、服務、業務等方面融合,產業邊界相互滲透,產業結構進行重組。其中,文旅創意產品是文旅產業融合的核心元素,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產品或服務創新、營銷創新、組織管理創新、消費改變等是基礎元素。
(二)基于產品協調創新的價值鏈共創模式
產品協調創新主要是指大數據能夠衡量現存文旅產品的供求關系。傳統文旅產品供給受到市場承載力的約束,當供需不平衡時,經濟增長會受到極大影響。數字技術的分析能力能夠有效反映文旅產品供需情況,并做好分析與預警,有效調節供給比例,提升文旅消費水平,增強游客體驗感。在“文旅+科技”的融合模式下,能夠更加有效地提升游客體驗價值,實現需求者與供給者的價值共創,從而促進文化旅游消費。例如,簋唐樓、長安十二時辰,陜旅集團開發的數字藏品等,通過使用數字技術、數字IP講好陜西故事、傳播陜西文化,增強人們的體驗感。
(三)基于產品融合創新的產業發展模式
產業融合理論認為,文旅產業與數字經濟的融合是通過技術融合、產品融合、業務融合逐層遞增的[3]。技術互補性融合是產業融合的基底要素。近年來,陜西省文旅產業與數字經濟在技術領域的融合得到快速發展,產業融合逐步深化,業務融合正在探索。
在技術融合上,以云創科技、螞蟻科技等核心企業為引領,將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用于“數字陜西”建設工作,改造提升了陜西省智慧旅游綜合服務平臺,建立了陜西省文化旅游數字產業平臺,進一步推動智慧旅游管理和數字文旅產業孵化。技術融合還體現在智慧景區建設上,多數景區實現了電子講解和智慧導游,智慧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除此之外,還體現在數字公共服務能力上,在交通樞紐、游客集散地等場景提供旅游信息互動終端,使消費者能夠便捷地使用數字信息服務開展咨詢、互動服務。技術互補融合多是由數字經濟基礎產業中的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文旅企業提供數字化需求,以通用技術促進產業連接,是數字經濟基礎產業對文旅產業的融合。
產品結合性融合是產業融合最直接的表現形式。“線上云游”、“直播帶貨”、“線上演出”等服務帶來了線上線下產品的融合,一方面積淀更多用戶,另一方面形成新的旅游消費需求、培養新的消費需求。2021年春節期間,陜西省整合全省優質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推出7天假日“數字文化旅游套餐”、“云游西安”等多個數字文旅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新的消費體驗。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數字文旅產品實現了結合性融合,充分展示了數字文旅產品的融合性、適用性,更好挖掘了數字文旅產品的文化內涵。
業務融合是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介入文旅產業主體的生產、業務、管理和組織流程。業務融合離不開文旅大數據中心、智慧旅游綜合管理與服務平臺的構建(包含管理、服務、營銷等內容)。通過數字平臺的構建與完善,能夠有效進行數據的分析,從而了解消費者需求,針對性地進行生產、組織、服務和管理。
三、數字經濟下陜西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路徑
(一)政府層面
1.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體系
數字化戰略的市場實現和可持續發展,需要依靠國家政策的扶植,需要基礎學科的培育與建設,需要市場主體在研發方面發揮主動作用,需要嚴守數字時代的倫理底線[4]。政策支持與引領是支持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陜西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文件為陜西省數字文旅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引領,對數字文旅的發展進行了部署。未來,政府應遵循文旅產業與數字經濟發展的現實規律,以行政力量高位推動市場主體自發的融合行為,促進文化和旅游業的數字化戰略落地。一是各級各部門要樹立文旅產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文化自覺,根據政策與專業規劃,出臺推進文旅產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總體規劃,提出實施意見,強化技術、人才、政策等要素保障。二是繼續推進文旅大數據中心、智慧旅游綜合服務與管理平臺的構建,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系統性、持續性地提供信息服務,指導市場主體的產業融合實踐。三是優化產業融合的營商環境。利用數字技術,探索政府對文旅產業治理的新舉措,以完善治理體系,探索更加便捷的治理手段。
2.重視政策引領,鼓勵理論與技術創新
數字經濟背景下文旅融合發展,需要先進的技術引領。也因此需要政策引領。比如,鼓勵建設數字博物館、數字景區、數字酒店等建設項目,支持在數字化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做出有益探索;推動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關于科技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研究項目,推進旅游大數據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做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同時,要做好知識產權的保護,重視原創技術生長土壤的培育。
(二)經營主體層面
1.產業鏈重組方面
產業鏈重組包括:(1)加強數字經濟與文化產品研發方面的融合,充分挖掘特性化、市場價值高的文化資源。陜西省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文化、深厚的遺產文化、全面的宗教文化、極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資源。應以此應針對不同的文化資源,根據顧客需求和呈現效果,用不同的數字技術進行進行數字化分析、轉錄、保存和開發,形成不同的數字文旅資源,推進文旅產業創新。(2)加強數字經濟與文化產品的生產融合。文旅企業應結合顧客需求,加強與數字技術企業合作,找準數字文旅的結合點,實現有效的數字化文旅產品創新。(3)加強數字經濟與文旅產品營銷融合。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等數字經濟的創新營銷模式,通過數字化營銷接觸全網消費者,展開精準營銷。(4)加強數字經濟與管理、消費的融合。數字經濟讓文旅產業的組織方式由垂直型分工向平臺化分工演變,從而可以有效對接游客需求、有效實施多方資源整合,協調供給端與消費端的多邊價值關系;有效提升文旅產業多邊價值交換效率,滿足顧客的即走即訂等多樣化的旅游需求。
2.價值共創方面
文化體驗是文化旅游的核心需求,只有將文化需求融入旅游體驗中,實現旅游價值的共創,才能有效促進文旅融合。新的旅游需求反向對供應鏈提出迅速反應的要求,要根據顧客特色化、定制化需求,利用數字技術,快速匹配消費者多層次的消費需求。要將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數字多媒體等技術運用在文化旅游資源中,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成為文旅產品創新方法之一,大大提升旅游體驗感。如長安十二時辰、簋唐樓等文旅產品,游客滿意度大大提升。除此之外,數字技術可以運用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公園、各類博物館和紀念館等載體,將靜態的、單一的觀看變成動態的、體驗式文旅產品和服務。可以借助數字技術讓文物“活”起來,讓非遺項目變得立體化、可視化,提升游客的體驗價值,實現需求者與供給者的價值共創。
3.產品融合創新方面
數字技術能夠有效提升產品的融合度,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推進產業轉型和升級,提升文旅產品數字化水平和服務品質。數字技術能夠將更多的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進行轉化,讓讓文物“活”起來,讓非遺項目變得立體化、可視化。例如,《會動的敦煌壁畫》《龍門金剛》,通過現代科技,讓文化遺產活化、立體化,走進人們心中,提升游客的體驗價值,帶給人們真實的體驗感,形成新的文旅融合方式,提升文旅產品的融合度。
結語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之間是互利關系,在地區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凸顯文化內涵,可以增強地區吸引力和競爭力。而數字經濟既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排除盲目跟風,應真正落實由信息化走向數字智慧化,實現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翠蓉,趙玉宗,高潔.國內外文旅融合研究進展與啟示:一個文獻綜述[J].旅游學刊,2020,35(8):94-104.
[2]? ?周振華.信息化與產業融合[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45.
[3]? ?蔡尚偉,丁錦簫.產業融合視閾下文旅產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現狀與對策——基于對成都的考察[J].廣西社會科學,2021,(1):118-123.
[4]? ?戴斌.數字時代文旅融合新格局的塑造與建構[J].人民論壇,2020,(Z1):152.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