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文琳
張女士49歲了,自訴已經陰道多量流血10天了。“為什么不早點來看病呢?”“我快絕經了,平時月經就不規律,之前也出現過這種情況,在別的醫院看過,服用過止血藥,也沒治好,這次想換家醫院看看。”
一看患者重度貧血貌,門診醫生讓患者做了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只有46克/升,患者自訴這幾天明顯感覺頭暈乏力、心慌氣短,于是收治入院。入院后緊急備血輸血,并給患者做了B超檢查。B超提示有一個小的子宮肌瘤,這么小的肌瘤是不會造成大量陰道流血的。連續輸血2天后,患者身體狀況有所改善,醫生決定給患者行宮腔鏡檢查+診刮治療以排除子宮內膜惡性病變。
術后,患者陰道流血很快就止住了。醫生將刮出的子宮內膜組織送病理檢查,結果排除了子宮內膜癌,診斷患者屬于排卵障礙引起的子宮出血。輸血后,化驗結果提示血紅蛋白為83克/升,患者仍屬于中度貧血。其實,如果這位患者早來醫院診治,那么陰道流血就不會這么多,或許可以避免輸血治療。
圍絕經期的女性,月經不規律的非常多。如果月經量異常增多還伴有血塊,需要及時就診。婦科醫生會幫患者查明陰道流血的原因,及時治療,這樣就可以避免因陰道大量流血造成的失血性貧血。
下面就和大家聊聊如何辨別月經和異常子宮出血。
1.什么是月經?
月經是生理上的循環周期。育齡女性每隔1個月左右,子宮內膜發生1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體生長分泌及子宮內膜崩潰脫落并伴隨出血的周期性變化。這種周期性子宮出血現象稱為月經。現代女性,月經初潮平均在12.5歲,絕經年齡通常在45~55歲。
2.月經周期多長屬于正常?
月經周期平均為28天,提前或者推遲7天都是正常的,只要能保持一定的規律性就不能歸為月經不調。月經周期超過35天為月經稀發,月經周期短于21天為月經頻發。
3.經期、經量多少屬于正常?
月經出血時間一般為3~7天,每次月經量5~80毫升。但是,月經量不易計算,只能以每日換多少片衛生巾來粗略計算,以月經第2天、第3天出血量最多。一般女性,每月月經量或許會超過80毫升,只要身體能耐受,就不用就醫。
4.月經量過多常見于哪些疾病?
月經量增多最常見的疾病首先是子宮肌瘤,尤其是黏膜下子宮肌瘤。其次是子宮腺肌癥。另外,可能是青春期或者圍絕經期無排卵性子宮出血,甚至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變等。流產或者引產后宮腔殘留,也會造成陰道大量出血。
5.月經量過少常見于哪些疾病?
月經量減少常見于排卵障礙,如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另外,近期有人工流產病史的患者有宮腔粘連的可能,宮腔粘連后月經量也會減少,甚至閉經。
6.異常子宮出血的患者要告訴醫生哪些內容?
①陰道出血的病史:包括平時月經周期、經期、月經量。這次陰道出血的情況,院外是否治療,如何治療,治療效果如何。②月經量是重點,可以用使用月經墊的多少來粗略計算。以前月經量有多少,現在有多少。比如現在月經量是以前的2倍,這就說明月經量增多。③現階段用藥史。比如是否服用雌激素、孕激素或者避孕藥。④子宮相關疾病癥狀,如盆腔炎、盆腔痛、性生活痛、性生活出血。⑤有無全身性疾病。肝、腎、血液病等也會造成子宮出血。
其實,說了這么多,最主要還是要提醒廣大女性朋友,不能將月經和異常子宮出血混為一談,一定要重視自身健康。當出現月經紊亂或者陰道不規則出血時,必須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