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醫院糖尿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 王建華
張先生是我的一位老患者,前不久去外地參加同學聚會,當時因為遲到被罰酒三杯,菜沒吃上幾口,又挨個敬酒,一圈下來就開始臉色煞白、直冒冷汗,被同學扶到酒店房間躺下。等大家結束聚餐回來后,發現張先生滿臉虛汗、呼之不應,送醫院后才得知,他是因為空腹喝酒導致了嚴重的低血糖。
說到低血糖,大家都不陌生,它發病的常見原因有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使用過量、用藥后沒及時進餐或進食量太少、活動量過大等,其他原因有胰島β細胞瘤、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征、慢性肝病、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下面我要跟大家聊的是生活中并不少見卻又常常被忽視的酒精性低血糖。
我們知道,在非進餐狀態下,機體主要依靠糖異生(由脂肪等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和肝糖原(儲備在肝臟里的糖分)分解產生葡萄糖,維持血糖正常。而酒精(乙醇)可以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刺激胰島素分泌,使血糖下降。
大量飲酒(尤其是空腹飲酒)所致的低血糖,即為酒精性低血糖。酒精性低血糖既可發生于餐后,又可發生于空腹狀態。餐后酒精性低血糖常發生于飲酒后3~4小時,多因酒精刺激胰島素分泌所致;空腹狀態下的酒精性低血糖常發生于飲酒后8~12小時,多因酒精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異生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診斷標準是不一樣的,正常人的血糖值低于2.8毫摩/升方可診斷為低血糖,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低于(包括等于)3.9毫摩/升即可診斷為低血糖。
低血糖主要表現為饑餓、心悸、手抖、冒冷汗,嚴重的會出現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而醉酒的癥狀與酒精性低血糖的表現非常相似,因此,酒后低血糖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醉酒而延誤了救治;患者可能會因低血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或因低血糖持續時間過久,導致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害,甚至導致死亡。
醉酒(急性酒精中毒)的中樞神經系統表現通常是先興奮(欣快感、言語增多、語無倫次、步態不穩等)后抑制(神思恍惚、嗜睡、昏迷等);而酒精性低血糖大多發生在空腹大量飲酒后,與低血糖不同的是,酒精性低血糖患者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常不明顯,大多直接進入大腦抑制狀態,表現為嗜睡、昏睡等。
但實際上,醉酒和酒精性低血糖的臨床表現非常相似,都可以有頭暈、手抖、困倦、意識模糊等癥狀,況且兩者可以并存,因此,有時僅憑癥狀很難鑒別。如果患者隨身攜帶血糖儀,可以立即測一下血糖,這樣可以馬上診斷。如果身邊沒有血糖儀,下面介紹一個簡單的鑒別方法:給患者喝一杯糖水,如果患者癥狀能很快緩解,就說明不是醉酒而是酒精性低血糖。
所有低血糖的處置原則基本是一樣的。如果患者意識清醒,可以讓患者喝一杯糖水、果汁、蜂蜜水或是吃幾塊甜點;如果患者意識不清或處于昏迷狀態,則不能給患者喂食糖水,以免引起嗆咳、窒息;在這種情況下,應立即把患者就近送往醫院,靜脈滴注葡萄糖液進行搶救。另外,對同時合并嚴重酒精中毒的患者,可以加用納洛酮(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都可以),以幫助患者盡快蘇醒。
預防酒精性低血糖的最佳方法是戒酒,但大多數有飲酒習慣的患者難以做到,這里提出幾點注意事項:
◎嚴禁空腹飲酒 飲酒前一定要先吃點主食,嚴禁空腹或睡前飲酒,尤其是正在服用降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以免誘發嚴重的低血糖。
◎飲酒要適量 不能酗酒。
◎盡量選擇葡萄酒,不要喝烈性白酒,后者度數高而且不含有其他營養元素。
◎晚餐喝酒后,睡前應檢測血糖,若血糖低于6.0毫摩/升,需要在睡前適當加餐,以防夜間出現低血糖癥狀。
總而言之,飲酒對糖尿病患者弊多利少,為了自身的健康,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飲酒,更不能把酒當成“降糖神藥”代替降糖藥物。如果實在推脫不掉,在病情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少量飲用啤酒或葡萄酒,切記不可空腹豪飲。
最后,提醒廣大糖尿病患者及親朋好友,酒后意識不清,不能只簡單考慮為醉酒,還要想到是否是酒精性低血糖。此外,還要注意與急性腦卒中、癲癇發作等疾病相鑒別,必要時還需要做腦部CT、腦電圖等相關檢查加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