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韜
一場雨,把張奶奶淋濕了,隨后,她感覺全身酸痛,渾身沒有力氣,頭暈,有點咳嗽、咳痰。兩天后,她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開始解水樣便,還出現胸悶氣急、發熱癥狀。
張奶奶來到醫院。入院后檢查胸部CT,提示“肺炎,兩側胸腔積液較前進展明顯”。于是,醫生馬上為她做了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術,并在床邊進行支氣管鏡肺泡灌洗,還留取了灌洗液進行高通量測序檢測。
張奶奶被診斷為重度鉤端螺旋體病,肺出血型。醫生為她制訂了治療方案,前后歷時半個月,張奶奶總算如愿回到家中。
什么是鉤端螺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是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簡稱鉤體)引起的急性動物源性傳染病(人畜共患病)。
該病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有散發或流行,在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的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多見。
鉤體病有什么癥狀?
它起病急,臨床表現多變。通常分為以下三期。
早期 起病后3天內,常出現發熱怕冷、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無力、眼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腓腸肌壓痛,甚至咳嗽、咽痛、惡心、嘔吐、肝脾大、鼻出血等。
中期 起病后3~10天,早期類似普通流感,后可出現心慌、氣急、咳嗽、咯血、煩躁和皮膚鞏膜黃染,嚴重者可出現大出血、肝腎衰竭、呼吸衰竭、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后期 起病后7~10天,進入恢復期或后發癥期。多數患者痊愈不留后遺癥,少數患者熱退后數天至數月再出現發熱或眼、腦膜、腦血管遲發性變態反應,甚至出現腦血管栓塞性病變。
鉤體病是如何感染的?
帶菌的鼠、犬等動物及患者為主要傳染源。這些帶菌動物的排泄物會污染稻田、池塘、河流,人接觸被污染的水或環境后,鉤體可通過皮膚與黏膜傳染,并在血液中迅速繁殖形成菌血癥,鉤體及其毒性產物侵入各臟器引起組織損害。此外,直接與帶菌動物親密接觸也有感染的可能。
什么情況容易感染鉤體病?
職業性暴露 農民、牧民、屠宰場工人、獸醫、伐木工人、下水道工人、寵物店員工和實驗室人員。
家庭暴露 寵物狗、家畜、雨水收集系統和被感染的嚙齒類動物侵擾。
其他 光腳蹚水、皮膚破損、接觸野生嚙齒類動物和實驗室意外暴露。鉤體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要注重識別相應的癥狀,積極做好預防措施。